工作中如何避免玻璃心?
如果你符合,或者部分符合下面描述的情形,那你很可能,擁有一顆玻璃心。
做一件事的時候,如果旁邊有人在看你,就會變得緊張、局促,表現會比平時差很多。
如果工作中出現了變化,比如人事變動或者辦公環境的更換,都會給自己帶來困擾。
如果在短時間內,有很多工作任務湧來,會覺得驚慌失措,手忙腳亂。
如果做了一件事,呈現給大家,但是沒有得到熱烈的肯定,就覺得自己做得不夠好,甚至糟透了。
但其實,換個角度想,如果你既能夠細膩地感受到別人的情緒,又能擺脫情緒帶來的負面影響,這顆「玻璃心」就變成了一種難得的天賦。
所以,在職場如戰場的環境中,應該怎樣把「玻璃心」從短板變成「難得的天賦」呢?
1.分辯負能量的來源
有時候,同事之間、領導和下屬之間並不能完全顧慮到每一句話的語氣和方式。
如果因為這些事情而給自己帶來困擾,是沒有太大意義的。
所以,在感受到負能量的時候,不妨先確認一下這是自己的情緒,還是被別人影響的情緒。
你的精力應該放在更多更重要的事情上,而不是不加分辨地接收垃圾情緒並加以放大。
2.拒絕為其他人的情緒負責
很多情感細膩的人,會自願自覺地承擔起周圍人的焦慮、不安、不快樂,甚至會投入大量的精力,想要去幫別人解決這些情緒,最後弄到自己很疲憊。
其實,這是沒必要的。
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需要為自己負責。
舉個例子,同事挨罵之後,你可以安慰她,為她倒一杯熱茶,但是不要感同身受地為她出主意、亂撒氣。
3.及時從過度感性的狀態中抽身出來其實,每個人的能量都是有限的,所以,沒必要跟自己、跟環境較勁。
舉個例子,遇到很冷的天氣,你可以選擇多穿一件衣服,也可以選擇躲在有暖氣的房間里。這個時候,你不用責備自己「怎麼這麼怕冷」,也不用責怪自己「怎麼都沒有能力讓自己擺脫寒冷。」
如果感覺心情不好,過度糾結於某種情緒,不妨刻意地把自己拋到工作中,強迫大腦進行一些複雜的需要邏輯思考的工作,用理性思維來沖淡感性狀態。
綜上所述,職場是很殘酷的,但是「玻璃心」也不一定意味著「脆弱」。轉變思維,或許一顆細膩敏感的心,會成為獨特的天賦。
職場如戰場,不努力一定不能獲得成功,但是努力了也不一定能獲得成功。
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嘁嘁喳喳說職場】,幫你看懂更多職場事兒~
也歡迎向我提問,相信我的答案一定會給你帶來不一樣的啟發。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