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為什麼家庭觀念重?

【導讀】在各種文明形態中,漢文明是最注重家庭的,「家國天下」,家事雖小,卻是「國」和「天下」的基本構成元素,無家不成國。中國人的倫理觀念以家庭為基礎建立,而這也是中國人家庭觀念較重的原因之一。

「家」首先是一個房屋,房屋裡有人,人與人之間有血緣關係,有此三者才構成一個完整的家。寶蓋頭在古文字中象形房屋的樣子,下面加個「豕」字就構成了「家」,體現的是中國人小富即安、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生活狀態。

中國有句老話,叫作「家和萬事興」。雖然每個家庭的成員構成都差不多,但日子卻過得家家戶戶都不同。托爾斯泰說得好,幸福的家庭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那麼,怎樣能夠找到幸福的那些相似的根本規律?怎麼樣讓自己的日子過得再好一點呢?

其實,中國哲學最看重的,就是家庭裡面的倫理關係。馮友蘭先生在《中國哲學簡史》里說過,古希臘是一個城邦國家,而中國是家邦式社會。古代有所謂四民之說,即「士農工商」。

「士」是指大學士,也就是讀書人,「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所以「士」排在第一位。「士」的字形,就像一個人雙腿併攏站在大地上,堂堂正正。讀書人胸中有治理國家的抱負,為官時叫「士大夫」;不為官的時候,也是個「士」。做了大夫以後,他原來的價值觀是不改的。所以,這樣的人排在第一。

排在第二位的是「農」,中國是農耕大國,農為立國之本,所謂「倉廩實而知禮節」「民以食為天」,糧食是否足夠,決定著社會的穩定、民心的向背。中國的傳統是重農輕商的,「工」排在第三,「商」排在最後,因為中國人的觀念里是讚美自然的,反而是譴責很多人為的工巧,認為順應天時的純樸生活就叫作好日子。

過去很多老宅子的門楣上都掛著「耕讀傳家」的匾額。一個家庭,既要耕作土地,養家糊口,以立性命;也要讀聖賢書,通曉道德禮義。書本上的道理和勞作中的道理合在一起,這就是中國的家邦制度。

儒家學說中,宗法制社會裡,人有「五倫」,即君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五種關係。這五倫裡面,有三種是家庭關係父子、夫婦和兄弟。而另外的兩種,君臣關係比照的是父子關係,朋友關係比照的是兄弟關係。也就是說,中國幾千年封建社會裡面的五倫之德,其基礎就是家庭關係。

儒家和道家,是中國哲學系統的主體構成。其實,儒家和道家也是一組平衡,儒道互補,儒家的精神和道家的智慧交相輝映。孔子所代表的儒家更重名教,以老莊為代表的道家更重自然;儒家重入世的責任,道家重出世的自由。所以,入世與出世之間,社會與自然之間,是一種平衡。人要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多一點責任擔當,少一點恩怨計較。這種平衡智慧,大概就是一種好的狀態。

平衡是一種關係,用今天的詞來講,就是「和諧」。家庭關係,放大了就是社會關係。雖然「五倫」里的君臣關係已經不存在了,但是父子的關係還在,夫婦的關係還在,兄弟、朋友的關係還在。家庭是社會的核心,是倫理道德最基本的起源。以農為本,以和為貴,以德為榮,以倫理關係中的這一切作為關係的樞紐,這其實就是中國人的傳統道德。

現在的中國社會有一個特殊情況,就是很多家庭都只有一個孩子。對孩子教育的財力、精力投入越來越多,孩子也掌握了越來越多的知識,但是,我們不能丟了中國人的家教和門風。

中國是禮儀之邦,禮儀是最重要的教育。在一個人的成長過程中,每一個階段的學習,都有不同的側重點。《禮記·大學》中有言:「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這裡面講了人生的八個不同階段,即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八個階段裡面的前五個階段,其實講的都是一個人在家裡的修為。

為什麼連農民都讀書啊?為什麼耕讀可以傳家呀?因為你如果不去讀書,不了解知識的話,你怎麼能夠了解世界呢?而一個人如果沒有誠意,不能正心,何以修身呢?沒有對自我的修養,何以齊自己的家?

只有把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都做到位,走到社會上,遇見好的機遇,才有可能去實現治國、平天下的人生抱負。所以,中國人有句話,「一室不掃,何以掃天下?」連自個兒家裡面都不能收拾得乾淨整齊的人,何談去治理國家天下呢?

齊家的「齊」字的字形,上面就像是禾苗吐穗的樣子,所以《說文解字》上講:「禾麥吐穗上平也,象形。」「齊」就是一致、整齊的意思。而齊家之「齊」,就是來自於農耕文明的一種經驗,齊刷刷的禾苗看起來欣欣向榮。家庭也一樣要講個「齊」字,每個人都有自己該盡的責任,每個人都尊重家裡的秩序,齊心合力。

現在的獨生子女,好多都是隔代撫養長大的,由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看護著。現在的小孩念書也辛苦,三四歲就去上各種學前班;上小學的時候,書包已經不是背著的了,而是用一個小小的拉杆箱,拉著很多功課回家。老人們都疼隔輩人,孩子上學時管接管送;放學進了家門,有削好的水果,有可口的飲料;餓了,有及時端上來的飯菜,吃剩下沒關係,爺爺奶奶幫著打掃。這是現在很多家庭的常態。

其實,按照中國人過去的規矩,老人沒有上桌,晚輩是不能先動筷子的。現在則是孩子隨便吃,吃剩下的一家人打掃剩飯。當然,疼愛孩子的心情可以理解,可是從一個家庭來講,它就不「齊」了,因為規矩被破壞了。爺爺奶奶伺候著成長的小皇帝、小公主,走入大學住集體宿舍的時候,誰照顧他呢?畢業後進入社會,參加工作,誰會眾星捧月般地以他為中心呢?從小被寵壞的孩子,進入社會之後,極易形成巨大的心理失衡,因為之前生活格局被打破了。如何讓孩子以一個健康的心態參與人生呢?我們還要回到齊家的這個「齊」字,家裡要有規矩、有秩序。

「家」字上面的寶蓋頭,在偏旁部首里叫作「宀」部,這個「宀」是個象形字,《說文解字》解釋為「交覆深屋也」。你看這個「寶蓋」,它是由兩根柱子支撐著一個很高很圓的屋頂。在公元前四千多年的半坡村,就有這樣的房子,而且,這種造型比方形房子要早得多。

家和萬事興,那麼,我們就從「家」字開始,說說寶蓋頭下跟家有關的漢字中藏著什麼樣的家庭觀念。

《說文解字》上說:「家,居也。」家就是我們居住的地方。從字形上來看,上面是寶蓋頭,下面是一個「豕」字,家裡養著一頭小豬。其實,現在一些少數民族地區,還能看見吊腳樓的底層在養豬。那麼,為什麼不是養牛、養羊,而是養豬呢?記得在我小時候,有一個相聲叫作《豬全身都是寶》。自古以來,豬就是飼養成本相對比較低,但回報比較高的家畜,也容易馴化。所以,一個家庭用不著養很大的牛、馬,只要能夠養豬,這就是小康水平了,這個家裡的日子就能夠安定了。

從最早的「家」字上可以看出來,中國人的家庭生活,不求大富大貴,是典型的小富即安。人和動物之間和諧相處,可以同在一個屋檐下。在過去的農村,很多人家的典型畫面是,豬圈裡有兩頭豬,幾隻老母雞在院子里散養,刷鍋洗碗後的泔水用來餵豬,這樣的日子,會讓你覺得有一種樸素的溫暖。

從過去的家庭建築結構看,家裡有「堂」有「室」。有個成語叫「登堂入室」,那麼,「堂」和「室」是什麼關係呢?

「內室外堂」,東漢劉熙所著的《釋名》上說:「室,實也,人物實滿其中也。」「內室」就是有人、有東西。中國人不喜歡露富,過去的人不像現在的人,去網上曬自己的豪車豪宅,而是把日子過得自己偷著樂。內室有東西、有財富,也有人,這就叫「實滿其中」。

再來看「堂」字,「堂屋」就是現在指的客廳,以前叫「堂屋」。有個形容詞叫「亮堂堂」,為什麼客廳要敞亮呢?因為那是一個公開場所,而「室」要私密一點兒。所以,中國人認為「戶外為堂,戶內為室」,分得很清楚。這個「堂」和「室」,一直都在中國人的生活格局中。

還有一個寶蓋頭的字,就是方向的「向」,古字與今字已經大不相同。我們看看古字的字形,寶蓋頭下面開一扇小窗戶,多形象啊!《說文解字》上說:「向,北出牖也。」向北開的窗戶為「向」。今天我們說一個人暈得「找不著北」了,「找不著北」就是找不到方向了。很多人都習慣於給自己設定各種各樣的目標,但卻容易忽略方向的重要性。其實人這一輩子,並不是明確設定的每個目標都可以準確達到,方向往往比目標更重要。有了大方向,再去設定目標,就會更有的放矢,更有變通性。人不能丟了方向,這就是「向」字告訴我們的,因為它是透過窗戶所射進來的光明。

還有一些更有意思的觀念,比如「安寧」這兩個字。「安」字,寶蓋下面有個女。從字形上看,就是屋子裡面有一個跪坐的女人,這個家就「安」了。那什麼是「寧」呢?簡體字是寶蓋下面加一個「丁」,繁體字的「寧」是寶蓋下面摞著「心皿丁」,先要有一顆心安頓了,下面有一個裝滿了食物的皿堆,再下面是一個大托盤托著皿堆上的食物,安頓著一顆心,這就叫作「寧」了。

我曾經在女兒小時候跟她聊天,我說,你看「安」字,家裡有個女人就「安」了。女兒說,那家裡有個男人就「寧」了。我說,這個「寧」字原來不是這麼解釋的,它的繁體字結構里,「丁」上面還有吃的,還需要安心。但是女兒說,我覺得這也沒錯啊,一個家裡有個媽媽,大家就「安」;有個爸爸,大家就「寧」。後來我想了想,要按照簡單的思維來理解,女兒這個說法也說得過去。也就是說,「家」的屋頂下,最重要的是有人,有人才有了安寧。

作者簡介:于丹,著名文化學者,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古典文化的普及傳播者。曾在中央電視台《百家講壇》等欄目,進行系列講座普及、傳播傳統文化,以生命感悟激活國學經典中屬於中華民族的精神基因,在海內外文化界、教育界產生廣泛影響,得到廣泛的好評,並掀起海內外民眾學習經典的熱潮。


推薦閱讀:

TAG:中國 | 家庭 | 中國人 | 觀念 | 家庭觀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