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成藥治療濕疹的臨床經驗

中成藥治療濕疹的臨床經驗

【關鍵詞】中成藥 濕疹 辨證分型 【摘要】 論文介紹中成藥治療濕疹的臨床經驗。 將濕疹辯證分七型:風熱相搏型、濕熱內蘊型、風濕郁阻型、脾虛濕盛型、氣陰兩傷型、氣血瘀滯型,並根據辨證分型應用中成藥進行治療。 【中圖分類號】R246.7【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5085(2011)36-0298-01

臨床上西醫多採用抗組胺藥物及糖皮質激素治療,可以明顯控制癥狀,但存在對藥物有依賴性,停葯後易於複發,長期應用副作用明顯。中醫可根據患者的不同病因病機進行個體化的辨證治療,能夠有效針對個體患者的自身體質、生活自然環境、社會環境、性格特點等進行調整和治療,相對具有縮短病程,降低複發率,毒副作用小等優勢。但大多數患者會因為口服中藥湯劑口感差、煎藥麻煩、出門攜帶不便等因素而放棄中醫藥治療。近年來,隨著科技的發展和中醫藥研究的不斷深入,越來越多的中成藥不斷面市。中成藥改善了傳統中藥湯劑的缺點,且也能根據患者的不同情況進行辨證用藥,已經逐漸被廣大患者接受和青睞。現將中成藥辨證分型治療濕疹經驗介紹如下。 1 辨證分型 1.1 風熱相搏型 病因病機:風熱襲表,客於肌膚而發疹。風為陽邪,善行而數變,具有向上、向外的特性,皮損好發上部。臨床表現:發病迅速,身起紅色丘皰疹,好發於身體的上半部,滲出較少,劇烈瘙癢,晝輕夜重,常抓破流血。伴有口乾思飲,小便干,舌質紅,苔薄白或黃,脈浮數。見於急性頭面部濕疹。治療原則:疏風清熱止癢。常用中成藥:銀翹解毒丸、防風通聖丸、消風止癢沖劑、蕁麻疹丸。用法用量:一般2-3次/d,1-2丸(袋)/次,飯前服用為好,連續服用2-4周。 1.2 濕熱內蘊型 病因病機:濕熱相合,蘊結於體內,浸淫肌膚而成瘡。臨床表現:起病急,皮膚起紅斑水皰,焮熱作癢,滋水浸淫,或糜爛結痂。[2]身熱心煩口渴,大便乾燥,小便黃赤。舌質紅,苔黃膩,脈滑數或濡數。見於急性濕疹、自身敏感性濕疹。治療原則:利濕清熱。常用中成藥:龍膽瀉肝丸、一清膠囊、濕毒清膠囊、二妙丸、黃柏膠囊、金雞膠囊。用法用量:一般2-3次/d,1-2丸(袋)/次,飯後服用為好,連續服用1-2個月。 1.3 風濕郁阻型 病因病機:感受濕邪或濕熱內蘊,復受風邪,充於腠理皮膚而發為本證。臨床表現:皮損為丘皰疹、水皰或丘疹,顏色淡紅,可見滲出,結痂,瘙癢不止。舌質紅,苔膩,脈濡或滑。本型多見於亞急性濕疹、汗皰疹、異位性皮炎。治療原則:祛風勝濕。常用中成藥:荊防敗毒丸、膚癢顆粒。

用法用量:一般2-3次/d,1-2丸(袋)/次,飯後服用為好,連續服用1-2個月。 1.4 血熱風盛型 病因病機:情志所傷,五志不遂則生熱化火,熱入血分血熱生風。臨床表現:症見身起紅丘疹搔破出血,滲水不多,劇烈瘙癢,抓痕累累,夜間為甚。舌質紅,苔薄白或薄黃,脈弦數。治療原則:涼血消風為主除濕清熱為輔。常用中成藥:消風導赤散、皮膚病血毒丸、當歸苦參丸。用法用量:一般2-3次/d,1-2丸(袋)/次,飯前服用為好,連續服用2-3個月。 1.5 脾虛濕盛型 病因病機:素體脾胃虛弱,或過失辛辣厚味腥發動風之物,生濕化熱,以致脾為濕熱所困,運化失司,水濕內停,泛於肌膚。臨床表現:身體多發丘皰疹,顏色黯淡,滲液清稀,或有淡黃色結痂,反覆不愈。伴有脘腹脹滿,納呆便溏,舌質淡,苔白膩,脈濡緩或滑。本型多見於異位性皮炎、嬰兒濕疹、亞急性濕疹。治療原則:健脾除濕。常用中成藥:胃苓丸、參苓白朮散。用法用量:一般2-3次/d,1-2丸(袋)/次,飯前服用為好,連續服用2-3個月。

1.6 氣陰兩傷型 病因病機:先天稟賦不足,肌肉皮膚失去榮養;或後天不足,營衛不固風濕熱之邪留滯於體內,郁久化火傷陰,導致血虛風燥,肌膚失養。臨床表現:皮損呈浸潤性肥厚性斑片,色澤黯淡,瘙癢不止,肌膚乾燥,粗糙,抓痕累累,伴有面色晄白,口乾思飲,舌淡或紅,舌苔少或光,脈細弱。多見於異位性皮炎,慢性濕疹。治療原則:滋陰除濕。常用中成藥:人蔘歸脾丸、八珍沖劑。用法用量:一般2-3次/d,1-2丸(袋)/次,飯前服用為好,連續服用2-3個月。 1.7 氣血瘀滯型 病因病機:久病不愈,氣血不足,經脈失養,不能榮養肌膚或外邪久居,客阻經脈,瘀滯皮膚而皮損久發不愈。臨床表現:皮損色黯肥厚、色素沉著。甚則肌膚甲錯,伴有面色晦黯,女子月經不調,經期腹痛。舌質黯或有瘀斑,脈細澀。本型多見於慢性濕疹,異位性皮炎。治療原則:活血化瘀祛風 常用中成藥:大黃蜇蟲丸、血府逐瘀丸。用法用量:一般2-3次/d,1-2丸(袋)/次,飯前服用為好,連續服用2-3個月。 2 小結 中醫所謂之浸淫瘡、禍瘡、旋耳瘡、繡球風、四彎風、濕瘍等均屬於西醫的濕疹範疇。中醫認為本病常因飲食失節、醇酒厚味,或辛辣香燥、腥發刺激及動風之品,損傷脾胃,脾失健運,中焦失司,濕熱內蘊,又外感風濕熱邪,兩邪相搏,淫於肌膚。或因身體虛弱,脾為濕困,肌膚失養。或因濕熱蘊久,耗傷陰血,化燥生風。在臨床辨證治療中,大部分患者只要正確辯證,按型用藥,一般都能收到良好的治療效果。但是濕疹雖然病因、病機並不複雜,但是風、濕、熱、毒、虛實之間往往變化多端,錯綜複雜,或多個證型兼雜,此時可幾種藥物合併應用;有些患者在不同的病程階段會有證型的變化,可根據證型的變化而變換用藥。在辨證施治的基礎上,要對病人進行必要的健康宣教,囑病人適寒暑、慎起居、節飲食,盡量隔離致敏源,忌食辛辣發物,避免皮膚刺激,以獲得更佳的治療效果,降低濕疹的複發率。參 考 文 獻[1] 劉輔仁.實用皮膚科學第3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411-415.[2] 白彥萍.濕疹的中醫診治.中國中西醫結合皮膚性病學雜誌,2009,8(4)259.高繼光(吉林省東豐縣中醫院皮膚科 136300)
推薦閱讀:

TAG:經驗 | 治療 | 中成藥 | 濕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