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五明佛學院

五明佛學院,是一所在色達縣城內的一條山溝溝里的小學校,他外牆紅色,整體上顯得有點大殿的風格。是在1985年5月19日成立學點逐步打開的今天的規模。

目錄

五明佛學院,是一所在色達縣城內的一條山溝溝里的小學校,他外牆紅色,整體上顯得有點大殿的風格。是在1985年5月19日成立學點逐步打開的今天的規模。

目錄

1學校簡介
2傳說
3地理位置
4學習課程
5教學模式
  五明佛學院   距色達縣城20餘公里有一條山溝叫喇榮溝,順溝上行數里,蔚藍蒼穹之下,   銀嶺碧草之間,數千間赫紅色的木屋,如眾星拱月般簇擁著幾座金碧輝煌的大殿--它就是藏於深山中的喇榮寺五明佛學院。
編輯本段傳說
  色達,藏語意為「金馬」,傳說因在這片富饒而美麗的草原上曾發現過「馬頭」形金子而得名。色達縣位於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東北部,境內地形地貌複雜,屬典型的川西地槽系巴顏喀拉山褶皺帶,平均海拔多在4000米以上。日照充足,為高原季風性氣候,年平均氣溫零下1度,長冬無夏。有著草原、湖泊、河流……以及絢麗多姿的藏族風情,聞名避邇的喇榮寺五明佛學院更是令人心神往之。
編輯本段地理位置
  色達喇榮寺五明佛學院,座落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色達縣境內,海拔3700米。本院是在黨的民族宗教政策落實後,憑藉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精神,為了繼承和發展藏學大、小十明以及佛教傳統文化而創建的。條件艱苦,初具規模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晉美彭措上師不顧年邁體弱,於1980年到色達縣喇榮溝這個荒無人煙,生活條件極為艱苦的地方,白手起家,苦心經營,創建了只有32名學員的小型學經點。至1982年,中央下發了(82)19號文件,根據文件提倡各教團體創辦學校,培養專門人才的精神,晉美彭措上師在色達縣委、縣政府的支持下,以極大的毅力把學校推向了更加完善、更加充實的新階段,一所繼承和宏揚民族文化,學習和實踐佛教文化藝術的大學已初具規模。學經點的成立  1985年5月19日色達縣政府批准了喇榮學經點的成立。1987年班禪副委員長題寫了"色達喇榮寺五明   佛學院"的校名,同時致函色達縣人民政府說∶"新龍喇嘛晉美彭措準備在色達喇榮寺籌建一所佛教五明學學校,這是一件好事,在此,我同意並批准建之。   希望你們給予應有的協助,使之切實辦好。"1992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阿沛阿旺晉美給學院題詞∶"色達喇榮寺五明佛學院,是全知班禪悅意批准建的,至今已有五年歷史,在此過程中發展壯大,特祝吉祥如意。將來繼續培養愛國愛教,能為人民服務之有用人才而努力奮鬥。"1993年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朴初欣然揮毫為學院題寫了漢文"色達喇榮五明佛學院"的門牌。1997年由甘孜州宗教局報請四川省宗教局同意,正式批准設立了"色達喇榮寺五明佛學院"。
編輯本段學習課程
  五明佛學院開設的課程可分為:顯宗和密宗兩大部份,而顯宗是日後修學密宗的基礎。有人以為藏傳佛教唯有密宗,其實不然,藏傳佛教中顯密同樣發達,其從印度翻譯的顯宗經論之浩瀚實不遜於漢傳佛教。且與漢傳佛教相比,其次第嚴謹,修學系統性的特點尤為突出。明朝時中興寧瑪巴的無垢光尊者龍欽巴曾作過如是教誡:末法時代,唯有聞思究竟的人方可證悟大圓滿。   聞思的第一步即是學顯宗教法。學院里開設的顯宗課程有戒律、因明、俱舍、中觀、般若五大類。藏族僧眾們上課要求特別嚴格,在第二天上課時不但要背出頭一天的頌辭,而且還要完整地複述出其主要內容。各科修完,一般需四、五年時間,然後經過嚴格的答辯,與大眾前激烈的辯論,過關者可獲得堪布(法師)的稱號,才有資格給他人講經說法。經過這段時間紮實的學習,能使學人對三寶獲得決定的信心,在知見上生起甚深的定解,避免於日後的修道中誤入歧途,更不可能受種種邪知邪見的蠱惑。   密宗課程開設有加行、續部講解和傳授大圓滿訣竅。所傳的密法中還有大幻化網、時輪金剛、大威德金剛等。無論是高級僧人,還是一般僧眾,在修密法正行之前必須先修滿五個加行,其時間一般與學顯宗教法同步。具體為:皈依。學佛之人皈依後,皈依之心並不能直接如量生起,這皈依修法就為增上、堅定對上師、三寶的信心,從而為出世間的種種功德打下基礎。   發菩提心。大乘與小乘的區別標誌是,發起了為救渡一切眾生而誓願成佛的真實菩提心。這是進修菩薩道、圓滿佛果的最根本的因,在此基礎上才能生起大乘的一切功德。   懺悔。眾生無始以來積集了種種身口意罪業,致使遠離解脫沉淪生死。密宗以最殊勝之懺罪法──金剛薩埵懺罪法遣除罪障,使三門清凈,功德得以迅速增長。   獻曼達。佛又可稱作兩足尊──福慧資糧具足。眾生福薄慧淺,修此殊勝的獻曼達,可迅速圓滿福慧資糧。   上師瑜伽。上師為佛法僧三寶的總集體,密乘的修學功德均源自上師,於上師信心大者,單修此法即可成就。   五個加行需按次第而修,每個加行中都有一特定的密咒,每個密咒至少應念滿十萬遍,並且不以修滿一輪為足。加行好比是對自己的善根培土施肥,土質只有從貧瘠改造為肥沃深厚後,才有長出參天大木的基礎。即令聖者法王,學法時也共修滿二輪加行。加行修完,顯密聞思獲得了一定的定解,並接受了大圓滿灌頂後,便接著修大圓滿中的特殊加行,完成後方正式開始修正行的徹卻(立斷)與托噶(頓超),其修行步驟之嚴謹由此可見一斑。

  學院在弘揚以寧瑪巴大圓滿顯密教法為主的法要的同時,並廣泛吸收其餘教派的菁華。如法王曾開講過宗喀巴大師的《菩提道次第廣論》,每年還要多次講解薩迦派大德圖美無著尊者的《佛子行三十七頌》,法王每到外地弘法,均要講授此論。   漢藏佛教秉承不同的傳承體系,各自結出了豐碩成果。然而由於高原地理的阻隔,歷史上兩地佛教甚少交流,以致互存譏嫌。至今藏地仍有人認為「和尚教」非佛陀所說之教法;漢地則看「喇嘛教」又是搖鈴,又是打鼓,多視其為巫術類,其實這都是因為沒有深入對方而遽下結論,結果造下了謗法的地獄之罪。法王以其將大圓滿弘遍南瞻部洲的宏願及與漢人的甚深緣分而在五明佛學院開設的漢僧部,促進了漢藏佛學的交流,彌補了這一缺憾。   法王親自挑選出三位大堪布給漢地僧俗弟子傳授顯密教法及藏文。十幾年間,共講授了:《中論》、《入中論》、《入菩薩行論》、《定解寶燈論》、《中觀寶鬘論》、《格言寶藏論》等顯密法教及許多大圓滿的論典及訣竅。

編輯本段教學模式
  在色達縣委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的熱情關懷下,經過全院師生的共同努力,學院已發展成為現今的伍千餘名來自藏漢蒙等民族的佛教四眾學生和一百餘名具有較高水平的教師以及四位精通漢藏語言的教師,並配備了比較齊全的教學設施。   學院主要依據藏區寺院的傳統教學模式並採納當今各大學、中專的管理辦法和教學方法。自創辦以來,先後培養造就了一批批有較高文化素養,又有相當佛學造詣的專門人才,光掃盲即已達兩千五百餘人,為促進兩個文明的建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1學校簡介
2傳說
3地理位置
4學習課程
5教學模式
  五明佛學院   距色達縣城20餘公里有一條山溝叫喇榮溝,順溝上行數里,蔚藍蒼穹之下,   銀嶺碧草之間,數千間赫紅色的木屋,如眾星拱月般簇擁著幾座金碧輝煌的大殿--它就是藏於深山中的喇榮寺五明佛學院。
編輯本段傳說
  色達,藏語意為「金馬」,傳說因在這片富饒而美麗的草原上曾發現過「馬頭」形金子而得名。色達縣位於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東北部,境內地形地貌複雜,屬典型的川西地槽系巴顏喀拉山褶皺帶,平均海拔多在4000米以上。日照充足,為高原季風性氣候,年平均氣溫零下1度,長冬無夏。有著草原、湖泊、河流……以及絢麗多姿的藏族風情,聞名避邇的喇榮寺五明佛學院更是令人心神往之。
編輯本段地理位置
  色達喇榮寺五明佛學院,座落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色達縣境內,海拔3700米。本院是在黨的民族宗教政策落實後,憑藉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精神,為了繼承和發展藏學大、小十明以及佛教傳統文化而創建的。條件艱苦,初具規模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晉美彭措上師不顧年邁體弱,於1980年到色達縣喇榮溝這個荒無人煙,生活條件極為艱苦的地方,白手起家,苦心經營,創建了只有32名學員的小型學經點。至1982年,中央下發了(82)19號文件,根據文件提倡各教團體創辦學校,培養專門人才的精神,晉美彭措上師在色達縣委、縣政府的支持下,以極大的毅力把學校推向了更加完善、更加充實的新階段,一所繼承和宏揚民族文化,學習和實踐佛教文化藝術的大學已初具規模。學經點的成立  1985年5月19日色達縣政府批准了喇榮學經點的成立。1987年班禪副委員長題寫了"色達喇榮寺五明   佛學院"的校名,同時致函色達縣人民政府說∶"新龍喇嘛晉美彭措準備在色達喇榮寺籌建一所佛教五明學學校,這是一件好事,在此,我同意並批准建之。   希望你們給予應有的協助,使之切實辦好。"1992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阿沛阿旺晉美給學院題詞∶"色達喇榮寺五明佛學院,是全知班禪悅意批准建的,至今已有五年歷史,在此過程中發展壯大,特祝吉祥如意。將來繼續培養愛國愛教,能為人民服務之有用人才而努力奮鬥。"1993年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朴初欣然揮毫為學院題寫了漢文"色達喇榮五明佛學院"的門牌。1997年由甘孜州宗教局報請四川省宗教局同意,正式批准設立了"色達喇榮寺五明佛學院"。
編輯本段學習課程
  五明佛學院開設的課程可分為:顯宗和密宗兩大部份,而顯宗是日後修學密宗的基礎。有人以為藏傳佛教唯有密宗,其實不然,藏傳佛教中顯密同樣發達,其從印度翻譯的顯宗經論之浩瀚實不遜於漢傳佛教。且與漢傳佛教相比,其次第嚴謹,修學系統性的特點尤為突出。明朝時中興寧瑪巴的無垢光尊者龍欽巴曾作過如是教誡:末法時代,唯有聞思究竟的人方可證悟大圓滿。   聞思的第一步即是學顯宗教法。學院里開設的顯宗課程有戒律、因明、俱舍、中觀、般若五大類。藏族僧眾們上課要求特別嚴格,在第二天上課時不但要背出頭一天的頌辭,而且還要完整地複述出其主要內容。各科修完,一般需四、五年時間,然後經過嚴格的答辯,與大眾前激烈的辯論,過關者可獲得堪布(法師)的稱號,才有資格給他人講經說法。經過這段時間紮實的學習,能使學人對三寶獲得決定的信心,在知見上生起甚深的定解,避免於日後的修道中誤入歧途,更不可能受種種邪知邪見的蠱惑。   密宗課程開設有加行、續部講解和傳授大圓滿訣竅。所傳的密法中還有大幻化網、時輪金剛、大威德金剛等。無論是高級僧人,還是一般僧眾,在修密法正行之前必須先修滿五個加行,其時間一般與學顯宗教法同步。具體為:皈依。學佛之人皈依後,皈依之心並不能直接如量生起,這皈依修法就為增上、堅定對上師、三寶的信心,從而為出世間的種種功德打下基礎。   發菩提心。大乘與小乘的區別標誌是,發起了為救渡一切眾生而誓願成佛的真實菩提心。這是進修菩薩道、圓滿佛果的最根本的因,在此基礎上才能生起大乘的一切功德。   懺悔。眾生無始以來積集了種種身口意罪業,致使遠離解脫沉淪生死。密宗以最殊勝之懺罪法──金剛薩埵懺罪法遣除罪障,使三門清凈,功德得以迅速增長。   獻曼達。佛又可稱作兩足尊──福慧資糧具足。眾生福薄慧淺,修此殊勝的獻曼達,可迅速圓滿福慧資糧。   上師瑜伽。上師為佛法僧三寶的總集體,密乘的修學功德均源自上師,於上師信心大者,單修此法即可成就。   五個加行需按次第而修,每個加行中都有一特定的密咒,每個密咒至少應念滿十萬遍,並且不以修滿一輪為足。加行好比是對自己的善根培土施肥,土質只有從貧瘠改造為肥沃深厚後,才有長出參天大木的基礎。即令聖者法王,學法時也共修滿二輪加行。加行修完,顯密聞思獲得了一定的定解,並接受了大圓滿灌頂後,便接著修大圓滿中的特殊加行,完成後方正式開始修正行的徹卻(立斷)與托噶(頓超),其修行步驟之嚴謹由此可見一斑。

  學院在弘揚以寧瑪巴大圓滿顯密教法為主的法要的同時,並廣泛吸收其餘教派的菁華。如法王曾開講過宗喀巴大師的《菩提道次第廣論》,每年還要多次講解薩迦派大德圖美無著尊者的《佛子行三十七頌》,法王每到外地弘法,均要講授此論。   漢藏佛教秉承不同的傳承體系,各自結出了豐碩成果。然而由於高原地理的阻隔,歷史上兩地佛教甚少交流,以致互存譏嫌。至今藏地仍有人認為「和尚教」非佛陀所說之教法;漢地則看「喇嘛教」又是搖鈴,又是打鼓,多視其為巫術類,其實這都是因為沒有深入對方而遽下結論,結果造下了謗法的地獄之罪。法王以其將大圓滿弘遍南瞻部洲的宏願及與漢人的甚深緣分而在五明佛學院開設的漢僧部,促進了漢藏佛學的交流,彌補了這一缺憾。   法王親自挑選出三位大堪布給漢地僧俗弟子傳授顯密教法及藏文。十幾年間,共講授了:《中論》、《入中論》、《入菩薩行論》、《定解寶燈論》、《中觀寶鬘論》、《格言寶藏論》等顯密法教及許多大圓滿的論典及訣竅。

編輯本段教學模式
  在色達縣委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的熱情關懷下,經過全院師生的共同努力,學院已發展成為現今的伍千餘名來自藏漢蒙等民族的佛教四眾學生和一百餘名具有較高水平的教師以及四位精通漢藏語言的教師,並配備了比較齊全的教學設施。   學院主要依據藏區寺院的傳統教學模式並採納當今各大學、中專的管理辦法和教學方法。自創辦以來,先後培養造就了一批批有較高文化素養,又有相當佛學造詣的專門人才,光掃盲即已達兩千五百餘人,為促進兩個文明的建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推薦閱讀:

划不來的奧運賬 | 敦倫政經學院
法王如意寶與五明佛學院
皇室娃娃小甜心(詩雨學院三)

TAG:佛學 | 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