痤瘡(青春痘)的中醫辨證論治

明醫公開課第72期中醫打造個人品牌的助推器作者:張博編輯/鄧爽 校對/余洪導讀:本期張博老師給大家分享的是有關痤瘡的治療,針對常見症型對症下藥。具體如何,請看下文。痤瘡是皮膚科的常見病、多發病,也是絕大部分青年男女在青春發育期的一個必經階段,門診上痤瘡患者可達門診量的近30%,除了常規的西醫藥口服外用外,中醫上針對本病的治療也是非常效驗的,配合中藥口服常可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越來越多的人相信中醫,也越來越多的能喝下這利於病的苦藥。針對本病本人經常分以下幾個證型治療:(一)肺經風熱型:主要表現顏面細小紅色丘疹,以額頭多見,病程較短,單純痤瘡或伴有脂溢性皮炎,炎症較明顯,口乾渴,大便乾結,舌質紅,苔薄,脈浮數。(二)胃腸濕熱型:常因飲食不潔,偏嗜辛辣肥甘、油膩腥發之品而起。主要表現為顏面、胸背較大的紅色丘疹,有的呈結節、膿皰,癢甚,伴唇口乾裂,便秘,溲赤,納呆,舌質紅,苔黃膩,脈滑數。(三)熱毒型:以膿皰型多見,分布在顏面、胸背,以膿皰、炎性丘疹為主,局部有疼痛,伴心煩易怒,口舌生瘡,目赤腫痛,便秘,溲赤,舌邊尖紅、苔薄黃,脈弦數。(四)肝經鬱熱型:多見於女性,皮疹多發於面頰兩側,以炎性膿皰、丘疹為主,病情輕重和月經周期相關,兼見心煩易怒,乳房脹滿不舒,大便乾結,舌質紅,苔薄黃,脈弦數。(五)陰虛火旺型 多發於25歲以後的女性患者,臨床表現以丘疹型多見,伴腰膝酸軟,手足心熱,咽干口渴唇燥,心煩夜寐不安,舌質紅、苔少,脈沉細數。女性患者可見月經不調,小腹脹痛,或皮疹於經前加重。(六)沖任失調型:主要表現為中年女性的遲髮型痤瘡,丘疹色紅,反覆發作,丘疹隨月經周期而變化,同時伴有月經不調或痛經,此類患者多工作、學習緊張,生活無規律,致使機體內環境失衡,內分泌紊亂。臨床表現以丘疹型多見,舌質淡紅,苔白,脈沉細數。1)肺經風熱型:治法:清熱瀉肺消疹。方葯:枇杷清肺湯加減。霜枇杷葉10克,桑白皮15克,黃芩克,生山梔10克,生石膏30克(先煎),生地12克,赤芍12克,山楂10克,丹皮12克,白花蛇舌草10克,柴胡10克,甘草6克。加減變化:口乾渴者,加花粉、麥冬、石斛。大便秘結者,加生大黃。如有膿皰者,加蒲公英、紫花地丁、敗醬草。(2)痰濕血瘀型:治法:活血祛瘀,清熱化痰。方葯:桃仁四物湯合小陷胸湯加減。桃仁15克,紅花10克,赤芍15克,白芍10克,當歸10克,生地12克,丹皮15克,黃連克,法半夏10克,瓜蔞實10克,夏枯草10克,甘草6克。加減變化:如結節腫硬不消者,加王不留行、皂角刺。如發熱重者,加連翹、敗醬草。囊腫化膿形成膿腫者,加川貝母、野菊花、蒼朮、皂角刺。(3)沖任失調型:治法:調理沖任,疏肝解郁。方葯:柴胡疏肝湯加減。柴胡30克,鬱金12克,白芍10克,女貞子10克,旱蓮草10克,法半夏10克,蒲公英10克,紫花地丁克,知母12克,丹參10克,桃仁10克,紅花10克,甘草6克。加減變化:胸肋脹痛,走竄不定者,加當歸、川楝、延胡索。經前加重者,加當歸、益母草、香附。兼氣血虛者,加党參、黃芪、當歸、熟地。當然,這些證型不是截然分開的,臨床上可以相互錯雜,只要辯證準確,用藥精當,效果相當明顯。中醫有一方治百病,百病用一方的說法,博採眾長,學習交流,小子才疏學淺,望同仁多多提攜,謝謝。
推薦閱讀:

針灸和中藥配合治療失眠抑鬱
[原創]正確認識中醫在癌症治療中的作用
中醫如何運籌帷幄,用好方葯

TAG:青春 | 中醫 | 青春痘 | 痤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