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賈母對黛玉態度變了嗎?

???司馬遷曾欲以一支史家之筆: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長按二維碼掃描關注【史記】,讓我們一起領略上古風騷,秦漢故事!

文丨朱瑾

年少時讀紅樓夢,總喜歡徜徉在前八十回,一進入高鶚續的後四十回,開啟狗血劇情模式。猶如前八十回吹出一個個精彩紛呈、五光十色的大氣球,而在後四十回一個個戳破它,把最美好的東西毀滅給你看,實在太殘忍了。

在後四十回,黛玉在賈府的境遇一落千丈,一直疼她的賈母態度大變,沒了這座靠山,在這個人人都長著一雙勢利眼的勢利場,一個孤女什麼處境,可想而知了。

這是高鄂的後四十回里最令人鬱悶的一段情節,但這段情節是曹公原意嗎?後來賈母對林黛玉的態度到底有沒有變化?這一問題直接關係到黛玉的結局,實屬關係重大,非同小可。

隨著年齡漸長,經歷一些人情世故。再者後來讀了周汝昌劉心武等紅學泰斗的書,才知道高鄂的後四十回並不靠譜,不禁長舒了口氣。

再經過反反覆復研讀,設身處地這麼一想,雖無十分進益,卻亦能分辨一兩分真偽了。怎樣琢磨賈母的態度,需要我們運用一些邏輯思維的能力。

賈母對外孫女的態度,在黛玉剛進賈府時,是明明白白給出的。

一把摟在懷裡,心肝肉兒的眼淚鼻涕一大把,這是開門見山的一個最高潮,是明明白白寫出,老太太視她同寶玉一樣寶貝,超過賈家的三位正牌的小姐。

在後來的文字中,再沒有直接寫賈母怎樣疼黛玉。偶爾提及,一筆帶過,總是說黛玉和寶玉鬧彆扭,老太太又急又氣,不住抱怨,兩個小冤家,偏偏遇見我這個老冤家,哪天我死了,也就不管了。

這些話聽上去,像在生氣,其實換位思考,只有心疼孩子的長輩才會說出這樣操碎心的話。

雖然沒有直接的線索,不過間接的線索還是有的,其中一個就是周圍人對黛玉的態度,比如王熙鳳就是賈母態度的最好的一面鏡子。用賈母的話說,鳳姐猴兒一樣精,整日圍著賈母轉,老太太的心事她豈有不明白的,她說出的話,句句撞在賈母心坎上。

王熙鳳常常拿二玉開玩笑,什麼時候給我家做媳婦兒什麼的,這類的話有很多。試想,我們自已生活中,只有兩邊家長輩不反感的情況下,才會拿小輩兒開這類玩笑,如果人家不樂意,誰還敢亂說呢?

還有力證,王熙鳳和賈鏈在計算賈府開支時有一段話,說要預備著後面幾筆大的開銷,其中一筆是二玉的婚事,一進一出,自有老太太的體已錢,不用公中的開支。這就是說老太太會拿自已私房錢貼二玉的婚事,這說得夠明白的吧。

其實小說中的情節發展,如果同前無甚大的變化,便不必再著筆墨交待,況且紅樓夢原是這樣的風格,話說半句,欲語還休,於是才有了回味無窮,千古之迷,讓你猜猜猜。反過來說,假如情節有變化呢,那麼就一定要通過各種方式表達出來。

比如黛玉剛進府時,看不出王夫人的態度,不過是一些客套話,這是一個極關鍵的人物,是寶玉的母親。但後來王夫人的態度逐漸明朗,她是看好金玉良緣的。

於是有一些情節,王夫人罵晴雯,話語惡毒之極,最重要的是她一早兒盯上晴雯,因為她眉眼象林姑娘,這還不夠明白嗎?不過是礙於賈母,不能發作而已,於是把一股惡氣出在丫頭身上。

這裡大家或有一個疑問,既是賈母心裡是要將黛玉許給寶玉,那為什麼不早早挑明了,定了這門親事呢?

這一點書中從側面略有交待,從賈府的小廝的嘴裡說出,一則兩人年齡尚小,年紀更大一點的迎春尚未許配呢。

二則林姑娘身子骨弱,再過些日子向老太太一提,再沒不準的。別看這是下人們私下的議論,這些人可都是人精兒,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的,沒個不知主子的心思的。

另外我想呢,這裡面還有一些不宜言明的原因,一個是一旦挑明了,兩人就不能象現在這樣一處相處了,總要迴避一下吧。比如後來二寶訂了親,寶釵就不大來園裡,要迴避了。

另一個更重要的原因則是礙於元春。還記得第二十八回嗎?講的是元妃端午節賜禮,寶玉的一份同寶釵的一樣,搞得寶玉悶悶的:怎麼林姑娘的倒不同我一樣,倒是寶姐姐的同我一樣。

他哪裡知道這是元春在暗示自已的態度,寶釵是我心中寶二奶奶的不二人選。後來緊接著在清虛觀打醮一回,張道士為寶玉提親,等於賈母和元春暗地裡過了一個回合,寶玉的親事被賈母以年紀尚小等理由含混過去了。

至此,賈母到底支持金玉良緣,還是向著她嘴裡的不是冤家不聚頭的二玉,還不清楚嗎?

對賈母來說,黛玉的背後是她的女兒,而寶釵的背後是她的兒媳,孰親孰重,自可掂量。

所以將賈母寫成對黛玉前後一百八十度大轉彎,於情於理都是講不通的,如此這般一番推敲,想來賈母對黛玉的態度並沒有變。

正是常常要這樣閉卷思考,反覆琢磨,才使紅樓讀起來更加回味無窮。紅樓就是這樣一部奇書,模模糊糊,雲里霧裡,細細體會,又盡在情理之中,讀到情濃處,慨嘆不已。

⊙版權聲明:文章源於讀者原創投稿


推薦閱讀:

像林黛玉一樣,賈母的嘴比刀子更尖
賈母的「四季」
原來,賈母是這麼樣的一個老祖宗,賈政都因此而感到有些害怕
賈母臨終時,最放心不下的是誰?

TAG:態度 | 賈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