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假醫療機構:中國糖尿病研究協會康復網 中國糖尿病康復協會 消渴安膠囊
時間:2013-04-09編輯:郵編生活網來源:企業曝光
知識鏈接:糖尿病心理保健
一、糖尿病引發情緒障礙的發生率
糖尿病患者需要承受終生患病、反覆血糖檢測、長期胰島素注射、食物限制、嚴重併發症等造成的長期壓力,容易出現負性情緒;抑鬱、焦慮等負性情緒可加重糖尿病患者的內分泌紊亂、失眠以及不良應對行為,從而加重糖尿病病情,老年患者還存在特殊的認知缺損,對家庭的依賴性較強。廣州市紅十字會醫院心理諮詢科黃全
糖尿病患者中以新發病、病程長、血糖控制差、伴發器質性併發症及需要接受胰島素治療的患者心理障礙多發,老年女性患者更為多發。
年輕患者易有病恥感,顯得更加孤獨、更害怕有親密感、更傾向於抑制發展親密關係。據統計,這類患者中有小孩的也比較少,他們擔心糖尿病會影響自己的婚姻和將來為人父母。
研究顯示:糖尿病患者中、輕度心理障礙發生率為23.6%,中、重度心理障礙的發生率為19.5%。住院糖尿病患者抑鬱發病率為22.5%,焦慮發病率為35%,均顯著高於正常人群。
二、從心理保健看糖尿病患者5類情緒
1、煩躁不安情緒。患者對糖尿病知識了解不多,對疾病缺乏正確認識,希望能藥到病除。可是「血糖一直居高不下」,心裡就出現了急躁情緒——「像這樣的日子,什麼時候才是個頭」,於是陷入苦惱和煩悶之中。但這對疾病的治療不利。
2、不能接受現實的情緒。該患者得了糖尿病後,無法接受「每天還要堅持測血糖,打胰島素」的現實。未能積極主動地改變生活方式或習慣,以適應病情需要。而是「忍不住要發脾氣」,急躁易怒,遇人遇事易動肝火。
3、心理不平衡情緒。該患者可能認為自己剛剛50歲,得了這種病,以後必須終身控制飲食,對生活和前途失去信心。同時因心境不好,很難積極配合治療。
4、焦慮恐懼心理。糖尿病是一種難以治癒的終身性疾病,可能出現多種併發症,加之患者對糖尿病知識了解甚少,並存在一些誤解,因此產生焦慮、恐懼的心理,精神高度緊張,擔心疾病會影響自己的將來,懼怕死亡。
5、自責心理。該患者「看著家裡人為我的病情擔心」,自己過意不去。長年治療又需要大量金錢,從而感到自責內疚,認為自己成了家庭的累贅。
兒童型糖尿病患者如何注意飲食
1型糖尿病患者的飲食比2型糖尿病
分頁:[1][2]
推薦閱讀:
※幽門螺旋桿菌所致消化性潰瘍治療研究進展
※愛因斯坦晚年研究神學,或許他認為科學的盡頭就是神學!
※綜述青蒿素治癌的分析研究
※用它作為動力驅動可達光速的70%,科學家對它的研究才剛開始!
※它是蔬菜之王,這麼吃營養竟然翻3倍……|浙大最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