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莫扎特《第20鋼琴協奏曲》為例,談鋼琴與管弦樂隊的關係探究
瓦倫廷娜·李斯蒂莎演奏莫扎特第20鋼琴協奏曲
鋼琴與管弦樂隊的關係探究
協奏曲之所以成為樂器中較有喜劇效果的一種體裁,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它有兩種以上的音樂組織進行協作、演奏,鋼琴協奏曲是鋼琴和樂隊之間的協作貫穿整個作品,鋼琴與樂隊的關係在旋律的發展過程中互相作用所產生的豐富效果,就顯得耐人尋味。本文以莫扎特d小調鋼琴協奏曲為例,在音樂中理解鋼琴與樂隊的關係以及鋼琴與管弦樂隊的配合。 本文原載《文藝生活》
一、d小調鋼琴協奏曲音樂風格分析
莫扎特的d小調第20鋼琴協奏曲是一部音樂史上最偉大、同時百聽不厭的鋼琴協奏曲。莫扎特的23部鋼琴協奏曲幾乎是後來者無法超越的巔峰。與貝多芬的作曲風格相比,如果貝多芬的鋼琴協奏曲是電閃雷鳴,那莫扎特的鋼琴協奏曲就是春風化雨;貝多芬的鋼琴協奏曲是鋼琴和樂隊在對抗,而莫扎特的鋼琴協奏曲卻是鋼琴和樂隊的默契對話。
從第一樂章開始,弦樂就奏出了悸動不安的情緒,隨著管樂與定音鼓的加入,這種沉重逐漸強化,當樂隊的主題結束後,鋼琴以優美而平靜的面貌登場,獨語後和樂隊融合在一起展開對話,將悲涼的情緒推向高潮;
和第一樂章的「黑雲壓城城欲摧」相比,第二樂章浪漫曲卻是雨後初晴、江天無塵般的純凈,沒有一絲陰霾,樂章創造性地用鋼琴獨奏引導管弦樂進入,柔美的旋律行進中突然被一段激烈狂暴音型打斷,然後通過變化發展,又逐漸回到開始的溫柔主題,顯示了莫扎特的匠心獨運。
二、研究方向——鋼琴與樂隊的配合
目前,人們在莫扎特協奏曲的研究上都是以一些最典型的大調協奏曲為重點,而忽視了這首小調的「悲傷旋律」,即使有人涉足,但是也不會從鋼琴與樂隊的配合上著手。一首協奏曲演繹地成功與否不但與鋼琴演奏者及管弦樂隊之間的配合、對曲風的理解有關,而且還與對鋼琴和管弦樂隊之間關係的把握有著密切聯繫。對於d小調鋼琴協奏曲中鋼琴與管弦樂隊關係的變化研究,不但要從現有協奏曲譜上、現有聲音視頻材料上,而且還要從莫扎特的傳記上深入研究兩者之間的融合,從理論上分析作品在不同時段中鋼琴與管弦樂隊的關係,來為莫扎特第20號鋼琴協奏曲的完美演奏提供強有力的理論依據。
三、剖析鋼琴與樂隊之間的關係
傳統的莫扎特協奏曲研究僅僅比較關注大調協奏曲明朗的曲風,即使有研究莫扎特曲風的,也只是針對作品風格。本文重在剖析在一個小調協奏曲中鋼琴與管弦樂隊的關係。從各個樂章的研究來深入分析鋼琴的作用。
第一樂章的演奏,為了保證鋼琴作為主奏樂器的活躍地位,採用雙呈示部來展現「協奏曲奏鳴曲式」。先有管弦樂隊以主調展示出兩個對比的主題,再由主奏鋼琴走出帶有快速音群的導奏出場,再現第一主題,重新展開正式的呈示部。
第一樂章分四個呈示部,第一呈示部共77小節,使用弦樂演奏,利用低音域展示出掙扎不安的情緒。一直強調主調並在主和弦上結束,與常規的以鞏固副調的結尾相比,有很大的創新。第二呈示部共115小節,主部主題規模同第一呈示部的主部主題相當。隨後出現第一呈示部的主部主題,並與鋼琴部分極細的快速音群交織演奏,展示出明顯的器樂合奏特點,之後又加上一個更具鋼琴獨奏特點的副部主題。第三部分是展開部,前面採用各種旋律交替的形態,後面則以主奏鋼琴與樂隊之間的激烈競爭中計入再現部。
第二樂章的演奏,首先由主奏鋼琴呈示主題,再交給管弦樂隊,進行溫和的交替演唱,之後,鋼琴以相同的降B大調導出更為悠揚的旋律,持續到歌唱結束。中部採用較為激動的g小調,主奏鋼琴不斷奏出激烈的上升音型,產生鮮明的對比效果。是一個劃時代的突破。
第三樂章的演奏與之前兩個樂章完全不同,感覺較為溫和,採用明朗的節奏,帶有濃厚的協奏曲音樂性格。主部一開始就展示出強烈的充滿活力的情緒,從92小節開始的副部音樂顯得悠閑、精緻,96小節之後逐漸展開音樂,跌宕起伏,充滿活力。139小節開始結束部,其中加入了有演奏者即興發揮的導入式插部,最終以生動活潑的節奏、熱情奔放的旋律將音樂推向高潮,在鋼琴與樂隊競奏中結束。
四、結語
通過對莫扎特d小調鋼琴協奏曲中鋼琴與管弦樂隊的關係的探究,首次將鋼琴與管弦樂隊的關係放在協奏曲的重要位置上進行分析,同時研究莫扎特的歌劇創作與協奏曲創作之間的關係,將鋼琴與樂隊之間的關係人物化,理解作者創作時的心境,將協奏曲分析成帶有戲劇化的特點,可以使演奏者更好的演奏這首d小調鋼琴協奏曲,同時也開拓了研究方向。
推薦閱讀:
※呂不韋的老婆是誰 呂不韋和趙姬是什麼關係
※民進黨不棄「台獨」難以在兩岸關係中找到出路
※怎樣才能跟領導搞好關係
※德魯克:如何在組織中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
※朋友們對我的評價總是「關係不太密切」,怎樣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