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圓桌 | 桑塔格的槍花今世
圖/ 謝馭飛
如果能夠重生,並允許帶著前世的記憶,想來蘇珊·桑塔格這位「美國公眾的良心」一定會選擇一條與前世截然不同的路。28歲那年,桑塔格在日記里很突兀地寫下一句:「恐懼衰老來自於對自我現實生存狀態的不滿。」撇開其自身本是一個極聰慧女子的先決條件不說,此時的桑塔格已經在紐約這個全美的文藝中心站穩了腳跟。異鄉的生活雖不是優渥到隨心所欲,可至少三餐無憂。有固定工作、穩定的收入來源,身為成功的「紐漂」一族,那時的桑塔格應該對自身及生活有著積極的肯定和煙花般絢麗的憧憬,只有這樣才符合人們對智慧與美貌並存者作為勵志典範的硬性要求。
任何的一個念頭的閃現應該都是有緣由的。翻開桑塔格的成長經歷來看,童年時不僅閱讀了大量文學作品,而且在該上學年紀居然跳級直接就讀三年級、15歲高中畢業。要是生在我們這邊,桑塔格絕對是拉仇恨的妖孽級「學霸」存在,一定會是家長眼中「別人家的孩子」。就是這名智實近妖的小傢伙在6歲時受了居里夫人的事迹影響,開始為未來規劃想當名化學家,後來又想做物理學家。經過歲月的磨礪和冶煉,桑塔格終於完成了「不想當廚子的裁縫不是好司機」式的理想跨越,最後成了一名作家。出版她生平第一部小說時,也是已經到了女性眼裡「青春分水嶺」的年紀,同時還是一個10歲孩子母親的身份。
不過,在這之前的桑塔格,在對待愛情和婚姻的態度上,似乎被莫名其妙地創建了快捷方式。17歲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尚是恰同學少年的年紀,桑塔格卻與一個相識僅10天的男人「帶著十足的清醒以及自己將走向自毀的擔憂中」步入了婚姻殿堂。關於這段婚姻生活,她本人在後來的描述是:「爭吵最後變得毫無意義……你只是開始生悶氣,然後變成習以為常的沉默,然後再吵。」或許是因為牛奶與漢堡餵養環境所鑄就的觀念特性,西方女性在婚姻問題上沒有我們這般的隱忍和堅持,維持了9年的婚姻在桑塔格26歲那年兩人分道揚鑣。
玫瑰有花期,美人也不被歲月饒。「她對自己的智慧有多淡定,對自己的身體就有多不安。」桑塔格於2004年12月病逝於紐約癌症中心。據說在讀北好萊塢中學的時候,這位在後來有著公眾人物的道德和正義感的「美國良心」大部分時間都花在如何逃避體育鍛煉上——至少我是鬆了口氣,終於和「學霸」有這麼一丁點相似的地方。可是,作為一名文藝評論家,桑塔格竟然也在攝影界踏實地佔了一席之地,出版的《論攝影》一書被譽為「攝影界的《聖經》」。假如桑塔格生活在如今這個年代,深信她的朋友圈的內容一定圖文並茂,絕對是一些僅只會發個鏈接地址附上個人幾句感慨之人的學習楷模。
推薦閱讀:
※生活中,避開「損精」陷阱
※服飾專題 鞋篇 生活章--負跟鞋
※要離開你,你要問自己還愛不愛他 | 新鮮生活
※騎馬健康生活新寵兒
※法鼓山舉辦「只要心安,生活就有平安」水陸法會|法鼓山|灑凈
TAG: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