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中式古典傢具三大流派 之 蘇式傢具

淺談中式古典傢具三大流派 之 蘇式傢具淺談中式古典傢具明清傢具三大流派(蘇式、廣式、京式)之 蘇式傢具明清時期傢具,以地方風格為脈絡,在不同的區域地理環境中、不同的背景下,由於審美習慣和文化傳統等方面的差異,形成了博採眾長,又風格迥異的傢具流派,有蘇式、廣式、京式,以及其它流派,諸如晉式、寧式、魯式、閩式等。其中產自蘇州、廣州、北京的古代傢具,是古代傢具的三大名作。蘇式傢具(古典中式)作為舉世聞名明式傢具的發源、基礎、主流和引導者,無疑影響著中國中式傢具的發展、變化;從蘇式傢具的方方面面簡要介紹一下,對蘇式家具有個整體認識,能從其中看出文化倪端。

蘇式傢具綜述:蘇式傢具,又稱蘇作傢具,從地域上講,指的是以蘇州為中心的長江中下游地區所生產的中式傢具。蘇式傢具歷史悠久、傳統深厚,是明式傢具的發源地,名揚中外的明式 傢具即以蘇式傢具為基礎發展而來的。蘇州製作的傢具,一直保持著新麗典雅的氣質。明代蘇式傢具格調大方、簡練,造型優美,線條流暢,比例適度,精於用材。與京、廣相比,由於硬木來源不及他們充裕,所以蘇式傢具的表現為用材精打細算、精心琢磨、碎料拼接的構件常見。這就技術要求較高,費工費時,但都能作到天衣無縫,保持美觀。這特點表現在造型、裝飾和工藝等幾個方面。一、蘇式傢具在造型方面特點蘇式傢具的造型輕巧,是與京作和廣作相對而言。因為蘇州的木材來源,不如北京的宮廷富有,不如廣州地處港口,進口木材充裕;所以蘇式匠師對於木材的使用,極為用心——可以說是精打細算;對每一塊硬木材料,必經反覆琢磨和精心設計之後,才能破料動工,這是資源方面的因素;另一方面,江南的小橋流水等人文 風光,造成了文化藝術上的清雅、委婉之風,也必然反映在傢具審美和傢具風格上。因此,蘇式的傢具,由於木材資源比較缺乏的因素,和歷史文化的因素,形成了 傢具造型上的輕巧、俊秀的特徵。然後,一起探究一下這些蘇式傢具的具體:1、注重人體尺度蘇式明代傢具品類齊全,數量繁多,其中有粗、細之分,文、野之別。但是作為一個時代的傢具來加以考察,一個共同特點就是非常注意使用功能。通過對傳世的大量實物的測量,可以看到,各種明式傢具的尺寸,用今天的設計眼光來看,不少也是很科學的。一些關鍵部位的尺寸,是根據人體尺度,經過認真推敲,仔細確定 的。當人們使用這些傢具時,能感到舒適、愜意。蘇式傢具的這一突出成就,是我國傢具設計製作上的優良傳統和寶貴經驗。

椅子靠背應有適宜的背傾角和曲線,在今天看來是很平常的,但從傢具發展史上考察,則可以看到,根據人體特點設計椅類傢具靠背的背傾角和曲線,是明代匠師的一大創造。人體脊柱的側面,在自然狀態時呈「S」形。明代匠師根據這一特點,將靠背作為與脊柱相適應的「S」形曲線;並根據人體休息時的必要後傾 度,使靠背具有近於100度 的背傾角。這樣處理的結果,人坐在椅上,後背與椅子靠背有較大的接觸面,韌帶和肌肉就得到充分的休息,因而產生舒適之感。中國的古代文化自古講求天人合一、人與自然和諧相處、講求風水、四季養身,對以居所、傢具更是要求如此,所以蘇式傢具(古典中式)完美的人體尺度可以說是最樸素的人體工程學的範例。

對椅座的處理同樣直接影響使用椅子的舒適程度。蘇式椅子座面多採用上藤下棕的雙層屜子做法,這樣使座面具有一定的彈性,人坐上時略有下沉,上身的重 量集中於坐骨骨節,形成良好的壓力分布狀況,因而久坐不易感到疲乏。在沒有彈簧的時代,匠師們根據人體的需要選擇合適的材料製成這樣的椅子座面,也是難能可貴的;同樣明清蘇式傢具里的床類、櫃類、架類、桌案類等傢具的設計,也都很注重人體尺度。

2、微細設計原理所謂「微細設計原理」,就是對傢具的各種微小尺寸和與人體接觸的任何線、面部件,都給予充分的注意和恰如其分處理。傢具與人的關係,遠比建築與人的關係密切。在許多情況下,人體要與傢具接觸;坐具往往把人體包圍起來,接觸的地方就更多;傢具給人的觸覺舒適度,對使用者的心理有很大的影響。明代的傢具匠師面對這一問題,從設計和製作原則的高度給予注意。反映在大量傳世的明式傢具上,凡是與人體接觸的部位、桿件、構件、線角、銅什件等,都做得含蓄、圓潤,而不是銳棱勁起、鋒芒畢露。這樣,看上去悅目和富於情趣,觸及時感到柔婉滑潤,心情自然也舒展輕快。3、造型輕小、風韻秀雅

蘇式太師椅蘇作則輕簡、素雅;蘇式太師椅,中屏靠背、屏心文雅雕花,兩邊鏤空,簡素大方、充滿清新、空靈之氣。

蘇式鼓墩另外,在墩的造型上,保留了鼓墩的傳統樣式,兩頭小、中間大的造型。京作的墩,採用圓柱形為多。桌椅常用紅木仿竹節的形式。用紅木仿竹節,可說是蘇式作工的特徵。這種作法,要比整木雕鏤或開光等費工費時,但是蘇式匠師的細心與耐心是別處無法與之相比的。這種作法,既有典雅、空透的效果,又能節省木材,充分利用碎小材料,真是兩全其美。

屏背椅的獨有造型 屏背椅就是沒有扶手,只有屏式靠背的椅子。在屏背下部的兩側,有各種形式的站牙扶持加固。這種屏背椅,是京作和廣作所沒有的。屏背上的裝飾,豐富多彩,鎪成瓶、碗、葉、葫蘆等什錦圖案,在鎪空處,或墊襯板,或嵌石片、瓷片等。

在官帽椅的背板處理上,也顯然與其他地區不同。蘇式官帽椅背板,整塊板較少、大面積雕嵌也少,多是採用三段體的分段裝飾,上部有雕以小塊紋飾,或嵌以小塊石片、瓷片,中部有時雕、有時嵌,下部大多用亮腳。一塊背板作三段處理,既省料,又顯得小巧、輕便。蘇式傢具,在造型上的輕與小,造成了清新、秀雅的風韻,這是蘇式的最大特點。二、蘇式傢具在裝飾方面的特點1、椅子腳的多彩多姿蘇式傢具的椅子腳,式樣非常多,有搭葉、虎豆、靈珠、如意一根藤、線葉、擒線、活線卷珠等等幾十種;椅腳上的線刻,也十分的細膩。

蘇式傢具椅子腳的線形。這只是其中一部分,這些是蘇式匠師常作的椅子腳式樣。在椅子、桌子、案和床等傢具邊框的邊緣上,都有不同的線腳。在蘇式傢具中,線腳的形式非常多,有捏角線、陽線、活線、凹線、文武線、皮條線、芝麻梗線、竹板溫線等等;束腰上的絛環扳洞在幾和墩的束腰處,蘇式喜用絛環板為飾。絛環板上的洞飾名稱,也與他處不同。除爆仗洞等較常用的以外,還有菱花洞、線長洞等。這些洞的形式,裝在束腰處,空透、清新。2、裝飾題材

動物方面,喜用草龍,而且草龍的形態變化多端。下面是蘇式匠師們常用的草龍變形圖。其他紋樣,也有與他處不同的方漢紋、方花紋等。也有通用的繩紋、拱壁、如意、魚草、什錦等。植物方面有靈芝(也稱靈珠)、纏枝蓮、竹節梗、芝麻梗、一根藤等。3、裝飾手法

鑲嵌工藝在唐宋年間,鑲嵌工藝已經在傢具製作中運用。明清時期,蘇作傢具的鑲嵌工藝以很成熟,成為蘇作傢具中有特色的一個品種。從蘇作傢具花板發展的軌跡可以看出,木嵌脫胎於木雕。清代,蘇作傢具經歷了幾個不同的發展階段。清後期主要採用石嵌,也有用 貝作鑲嵌的;形式分為高嵌和平嵌兩種,前期多高嵌,後期多平嵌。高嵌似浮雕高起,平嵌以剪影平貼圖案,布局勻稱,工藝精密細緻。

1、惜木如金、精打細算:明代蘇式傢具精於選材。蘇州與廣州、北京相比,硬質木材來源不及它們充實,因此表現在傢具製作上,用材精打細算。中國古代繪畫書法中有「惜墨如金」 之說,蘇式傢具也可以說做到了「惜木如金」的境界,如大件器具往往採用包鑲手法,雜木為骨,外貼優質硬木薄板;小件器具更是精心琢磨,小塊碎料拼接的構件 常見,雖然技術要求較高,且費工費時,但都能保持美觀,天衣無縫,其近乎鬼斧神工的工藝技巧,令人嘆為觀止。蘇式傢具的工藝,確實精良,在木材不足的情況下,匠師們開動腦筋,創造出許多工藝手段。如包鑲工藝,就是以雜木為骨架,在上面粘貼硬木薄板,粘貼技術非常高超,邊緣稜角不露破綻。

2、精工細作:"掉五門"是蘇式匠師們對傢具製作精細的讚美行話。比如椅子或凳,在作完之後,將同樣的幾隻,於地面上順序移動,其腳印的大小、腿與腿之間的間距,不差分毫。這種尺寸大小相同、只只腳印相合的情形,就叫"掉五門"。這在非機械化生產的情況下,確實難能可貴。

3、雕刻重神似蘇式傢具的雕刻,不作大面積雕鏤,常用小面積的雕刻,作小面積裝飾。最常用的為淺浮雕和透雕兩種技法。蘇作傢具雕刻重神似,蘇作傢具的雕刻,刀法圓熟,細膩生動。蘇式傢具雕刻口訣是:"雕刻要氣韻,層次要分明,光滑要和順,稜角要出清「。說明蘇作傢具的雕刻,不僅要求要圓滑流暢,要稜角分明,要達到形似,而且還要神似,講求氣韻生動。總的來看,蘇式傢具歷史悠久,傳統豐厚,在傢具的造型、裝飾、工藝諸方面,都有它與眾不同的獨到之處。蘇式傢具的最大特點是造型上的輕與小和裝飾上 的簡與秀,不同於廣式傢具渾厚凝重,滿身雕飾。蘇式傢具常用小面積的浮雕、線刻、嵌木、嵌石等手法,題材多取自名人畫稿,以山水、花鳥、松、竹、梅多見, 並喜用草龍、方花紋、靈芝紋、魚草紋及纏枝蓮等圖案。
推薦閱讀:

古典油畫與超寫實油畫技法,區別在哪裡?
古典柔情
02古典時期的希臘哲學

TAG:傢具 | 古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