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送佛首回家,與鑒定專家金申一起看門道
1996年河北幽居寺塔內一件被盜割的北齊釋迦牟尼佛首,經歷20年的身首分離,3月1日已正式由台灣佛教界代表人士星雲大師無償捐回大陸,終得身首合璧。國家文物局在國博舉行的佛首回歸儀式上表示,合璧後的佛像將在國博展出兩周,之後將永久入藏河北博物院。
幽居寺塔被盜佛首新聞發布會展出現場
|跌宕的經歷
幽居寺塔被盜佛首
現存於河北省博物院的釋迦牟尼佛像身部
該尊釋迦佛像像身殘高150厘米,寬90厘米,重約1噸,身著袒右肩袈裟,一手作施無畏印,一手抓大衣,兩腿結跏趺坐。而佛首為磨光式肉髻,大耳,豐唇,高47厘米、重達80公斤。
幽居寺建於北齊天保七年(556年),為北齊皇家寺院,由趙郡王高叡始建,曾在1400多年前見證北齊皇室趙郡王高叡家族的興亡。幽居寺內佛塔供奉三尊漢白玉佛造像,其正中釋迦牟尼佛像由高叡為亡伯大齊神武皇帝高歡和堂兄文襄皇帝高琛敬造,是代表北齊皇家審美和技藝的御製造像,也代表北齊皇家雕刻的最高水平。20世紀90年代,河北省靈壽縣的幽居寺塔內陳列的三尊主佛佛首先後被盜割,而下落不明。其中,第一尊阿閦佛的佛首於1992年被盜,釋迦牟尼佛和無量壽佛的佛首在1996年2月7日被一夥犯罪分子盜割。雖然兩個月案件就已告破,但三尊佛像卻從此失去頭部,只剩下佛身。
星雲大師為佛首的回歸居功至偉
被盜割的釋迦牟尼佛像佛首流失海外多年後,輾轉到了台灣,由兩位信徒交給佛光山如常法師,收藏於星雲大師創建的佛光山佛陀紀念館。星雲大師認為這是國家歷史文化遺產,為尋找佛身造像,專程派員來京,請國家文物局協助。國家文物局立即展開線索搜集,組織專家從材質、年代、體量、審美等全方位比對鑒定,發現該佛首造像與河北省幽居寺塔內的釋迦牟尼像佛身造像相吻合。2014年12月,台灣佛光山文教基金會與中華文物交流協會簽署協議,將佛首無償捐贈中華文物交流協會。根據協議,2015年5月在台灣佛光山舉行捐贈儀式,並實現佛身與佛首合璧。今年2月26日上午,90歲高齡的台灣佛光山星雲大師親自護送其捐贈的北齊佛首,抵達北京首都機場。此次北齊佛像合璧展出將持續到3月15日,觀眾可在國家博物館南一序廳公共區看到這一精品。展出後佛像將被歸還給河北博物院,屆時大家可以在河北博物院曲陽石雕展廳見到這件文物。
|北齊的造像藝術
著名佛像鑒定專家金申先生近影
我國著名佛像鑒定家金申先生曾遍察北齊佛教遺迹並撰寫過多篇論文。他對北齊的造像藝術讚賞有加——
北齊的中心在鄴(今河北臨漳),佛教信仰興盛。加之河北曲陽一帶,因當地盛產白色大理石,造就了周圍百十里數萬鄉民人人皆可以持斧鑿而雕刻。用漢白玉雕刻的各類物件生動細緻,碩大的石獅一人數日可就,技藝嫻熟,令人嘆為觀止。工匠們還四處做工,全國各地甚至海外的石造工程,石工群中必有曲陽工匠。早在北魏時曲陽即已雕刻石佛像,歷東魏、北齊時最為盛行。一直到唐依然不衰。北齊時佛像突出的特徵是,造像身軀突顯,不過分強調衣紋的立體刻劃,有的僅在大衣的領口、袖口和裙與腳部交接的地方象徵性地淺薄刻划出邊際線。佛造像的面型多豐滿圓潤,五官起伏亦較小,身軀比例勻稱適中,側面看身軀多顯扁平,腹部突起,胸部平緩。除河北地區外,山東青州地區製作的石佛像也很有時代特色和地方特色。
|北齊佛像何處尋
北齊是個尚佛的王朝,曾有佛教寺院數萬所,2000多萬人口的國家,僧尼最多時達到200多萬人。在短短28年的時間裡創造出中國石刻藝術的輝煌,至今在河北的南北響堂山、水浴寺、媧皇宮留下了大量佛教雕刻藝術遺存。北齊佛像因為藝術成就高,在業內備受追捧,更是藝術品市場的搶手藏品。除河北博物院外,為想要瞻仰和學習北齊造像藝術的愛好者們,金申先生推薦了幾個地方:
1
臨漳佛造像博物館
北齊 菩薩立像 臨漳佛造像博物館藏
北齊 佛七尊像 臨漳佛造像博物館藏
北齊 一佛二菩薩像 臨漳佛造像博物館藏
臨漳佛造像博物館位於邯鄲市臨漳縣城,是全國首座佛造像專題博物館,館內展出佛造像200餘件,系2012年鄴城遺址東部北吳庄佛教造像埋藏坑巨量發現的一部分。2012年春節期間,在臨漳縣鄴城遺址東部北吳庄搶救發掘了一處佛造像埋藏坑遺迹,出土的佛造像數量達2895件(塊),數量之多、品相之精美,列居全國第一,為鄴城作為中國佛都提供了堅實的佐證。
2
鄴城博物館
北齊 「龍樹背龕」式佛造像 鄴城博物館藏
北齊 白石佛頭 鄴城博物館藏
北齊 白石菩薩立像 鄴城博物館藏
鄴城博物館位於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鄴城遺址北側。十六國後趙時期,鄴城佛教初興,至東魏、北齊時達到頂峰。時以佛圖澄為代表的天下名僧競相赴鄴,都城內外寺院林立,城鄉百姓莫不禮佛,可謂盛極一時。鄴城出土造像的突出特點是精緻、小巧,漢白玉居多。主館內為六個展廳,「中國北方佛都——六世紀鄴城佛教」 部分即展出有大量北齊珍貴佛像文物。
3
青州市博物館
北齊 彩繪 佛立像 青州市博物館藏
北齊 貼金彩繪 佛坐像 青州市博物館藏
北齊 貼金彩繪 佛坐像 青州市博物館藏
青州市博物館位於青州市范公亭公園內,它收藏文物之豐富和品類之珍貴,在中國同級博物館中名列前茅。1996年10月7日,青州市博物館在青州龍興寺遺址內勘探並搶救性發掘了青州龍興寺佛教造像窖藏,並在博物館展出。龍興寺窖藏坑位於寺院遺址最北部,南北長8.7米、東西寬6.8米,坑內有規律地埋藏著北魏和東魏、北齊至隋、唐、北宋時期石灰石、漢白玉、花崗岩、陶、鐵、木及泥塑等各類佛教造像400餘尊。其中既有大型造像碑,又有單體造像,涉及佛、菩薩、弟子、羅漢、供養人等諸多題材。其中北齊時期用青州本地出產的石灰石雕刻的石像為最多,絕大多數上施彩繪和貼金,部分保存較為完好,實屬罕見。是研究中國早期佛教藝術的難得實物資料。
本期《收藏》微信責編朱有儀
推薦閱讀:
※星雲大師:星雲禪話(廿八)
※慧遠大師《維摩義記》卷第三(本)
※一帶一路上的佛教前驅者——玄奘大師的傳奇一生
※命學大師(5):命學奇才林庚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