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細節來閱讀故宮歷史
故宮博物院太和殿前廣場。新華社記者 才揚攝
圖1 石別拉 資料照片
圖2 午門北金水橋上的望柱頭,這是實心的 資料照片
圖3 石別拉使用示意圖 資料照片
圖4 故宮熙和門以東石別拉 資料照片
圖5 太和殿基座 資料照片
圖6 三台近照 資料照片
圖7 乾清門廣場值房台基無須彌座做法 資料照片
圖8 坤寧宮高台基無須彌座做法 資料照片
圖9 故宮中設置的銅缸,上有椒圖獸面,缸體下部為生火台 資料照片
周乾 1975年生,故宮博物院故宮學研究所研究館員。主要從事館藏文物防震保護及文物建築科學保護研究;發表論文百餘篇;主持並完成省部級課題10餘項,承擔並完成古建築安全評估30餘項,獲國家授權專利6項;專著有《故宮古建築的結構藝術》等。
故宮舊稱為紫禁城,是我國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由外朝、內廷兩大部分組成。外朝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為中心,東有文華殿,西有武英殿為兩翼,是朝廷舉行大典的地方。外朝的後面是內廷,有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御花園以及東、西六宮等,是皇帝處理日常政務和皇帝、后妃們居住的地方。故宮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木質結構古建築之一。
我今天講的題目與故宮的建築和陳設有關,應該說故宮本身就是我國明清兩代眾多歷史事件的見證,大家也都很了解。我在這裡向各位介紹的,實際更多是一些比較細節的東西,尤其是故宮的一些保存至今的室外陳設,可能平時不太受人關注,但是它們同樣見證了歷史。今天我們就來通過這些細節,閱讀歷史。
不引人注目的古代警報系統
紫禁城在古代設有安全警報系統,這類傳遞警報的信號有多種。比如,白塔信炮報警。信炮修建在紫禁城西北側的白塔山上,只要接到紫禁城內出現危險的放炮令牌,炮手便會立即沖著天空開炮。駐紮在京城的衛士門聽到炮響聲後,就會迅速集合,各就各位。又如,紫禁城設有腰牌與合符,上面刻有允許進入紫禁城的人員身份信息。紫禁城四個大門的守衛人員會及時檢查。
但是如果有人越過了這些外圍防禦系統,侵入了故宮裡面,那麼古代人士如何快送把警報傳遞給故宮內外的警衛人員呢?這就是我們重點要說的,紫禁城內一種特殊的警報裝置——石別拉,或稱石海哨(圖1)。
石別拉是一種快速的報警裝置,能夠迅速把危險信息傳遞到故宮各處。部分石別拉存留至今,只不過如今不太引人注目。
這種石別拉,材料比較簡單,實際是利用了故宮大量使用的欄板的望柱頭改造而成的,而且它只使用一種蓮瓣形狀的望柱頭。望柱也稱欄杆柱,是中國古代建築和橋樑欄板和欄板之間的短柱,其材料可為木造和石造。紫禁城的望柱一般為漢白玉石材製作。望柱分柱身和柱頭兩部分,有的望柱頭是蓮花瓣形狀,上面有二十四道紋路,象徵二十四節氣,因此又成為「二十四氣望柱頭」(圖2)。
普通的蓮瓣望柱頭,本質上就是一塊瓷實的石頭,但是拿去加工成用於警報的石別拉的時候,就把蓮瓣望柱頭裡面給挖空了,就像一個空心葫蘆。那麼,這種石頭的空心「葫蘆」,怎麼就能成為報警器了呢?當時的人們,一旦發現故宮內有侵入者,就會使用一個3寸(約10厘米)長的牛角狀喇叭,插入石別拉的洞內,使勁吹喇叭,喇叭發出的聲音,會通過石別拉的放大,飛快傳遍四周。(圖3)
就是這麼一個簡單的,同時跟故宮室外一般陳設非常接近的石頭產品,構成了故宮紫禁城內的警報網路。
據史料記載,清朝順治年間,侍衛府奉命在外朝、內廷各門安設「石別拉」,分內、外、前三圍,需要報警時,侍衛將三寸長的「小銅角」(一種牛角狀的喇叭)插入石孔內,三圍的「石別拉」就先後被吹響。每當遇到外敵入侵、戰事警報或是火災,守兵便用牛角吹石別拉上的小孔,石別拉便會發出「嗚、嗚」的類似螺聲的警報聲,渾厚嘹亮的聲音傳遍整個紫禁城。
在故宮裡,很多地方都有石別拉。朋友們去故宮參觀的時候,只要稍加註意,細心觀察蓮瓣形望柱頭,若裡面是空心的,就是我們所說的石別拉了。
那麼,紫禁城哪些地方設置有石別拉呢?根據我們的統計,太和門廣場、乾清門區域、坤寧門區域、東華門區域、西華門區域(圖4)。一言以蔽之,這種石別拉幾乎覆蓋了整個紫禁城。
需要說明一點,由於歷經數百年滄桑,目前故宮內,很多石別拉發生了一些變化,比如洞口可能被各種雜物堵上了,或者在修繕過程中被新的石材替換了。
最後,我們這裡簡單介紹一下古代紫禁城內的警報系統的傳遞路線,並對其警報效能進行簡單的評估:
我們假設,有外敵從故宮的午門入侵。
第一步:午門闕亭的守衛會敲響闕亭裡面設置的警鐘。鐘聲會傳至太和門廣場。
第二步:太和門廣場的守衛聽到警鐘,就會吹響石別拉。設置在不同區域的石別拉,會把報警的聲音次第傳至東華門、西華門、三大殿、乾清門等重要區域。
第三步:乾清門的警衛聽到警報聲,繼續吹響石別拉。報警音傳至景運門、隆宗門、坤寧門等處。
第四步:坤寧門的警衛聽到警報聲,繼續吹響石別拉。報警音傳至神武門。
根據估算,完成以上四步,需要時間不超過1分鐘。也就是說,如果發現午門有入侵者,那麼在1分鐘內,紫禁城所有位置的守衛都能聽到警報聲。
紫禁城的石別拉,巧妙地利用了紫禁城各個庭院內的欄板望柱頭作為警報裝置,兼有欣賞和實用的雙重功能。一方面,這些望柱頭形狀和紋飾未受到改變,在紫禁城內起到了很好的裝飾作用;另一方面,通過對部分二十四氣形式的望柱頭開孔,使之成為警報器,這些望柱頭又起到實用性功能。石別拉在紫禁城的應用,可以說是紫禁城建築藝術與建築技藝結合的一個典範。
故宮須彌座,見證明清歷史變遷
在座的朋友們如果去故宮參觀,會看到很多重要的建築、門洞,尤其是中軸線建築,它們都是立在一層層石塊堆砌而成的基座上的。這種古建築的基座,我們稱之為「須彌座」。
須彌座是古建築的底座,也可以說是古建築地上的基座。無論古建築的體量多大,當它坐落在石砌的須彌座上時,就會給人以厚實、穩重之感。紫禁城中軸線上的建築功能極其重要,其底座大量採取白色石質須彌座形式,既滿足了建築承載力需求,又在建築藝術、建築色彩等方面與建築整體形成有機的統一。
須彌座是在東漢初期(約公元一世紀)隨佛教從印度傳入我國的,最初用於佛像座。「須彌」一詞,最早見於譯成中文的佛經中,也有譯為「修迷樓」的,實際就是「喜馬拉雅」一詞的古代音譯。從現存唐宋以來的建築及建築繪畫來看,須彌座用於台基已非常普遍。而建於明代的紫禁城中軸線的建築,其基座幾乎全部採用了須彌座的形式,如太和殿基座(圖5)、神武門城台基座等均為須彌座形式。這兩種須彌座形式屬於單層須彌座。
如果仔細查看,我們還會發現,對於故宮三大殿而言,不僅它們自身的建築底座是須彌座形式,甚至其下面的高台也做成了三層須彌座形式,我們稱三層須彌座為「三台」(圖6)。這種須彌座形式,只限於用在極其重要的建築上。紫禁城只有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的須彌座高台為三台形式,這是皇宮最高等級的高台。
前朝三大殿下的須彌座,所有部位都刻有紋飾,是所有須彌座中最為華貴的形式。由於建築等級不同、功能各異,三大殿雖然在同一台基之上,但其雕刻紋飾亦有所區別。太和殿須彌座的上、下枋都刻有卷草紋,上、下梟都刻有蓮花瓣,束腰有椀花結帶;而中和殿、保和殿在下枋均刻有較為活潑的八寶圖案。這種細微的紋飾變化,不僅區別了三大殿的功能與等級,同時還彰顯了太和殿的莊嚴與肅穆。
相比這些重要建築,那些分布於紫禁城中軸線兩側的、不那麼重要的值房之類,它們的基座就沒有採取須彌座形式,僅為普通的台基(圖7)。這種台基是用磚石砌成的突出的平台,四周壓麵包角。台基雖不直接承重,但有利於基座的維護與加固,而且有襯托美觀的作用。
但是,須彌座在故宮的設置中,有一個巨大的例外。這就是在故宮中軸線上的重要建築之一的坤寧宮,它的基座並沒有採取須彌座的形式,而僅僅採取高台形式(圖8)。高台台基中心部位為夯土,四周用磚砌築以進行維護。高台的作用不僅有利於建築防潮,而且擴大建築使用者的視野,提高建築的安全防護性能。
坤寧宮的獨特高台基礎,與其在歷史上明清交替時期的功能變化密切相關,從而關聯到一件歷史事件:清朝入關。
在明代的紫禁城中,坤寧宮是皇后的寢宮。但是公元1644年清朝入關後,坤寧宮的功能就隨之發生了變化。清朝入關後,進入了北京的紫禁城,清朝皇室有一個習俗就是薩滿祭祀,這種由薩滿主導的活動,集自然崇拜、圖騰崇拜和祖先崇拜於一體。
公元1655年(清順治十二年),清朝的順治皇帝在皇宮中為薩滿祭祀活動選址,他看中了坤寧宮,於是對坤寧宮進行了相應的改造。從此,坤寧宮的建築格局被做了針對性的修改,變成了清廷祭祀的場所。而在坤寧宮的改造過程中,施工人員參照了瀋陽(當時的盛京)的清寧宮的建築格局。——瀋陽的清寧宮與其他四座建築,共同坐落在一個高3.8米,長和寬均為67米的高台之上。滿族建築的重要特徵之一,就是建築台基很高。建築學者認為,滿族把建築及院落整體做成台基形式,可能源於遠古時代對安全及瞭望的需要,到了後來,這種台基形式逐漸演化成為古代滿族貴族民居的身份象徵。相應的,坤寧宮在當時的改造過程中,它的台基很可能為模仿清寧宮做了改動。坤寧宮因此就沒有沿用其他故宮建築的須彌座,它的台基做得很高,體現出了滿族建築的某些特點。
紫禁城中水缸的遭遇
我們都知道,紫禁城中軸線上分布的建築群都是非常重要的,在前朝區有代表皇帝執政地位的三大殿,而在內廷區有帝後生活場所的後三宮。伴隨著這些重要見諸的室外陳設,最常見的,就是廣泛設置的各類大缸。
如果我們從午門進入太和門廣場,很快就注意到太和門兩側有鐵缸。一直到故宮的北門(神武門),我們才看不到大缸了。這是因為神武門廣場靠近筒子河,取水方便,因此不設水缸。
據《大清會典》記載,清宮中共有大缸308個,其管理部門為內務府營造司。
仔細查看這些大缸,可以發現,故宮中的大缸具有幾個主要特點:缸體普遍比較大,裡面可以盛放比較多的水;兩邊一般都有獸面和拉環,以方便搬運。其中,獸面的名字叫做椒圖,是龍的第5個孩子(圖9);缸體普遍被石塊支起來了,就像灶台一樣,下面可以生火。這是用來在冬天生火、以防止缸內存水結冰。
這些大缸,在明清時期又被稱為「門海」「吉祥缸」「太平缸」,主要用途就是執行防火任務。這些大缸,不僅是故宮火災歷史的見證,同時也多次親歷了其他的歷史事件。
比如,1900年八國聯軍攻入北京,8月28日,來自8個國家的侵略者,穿著各自不同的軍服,吹著不同的號角,進入紫禁城。他們順走了宮裡大大小小多件文物,如項鏈、勳章、玉璽、鐘錶等。三大殿台基上的8口鎏金銅缸也成了他們的目標,8國聯軍進宮後用刺刀在上面瘋狂地亂刮,直至缸體的鎏金層嚴重剝落。這些刺刀傷痕,成了中華民族近代史傷痕的一部分。
此後,故宮的水缸再次遭災是在1917年。1917年6月,張勳借口調停段祺瑞、黎元洪之間的矛盾,率領5000「辮子兵」開進紫禁城,逼迫黎元洪解散國會,隨後謀劃請廢帝溥儀重新登基,恢復帝制。張勳復辟引起舉國聲討。7月11日,南苑航空學校奉國務總理段祺瑞之令派飛機出動轟炸張勳。飛機是法國製造的雙座教練機。此機除了教學外只能作觀測用,需要乘員從機艙里用手往外投擲炸彈。轟炸目標是辮子軍在丰台的陣地、張勳在南河沿的住宅、紫禁城乾清宮。
12日下午3時,航校飛行教官潘世忠親自駕駛該校最大馬力飛機,由學員杜裕源擔任投彈手,載著小型炸彈3枚,飛臨紫禁城。飛機在紫禁城內距離地面300米高度超低空飛行,既無投彈儀器,又無瞄準機。杜裕源手持炸彈,先以牙齒咬掉炸彈保險針,然後尋找合適的地面目標,伺機投下。杜裕源後來有這樣的回憶:我校於12日下午3時奉令參加作戰,先派飛機1架去炸皇宮,帶炸彈3枚。第一枚爆炸,炸死太監1人;第二枚炸毀大缸1個;第三枚炸彈未經爆炸而溥儀已大為恐慌,曾命世續與我校之臨時司令部通一電話,說:「請貴校飛機不要進城,我們皇帝是不願做了」等語……炸過皇宮後,繼又派飛機1架,帶炸彈2枚炸南池子張勳住宅。第一枚毀炸大魚缸1個;第二枚炸毀張勳住室,磚瓦塵土亂飛。張勳驚恐萬分,不知所措,隨即由荷蘭使館派汽車一輛,同秘書長萬繩栻逃入荷蘭使館……
故宮水缸遭受的最大一次劫難,是在1945年。此時為日本侵華戰爭進入失敗階段。由於武器的供應嚴重不足,為了擴大生產武器彈藥,日軍在中國佔領區內瘋狂搜刮銅、鐵等金屬資源,以供其製造槍炮之用。據檔案史料記載,1942—1945年期間,侵華日軍在北京共發動了三次「獻銅運動」,即號召北京市市民和各個機構捐獻銅類材料。偽北京特別市政府為了完成「獻銅」任務,1942年專門成立了「大東亞戰爭金品獻納委員會」,負責搜刮公有和民間的銅品、銅物。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進行到了最後階段,日軍對華掠奪也更加瘋狂。3月29日,日本北京陸軍聯絡部又致函偽北京特別市政府,要求在北京開展「獻銅」運動,隨即侵略者就把目光盯在了紫禁城上。12月7日,時任故宮博物院院長馬衡的報告回顧了這一次日軍掠奪的情況:「案查本院被徵用之銅品2095市斤,計銅缸66口,銅炮1尊,銅燈亭91件外,尚有歷史博物館銅炮3尊。本院之銅缸及歷史博物館之銅炮,系由北支派遣軍甲第1400部隊河野中佐於三十三年六月十九日運協和醫院,該部隊過磅後,運赴東車站。」
如今的紫禁城,現存大缸231個,分布於紫禁城中軸線上的銅(鐵)缸,其主要功能已經不再是防火,經歷了歲月的洗禮之後,這些水缸作為紫禁城的一個組成部分,向人們訴說著它們所經歷的歷史變遷。
推薦閱讀:
※KnitWear 2012----秋的細節
※晒晒老公只花了12萬裝的新房 從進門開始就有亮點 細節做的很漂亮
※借5萬滾成572萬,「套路貸」害人細節大起底
※被人忽略的細節 駕車中的「黑色十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