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新學期該如何幫助孩子學會自我管理?
引用
唐辛子 的 新學期該如何幫助孩子學會自我管理?
網友豆豆媽來留言說:
「我家豆豆馬上要讀三年級了,發現該年齡的孩子變化很大.對事物的認識和判斷十分的正確.開學前,對她說希望在新學期中可以自己管理好自己.因此,能否就該方面提一些建議.」
不了解豆豆是個怎樣的孩子,無法根據豆豆自身的情況給出建議。我家的小朋友也正上三年級,對事物也開始擁有自己的判斷和看法,除非你有能力說服她,否則絕不對父母的話言聽計從。這兒介紹一下我自己與自家小朋友相處的一些方法。每個孩子的性格和成長環境不一樣,這些方法不一定適合其它的孩子,僅供感興趣的父母們做個參考。
第一: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從「自立」開始學會「自律」
我家小朋友從一歲三個月時開始表示要自己動手吃飯,並拒絕媽媽喂飯之後,我就開始一直讓她自己動手吃飯,並不再喂她,這是小朋友的人生中學會「自立」的第一件事。當然她最開始自己給自己「喂」飯的時候,常常將餐廳吃得像個垃圾場,我現在還記得打掃小朋友飯後「垃圾場」的艱難:滿地的飯粒,滿桌子的湯汁,還有小朋友的身上臉上,全都粘乎乎的一大片......不過這都沒有關係,重要的是孩子願意自己動手。我希望她由一個從小自己動手吃飯的孩子,將來成長為一個自食其力的大人---這是我對我家小朋友最基本的期望:她以後必須靠自己的能力去生活。
在小朋友學會自己吃飯之後,她開始學習自己整理自己的玩具,接下來又學會了自己整理自己的衣櫥、書櫃、直至整個房間。現在,我家9歲的小朋友所有自己的事情都自己動手做,甚至還和媽媽一起分擔家務。例如家中的院子,總是布滿落葉,需要每天打掃。於是我和小朋友商量:能否由她和媽媽二個人輪流值日打掃院子?我家小朋友很高興地同意了:因為這讓她有一種成長的感覺,她感到了自己的被需要,這令她很快樂。當然,她也會有憤憤不平的時候,例如有一段時間正好輪到我打掃院子,每天下雨,院子無法清掃。我就十分得意地對小朋友說:「看啊,看啊~~今天又下雨了耶~媽媽不用打掃院子了~~」,小朋友聽了,一言不發地回到房間給我寫了張小紙條,說「媽媽你太狡猾了~~專挑下雨的日子打掃院子,而我打掃院子的時候,每天都太陽很大......」
呵呵~扯遠了哈~個人認為:要培養一個有「自我管理」能力的孩子,得從培養孩子的「自立能力」開始,從「自立」開始學會「自律」,這樣才談得上「自我管理」。
第二:讓學習成為一種生活習慣今年的暑假,我和我家小朋友要去大連呆上一個月,小朋友的學校7月20號開始放假,而我預定的機票是7月18日的,所以,連學校寫給家長看的學期評語都沒來得及拿到,只帶上暑假作業和小朋友的一把小提琴,便登機出發了。
這是我家小朋友自從上小學之後首次回國,第一次去中國北方的城市。「大連」對於我家小朋友而言,是個全新的名詞。因為要去一個新的環境,所以,在去大連前,我和小朋友有過一次對話,對話的內容主要是探討二個問題:
一:為什麼要布置暑假作業?二:暑假作業是提早做完,然後安安心心地玩好呢?還是先拚命玩,最後再補做的好?或者是每天定時定量地做作業的好?
不知道豆豆或者其他小朋友們,對於上面的二個問題是如何回答的呢?我家小朋友是這麼回答的:「布置暑假作業的目的是為了複習。不讓已經學會的東西在暑假裡忘記掉。既然暑假作業的目的是為了複習已經學過的東西,那麼當然每天定時定量地做作業的好---這樣才能達到複習的目的。」
我肯定並讚賞了我家小朋友對「暑假作業」的認識和理解,同時還追加了一點我自己的認識,我對我家小朋友說:
「布置暑假作業的目的,除了複習,還有一點:如果一個暑假什麼作業也不做,什麼書也不看,光是瘋玩,那麼上學期間所擁有的一種學習狀態就很容易丟失。學習的狀態一旦丟失,再找回來又得花上許多時間。換句話說:布置暑假作業,也是為了培養一種學習習慣。所有的習慣都是在不斷持續的重複當中養成的,學習這一種習慣也不例外。例如我們人人都吃飯,但是人類最開始的時候,並不是像現在這樣一日三餐,是後來人類在發展中養成日日要吃上三餐的習慣,這種習慣養成之後,到時間若不吃飯,就會餓得慌。又比如:人剛剛出生的時候,並不懂得每天起床要漱口刷牙洗臉,但從小開始,爸爸媽媽就會培養孩子如何刷牙如何洗臉,這種習慣養成之後,早上起床若不刷牙不洗臉,簡直就沒法出門,但大家會對一日三餐,還有刷牙洗臉這些事感覺到麻煩和累人並為此抵制的嗎?絕大部分人不會。為什麼?因為一日三餐和刷牙洗臉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的一種習慣,成為人們生活的一個部分,若每天不這麼做,就會感覺哪兒不自在,就會很不習慣。」
我問我家小朋友:「現在一日吃三餐飯,還有每天早起刷牙洗臉,已經成為你的一種生活習慣,這種習慣會因為你要去一個陌生的新環境生活上一個月而改變嗎?例如因為換了個新環境,每天早起就不再刷牙洗臉了?」「當然不會,這怎麼可能呢。」我家小朋友回答說。
「那就是了。」我對我家小朋友說:「寶寶,你願意好好培養你自己嗎?將學習也變成如同一日三餐、早起刷牙洗臉一樣的生活習慣?讓這種習慣生長在你的身體里,不管在任何時候任何環境之中,也從不改變?這樣,將來你長大了,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大人。因為只有擁有好習慣,能夠管理好自己的人,才能成為合格的大人,並靠自己的能力令自己生活得幸福。」
我的小朋友朝我點點頭,表示說:「我會努力去做」。她是個信守承諾的孩子,只要點頭答應,就會認真執行,言出必行。這份性格的養成,與她生活的環境有關,因為她身邊的人,無論是父母還是老師,還是要好的小朋友,或者家周圍的鄰居,都是信守承諾的人。
在和我家小朋友對話之後的第二天,我們一起從大阪乘飛機去大連,在飛機上的二個小時,我家小朋友完成了她當天的暑假作業,接下來在大連的日子,也和在大阪家中一樣,每天起床早餐之後,學習、練琴,然後外出遊玩,晚上洗漱完畢換上睡衣睡覺前,再看上半小時左右的書方才入睡----這種生活秩序是從幼兒園時代便開始養成的。
在大連期間,我們還一起去北京旅遊了一星期,因為我家小朋友從剛剛上學開始,就很嚮往北京奧運的「鳥巢」還有萬里長城,很想親自去看一看。於是趁著今年暑假去大連,滿足了她的這個願望。在北京遊玩的一星期,小朋友也依舊每天早起,依照平時在家是的生活秩序,在完成每天必須的功課之後,再出門觀光遊覽。
上面這一段,可能寫得有些長,其實概括起來只有一句話:讓學習成為一種生活習慣。
第三:父母與孩子之間要建立起互相監督、互相促進的互動機制良好的社會環境,應該是建立在互相監督、互相促進的基礎上的,良好的家庭環境也是如此。父母如果希望孩子擁有自律精神,能夠有效地管理好自己,那麼父母該做的,不是為孩子去制定一個「自我管理計劃」,然後監督孩子去執行----這種被動的「自我管理」通常都會半途而廢,以失敗告終。因為強差人意的事,永遠不會長久,對於孩子的教育也是如此。
我相信好父母總是與自己的孩子一起成長。在我們家,從我家小朋友上一年級開始,我們就開始各自製定屬於自己的「日程計劃表」,「日程計劃表」制定好之後,各自拷貝一份進行交換,方便在實施過程中互相監督:我們常會在晚餐的時候互相詢問今天一天過得怎麼樣?開心嗎?遇到高興或者不高興的事情了嗎?這其中也彼此確認「今天該做的事是否都好好執行了?」我家小朋友通常比我完成得更好,因為我總有一項計劃無法達標:從去年開始我要求自己要瘦身5公斤,但至今體重絲毫未減。「管理不好自己體重的人,是管理不好自己人生的」-----我家小朋友對我說。這是我在讀完《女人的品格》這本書之後,與小朋友散步聊天時說給她聽的話,現在小朋友將這句話還給我。因為自己制定的計劃沒有達到,為此我不得不面對我家小朋友心悅誠服地做檢討:「小朋友MII的自我管理能力比她媽媽要強NNN多倍,媽媽應該向MII學習,說到做到,管理好自己的體重,爭取今年能瘦上5公斤......」
當然,在小朋友眼裡,我這個媽媽雖然「自我管理能力」比不上她,但依舊是個有趣可愛的、熱愛學習的好媽媽。這個「愛學習」的好媽媽,從去年到今年,在工作和家務之餘,還閱讀了上百本書籍,寫下了幾十萬字的文字,並彙集成書在國內出版了。看到媽媽的第一本新書,小朋友高興地擁抱媽媽說:「ママ!よく頑張ったね!」(媽媽,你真努力!)
聽到自己孩子的表揚,做媽媽的自然心中得意,我家小朋友也十分了解自己媽媽的性格:她的媽媽是個很容易驕傲的人。為此,小朋友在表揚完媽媽之後,又說了這麼一段話:「媽媽,你也不要太驕傲啊!你只是偶爾出了一本書,只能稱為『作者』,還遠遠稱不上『作家』,真正的『作家』,是一個系列一個系列不斷寫下去的人。」
面對這麼實在的孩子,我如何敢驕傲呢?我們的老祖宗教導說「身教重於言教」,現代教育學家也說「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就是我的老家湖南,也有一句相近的老話「屋檐水跌在現窩裡」-----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是孩子潛移默化中模仿的榜樣,你想要個好孩子,自己首先必須做個好父親、好母親。而實際上我們都是第一次做父母,如何做個好父母,我們自己的內心也很惶恐----這個時候,與其尋求書本上種種提綱的幫助,還不如直接聆聽孩子的意見,與孩子一起探討成為好父母的途徑。相信在平等、民主、尊重的家庭氛圍中,孩子所能做到的不僅僅只是自我管理,還包括健康的身心、以及關愛和責任。
更多相關話題閱讀:
日本小學入學式:日本孩子的開學第一課(組圖)
好孩子是怎樣煉成的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伯樂---日本的兩對父母這樣培養孩子(下)父母是孩子最好的伯樂---日本的兩對父母這樣培養孩子(上)日本孩子長大後最想做什麼
如何幫助孩子管理好自己的時間?日本孩子的多角度思考能力培養
望子成龍的父母們,你家的書櫃是怎樣的?
日本小學校長每天為孩子們第一個試食午餐
日本的義務教育與「升學受驗戰」
大朋友小朋友兒童節快樂
男女有別的日本兒童節(組圖)
對比中日二國的小學教科書:居然如此不同!
日本幼兒園與小學的安全防範對策
日本小學生去春遊都隨身帶些什麼?
日本小學教科書里的中國民間故事
考試的目的是什麼?
投資大師羅傑斯給女兒的十二個人生箴言
日本義務教育中的「特別支援教育」
日本孩子的理想不大但很具體
中國教育的「緊」與日本教育的「松」
日本的全民食育運動:一定要吃好早餐
在日本過女兒節:花樣料理與五彩甜點(組圖)
日本孩子都玩些什麼遊戲?
在冬日裡閱讀一個溫暖的童話
日本的孩子還在掃廁所嗎?
日本孩子的冬季耐力訓練
日本小學生的「食育」培養
從「校園踩踏事件」重新讀解「狼來了」
日常生活品質管理的5S法則
日本孩子的生活教育:讓廁所充滿愛!
如何評定自己的家庭「快樂度」
日本大學生們的學園祭
日本教育專家:如何確認你的「家庭文化度」?
日本小學生如何閱讀中國
日本孩子的生活課:從關注身邊開始學會關注世界
日本的小學生運動會(組圖)
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
寓教於樂的日本兒童樂園-下(組圖)
寓教於樂的日本兒童樂園-上(組圖)
每天向學生問好800次的日本小學校長
跪著教孩子拉琴的日本音樂老師
希望孩子「孝」你還是「愛」你?
從日本孩子的暑假作業看日本的教育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