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爍方|雜談:遊戲、童話與象徵
今天的課程是雜談,所以課程就不會非常的正式、非常的清晰、非常的結構化。
遊戲、童話、象徵,它們之間有一些相似或共通之處。
共通在哪兒呢?遊戲、童話、象徵,它們跟 我們在孩子時期的心理狀態 或者說 我們童年的心理生活 有著一個更深的連接。
孩子 vs 成人
大家可以感覺一下,在心理上,孩子的狀態和成年人的狀態最大的區別是什麼?
有的人可能會說成年人更成熟,孩子更幼稚。雖然可以這麼說,但是這麼說的時候或多或少就有一種高低之別,好像成年人的心理狀態是更好的,孩子的心理狀態是更差的。
如果不用好和差去評判,就會看到孩子的心理狀態和成年人的心理狀態有不同的特點。
最主要的特點就是,成年人通常更現實、更理智,孩子通常更偏情感的、更偏感受性、更偏幻想性。
孩子的心理世界是很不現實的,生活在一個幻想的世界裡;成年人生活在一個很現實的世界裡。
實際上我們每一個人,從一個小孩成長為一個大人,都是一個從幻想的世界逐漸過渡到一個更現實的世界的過程。
但在我看來,這兩個世界並沒有好和壞的分別。我們可以考慮兩種極端的狀態。
一個人完全活在幻想的世界裡:Ta就會表現地像一個精神病人一樣,Ta沒有辦法跟周圍的人交流,無法跟他人建立關係,Ta只活在他自己的世界裡。這個世界可能會很神奇、很幻想,甚至可能很美好,但是Ta跟這個世界卻沒有連接。
一個人完全活在現實地世界裡:Ta的世界充斥大量的現實,比如賺錢、生活、干很多具體的事情(這個需要做,那個需要做),從而喪失了作為人的一種創造力或者一種幻想的能力,這樣可能也會很慘。
其實幻想是一個特別重要的能力,因為幻想有助於我們開拓視野,從而產生一種「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地情懷。
一個人如果活得太現實,就會活得很沒有意思,就會處於一種被迫去應對各種現實的情況地狀態,就像被動地活著(比如需要他賺錢他就去賺錢,需要他做什麼就做什麼),從而喪失了自己想要主動去做一些事情的能力。
嚴格來說,每一個人都是同時活在幻想世界和現實世界中的,只不過隨著年齡的增長,側重的比例不同。孩子們更多地活在幻想的世界裡,成年人更多地活在現實的世界裡。
人們怎麼樣從幻想的世界過渡到現實世界的呢?
有一個英國心理學家叫[溫尼科特],他做了很多對孩子的研究,據統計,他大概對6萬個孩子進行了很細緻的心理狀況的研究。
溫尼科特提出了一個特別重要的概念:
人們從早期幻想性的世界到更現實的世界,這中間是需要過渡的。過渡的過程需要一些媒介,一類媒介被他稱為[過渡性的客體],另外有一類被稱為[過渡性的現象]。
幻想的世界具有一些特徵:
在幻想世界中,嬰兒跟周圍的世界、他人(尤其是母親),是融為一體的。嬰兒感覺不到自己和他人是存在界限的,嬰兒會覺得自己和世界是在一塊兒的,是一體的。
在這個階段,孩子會有一種很神奇的全能感。在幻想世界裡面,如果嬰兒早年的生活不是很凄慘,就是Ta的媽媽對Ta比較好(如果能夠是一個60分的媽媽),那麼在幻想世界中嬰兒會有一種無所不能的感覺。他就像一個神或者一個上帝,可以在想像中創造任何自己想創造的東西;在想像世界中,他能想到的一切現象,只要他心念一動,他都是可以實現的。影視作品中提到魔法或者提到一些神秘的、神奇的東西,就是這種魔幻的、幻想的心理特質,是從我們生命最早期來的。
溫尼科特說,人們不可能一直呆在幻想的狀態里,人們需要逐漸地向現實過渡,成為一個社會人這個過渡需要一個媒介,最常見的媒介被溫尼科特稱之為[過渡性客體]。
過渡性客體
什麼是[過渡性客體]?
當我們內心開始獨立、開始跟母親分離的時候,可能會有一個階段,我們會特別特別喜歡某一個東西。這個東西可能是任何的東西,比如說是一個毛絨玩具、一塊布、甚至一個毛線球。
我們和這樣的東西的關係是什麼呢?
我們在心裏面會特別重視它,會覺得它就是我們自己的一部分,我們不能丟掉它。當我跟它在一塊兒的時候,我們心裏面就會有一種特別安心,特別踏實的感覺。有時,我們可能也會對我們的過渡性客體生氣、發火,有時我們會愛它,照顧它。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記起自己的這段回憶?於我而言,我大概在三歲的時候,我的父親或是母親給我買了一隻挺大的毛絨狗,(可能有半米長,做得也挺真的,有毛,有眼睛,有舌頭),我就經常跟這隻狗呆在一起。我會想像它是活著的;我會騎著它,它可以帶著我跑;我會撫摸它;我會抱它;我生氣的時候可能會揍他。
總而言之,這個東西對我非常重要,它是屬於我的,不能被拿走,不能夠被別人所佔有。
過渡性客體並不需要很好,有些人的過渡性客體特別簡單,可能就是一條毛巾或是一件衣服。
特別有意思的是,這種毛茸茸的東西,當一個孩子經常去摸它、親它、玩它的時候,這個東西會變髒,甚至會有一些難聞的味道。但對孩子來說,這個味道卻非常的重要。
大人可能會想,東西髒了,就需要洗乾淨。可是小孩這時可能會特別抗拒,他們會覺得這個東西不能洗,如果這個東西被洗乾淨了、臭味沒有了,那就這個東西就好像變了一樣,孩子和這個東西呆在一起的那種安全感、安穩感就沒有了。
以上可以說明,過渡性的客體起到了諸多的作用。
首先,它像一個母親的替代物。孩子通過和這個過渡性客體相處,可以獲得一種親密感。
在我看來,它更重要的特性是,我們可以在它身上做各種各樣的幻想。比如,當我們生氣的時候,我們就可以幻想,這個東西(布娃娃或者其他過渡性客體)它犯了錯誤,我想要打它我就打他,然後我的生氣就會減少一些;我也可能會幻想,我很愛它,它就像我的孩子一樣,我去照顧它,它也很愛我;或者像我,我幻想的是這個狗是可以騎的,它可以帶我到不同的地方去。
過渡性客體就像是我們幻想世界的載體,當我們擁有這個東西時,我們的幻想在現實世界裡就可以擁有一個可以延續的空間。
過渡性現象
[過渡性現象]也是用來過渡的,但是它可能不是一個實在的、現實中存在的東西,而是一種現象。
這個現象普遍存在,比如,當你緊張的時候或者當你孤獨的時候,你會有一些習慣性的動作,比如說咬手指或者觸摸自己身體的某一個特殊的部位,比如摸鼻子、摸嘴唇、摸耳朵。當進行這個動作的時候,就會給心裏面帶來一種安心和舒適的感覺。
除了這種肢體上的現象以外,還有一類現象也很有意思。有時,我們會在幻想中有一個幻想的朋友或者一個幻想的形象(不是朋友的身份),但是我們會把它幻想的特別特別真實,好像它真的存在一樣。
這個幻想性的形象並不是一天一個樣兒的,而是有一種延續性。它是活在你心裏面的一個形象,只要你去想它,它就總是在那裡。
比如,有些人會幻想自己有一個很厲害的朋友,說這個朋友他很厲害,他會魔法或者擁有其它的能力;有些人會幻想自己有一個很神奇的小精靈,等等。
有個電影叫《頭腦特工隊》,裡面有個形象叫Bing Bong。
Bing Bong是主人公幻想出來的小夥伴,它看起來有點兒像人,有點兒像一隻大象,非常具有幻想色彩,
Bing Bong陪伴著主人公在心理世界中進行了一系列的冒險,那最後它為了救主人公(讓主人公爬上了那個懸崖)犧牲掉了自己。
這是過渡性客體或者過渡性現象的一種表現。這樣子,我們才會覺得這個世界是豐富的,有著無限可能的,而不是特別現實的、無聊的,或者說是不是沒有幻想的、乾巴巴的一個世界。這樣人才能活得精彩,才能夠創造自己的命運。
所以,在溫尼科特看來,從幻想世界到現實世界過渡得 好或不好,就極大程度地決定了我們作為成年人,是否能夠擁有足夠的自主性和足夠的創造力。
所謂的創造力,並不一定說我們要去創造一個具體的東西。其實最主要的創造是,我們每個人去創造我們自己的命運、創造我們自己的生活,我們可以過我們自己心中想過的這種生活。這個能力跟[過渡]是特別有關的。
推薦閱讀:
※初創遊戲企劃草案經驗談
※VR遊戲《永恆之劍》主角居然是德瑪西亞之力蓋倫?!
※15個讓孩子下雨天窩在家裡不想出門的超cool遊戲
※分析遊戲設計各個階段的人格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