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介中國名著《傅雷家書》

《傅雷家書》是我國文學藝術翻譯家傅雷和他的夫人在1954—1966年間,寫給孩子傅聰、傅敏等的家信摘編,該書是一本優秀的青年思想修養讀物,是素質教育的經典範本,是充滿著父愛的教子名篇。他們苦心孤詣、嘔心瀝血地培養的兩個孩子(傅聰——著名鋼琴大師、傅敏——英語特級教師)是他們先做人、後成「家」,獨立思考,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的成功體現,因此傅雷夫婦也就成為中國父母的典範。

《傅雷家書》是一本「充滿著父愛的苦心孤詣、嘔心瀝血的教子篇,是最好的藝術學徒的修養讀物」。 

《傅雷家書》是把我國著名文學翻譯家、文藝評論家以及美術批評家傅雷寫給兒子的書信編纂而成的一本集子,摘編了傅雷先生1954年至1966年5月的一百八十六封書信,最長的一封信長達七千多字。字裡行間,充滿了父親對兒子的摯愛、期望,以及對國家和世界的高尚情感。

傅雷說,他給兒子寫的信有好幾種作用:一、討論藝術;二、激發青年人的感想;三、訓練傅聰的文筆和思想;四、做一面忠實的「鏡子」。信中的內容,除了生活瑣事之外,更多的是談論藝術與人生,灌輸一個藝術家應有的高尚情操,讓兒子知道「國家的榮辱、藝術的尊嚴」,做一個「德才俱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

愛子之情本是人之常情,而傅雷對傅聰和傅敏的愛卻沒有成為那種普通的溫情脈脈,而是始終把道德與藝術放在第一位,把舐犢之情放在第二位。正如他對傅聰童年嚴格的管教,雖然不為常人所認同,但確乎出自他對兒子更為深沉的愛。

該書由於是父親寫給兒子的家書,是寫在紙上的家常話,因此如山間潺潺清泉,碧空中舒捲的白雲,感情純真、質樸,令人動容。

這本書問世以來,對人們的道德、思想、情操、文化修養的啟迪作用既深且遠。《傅雷家書》獲過全國首屆優秀青年讀物一等獎,還被列為大型叢書《百年百種優秀中國文學圖書》之一。及至目前,它在20多年間的發行量累計已達110萬冊,這足以證明其影響之大。《傅雷家書》是一本「充滿著父愛的苦心孤詣、嘔心瀝血的教子篇」;也是「最好的藝術學徒修養讀物」;更是既平凡又典型的近代中國知識分子的深刻寫照,是可以使我們更好提高自身修養的一本好書。對我們學生來說,更值得一讀。(本書由工學院李仲陽博士、劉忠博士以及廣州中山大學文學系教授陳子軒推薦。)本書為書信體。

傅雷,字怒安,號怒庵。於20世紀20年代初曾在上海天主教創辦的徐匯公學讀書,因反迷信反宗教,言論激烈,被學校開除。五卅運動時,他參加在街頭的講演遊行。北伐戰爭時他又參加大同大學附中學潮,在國民黨逮捕的威脅和恐嚇之下,被寡母強迫避離鄉下。1927年冬離滬赴法,在巴黎大學文科聽課;同時專攻美術理論和藝術評論。1931年春訪問義大利時,曾在羅馬演講過《國民軍北伐與北洋軍閥鬥爭的意義》,猛烈抨擊北洋軍閥的反動統治。留學期間遊歷瑞士、比利時、義大利等國。1931年秋回國後,傅雷致力於法國文學的翻譯與介紹工作,譯作豐富,行文流暢,文筆傳神,翻譯態度嚴謹。

「文化大革命」期間,在1966年的一個晴初霜旦,翻譯巨匠傅雷憤然辭世。9月3日凌晨,五十八歲的翻譯大師因不堪忍受紅衛兵的毆打、凌辱,坐在自己的躺椅上吞服了巨量毒藥,輾轉而亡。兩小時後,他的夫人朱梅馥從一塊浦東土布做成的被單上撕下兩條長結,打圈,系在鐵窗橫框上,尾隨夫君而去。

為了紀念傅雷,發揚和傳播傅雷文化與精神,2008年2月,上海市南匯區周浦八一中學更名為上海市傅雷中學。

傅雷翻譯的作品,共三十餘種,主要為法國文學作品。其中巴爾扎克佔十五種:有《高老頭》《亞爾培·薩伐龍》《歐也妮·葛朗台》《貝姨》《邦斯舅舅》《夏倍上校》《奧諾麗納》《禁治產》《於絮爾·彌羅埃》《賽查·皮羅多盛衰記》《攪水女人》《都爾的本堂神父》《比哀蘭德》《幻滅》《貓兒打球記》(譯文在「文化大革命」期間被抄)。

羅曼·羅蘭四種:即《約翰·克利斯朵夫》及三名人傳《貝多芬傳》《米開朗琪羅傳》《托爾斯泰傳》。

服爾德(現通譯伏爾泰)四種:《老實人》《天真漢》《如此世界》《查第格》。

梅里美兩種:《嘉爾曼》《高龍巴》。

莫羅阿三種:《服爾德傳》《人生五大問題》《戀愛與犧牲》。

此外還譯有蘇卜的《夏洛外傳》,杜哈曼的《文明》,丹納的《藝術哲學》,英國羅素的《幸福之路》和牛頓的《英國繪畫》等書。傅雷寫給長子傅聰的家書,輯錄為《傅雷家書》(1981),整理出版後,也為讀者所注目。


推薦閱讀:

晚清新政遲疑不前 因想要西方現代化和中國傳統
揭秘:中國軍事史上最神秘部隊的最後一戰
孩子不堪重壓「斷絕母子關係」 中國虎媽怎麼辦

TAG:中國 | 名著 | 傅雷 | 家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