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八 秦漢塑造了中華民族的政治性格和命運
四、削除王國的行政司法權,分封政治被徹底根除
劉邦死後,他與呂后所生的兒子劉盈繼位,就是孝惠帝。劉邦的這個兒子生性懦弱,所以行使皇帝權力的實際上是孝惠帝的母親呂雉,現在她是皇太后。這個呂雉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垂簾聽政」皇太后,給後世留下後宮干政的榜樣。在中國的歷史上,皇權旁落的現象屢屢發生。如果皇帝年幼,或者昏庸無能,就會變成一個傀儡;執掌實權的可能是皇太后或皇后,也可能是宦官,還可能是位高權重的大臣。從政治文化角度考察這類事件,我們關注的是,爭奪最高權力的政治鬥爭所導致的結黨營私現象。顯而易見,覬覦最高權力的人,不具有合法的政治身份,他們常以加官進爵的手段拉攏一些人作為自己的同黨,而這些被他們拉攏的人通常都是些善於鑽營的所謂「小人」;他們也要對妨礙他們奪取權力的官員進行打擊,這些被打擊的對象通常都是些所謂的「君子」。如此一來,他們得勢之後,政治腐敗就成為常態。所以,中國的政治歷史,除了合法皇帝為鞏固自己的統治地位而進行的政治打壓之外,還有那些覬覦皇權的人進行的爭奪權力的殘酷鬥爭。「一朝天子一朝臣」這句話,就是這種政治鬥爭的真實寫照。當結黨營私、拉幫結夥成為政治生活的常態後,官員們的工作能力和道德操守就不再是其遷升的本錢,投機取巧、阿諛奉承才是仕途進取的重要手段。在這種黑暗政治的統治下,公平和公正就是天方夜譚。中國自古流傳著一句話就是「升官發財」,它深刻地揭示了官員藉助權力謀取社會財富的普遍現象,也是政治體制制約經濟發展的確切腳註。
從孝惠帝元年(公元前194年)到高後八年(公元前180年),呂雉實際統治漢朝15年時間,比劉邦統治的時間還長出一倍(從劉邦稱帝算起)。那麼呂雉在這15年時間裡都做了些什麼呢?
首先是快意恩仇,殺了劉邦的寵姬戚夫人和她的兒子趙王如意。漢二年三月劉邦在彭城被項羽打敗,逃跑時路過一個村子(定陶附近),便在農戶家借住一宿,當戶主戚老頭知道了來人是漢王時,便把自己的女兒送給了漢王。劉邦與之風流一夜,第二天又繼續逃亡去了。後來,戚夫人就跟著在劉邦東奔西跑,那時呂雉與劉邦的父親都被項羽虜獲,扣押在楚軍中。劉邦非常寵愛戚夫人,戚夫人就想讓劉邦立自己的兒子如意為太子。劉邦也十分疼愛如意,有意廢掉太子改立如意。但大臣們都反對,尤其是張良,劉邦也就作罷。呂雉始終沒忘這個過節,所以劉邦剛死,她就把戚夫人貶為奴隸。隨後,呂雉派人到趙國去召趙王如意進京。使者去了三次,都被趙相國建平侯周昌給拒絕了。呂雉見周昌攔阻,就派人去召周昌進京。周昌當然不能不去,他剛到長安,呂雉就再派人去召趙王。趙王跟前沒了主心骨,就乖乖兒的來了。孝惠帝了解了這些情況後,親自去迎接趙王,還和他吃睡在一起,呂雉一時找不到加害如意的機會。惠帝元年十二月,惠帝早起練習射箭,見如意睡得正香不忍叫醒,就自己獨自去了。當他回來時,發現如意已經死在了卧室。原來是呂雉抓住這個機會,派人給如意灌下毒酒。趙王死後,呂雉就把戚夫人的手腳剁掉,扔到豬圈裡,稱為「人彘」,還帶著孝惠帝去觀看。結果把孝惠帝嚇得大病一場,從此不理朝政。呂雉此舉不但解了心頭之恨,還使孝惠帝自動讓權,可謂一箭雙鵰。由此也看出呂雉這個婦人著實狠毒。
其次是大興土木,修築長安城牆。自孝惠帝三年開始修築(一說始自孝惠帝元年),至五年才完成,費時三年。孝惠帝三年徵召長安六百里內男女十四萬五千人,六月令各王侯送來囚犯和奴隸共兩萬人,五年又在長安六百里內徵召十四萬五千人。為何呂雉要修築長安城牆,有人說是為了防備諸侯王反叛。我認為,這個解釋有些牽強,因為呂雉掌權似乎很順利,她兒子孝惠帝不反對,朝中重臣也沒人反對。漢五年五月,劉邦決定定都關中;漢六年二月,建成長樂宮,朝廷丞相以下官員遷至長安;漢八年,蕭何營作未央宮,設立東門、北門、前殿、武庫和太倉。皇宮已經修好了,作為都城長安還沒有城牆,因此呂雉修築城牆也是順理成章的事,假如劉邦還活著,他也會修築城牆的。
再次,分封自家兄弟子侄為王。孝惠帝在位七年就死了(公元前188年,孝惠帝七年八月),呂雉為兒子發喪時,只是乾哭沒有眼淚。張良的兒子張辟彊時年十五歲,他對丞相說(此時有兩個丞相,右丞相王陵,左丞相陳平):太后只有孝惠一個親兒子,她卻沒有悲傷的樣子,您知道這是為什麼嗎?丞相問道:為什麼?張辟彊說:孝惠的兒子還小,太后懼怕你們這些老臣。您若是請太后拜呂台、呂產、呂祿為將統領南軍(駐紮在城內保衛皇宮的軍隊)和北軍(駐紮在城外保衛京城的軍隊),再讓太后的娘家人都當官在朝中做事,這樣太后就心安了,你們也能免於禍患了。丞相覺得張辟彊的話有道理,就對太后說了。呂雉見到丞相忠心耿耿的樣子也就放心了,於是喪子之痛從心頭湧起,不覺淚流滿面。呂氏家族輕易獲得了護衛京都的兩支軍隊指揮權。太后立孝惠帝之子劉恭即皇帝位,史稱少帝。皇帝年幼,呂太后臨朝聽政。
呂雉詢問大臣可否封自己家人為王。右丞相王陵反對,他說:高祖已與群臣有約,非劉氏不得稱王。太后若封呂氏為王,違背高祖盟約。呂雉聽了很不高興,又問左丞相陳平、絳侯周勃,兩人答道:當初高祖平定天下,分封子侄為王;如今太后主政,分封自己家人為王,也沒有什麼不可以的。呂雉聽後十分受用。隨後,呂雉拜王陵為皇帝太傅,奪其相權。王陵不想當太傅就稱病回家去了。於是呂雉升陳平為右丞相,拜辟陽後審食其為左丞相,他是呂雉的情夫,並不理朝政,只管到皇宮伺候太后。為了順理成章地封自己家人為王,呂雉做了許多鋪墊,比如她封孝惠帝與後宮妃子所生之子彊為淮陽王,子不疑為常山王,子山為襄城侯等;呂雉的女兒魯元公主死後,她封其子張偃為魯王。然後呂雉給大臣們吹風,於是大臣們請太后立酈侯呂台(呂雉哥哥呂澤的兒子)為呂王,呂雉順水推舟答應了大臣們的請求。其後,呂雉先後分封自己家人呂嘉(呂台的兒子)、呂產(呂台的兄弟)、呂祿(呂雉二哥呂釋之的兒子)、呂通(呂台的兒子)為王。呂氏家族不僅封王,還擔當軍政要職。可見,在專制政體下,家國一體,皇家即國家;大臣們奉承者陞官,違逆者貶職。如此政治那裡還會有法律和公正?
公元前180年七月,呂雉死了(臨朝聽政八年)。她死前囑咐趙王呂祿、呂王呂產:呂氏為王,大臣們心中不服。我死後,皇帝年少,恐怕他們會生出事端來。所以你們要抓住軍隊護衛皇宮,不要為我送葬,以免給他們可乘之機。說起來,呂雉也夠可憐的,她以為不去送葬就沒事了。難道呂產和呂祿永遠都呆在南軍和北軍中不出來嗎?呂氏稱王,那是有太后護著,他們自己卻沒什麼本身。如今後台塌了,他們也都命懸一線了。
八月,齊王劉襄率先起兵討伐呂氏,並傳令諸侯一起舉事。相國呂產派灌嬰領兵前去鎮壓。灌嬰走到滎陽就不走了,一面與諸侯聯絡,一面與朝中劉章、周勃和陳平等聯絡,準備裡應外合,共同對付諸呂。在長安,太尉周勃派人勸說呂祿,使其交出兵符,周勃輕而易舉地掌握了北軍。隨後,周勃令平陽侯窋通知皇宮衛尉不讓相國呂產進宮。此時呂產還不知道呂祿已經失去北軍,他率隨從來到皇宮前卻被拒之門外,他在宮門前徘徊不去。平陽侯窋趕快把這個情況報告給周勃。周勃令朱虛侯劉章(齊王劉襄的弟弟)帶千餘士兵進宮保護皇帝。等劉章來到皇宮時,呂產已進入皇宮。於是劉章與呂產在宮內廝殺起來,呂產被殺。周勃得知呂產已死,於是派人四處抓捕呂氏一族,無論男女老幼一律斬殺,包括呂祿,燕王呂通,呂嬃(呂雉的妹妹)則是被活活打死的。《史記》說,諸呂陰謀作亂。這話不可信,《史記》沒有記載諸呂的任何作亂行為。周勃等捕殺諸呂一族,也未經任何審訊,可見這完全是宮廷政變。
諸呂已除,大臣們開始計議後事。孝惠帝死後繼位的少帝在第四年被呂雉廢掉並殺死,呂雉另立常山王義為皇帝,更名為弘。周勃等人捕殺諸呂的行為並非皇帝的意思,所以他們害怕當今皇帝將來秋後算賬,就決定廢掉當今皇帝另立他人。可是立誰呢?這裡又有一番考量。齊王劉襄是劉邦長子的嫡子,這次又率先起兵討伐諸呂,最有資格當皇帝。可是大臣們覺得,齊王妃母親太兇悍,若立齊王為帝,就會又出來一個呂后,所以不能選齊王。淮南王年少,其母家也惡,不行。大臣們都認為,代王是劉邦的兒子,年長,且仁孝寬厚,其母薄氏小心謹慎,從不過問朝政,立代王最合適了。於是就決定擁立代王為皇帝。這些大臣也是為自己考慮才決定廢舊立新。這樣他們既消除了後患,又有了擁立之功。
代王劉恆繼位,就是漢文帝,在位二十三年。漢文帝封賞擁立有功之臣:太尉周勃拜右丞相,加封萬戶,賜金五千斤;右丞相陳平降為左丞相,灌嬰拜太尉,各加封三千戶,賜金二千斤;朱虛侯劉章等賞二千戶,賜金千斤。
推薦閱讀:
※續七 秦漢塑造了中華民族的政治性格和命運
※校訓承載中華民族核心價值觀
※戰敗不可避免:二戰中德國的十大失誤 - 軍史秘聞 - 中國網和平論壇 網聚中華民族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