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與社會心理學【第951期】

人格的分類及「大五」模型

在過去的一個世紀里,許多人格特質分類法被提出來。其中多數只是人格特質清單,而且常常是基於人格心理學家的直覺。正如人格心理學家霍根所評述的,「人格理論的歷史就是由那些宣稱他們的個人魔力就是公眾痛苦的人組成的」。的確有一本關於人格特質的書的兩位編者也因人格特質分類缺乏一致性而感到失望。於是,他們乾脆就按照字母順序羅列人格特質。但是,顯然我們可以找到更堅實的基礎來組織人格特質。因此,我們下面所呈現的特質分類就不是從諸多分類中隨機抽樣的,而是選取了那些經過可靠的實踐和理論驗證的人格分類法。

艾森克的人格層次模型

在所有的人格分類中,艾森克的模型具有濃厚的生物學背景。艾森克1916年生於德國,他成長的年代正是希特勒權力上升的時期,艾森克極度憎惡納粹政權,所以18歲時他移民英國。儘管最初打算學習物理學,但是艾森克缺乏所需的基礎知識。因此幾乎是偶然的機會,他開始在倫敦大學學習心理學。1940年艾森克獲得博士學位,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成為倫敦莫茲里醫院新精神病中心的心理科主任。艾森克是個相當多產的心理學家,他大約出版了40本書,發表了700多篇文章。直至1998年他死於腦癌,艾森克一直是在世心理學家中被引用最多的人。

艾森克提出了一種基於特質的人格模型,他相信這些特質具有高度的可遺傳性,且可能具有心理生理學基礎。艾森克認為,有三個主要特質符合這些標準,它們是內-外向性(extraversion-introversion,E)、神經質-情緒穩定性(neuroticism-emtional stability,N)與精神質(psychoticism,P)。將首字母合在一起的縮略詞PEN是很容易記憶的。

描 述

讓我們首先描述這三個高級特質。如圖1所示,艾森克將每一個高級特質的概念放在其所屬層次的最高層。例如,外向性這一高級特質包含大量次級特質:好交際的、主動的、活潑的、愛冒險的、支配的等等。這些次級特質包含在外向性這一更高級特質之內是因為,它們彼此間共變的程度足以使它們負荷於同一個因素。典型的外向者喜歡聚會,有許多朋友,需要周圍有人可以傾訴。許多外向者喜歡惡作劇,表現出無憂無慮、輕鬆的態度,而且他們具有較高的活動水平。

反之,內向者喜歡獨自一人打發時間。他們喜歡安靜,熱愛讀書。內向者有時看上去冷漠,有距離感,但是他們通常會有少數幾個分享秘密的親密朋友。內向者比外向者更嚴肅,更喜歡按適度的步調做事。他們易於管理,喜歡常規的、可預測的生活方式。

神經質(N)這一特質由一組更細化的特質所組成,包括焦慮的、易怒的、感到內疚的、缺乏自尊的、緊張的、害羞的以及喜怒無常的。從概念上講,次級特質焦慮和易怒可能非常不同;然而,從經驗上講,感到焦慮的人也有易怒的傾向。這兩個特質實際上是聯繫在一起,在人群中有共同發生的傾向,這再次證明了因素分析是頗有價值的一種工具。

神經質上得分較高者往往是自尋煩惱的人,常常焦慮與抑鬱。神經質上得分高的人有睡眠問題,還會受許多心身病症困擾。他們的一個特點是負面情緒過多。也就是說,面對日常生活的正常壓力,與得分低的人相比,神經質上得分高的人有更高程度的情緒喚起。在經歷這樣的情緒喚醒事件後,他們也更難恢復平靜。另一方面,神經質上得分低的人情緒穩定、鎮定、平靜,對壓力事件反應慢,而且這樣的人在痛苦事件後很快就能恢復正常。

第三個高級特質是精神質(P)。如圖1所示,精神質包括諸如攻擊的、自我中心的、有創造力的、衝動的、缺乏同理心的和反社會的等次級特質。在對次級特質的分類中因素分析很有用。例如,因素分析顯示衝動性與缺乏同理心有共同發生的傾向,也就是說,不假思索就行事的人(衝動性)也往往缺乏站在他人角度看問題(缺乏同理心)的能力。

典型的精神質上得分高的人是孤獨的,經常被其他人描述為「不合群的人」。因為他(她)缺乏同理心,所以可能會殘酷無情(男性在精神質上的得分幾乎比女性高兩倍)。這樣的人通常有虐待動物的經歷。例如,當有狗被車撞或者有人意外受傷時,精神質上得分高的人會大笑。他們對他人的疼痛和苦難沒有感覺,包括自己的親人;他們具有攻擊性,包括言語與肢體的攻擊,對所愛的人也是如此。精神質上得分高的人嗜好新奇與不尋常的事物,為追求新異會完全忽視危險的存在。他們喜歡捉弄人,常被描述為具有反社會的傾向。在極端的個案中,這類個體會表現出反社會型人格障礙的癥狀。

在實踐中,精神質量表可以預測許多引人注目的效標行為。與得分低的人相比,精神質上得分高的人更喜歡暴力電影,而且把暴力鏡頭評價為更令人享受,甚至更好笑。他們比得分低的人更喜歡令人不愉快的油畫或圖片。在馬基雅維利主義(與P高度相關)上得分高的男性(不是女性)持有混亂的、敵對的性態度。與得分低的人相比,他們更容易將性隱私泄露給第三方;在不相愛時裝作愛著對方;與嗜酒者保持性夥伴關係;甚至有報道說他們會強迫他人與之性交。精神質上得分低的人更具有虔誠信奉宗教的傾向,而精神質上得分高的人對宗教或多或少有些冷嘲熱諷的態度。最後,精神質上得分高的人容易陷入嚴重的、威脅生命的事件中,比如暴力與犯罪活動。

你也許會料到,艾森克對這些高級特質,特別是P維度的命名已經引起了一些爭議。事實上,有人建議對「精神質」更準確、更合適的命名應該是「反社會人格」或「精神變態人格」。不過,忽略其命名問題,精神質維度在常規的人格研究中常作為一個重要特質而出現。

現在讓我們深入探討艾森克分類系統的另外兩個方面:層次結構和生物學基礎。

艾森克分類系統的層次結構

圖1呈現了艾森克層次模型的結構:每一個高級特質處於頂層,次級特質處於第二層。每一個次級特質又包含第三個水平,即習慣化的行為。例如,好交際的這一次級特質包含的習慣化行為可能是打電話閑聊,也可能是經常與其他同學一起喝咖啡來消遣時間。因此,次級特質可能包含不同的習慣化行為。

在層次結構的最底層是特定的行為(例如,我和我的朋友在電話里聊天;早上十點半我與朋友喝咖啡聊天)。如果許多的特定行為經常重複出現,這些行為就會成為第三水平的習慣化行為。習慣化行為聚類,形成第二水平的次級特質。再由次級特質聚類形成頂層的高級特質。層次結構的優點是:在精確的網狀系統中,對每一種與人格有關的特定行為進行了定位。因此,第四水平的特定行為「我在聚會上瘋狂地跳舞」在最高水平上可以被描述為外向的;第二水平上可被描述為好交際的;在第三水平上則是指具有定期參加聚會的習慣。

生物學基礎

艾森克人格分類系統的生物學背景中有兩個方面對理解模型至關重要,即遺傳力和可以確認的生理基礎。對艾森克來說,人格「基本」維度的重要標準是它應具有相當高的遺傳力。行為遺傳學的證據證實,艾森克分類的三個高級特質,即內-外向性、神經質和精神質,都具有中等程度的遺傳力,許多其他人格特質亦是如此。

基本人格特質的第二個生物學標準是:它應當具有可以確認的生理基礎,即可以在大腦、中樞神經系統中找到與特質相對應的成分,並且假定它們是產生這些特質的因果鏈的一部分。在艾森克的表述中,外向性與中樞神經系統的喚起和活動相聯繫。艾森克預測,內向的人會比外向的人更容易被喚醒(即更多的自動反應)。相應地,他提出神經質與自主神經系統的不穩定(可變性)程度有關。最後,精神質上得分高的人被預期有高水平的睾丸激素和較低水平的單胺氧化酶(一種抑制性神經遞質)。

總之,艾森克的人格分類有許多顯著的特點。它的層次結構從高級特質開始,其下包含次級特質,次級特質又包含特定行為。層次結構系統中的高級特質已顯示出具有中等的遺傳力。而且艾森克試圖將這些特質與生理機能聯繫起來,這是大多數人格理論所沒有的重要分析層面。

除了這些值得讚美的優點之外,艾森克的人格分類也有一些局限性。第一,許多其他的人格特質也表現出中等的遺傳力,而不僅僅是外向性、精神質與神經質。第二,艾森克可能在他的分類中遺漏了一些重要的人格特質,而這是其他人格心理學家,比如卡特爾、戈德伯格、考斯塔與麥克雷等所爭論的焦點。卡特爾是艾森克同時代人,因此下面我們首先討論卡特爾的人格分類系統。

卡特爾的分類:16種人格因素系統

卡特爾1905年生於英格蘭。作為一個早慧的學生,他16歲就進入倫敦大學主修化學。為了理解當時的社會問題,他在研究生階段轉修心理學。在接受研究生教育期間,卡特爾與斯皮爾曼密切合作,後者是許多統計技術的發明者,其中就包括因素分析。卡特爾認為因素分析是建立客觀、科學的人格分類的有效工具。他把職業生涯中的大部分時間獻給了發展和應用因素分析技術來理解人格。他的目標是界定、描述、解釋以及預測所有人際差異的重要方面。

1937年卡特爾來到美國,成為紐約哥倫比亞大學著名的心理學家桑代克的研究助理。隨後的幾年裡,他輾轉於幾所大學,包括克拉克大學與哈佛大學,最後在伊利諾伊大學安定下來。1973年卡特爾從伊利諾伊大學退休,移居夏威夷,在那裡繼續著書撰文。卡特爾在很多方面都與艾森克相似,他也是在1998年去世的。

在早期生涯中,卡特爾就樹立了一個目標:識別並測量人格的基本單元。他以生物化學家為榜樣,在那時,生物化學家發現了基本的維他命。卡特爾仿效維他命的研究者,用字母命名他發現的人格因素。正如生物化學家將第一個維他命命名為維他命A,第二個為維他命B等等,卡特爾按照被證實確實存在的順序將人格因素命名為A、B,以此類推。缺失的一些字母(比如因素D)意味著這個因素後來沒有經受住廣泛的交叉效度檢驗,因此就將其從系統中刪除。帶數字的字母(例如Q1到Q4)是指那些主要通過自我報告式問卷資料得到的特殊因素。

卡特爾認為真正的人格因素應該可以通過不同類型的資料獲得,比如自我報告的資料與實驗室測驗資料。儘管不同的資料來源並不總是產生相同數目的人格因素,但它們確實具有足夠的一致性使我們相信卡特爾的分類系統,它包含16種人格因素。從人格因素的數目來看,卡特爾的分類與艾森克的分類有很大的不同:艾森克的人格分類是最少(3)的人格分類中的一種,而卡特爾的人格分類是最多(16)的人格分類中的一種。許多研究考察了不同職業群體的人格剖面圖,比如警官、科學研究者、社會工作者、門衛等。表3列出了對16PF(人格因素)的描述,以及不同職業群體在其上得分的高低。

與艾森克一樣,卡特爾發表了大量有關人格的著述,包括50多本著作與500多篇文章。20世紀60年代中期是他最多產的時期,他一年就發表了一千多頁人格理論與研究的文章。可以說卡特爾發展了一種識別人格基本維度的強有力的實證研究策略,刺激並促進了人格特質流派的形成。雖然如此,卡特爾的工作,特別是16種人格因素模型還是受到了質疑。具體來說,一些人格研究者無法重複驗證16個獨立的因素,而且許多人提出較少的因素就可以捕捉到個體差異的重要方面。現在我們轉向最現代的特質分類理論:環形分類模型和五因素模型。

人格的環形分類模型

幾個世紀以來,人們一直對圓形很著迷。圓形很優美,它沒有起點也沒有終點,象徵著完整與統一。圓形作為人格的一種可能的表徵,也吸引了人格心理學家。

20世紀倡導用圓形來表徵人格的兩位最著名的心理學家是利里(因他在哈佛大學所做的迷幻藥實驗而聞名)與威金斯。他們用現代統計技術提出了環形模型(環形只是圓的一個精美的名字)。

威金斯從辭彙學的假設出發,認為所有重要的個體差異均可以用自然語言進行編碼;而他對分類學的進一步研究使他認為特質術語闡述了個體差異的不同類型。有一種個體差異涉及人們如何處理彼此間的關係,即人際特質。

其他的個體差異被劃分為以下的特質類型:氣質特質,如緊張不安的、抑鬱的、行動遲緩的以及易激動的;性格特質,如有道德的、堅持原則的、不誠實的;物慾特質,如貪婪的和吝嗇的;態度特質,如虔誠的、注重精神的;心智特質,如聰明的、有邏輯性和感覺敏銳的;生理特質,如健康的和強壯的。

由於威金斯主要關注人際特質,因此他仔細地將人際特質從其他特質類別中分離出來。然後,以早期研究者的理論為基礎,他將「人際」界定為人們在交流時的互動。界定社會交流的兩個依據是愛與地位:「人際事件可以被界定為:有著相對清晰的社會(地位)與情感(愛)關係的當事人雙方的互動」。因此,「地位」與「愛」構成了威金斯環形模型的兩個主軸,如圖2所示。

威金斯的環形模型分類有三個明顯的優點。第一,它提出了人際行為的明確界定。因而有可能在圓形的特定扇區依據「地位」與「愛」的交叉對社會交流進行定位。這不僅僅包括給予愛(例如給朋友一個擁抱)或是承認地位(例如對父母表現出尊敬或敬意),還包括拒絕愛(例如對男朋友大聲叫喊)以及否認地位(例如因某人不重要而忽視他,不與之交談)。因此,威金斯的模型具有為人際交流提供清晰而精確界定的優點。

威金斯模型的第二個優點在於環形明確了模型內每一個特質與其他特質的關係。該模型區分了三種基本的關係類型。第一種是接近性,或說特質之間彼此接近的程度。模型中彼此接近或鄰近的變數之間具有正相關。因此,「社交-外向」與「熱情-隨和」相關,「傲慢-精明」與「敵對-好吵架」相關。

第二種關係類型是兩極性。兩極的特質被安置在圓相對的兩側,彼此之間負相關。因此,「支配」是「順從」的對立面,兩者負相關;「冷漠」是「熱情」的對立面,兩者負相關。明確這種兩極性關係非常有用,因為幾乎每一種人際特質都有與之相對的特質。

第三種關係類型是正交性,指模型中彼此垂直的特質(以90°為分界,或彼此呈直角)相互之間完全沒有關係。換言之,這些特質之間零相關。例如,「支配」與「隨和」正交,因此二者不相關。這意味著支配性可以用爭吵的方式來表達(例如,為了達到目的大喊大叫),也可以用更隨和的方式來表達(例如,我組織了一群人幫助我的朋友)。類似地,攻擊性(好爭吵的)可以通過自信/支配的方式來表達(例如,我利用自己的職權懲罰敵人),也可通過不自信/順從的方式來表達(例如,當我沮喪時,通常對他沉默)。因此,正交性可以使個體更精確地區分實際行為中表現特質的不同方式。

環形分類模型的第三個重要優點是,它能夠提醒研究者關注人際行為研究中的空白。例如,儘管有許多關於支配與攻擊的研究,但人格心理學家卻很少關注「謙遜」與「精明」這樣的特質。環形模型通過提供人際交流領域的地圖,引導研究者對這些容易被忽略的心理機能進行研究。

總而言之,威金斯的環形分類模型提供了了解社會性領域內主要個體差異的地圖,對人格分類學做出了重要的貢獻。除了這些積極的品質外,環形分類模型也有其局限性。最主要的局限性在於其人際地圖僅有兩個維度。有人認為,這兩個維度之外的其他特質也有重要的人際作用。例如,「盡責性」 也可能成為人際特質,在此特質上得分高的人對朋友、配偶以及子女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即使是神經質或情緒穩定性特質也會在人際交往中表現得特別突出(例如,當主人長時間沒有注意到他的存在時,他會反應過度,並堅持與同伴離開聚會)。包括這些維度在內的一個更全面的人格分類模型是五因素模型,我們將在下面進行討論。

五因素模型

在過去的20年里,人格研究者關注與支持最多的人格特質分類說是五因素模型。五因素模型有著不同的稱謂,被稱為「大五」,甚至是帶有幽默色彩的「高五」。構成「大五」的高級特質暫時被命名為:Ⅰ.外向性,Ⅱ.隨和性,Ⅲ.盡責性,Ⅳ. 情緒穩定性,Ⅴ.開放性-智力。對於人格特質的五因素分類,有許多極具說服力的倡導者,也有一些激烈的批評者。為了理解這五個因素的含義以及它們是如何被確定的,我們必須退回到幾十年前,去考察該模型的起源。

五因素模型最初建立在辭彙學取向與統計學取向相結合的基礎上。辭彙學取向始於20世紀30年代,在先導者奧爾波特等人的努力下,他們艱辛地查閱了詞典,從英語中識別出大約17953個特質術語(英語中大約包含550000個獨立的條目)。奧爾波特和奧德伯特將最初的特質術語劃分成四類:(1)穩定特質(例如,無慮的、有才智的);(2)暫時的狀態、情緒與活動(例如,不安的、興奮的);(3)社會評價(例如,迷人的、使人憤怒的);(4)比喻性的、物質的與不確定性的術語(例如,多產的、貧瘠的)。

所列的第一類術語包括4500個假定的穩定特質,隨後卡特爾用它們來作為對人格特質辭彙學分析的出發點。然而,由於那個時代計算機技術的局限性,卡特爾無法對這些術語進行因素分析。取而代之,通過淘汰、匯總的方法,卡特爾將這些術語精簡到171組(特質群),最終減少到35個人格特質群。

費斯克從卡特爾的35個特質群中獲取22個子集,通過因素分析技術發現了五個因素。然而,這個樣本容量相對較小的簡單研究很難成為人格特質分類的堅實基礎。因此,在回顧五因素模型的歷史時,費斯克雖被評為發現五因素模型的第一人,但並沒有獲得確定五因素模型精確結構的榮譽。

塔佩斯等為五因素模型做出了另一個重要貢獻。他們考察了8個樣本的22個簡化描述的因素結構,形成了五因素模型:外向性、隨和性、盡責性、情緒穩定性與文化。隨後,諾曼以及後來的一批研究者重複驗證了這個因素結構。表4列出了由諾曼所界定的「大五」因素。

過去的20年見證了對「大五」的探索研究。事實上,在人格特質心理學的歷史中,「大五」分類模型與其他分類相比,獲得了更高程度的一致性。但它也引起了一些爭議,我們需要從三個關鍵問題上進行考察:(1)人格五因素分類模型的經驗證據是什麼?(2)第五個因素到底是什麼?(3)「大五」分類是否真的足夠全面,還是說「大五」之外還有重要的特質維度?

人格五因素分類模型的經驗證據是什麼

在以英語特質詞為對象的研究中,五因素模型確實表現出了驚人的可重複驗證性。至少有十多名研究者通過不同的樣本發現了這五個因素。在過去的半個世紀里,五因素結構每十年就會被重複驗證一次,說明它具有跨時間的可重複驗證性。在不同的語言與不同的詞語條目中也驗證了這五個因素。

在現代的版本中,主要有兩種測量「大五」分類的途徑。一種是對單詞形式的特質形容詞進行自我評定,如健談的、熱情的、有序的、喜怒無常的和有想像力的;另一種則是對句子的自我評定,如「我的生活節奏很快」。我們將會依次討論。

戈德伯格採用單一單詞形式的特質形容詞研究「大五」模型,他進行了最系統和最徹底的研究。戈德伯格利用因素分析技術確定的分類與諾曼發現的結構極為類似。根據戈德伯格的觀點,「大五」模型的關鍵形容詞成分如下:

1.外向性:健談的、外向的、自信的、熱心的、坦率直言的;與之相對的是:害羞的、安靜的、內向的、缺乏自信的、羞怯的。

2.隨和性:有同情心的、親切的、熱情的、有洞察力的、真誠的;與之相對的是:缺乏同情心的、不親切的、苛刻的、殘酷的。

3.盡責性:有組織的、整潔的、有序的、實際的、準時的、做事謹慎的;與之相對的是:無組織的、無序的、粗心的、馬虎的、不切實際的。

4.情緒穩定性:平靜的、悠閑的、穩定的;與之相對的是:喜怒無常的、焦慮的、不安的。

5.智力或想像力:有創造力的、有想像力的、聰明的;與之相對的是:缺少創造性的、貧乏想像力的、愚笨的。

在講英語的人群樣本中,研究者利用不同的因素分析技術,廣泛驗證了五因素結構,並且男性與女性表現出了同樣的因素結構。

除了用簡單的特質形容詞測量「大五」模型以外,考斯塔與麥克雷編製的句子形式的測量工具使用最為廣泛,被稱做NEO-PI-R。NEO-PI-R的項目包括,神經質性(N):我時常情緒波動;外向性(E):我發現局面很難控制(反向計分);開放性(O):我喜歡嘗試新的、外國的食物;隨和性(A):我認識的大多數人都喜歡我;盡責性(C):我讓自己的物品保持乾淨整潔。

在這點上你也許會認為五種因素太少了,不能捕捉複雜的人格。你的看法可能是正確的,但是請考慮一下:五種概括的人格因素中,每一種都有許多特定的「方面」,它們體現了很多微妙的差別。以盡責性為例,它包括六個方面:能力、秩序、盡責、上進心、自律與深思熟慮。概括特質「神經質」也有六個方面:焦慮、敵意、抑鬱、自我意識、衝動與脆弱。每種概括特質的這些方面對增加人格描述的豐富性、多樣性和刻畫人格細微差別大有幫助。

注意,儘管NEO-PI-R呈現的特質順序(N,E,O,A,C)與戈德伯格的順序不同,並且在少數情況下甚至命名也不同,但其實際測量的人格特質幾乎與戈德伯格所發現的完全相同。形容詞形式與句子形式的項目得到的因素結構之間的趨同性,為五因素模型的可重複驗證性提供了堅實的依據。

第五個因素到底是什麼

儘管五因素模型在不同的樣本、調查者與項目形式之間表現出了令人印象深刻的可重複驗證性,但是在第五個因素的內容與可重複驗證性上仍然存在一些爭議。不同的研究者對第五個因素的命名各不相同:文化、才智智力、想像力、開放性、對經驗的開放性,甚至是流體智力與空想。造成這些差異的主要原因在於不同的研究者採用了不同的項目庫來做因素分析。從辭彙學取向出發,將形容詞作為研究對象的研究者通常認可把智力作為第五個因素。與之相反,採用問卷方法的研究者傾向於使用開放性或對經驗的開放性,因為這能夠更好地反映項目內容。

消除這些差異的一種途徑是回歸到辭彙學的基本原理這一出發點,考察它們的跨文化性與跨語言性。請回憶,根據辭彙學取向的觀點,那些在不同的語言與文化中普遍存在的特質被認為比缺少跨文化普遍性的特質更重要。這些普遍特質代表著人類經驗的更基本的方面。

跨文化資料表明的結果是什麼?在土耳其實施的一項研究中,發現了清晰的第五個因素,對其最準確的概括為開放性。然而,在荷蘭的研究中,第五個因素被界定為批評性與反叛性。德語中,用智力、才能與能力代表第五個因素。義大利語中,第五個因素是傳統性,以「反叛的」與「批評的」條目標記。綜觀這些研究,它們表明要確定第五個因素是非常困難的。

總之,儘管前四個因素在跨文化與跨語言的研究中具有高度的可重複驗證性,但第五個因素的內容、命名與可重複驗證性卻是不確定的。也許某些個體差異在某些文化中比在另一些文化中更重要:一些文化中是智力;一些文化中是傳統性;而另一些文化中是開放性。很顯然,需要更廣泛的跨文化研究,特別是對非洲文化、亞洲文化以及受到西方文化影響最少的傳統文化的研究。

五因素與經驗的關聯是什麼

在過去15年里,圍繞與五因素相關的經驗變數已經開展了大量的研究。下面將總結最近的一些有趣發現。

外向性 外向者喜歡聚會,表現為他們經常參加社交活動,能夠使無趣的聚會具有活力,喜歡交談。事實上,近期的證據表明,社會關注是外向性最重要的特徵。從外向者的觀點看,「獲得的關注越多越愉快」。外向者對其所處的社會環境的影響大,通常處於領導地位;而內向者更像是局外人。外向的男性面對不認識的女性更大膽;而內向的男性面對女性卻很羞怯。外向者更快樂,而且當一個人以外向的態度行事時,能更強烈地體會到這種積極情感。但是外向性也存在不利的方面,例如外向者喜歡開快車,駕車時喜歡聽音樂。因此,與內向者相比,他們會更多地捲入車禍,甚至死在事故中。

隨和性 外向者的箴言可能是「讓我們更加活躍」,而高度隨和者的箴言是「讓我們融洽相處」。那些在隨和性上得分高者喜歡通過協商解決衝突;而低隨和者在解決社會衝突時,總是試圖強調自己的權威。隨和者也更容易從社會衝突中退出,迴避不和諧的環境。隨和性的個體把和諧的社會交往與合作的家庭生活當做最重要的目標。隨和的兒童在青少年早期更少受到恃強凌弱者的傷害。正如你所猜測的,政客在隨和性上一般得分較高,至少在義大利是這樣的。

隨和性的另一個極端是攻擊性。在一項引人注目的關於日常行為的研究中,研究者發現,攻擊性與許多日常行為有很強的聯繫。例如,因為憤怒而打別人;事情不能正常發展時勃然大怒;使勁摔門;大聲叫喊;陷入爭吵;握緊拳頭;提高嗓門;故意變得粗魯;破壞他人的物品;推搡或打他人以及摔電話。所以下一次再看到爭吵的人,你也許想找到他們在隨和性-攻擊性維度上的位置。

簡言之,隨和性的個體與他人相處融洽、廣受歡迎、避免衝突、爭取和諧的家庭生活,而且傾向於選擇將他們受歡迎的特點變成優勢的工作。不隨和的個體具有攻擊性,容易使自己捲入大量的社會衝突中。

盡責性 如果外向者喜歡聚會,隨和者好相處,那麼盡責的個體是勤勉的、走在前面的人。盡責者的努力工作、守時以及可信賴的行為帶來了更多積極的生活結果,比如高於平均水平的學習成績、更高的工作滿意感、更強的工作安全感以及更多積極的、牢固的社會關係。反之,盡責性上得分低者很可能在學習與工作中表現得較差。另外,低盡責性與冒險的性行為相關,比如不使用避孕套;而且在已經建立戀愛關係時,低盡責性的人會對其他潛在的對象做出更多響應。以囚犯為樣本,盡責性得分低者有頻繁被捕的趨勢。總之,盡責性得分高者在學習和工作中表現得更好,他們避免破壞規則,擁有更穩定與安全的戀愛關係。

情緒穩定性 每個人都必須面對生活中的壓力與困難。情緒穩定性維度涉及人們處理這些壓力的方式。情緒穩定的個體就像在波浪滔滔的海水中保持航向的小船;情緒不穩定的人在與風浪的搏鬥中,更有可能偏離航向。情緒不穩定或神經質是情緒跨時間的可變性,即這樣的人比情緒穩定的人更容易情緒起伏不定。因此,情緒不穩定的個體在一天之中可能會體驗到更多疲勞感。在心理上,情緒不穩定的個體更有可能經歷分離體驗:比如不能回憶起重要的生活事件;感覺到與生活和其他人相脫離;感覺自己就像在陌生的、不熟悉的地方醒來。

人際關係方面,那些在神經質或情緒不穩定性上得分高者,在社會關係中更容易經歷起伏、波折。例如,在性關係中,神經質或情緒不穩定的個體體驗到更多的性焦慮(例如擔心自己的表現),因而更害怕捲入性活動。在面對高度應激事件時,如意外流產,情緒不穩定的個體更容易患「創傷後應激障礙症」,心理創傷的體驗深刻且持久。

情緒不穩定者很少取得事業成功,部分原因可能在於情緒不穩定的人在我們所有人都要經歷的日常壓力中偏離了航向,還有可能是他們體驗到更多疲勞,但也有可能是由於他們有很多「自我設障」。自我設障被界定為「為了保護自尊,在工作或競爭中設置障礙阻礙成功」的一種趨勢。那些在神經質上得分高者似乎會自我設障,為自己的成功製造路障。總之,情緒穩定性低者的多變情感影響其生活的方方面面,從性生活到事業成就。

開放性 對下列句子,你是贊成還是反對?「晚上醒來時,我不確定自己是否真的經歷過某事還是僅僅在做夢」;「我醒來時知道自己在做夢,甚至在夢裡也知道」;「我能夠控制或引導夢的內容」;「夢可以幫助我解決當前的問題或擔憂」。如果你傾向於贊成這些陳述,你在人格的「開放性」上得分就會很高。開放性上得分高者能回憶起更多的夢,有更多清醒的夢、生動的夢、預言性的夢(夢到日後發生的事件)以及解決問題的夢。

開放性氣質總是與喜歡新的食品、喜歡新奇的體驗,甚至對婚外情有著「開放性」相聯繫。開放性的差異可能源於個體信息加工的差異。近期的研究發現,高開放性者很難忽視先前體驗過的刺激。對於高開放性者而言,似乎他們的知覺和信息加工的「大門」在接受隨時從各方湧來的大量信息時,的確更為「開放」。而開放性較低的人視野狹窄,容易忽略競爭性刺激。總而言之,開放性氣質與許多吸引人的變數有關,如從偶然闖入的刺激到可能選擇的性夥伴。

大五變數的組合 當然,用大五變數的組合比用單一的人格特質能更好地解釋許多生活事件,下面舉一些例子。

●好成績用盡責性(高)與情緒穩定性(高)能得到最好的預測。一個可能的原因是情緒穩定的、盡責的人不太可能拖延時間。

●冒險的性行為,比如擁有眾多性夥伴、不用避孕套,用高神經質性、低盡責性與低隨和性能進行最好的預測。

●酗酒用高外向性與低盡責性能得到最好的預測。

●珠穆朗瑪峰的攀登者傾向於外向、情緒穩定以及高精神質。

●幸福感與每天的積極情緒體驗可用高外向性與低神經質性來預測。

●商業活動中的領導效力用高外向性、高隨和性、高盡責性以及高情緒穩定性能得到最好的預測。

不必驚訝,在預測重要生活事件時,變數組合通常比單一變數更好。我們可以預期將來的研究會逐漸關注這些變數組合。

五因素模型是否全面

五因素模型的批評者認為五個因素漏掉了人格的其他重要方面。例如,有研究者提供了七個因素的證據。他們的研究結果表明應該加上兩個因素:正性評價(傑出的還是平庸的)與負性評價(可怕的還是親切的)。五因素模型的倡導者之一戈德伯格發現,儘管「虔誠」與「精神性」對變異量的解釋力明顯地比這五個因素小,但是有時也會作為獨立的因素出現。

有研究者採用加利福尼亞成人Q調查表進行重複研究發現了第六個因素,並命名為「吸引力」,包括「認為自己是有吸引力的、迷人的」)。還有研究者用相關法,在性領域發現了令人信服的個體差異,比如性感(例如性感的、相貌出眾的、有吸引力的、迷人的、肉慾的以及誘人的)與忠誠(例如忠誠的、一夫一妻的、深愛的以及不通姦的)。這些個體差異與五因素有相關:性感與外向性正相關,忠誠與隨和性與盡責性正相關。但是這些相關還不能解釋全部的人格差異,說明性領域的個體差異並非完全包含於五因素模型中。

五因素模型得到了經驗證據的證明,且其倡導者對五因素之外的潛在因素也持開放態度。儘管如此,這些研究者並沒有發現支持「大五」之外的其他因素的證據。有些人認為正性評價與負性評價不是真正的獨立因素,是由於評價者總是把所有事物評價為好或壞而產生的虛假因素。至於有研究者發現的吸引力因素,考斯塔與麥克雷認為它通常不被認為是人格特質,儘管在此因素負荷上的「迷人的」這一項目確實應被當做人格的一部分。

近期,一個超越「大五」人格因素的流派開始探索人格描述性名詞而不是形容詞。其中就有研究者在人格名詞領域中發現了八個因素,比如:笨蛋(例如笨蛋、低能者、白痴);小孩/美人兒(例如美人、愛人、洋娃娃);哲學家(例如天才、藝術家、個人主義者);違法者(例如癮君子、醉漢、反叛者);滑稽角色(例如小丑、糊塗蟲、喜劇演員)和運動員(例如愛好運動的人、堅強的人、機械般的人)。正如作者所總結的,「基於形容詞的人格分類不可能是全面的,因為名詞強調了不同於形容詞的內容。」

除了發現超越「大五」的其他維度的可能性外,一些研究者在「大五」的範圍內,用五因素內的子因素極為成功地預測了重要的行為。例如,在預測大學的學業成績方面,研究者們發現成就需要(盡責性的一個子因素)與理解需要(開放性的一個子因素)的預測力顯著高於更高水平的因素盡責性與開放性本身的預測。他們認為,「從行為預測和行為解釋的角度講,將次級特質的測量聚合成對高級因素的測量可能會引起反作用。」

因此,存在一個重要的問題:五因素模型是否提供了關於人格的全面描述?站在「是」的一面,五因素模型確實比其他聲稱全面的人格分類更有力,更具可重複驗證性。五因素中的四個因素被證明在不同的研究者、資料來源、項目形式、樣本、語言和文化中具有高度可重複驗證性。此外,五因素模型被發現是隱含在現存許多人格調查表中的主要結構。站在「否」的一面,正如五因素模型的倡導者也欣然承認的那樣,斷言五因素模型是全面的可能為時過早。事實上,尋求超越「大五」的其他因素是研究者正在進行的努力,這使得人格心理學成為令人振奮和充滿活力的學科。

但是該模型也面臨旗幟鮮明的批評者,比如麥克亞當斯和布洛克。布洛克認為,這五個因素在日常生活中對外行也許有用,但是卻不能解釋研究者真正感興趣的人格過程的內在原因。比如,將某人描述為高神經質,在描述社會交往與總體性格方面或許有用,但是不能解釋諸如感到有罪、過於受到惡劣處境的困擾、過於擔心他人不回復郵件信息等事件的內在心理過程。

五因素模型的倡導者對批評做出回應,認為「大五」分類僅僅是作為一種表型的結構而提出,是編碼進自然語言的人格的表型結構,並沒有聲稱解釋內在的人格過程。這樣的爭論對科學事業而言非常重要,標誌著一個領域的欣欣向榮和興旺。只要人格心理學家為發展出更好、更充分以及更全面的人格分類而努力,我們就可以預期這樣的爭論將會繼續存在。

參考文獻:《人格與社會心理學》

版權說明:上文來源於還原案發現場公眾號

圖文消息來自網路

----------------------------------------------------


推薦閱讀:

簡單到哭的人格理論|最後還有彩蛋
完全父愛打造孩子健康人格
測你是否藏有雙重人格

TAG:心理學 | 社會 | 心理 | 社會心理 | 社會心理學 | 人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