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級教師說|張麗鈞:一號學生
張麗鈞,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河北省優秀教師,中學高級教師,河北省特級教師,國家級骨幹教師,唐山市「十傑」青年、「十佳」教師,河北省唐山市開灤一中校長。
我在晉州講課時,提到每個教師都要盡全力帶好自己的「一號學生」:「你別指望著把這個學生推給他人,在你眾多學生當中,TA永遠排在一號的位置。你要理直氣壯地將全部的智與愛施與這個孩子,讓TA成為你這個當老師的獻給你的家族乃至國家的一件情深意長的厚禮……」——我所說的這個「一號學生」,指的是老師自家的孩子。
曾幾何時,我們標榜過教師犧牲自家的孩子,成全別家的孩子,以為這種取捨里彰顯的是一種偉大的利他精神。其實,這種標榜本身就是偽人道甚或不人道的。試想,教師的孩子,不也是同行班內的一名學生嗎?你幫助同行帶好這名學生,不也是一種利他精神嗎?相反,如果你聽任自家的孩子淪為一個「問題學生」,讓這孩子的老師不勝其煩,你竟不以為這是一種失職甚或犯罪嗎?
我曾經說過,如果一個農民揚言:別看我沒能耐種好自家的責任田,但是我有能耐種好別人家的責任田!你不覺得這是一句可笑的謊言嗎?所以,當一個教師說出類似的話語或生出類似的想法時,他(她)應該感到羞愧。
20多年前,我所在的學校有一位老師的兒子鋃鐺入獄,自此,該教師變成了「苦面人」……不是說老師的孩子就應該與監獄絕緣,我的痛苦在於,一個將教人向上、向好當成了自己職業的人,卻不幸培養出了一個「反例」,這個令人椎心泣血的「差評」,不由分說地將其職業尊嚴徹底打翻。每當看到他講課,我都會心驚肉跳地跟自己說:他的學生,可千萬不要知道那件事啊……
我總是不能自已地對教師子女「另眼相看」。我曾經做過一個課題——《城市教師子女成才研究》。在做調查的過程中,有的老師對我訴苦:我們教育自家孩子,就是個「燈下黑」呀!我開玩笑說:打燈籠才會「燈下黑」,你換成無影燈,燈下怎麼還會黑呢?——是呢,「燈下黑」不過是我們知難而退的一個借口,篤信「燈下黑」的人,燈下往往真的會黑起來。
有人說,中國最容易演繹「親子之痛」的有三類母親——當官員的母親,當醫生的母親,當教師的母親。這三類人,習慣了居高臨下、頤指氣使,搞不好就會把自家的孩子誤當成下屬、病員、學生。孩子如果欣然接受母親的這種職業習慣,他(她)就容易滋生奴性;孩子如果斷然反抗母親這種職業習慣,他(她)又容易滋生叛逆性。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案似乎只剩下了一個,那就是,母親主動改變自己。當我們嘆息教師子女教育「燈下黑」的時候,我們是不是應該靜心審視一下自我——我,是一個「倨傲症」患者嗎?如果是,那就從改變自己這個「光源」做起吧。
我家的「一號學生」一直是我的驕傲。我的「一號學生」曾經在我供職的學校讀書,但是,我從來不幫他到教師窗口打飯、不為他選班選桌、不給他爭取「三好生」名額、不給他辦外地戶口(買低高考門檻);不過,我每晚陪他學習、為他推薦讀物、幫他解決班級難題。我家的「一號學生」在英國獲得博士學位後,放棄劍橋優厚的工作待遇,毅然回國,現持有100多項個人專利,是單位倚重的核心技術人才。2016年「國際家庭日」,我的家庭光榮當選「全國最美家庭」。在被問及我家的「突出事迹」時,我開心地說:我家做加法,得數比較高。
為了幫助學校的老師們帶好自家的「一號學生」,我們深情啟動了「向陽花木易為春」計劃,多次延請國內頂尖家庭教育專家來校講學,組織「鳳辯」家庭教育論壇,邀請教師子女來校參加活動,為散布在各學校的不同學段的教師子女提供「精品課」……既然我不希望自己的幸福是「顧此失彼」的幸福,那麼,我就應該竭力將一份「完整的幸福」送到親愛的同仁手中。
——你的「一號學生」還好嗎?想想看,如果我們將全國「一號學生」的「好」做一下加法,這個國家所收穫的,是不是一種最厚重、最堪慰人心的榮光?
拓展閱讀
張麗鈞教育感言30則
1、我們的老師太像老師了,我們的校長太像校長了。有一種病,我管它叫「居高臨下病」。那病源在光陰的深處,也在玉階的高處。
2、「越是卑賤,越是囂張」,這是我幾年前在一篇文章中寫的一個句子;今天,我想在這個句子後面再補充上這樣一個句子:「越是高貴,越是謙恕」。
3、當一個人立志將自己變成賺錢工具的時候,就等於主動典當了自己的靈魂、閹割了自己的生命。彩虹、流星、濤聲、鳥語,這些他都可以視而不見、充耳不聞。他淪為了金錢的奴隸,一輩子給金錢打工。他的生命因此變得乾癟醜陋。他成了上帝的一個敗筆。
4、任何一種人生,都可能被平庸、無聊侵蝕,而「癖」,就是來對付這種平庸與無聊的;日子板結了,心卻要溫潤,有一塊田地,只栽種隨性兒的花花草草,這塊永不荒蕪的「精神自留地」,是一個人精彩活著的有力證據。
5、我們不能指望一個人給予他人自己的都不曾擁有的東西。你對某一事物的狂熱與痴迷,是你撒播、傳揚該事物的大前提。只有你覺得「好玩」,你玩得上了癮、玩出了名堂,你才具備了帶著學生一起玩的資格。
6、我向來以為,對一名教師而言,教書,是芝麻般的小事;做人,才是西瓜般的大事。真正的「好課」,都是由真正的「好人」完成的。一堂完美的課,或許能照耀學生一時;但是,教師完善的人格,卻足以照耀孩子一世。
7、遙望過一次兒子供職的公司,在心裡對它說:「拜託你善待我的兒子哦!」我明白,這句話應該有個前提,那就是,我要保證交給你一個值得「善待」的孩子。
8、所有的「習慣」里都住著一個魔。它一旦統攝了我們的靈魂,我們即會不由自主地向著一個它所指定的方向斷然滑去——一個美麗派生出千萬個美麗,一個醜陋派生出千萬個醜陋。
9、在我看來,一堂成功的公開課,可以讓教師獲得「飛翔的快感」;這寶貴的體驗,哪怕僅有一次,也足以讓他(她)厭棄匍匐。
10、「舉重若輕」多麼令人艷羨,然而,除卻天才,幾乎所有的「舉重若輕」都曾經歷過一個「舉輕若重」的過程。當一個芭蕾舞演員對你說「趾尖點地,臨風飄舉,你也能行!」的時候,你應該知道她在說什麼。
11、不知為什麼,我與我的同胞們,對巧妙隱藏身份、暗中偵察情況、伺機引來同道、積極充當內應的這種角色特別鍾愛,鍾愛到了上癮的程度。
12、英國影片《鍋匠、裁縫、士兵、間諜》中,有這樣一句可怕的台詞:「有時候,背叛不為別的,它是一種本能。」當一個學生背叛了他的同學,當一個職員背叛了他的同事,當他們打著「忠於老師」、「忠於上司」的旗號輕易出賣了他人,那麼,這種出賣會不會慢慢演變成一種「本能」,——「拿鬼祟行為換取好處」成為了他們的「路徑依賴」,在本族群中欣然充當「告密狂」,在異族入侵時恬然成為「狗漢奸」……
13、倉央嘉措有詩言:「一個人需要隱藏多少秘密,才能夠巧妙地度過這一生……」每個人身上的七寸與死穴,都被萬分小心地保護著。那個暗碼,生來就是不可告人的;那份驚悸與氣餒,是一個人的飲品,就算多麼難以下咽,也不說苦。
14、只有傻瓜家長才會將「你真棒」掛在嘴邊。這句廉價的讚美,將孩子推向了無底的深淵。但是,表揚也沒必要徹底戒除,表揚的原則應當是:發乎真心。一事一贊。誇獎「努力」。適可而止。
15、我的一個在精神康復中心工作的學生告訴我說:「人人都是精神疾病的易感者。」我深深認同這句話。就算我們精神再健全、再強大,在某一個時刻,我們突然就軟了、癟了。我們需要一個帶給我們恆久安全感的「快捷鍵」,我們需要一次寵溺靈魂的「心理療愈」,我們需要一次超越皮囊的心靈飛翔。與知識體系的構建比較起來,精神體系的構建更為緊切、更為繁難。而教師的「治癒」堪稱是一幅妙不可言的「雙面綉」——我們在治癒他人的同時,也不期然地治癒了自己。
16、「開會要謊」,對人構成的是「軟性侮辱」,與「硬性傷害」比起來,這種「軟性侮辱」更具「精神侵襲性」。這種陋習,折射出的是「契約精神」在國人心中的缺失。
17、從小就會說「真真假假,虛虛實實」、「明修棧道,暗渡陳倉」、「兵無常勢,兵不厭詐」的我們,何時才能真正明白:「猾黠崇拜」,真的是一種病。
18、如果我們的孩子從小眼中就沒有神聖的人、事、物,只會對「十萬法郎的房子」發出驚嘆,我就有理由為我們國家的明天擔憂。在我看來,一個人、一個家、一個國,如果發誓做金錢的情人,遲早會淪為親錢的「棄婦」。
19、究竟誰能說得清楚,那個叫「磨損」的詞,生著何等的利齒?它針尖挑土般,一點點偷走「初見」的驚喜,讓鮮潤的不再鮮潤,讓頹敗的愈加頹敗。與「磨損」進行的拉鋸戰,幾乎要伴隨我們整整一生。
20、英國「天才作家」C.S.路易斯將人類之愛粗分成了「需求之愛」和「給予之愛」。「需求之愛」是祈求回報的,而「給予之愛」是不求回報的。但是,請先別急於指責「需求之愛」吧,它的渴望中包含了某種合理的因子;也別急於讚美「給予之愛」吧,它一旦泛濫,亦可成災。
21、「黎明即起,洒掃庭院」,這個句子我們幾乎人人都會說;但是,我們不會說「黎明即起,改變自己」,也不會說「黎明即起,改變世界」。國際就業諮詢公司「巨獸」調查結果顯示:中國人最勤奮;而美國蓋洛普調查結果顯示:中國人最不敬業。有人說,這兩個調查結果是互相矛盾的。筆者不這麼認為。在筆者看來,勤奮,有被動工作的成分;而敬業,則必須主動作為。勤奮,可能是「苦心的行動」;而敬業,則一定是「甘心的行動」。
22、「小王子」走過那麼多星球,遇到過形形色色的人。他的結論是「他們(大人)就這副德行。孩子對大人應該盡量地寬容。」
23、被超量的愛喂大的孩子不可能精神健康。他們被父母以各種美妙的借口過分地保護起來,他們被一個飛來飛去的巢追得越來越沮喪、越來越平庸。他們錯失了困窘的機緣、跌倒了機緣、流淚的機緣、流血的機緣、重生的機緣……
24、願天下父母都能明白——沒有任何一個鳥巢可以成為鳥兒永久的避難所。讓鳥兒練就一雙迎擊風雨的翅膀、讓鳥兒生出展翅雲端的心志,這才是鳥兒一生享用不盡的福祉。
25、每個做父母的,都忍不住要操心孩子明天的生活,其實,孩子明天的生活就藏在他今天的品性里,換句話說,每個孩子都在用他的行止預言著他的未來。『吸引力法則』告訴我們,你付出一個好,會有無數個好回到你身上;你付出一分善,會有無數個善回到你身上。
26、所有的孩子,幾乎都可以粗分為兩類,一類是讓人覺得「舒服」的孩子,一類是讓人覺得「不舒服」的孩子。而讓人舒服的孩子後面站著讓人舒服的大人,讓人不舒服的孩子後面站著讓人不舒服的大人。
27、說到底,物質的小康與精神的小康其實是兩碼事。有的人,就算攀上了物質的珠穆朗瑪峰,精神照樣在豬圈裡逡巡;而有的人則恰恰相反。
28、聽到過一句話:教養,就是懂得「害羞」。想讓孩子懂得害羞,大人得先知恥——知道偷吃花生是恥,知道偷舔雪糕是恥,知道背後罵人是恥,知道自私自利是恥。知恥,才有可能引領自己跳出齷齪的「精神豬圈」,才有可能完成痛苦的「精神修容」,才有可能活成一個大寫的人。
29、讓我們永記這樣一句話——先有大人「美麗」,後有孩子「動人」。
30、怎樣讓我們的學生感覺到「有意義」比「有意思」更值錢?怎樣讓他們覺得隨意丟棄一粒精神的米比隨意丟棄一粒物質的米更可恥?怎樣讓他們自覺鄙棄「拿手機的猴子」?怎樣讓他們有興緻去跟這精彩的世界談一場戀愛……這些問題,值得我們深思。
推薦閱讀:
※班主任遭家長帶人暴打,家長豈成「家掌」
※「幼兒教師」之六:《幼兒學「奧數」得不償失》
※首屆教師正書賽作品選(五)
※獨家 | 特級教師徐鵠談寫作(二)
※教師節賀卡製作方法 DIY愛的立體心形賀卡教程╭★肉丁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