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端午粽子包下中日韓越,逼屈原跳江的羋月講出粽子的文化密碼

五月初五端午節吃粽子。這是中國人的習俗。

可是韓國人卻把端午節申請人類文化遺產。很多國人很氣憤:中國的文化遺產被 韓國人搶去了。據說中醫藥、划龍舟等很多文化遺產,韓國人都在搶,甚至與中國搶孔子。

其實,我認為這不見得是一件壞事。儘管韓國和中國現在有不少矛盾,但他們骨子裡還是認同和承認中華文化之根的。他們過端午節,吃粽子,甚至去申遺,都是文化認同,承認與中華文化同根同源。

五月初五,跟中國一起過端午的,還有日本。雖然有些不同之處,但大同小異,都是吃粽子,龍舟比賽,縫香囊、掛菖蒲和艾草、喝黃酒、吃鹹鴨蛋等。雖然說法不同,但他們都承認這些習俗都來自中國。

早在幾千年前,我們的陰曆紀年法連同節氣和很多節日都傳到了朝鮮半島和日本等周邊國家。韓國的書本上在解釋這些文化時也經常指出「是中日韓等國家共同擁有的」,大多數韓國人心中明白這些文化的發源地就是中國。端午節也是如此,韓國江陵市端午節文化院的網站上也特意標明「端午節是中日韓三國共同的節日」,還詳細介紹了朝鮮、中國與日本過端午節的不同習俗。但是韓國人認為韓國江陵的「端午祭」有自己獨創的文化內容,而且對保存韓國傳統文化具有很高的價值,這是他們將「江陵端午祭」申請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依據。

東北亞的日本韓國之外,越南也是在陰曆五月初五過端午節,他們的主要內容是吃粽子、端午驅蟲。父母會給孩子們準備很多水果、身上戴五綵線編織的吉祥符,大人們會飲雄黃酒,並在小孩身上塗雄黃酒驅蟲。而且,越南人認為,吃粽子可以求得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因此,我們說一個粽子包起中日韓越。

為什麼有這樣的文化現象?因為從漢代起韓國和越南都曾經是中國的版土,而日本與中華文化的聯繫也是根深蒂固,同宗同源,這是大家都承認的。

其實,如果以狹隘的心理去看待端午節,為紀念屈原而起的端午節只有在楚國,也就是現在的湖北湖南,而滅亡楚國的秦國怎麼也過端午節?中華大地先秦七國根本就沒有了當時的諸侯國界限,全都認同屈原精神,都紀念他,都過端午節。現在看看中國各地,都還有先秦諸侯分封時的名稱,齊魯晉楚燕趙魏等,但哪 一個中國人還有這種概念,全都是中國人,沒有了分割的概念。屈原就不是楚國的,而是整個中華民族的。日本、韓國、越南人吃粽子,也是此種文化心態的的表露和遺傳。

那麼端午節里包含著什麼樣的中華文化密碼?中華文化為何有如此強烈地歷史穿透力?它對現實有何價值和影響?

前些時候,國內有一部電視劇《羋月傳》風靡一時,秦宣太后羋月就把中華文化的密碼講清楚了。

羋月本是楚國公主,嫁到秦國。正史介紹,宣太后(?―前265年),羋姓,又稱羋八子、秦宣太后。戰國時期秦國王太后,秦惠文王之妾,秦昭襄王之母。秦昭襄王即位之初,宣太后以太后之位主政,執政期間,攻滅義渠國,一舉滅亡了秦國的西部大患。死後葬於芷陽驪山。

屈原(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78年),戰國時期楚國詩人、政治家。羋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雲名正則,字靈均 。約公元前340年出生於楚國丹陽(今湖北秭歸),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後代。 公元前278年,秦將白起攻破楚都郢(今湖北江陵),屈原悲憤交加,懷石自沉於汨羅江,以身殉國。

也就是說,羋月和屈原本是一家。電視劇中,白起是羋月從草原上收養的狼孩,被她培養成無敵戰將。正史是,白起是羋月的弟弟魏冉提拔重用,滅亡楚國的是羋月的兒子秦昭襄王和白起,也就是秦昭襄王滅掉了舅舅的楚國,逼得屈原跳江。而此時羋月已經過世10多年。

《羋月傳》里有一個情節,她當政之後,找到兒時的夥伴、一生的戀人、屈原的弟子黃歇,希望他留在秦國,幫助也主持國事。而黃歇給予拒絕,堅持回楚國抵抗秦國的入侵。他認為秦國無道。而羋月就明確表示,秦滅楚是必然趨勢,秦國就是要一統六國。楚國也是滅亡數十個小部族之後才建立起統一的楚國。秦國大一統是社會發展的大趨勢,這是正道,不是無道。

中華文化的根本就是大一統。日韓越也過端午,就是大一統文化的根源。

電視劇的這個情節是虛構的,但就解釋了秦國統一的文化根源。

秦始皇是羋月的孫子輩,他當政時,韓非子曾經跟他說過一句話:不論用什麼方式,只要統一天下就是天道。韓非子在秦國時間很短,也沒有當什麼大官,就被 人毒死在監獄裡,可以說是沒有作為。但就是這一句話啟發了秦始皇,使得韓非子成為泰國統一的關鍵人物。

如果說秦朝統一是天下大事,而端午節就是根植於民間的文化理念,也同樣是大一統理念的表現。因為天下一統,人民才能安居樂業。從上到下,中華大一統理念就這樣傳承2000多年。

中華大一統被看作中央集權被西方文化所排斥,認為是與民主自由價值觀相對立,中國的知識精英也不加理解,說三道四。

其實西方的偏見是一種別有用心,而中國的精英就是無知。大一統的中央集權與民主自由是相輔相成的,不只是對立。只有大一統,才能實現徹底和根本的民主自由,而西方的民主自由已經成為分離主義,建立起西方第一個憲政國家的英國也分崩離析,昔日那個龐大的世界性的殖民帝國也早已不見蹤影,日不落帝國的瞬間衰落和崩潰,根源就是分離主義的文化和價值觀。

對於大一統和分離主義,西方至今無人認識和領悟,中國的精英們也不理解,而2700年前中國有個古人就做了精典的論述。

春秋管仲在《管子.山至數》說: 「君人之主,弟兄十人,分國為十;兄弟五人,分國為五。三世則昭穆同祖,十世則為祏。故伏屍滿衍,兵決而無止。輕重之家復游於其間。故曰:毋予人以壤,毋授人以財。財終則有始,與四時廢起。聖人理之以徐疾,守之以決塞,奪之以輕重,行之以仁義,故與天壤同數,此王者之大轡也。」一國的國君,生下弟兄十人,就分封為十個國家;生弟兄五人,就分封為五個國家。他們傳了三代以後,彼此僅是同族同祖的關係而已。傳了十代以後,僅是祖宗牌位放在一起的關係而已。所以爭奪起來鬧得伏屍滿地,用兵決鬥不止。輕重家們還從中乘機謀利。所以說:不可把土地分封於人,不可把財富資源授讓於人。財富資源是終而復始的生產消費,隨四時運動而發展消失。聖人總是統一用號令緩急來掌握它,統一用政策開閉來控制它,用輕重理財之術來奪取它,用仁義之道來支配它。所以,能夠與天地共同長久不敗,這正是一統天下君主的大權。

這是人類思想史上反對分封制實施大一統的最明確的論述。管子之前的夏商周都是分封制。這是由氏族社會演化來的國家形態。破除分封制是中國歷史上國家體制的最大進步。分封制必定引發爭奪和戰爭,天下大亂。

而西方建立大一統的現代國家不過300多年,才有了美國、英國、法國和德國等國家,此前一直是碎片式的城邦分離,天天戰亂,何來民主自由?

這是一個大課題,是中西文化價值觀的根本區別,今天借端午節加以提及,以後有機會詳細論述。

祝各位端午節安康,原中華國泰民安。


推薦閱讀:

資料庫(mysql)修改密碼後,phpcmsV9需要修改資料庫配置文件詳解
BTV養生堂劉劍鋒掌握生命密碼
痣相密碼之二:掌痣
密碼中蘊含的秘密

TAG:密碼 | 文化 | 日韓 | 屈原 | 粽子 | 中日 | 跳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