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閱讀
一、注重作品語言
教育家葉聖陶說過:「凡是出色的文藝作品,語言文字必然是作者的旨趣的最貼切的符號。」語言是思想的物質外殼。任何文章或者文學作品,都是以言語形態而存在,都表達某種相對完整的意義,都承載著一定的思想感情和民族文化等。在閱讀中,只有把握文學作品語言特點,才能走進作品。
1、感受語言節奏
漢語是一種具有音樂美的語種,而音樂美的本質在於節奏。節奏是漢語語音在一定時間裡呈現的長短、高低和輕重等有規律的起伏狀況。王一川在《美學與美育》中說:「節奏同構於人的內在情感,」「節奏的內涵是情感的變化。」也就是說,藝術家可以利用節奏這個表現手段來抒發自己的情感,是欣賞著產生情感共鳴。如,魯迅在《紀念劉和珍君》中,有這樣一句:「她,劉和珍,那時是欣然前往的。」這句如果寫成:「那時,劉和珍她是欣然前往。」所表達的意思沒有變,但其後比較,所蘊含的情感就不一致。作者運用同位語,並加上一個逗號隔開,又在主謂語之間加上逗號。這樣,在一個個逗號,不但加重語氣,而且節奏更為鮮明,這不但表現出劉和珍不屈不撓的鬥爭精神,而且蘊涵著作者的揭露敵人,鼓舞鬥志的堅定情感。就古典詩歌而言,節奏同樣表現出情感意蘊,增強審美效果。如,李白的《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輪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清溪向三峽,
思君不見下渝州。
這是一首七言絕句, 七言詩四個節奏,每一句平仄有規律地交替出現,形成一種高低起伏的節奏感。這樣,不但節奏感強,富有旋律美,而且更好地表達作者對朋友的思念的情感。
2、抓住關鍵詞語
「閱讀文學作品首先面臨的就是語言,就是對詞語的理解。」在閱讀中,注重關鍵詞語的理解,更有助於獲得作品的意蘊,感受到作品的美。正如吳喬在《圍爐詩話》中說:「詩貴活句,賤死句。」詩歌中的「活句」、「活字」(活詞)有如畫龍點睛,能使全詩的藝術形象活起來,賦予形象以生命的作用。如,楊萬里的《小池》:
泉眼無聲惜細流,
樹陰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頭。
詩中的「泉眼」與「細流」著一「惜」字,「樹陰」與「小池」用一「愛」字,優美的境界全出。作者用一個「惜」字,一個「愛」字,賦予事物以生命,化無情為有情。又如,如,朱自清的散文《春》,寫小草,用的詞是「偷偷的」、「嫩嫩的」、「綠綠的」、「稀稀疏疏」、「抖擻抖擻」等。疊詞的運用,不僅能極盡摹狀之能事,把初春那充滿生機活力的特徵表現出來,而且讀來自然活潑,親切柔和,給人一種和諧美的感受。
3、分析語句修辭
在文學作品中,巧妙地運用一定的修辭手法,有助於提高作品的形象性、藝術性,增強藝術表達效果。因此,在古代詩歌中,詩人多用、善用一定的藝術技巧,以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如,李白的《夜宿山寺》:
危樓高百尺,
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聲語,
恐驚天上人。
詩人運用了誇張的寫法。王安石的《梅花》運用了是襯托的手法,它用冬天的白雪,來襯托報春的白梅。白雪是高潔的,但白梅凌寒而開,冒雪而放,又有幽香透出,比白雪更加高潔。
現代著名作家朱自清在散文《春》的結尾寫到:
春天像剛落地的娃娃,從頭到腳都是新的,她她生長著。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笑著、走著。
春天像健壯的青年,有鐵一般的胳膊和腰腳,領著我們向前去。
語段中,作者運用了三個比喻和擬人的修辭手法共同構成排比、層遞,這不但形象、新穎、含蓄深刻,突出了春的新、美、力,而且賦予春以生命,巧妙地表達思想感情。
4、審視陌生語言
從結構主義理論來說,為了強化讀者的某種感受,文學語言常常表現出「陌生化」來。「陌生化」可以作為區別文學的語言與非文學的語言的標誌之一。「陌生化」主要表現在打破詞語用法常規,或運用反常句式,使讀者感到「陌生」,產生「新」的感受,而且這樣的文學的語言更有情趣。如,李白的詩句「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在實際的生活中沒有這種說法,而且不符合語法規則。而詩人這樣寫,就使詩歌語言「陌生化」了,雖不可理喻,但富有審美趣味,產生了「無理而妙」的效果。
又如,杜甫《秋興》詩中的關鍵句:「香稻啄余鸚鵡粒,碧梧棲老鳳凰枝。」如果按現代漢語語法要求,詩句應為「鸚鵡啄余香稻粒,鳳凰棲老碧梧枝」。這樣雖然「規範」了,不「陌生」了,意義明確了,但詩句的意韻也減少了。就是這樣的詩句,我們同樣感受到詩人所表現的香稻、碧梧為主的物質豐美的景象,比「規範」後更有情趣,更引人想像,引人思考。
二、注重文學作品形式
王一川在《美學與美育》指出:「文學作品的意蘊蘊含在作品的形式、內容和藝術形象之中。」要使文學藝術審美價值得以實現,不只是注重語言美、意蘊美,形式美也是不可或缺的。
1、感受結構節奏
從美學的角度來說,節奏屬於形式美。作品在結構中也體現出一定的節奏,諸如古代文論中所講的「起、承、轉、合」,現代敘事文學所體現的開端、發展、高潮、結局的過程等。就古代詩歌而言,除了語句的節奏外,還體現在作品結構的節奏上。韻律就是結構節奏的表現形式之一。因此,在中國古代詩歌教學中,要讓學生感受詩歌的藝術美和意蘊美,並激起學生感情上的共鳴,注重引導學生感受作品節奏也是具有一定作用的。如,《詩經》中的《伐檀》。整首詩的結構特點就是迴旋重疊,反覆詠嘆。在結構上共三章,每章九句,第二章、第三章與第一章只是在一些用字上有所不同,其它的都是相同的。而在意義上每章大同小異。這樣迴旋重疊,反覆詠嘆,不但增強詩歌的節奏感,而且有助於突出詩歌的諷刺力量,增強詩歌的抒情性和讀者的審美感受。在教學中,如果引導學生注重文學作品的節奏,這不但使作品的審美價值得以實現,而且更有助於提高學生的欣賞能力。
2、感受作品形象
《文學概論》指出:「文學形象是指文學作品中呈現出來的、具體的、感性的、具有藝術概括性的、體現著作家的審美理想的、能喚起人的美感的人生圖畫。」「它是人的知、情、意的全面展開。」在文學作品中,形象就是由言語進入到意蘊的中間環節,必經之路,同時,文學形象(文學藝術形式)本身也具有獨特的審美價值。因此,在文學欣賞文學作品時,欣賞者要真正感受作品的意蘊,要感受到「人生之意,生命之意」,就要抓住形象,從「象中悟意。」如,蘇東坡的《江城子·密州出獵》。詩中描寫的場面宏大,突出了太守「左牽黃,右擎蒼」,要「親射虎,看孫郎」這一威風凜凜、英武豪邁的形象。學生在閱讀中,不但感受到形象中的豪邁之情和形象中所蘊含的壯美,而且情感得以陶冶,境界得到升華。
又如,《故鄉》一文有這樣的語段:「深藍的天空中掛著一輪金黃的圓月,下面是海邊的沙地,都種著一望無際的碧綠的西瓜。其間有一個十一二歲的少年,項帶銀圈,手捏一柄鋼叉,向一匹猹儘力刺去。那猹卻將身一扭,反從他的跨下逃走了。」這裡描繪了一位勇敢機智、活潑熱情的少年形象。作品中,這一鮮明的形象塑造,與中年閏土比較,更好的揭示文中主題,從而提高學生的審美認識能力。
3、抓住作品思路
「構思落入俗套,行文就沒有靈氣。」優秀的寫作者特別注重構思。好的構思就有好的結構,結構是思路的「凝固」。弄清寫作思路,有利於弄清文章的結構層次,有助於提高作品的分析效果。如,唐代詩人岑參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一詩,詩人以白雪作為全詩的背景和線索貫穿始終的。詩人從雪寫起,又以雪終篇,前後關聯照應,渾然一體。
又如,魯迅的《阿長與<山海經>》,作者把長媽媽買《山海經》的事放在最後來表現,這種詩路,使我們在閱讀中,就會感受到作者「發生新的敬意」,為之「震悚」的情感的深化,感受到她「有偉大的神力」。層層鋪墊,步步推進,打下情感基礎,最後加以突出,從而表現出了至情至美。
4、理清敘述視角
敘述的視角就是作者站在什麼角度來敘述故事。在敘事類文學作品中,如果作者敘事的角度不同,那麼就會產生不同藝術效果。弄清作者的敘述視角,對我們認識文學作品的意義,感受文學意蘊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如,舒婷的《我兒子一家》,寫自己一家三代四口之間,尤其是作者與五歲兒子之間深摯的愛,但文章在構思上獨闢蹊徑,以兒子為第一人稱來敘述故事,於是妙趣橫生,使作品富有一種人稱錯位,讀來親切自然,感受到童真之美。如果把這種敘述視角改變為「我」的視角,藝術效果決然沒有這種效果吸引人,感動人,藝術價值也沒有這樣高。又如,魯迅的《孔乙己》中,採用了第一人稱「我」來寫,而「我」的身份就是酒店裡溫酒的小夥計,這樣的位置恰恰有助於親眼所見孔乙己的表現及其酒店客人對孔乙己的嘲弄,這樣的敘述視角,不但可以全方位對孔乙己及其顧客進行描寫,而且增強小說的真是感,從而提高小說的審美效果。
三、挖掘作品意蘊
《文學理論》指出:「意蘊是指潛伏在藝術作品的內在含義、意義和意味。」黑格爾說:「意蘊總比直接顯現的形象更為深遠的一種東西。」《文學理論》指出:「我們在文學作品的解讀中,應力求藝術地把握意蘊的三個基本要素,即個體情感,時代精神和共性審美意識。只有這樣,才能由淺表到深層地、多向性地解讀文學作品的意蘊。」在文學作品中,意蘊具有多向性和多層次性,現根據文學作品的由外而內的結構的思想,對文學作品的意蘊的多層次性的挖掘作簡要分析,以此更好實現文學作品的審美價值,提高應有的審美能力。
1、表層意蘊
文學作品的表層意蘊即通過作者的藝術描繪,直接體現出的意蘊。也就是說它是直接呈現給讀者的意義,就是通常所說的通過記敘或描寫什麼事或人而表現了什麼思想,它是從藝術形象中直接歸納和概括出來的「言內之意」。表層意蘊是欣賞者進入作品的基礎,是實現讀解審美意蘊的前提。如,余秋雨的《信客》,作者描述了兩代信客對自己工作兢兢業業、任勞任怨、不辭辛勞為他人送「信物」,這集中表現出「信客」的勤勞美以及講求誠信的道德美。現代作家朱自清的《背影》,就表現的是父親對兒子的至情。古代田園詩人陶淵明的《桃花源詩》所呈現出的是一個沒有剝削壓迫,男耕女織生活等。這些意蘊都可以從作者的描繪中歸納各概括出來的。
(2)中層意蘊
文學作品的中層意蘊是指介於表層與深層之間的意蘊。這層意蘊是文學作品中的「空白」所表現出開的「象外之意」。根據格式塔心理學的思想,鑒賞者要形成完整的形象,就需要去填補、完善這「空白」或者「虛景」,從中感受到文學作品中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和「韻外之旨」。因此,在閱讀文學作品中,鑒賞者通過想像,不但可以感受生活,探索人生,而且深入對藝術作品意蘊的感受,增強審美情趣。
如,李商隱的《夜雨寄北》:
君問歸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
卻話巴山夜雨時。
作品思路曲折,想像豐富。作品寫惆悵又突破惆悵,幻滅了希望又燃起了希望,思想在時空加錯中發展,並預示著團圓的甜蜜與歡暢。然而,「歡暢」時「話」什麼?這就引起學生想像與思考。學生就能夠感受到作者仕途坎坷的凄涼心境,也能感受到作者內心的至情之美的內在意蘊。
2、深層意蘊
童慶炳主編《文學概論》中指出:「文學的深層意蘊就是直接藝術描寫所暗示、所象徵的人類精神生活的某種模式或某種范型等。」這些模式或者范型負載著一定的文化意義。正如《文學理論》中所說:「凡是優秀作品的深層意蘊,無一不是由個體情感、時代精神和共性審美意識的交融來表現的,以一定的民族歷史文化意識來揭示人們深層心理結構中所共有的審美體驗。」如,范仲淹的《岳陽樓記》就是這樣,作者從眼前洞庭湖的自然圖景著筆,繼而自然地聯想歷史、審視人生,使大自然與歷史疊合,社會風物與個人沉思交織,外物的美與內在的美融注於自然與人生、歷史與社會的藝術同構中,從而生髮出一種深層意蘊——對世相人事的關懷,對歷史現象、生命價值和人生真諦的詮釋。
又如,北朝民歌《木蘭詩》,從內容上看,就是一位女子替父從軍的事,作品力求歌頌木蘭英勇善戰、不慕功名的高貴品質以及願與家人共享天倫之樂的普通人的願望。其實,這首詩的深層意蘊就是表現了中國文化中文人(文人也就是士人)應該具備那種「國身通一」的精神,那種生為國家生,死為國家死的精神,而這種文化精神在詩歌中便以深沉的民族意識予以表現。因此,學生在學習中,不但感受到文學作品中蘊含的深層意蘊,有助於提高審美認識能力,而且受到潛移默化的精神影響,使文學的審美價值得以更好地實現。
總之,在文學作品教學中,注重文學作品的賞析方法,不但有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激情,而且更有助於陶冶學生的審美情趣,提高審美鑒賞能力和創造能力,實現通過文學作品的教育來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的教育目標。
推薦閱讀:
※《哲學家的六張面孔》閱讀札記
※閱讀群書閱歷人生
※針灸逢源在線閱讀2
※葛曉音:古典詩詞的閱讀與欣賞
※S版二年級語文下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