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畢加索——富豪大咖煉成記
|來源:《小康》二月刊下
|作者:張亞雄
畢加索
西班牙著名畫家畢加索可能是史上最富有的畫家。他的財富難以估算。沒有一位藝術家像他一樣能夠佔據20世紀的藝術史。他畫風多變人盡皆知,豐沛的創造力讓所有人驚嘆,完成的作品多達8萬件,涵蓋了油畫、素描、雕刻、陶器、版畫、舞台服裝等造型表現。
他收藏了上千幅自己的油畫作品。第二次世界大戰剛結束,畢加索以一件靜物畫作的價錢,買下了法國南部的一棟房子。
1906年,畫商開始收購他的作品。1909年,畢加索已經僱傭穿圍裙的女傭在桌旁伺候。1912年,畢加索在普羅旺斯的一片白牆壁上作畫,他的經紀人認為值得把牆拆掉,然後把整幅畫作原封不動送往巴黎。
從28歲起,畢加索不愁錢財。38歲時已經非常富裕,65歲時,他成了百萬富翁。到92歲高齡離世時,他沒有為自己不計其數的巨額財產留下任何遺囑。
天才兒童1881年,帕布羅·畢加索出生於西班牙馬拉加。
畢加索是毋庸置疑的天才兒童。據說他在會說話之前就會畫畫,從小就會做惟妙惟肖的剪紙,左鄰右舍都稱嘆不已,稱他為天才。10歲,他就能畫石膏像的素描,跟美術老師一樣好。而他的父親就是一位美術老師,在兒子還不到14歲的時候,他看到兒子畫的畫,將自己的畫筆和調色板交給了兒子,自己則發誓永遠不再畫畫。
這或許是面對天才的絕望。
畢加索14歲參加巴塞羅那藝術學校高級部的入學考試,正常需要一個月完成的素描,他在一天就完成了。16歲,他獲得進入馬德里皇家藝術學院的許可,此後再也不需要參加任何學院的考試。總之,當他還是個小夥子的時候,國家教育就已經沒有可以教他的東西了。
不過《創造者與毀滅者:畢加索傳》的作者阿蓮娜認為,「一天就完成一個月的考試」不過是畢加索自己捏造的逸聞趣事。即便如此,她也承認,剛到巴塞羅那的畢加索,完成了驚人畫作《基督祝福撒旦》,包括同期的其他宗教題材的作品在內,都已經爐火純青,完全不像少年畫家的習作。
畢加索在工作浪蕩青年
在巴塞羅那,畢加索認為美術學院的老師教不了他什麼有用的知識,他並沒有好好上學。跟所有處於青春反叛期的少年一樣,他結交了一些放浪形骸的朋友,混跡於被稱為「不思進取、甘於墮落」的人才去的咖啡館。
不僅如此,他和好朋友站在屋頂上往光著頭的路人扔石頭,直到招來了警察。這群少年還沒少去妓院林立的街道尋花問柳。15歲那年他的作品《初次聖餐》也遭遇了失敗。畢加索回顧當年在巴塞羅那美術學院生活時說道:「我討厭在巴塞羅那那段學習生涯。」
16歲的畢加索來到馬德里的聖費爾南多皇家學院繼續深造,這所學校是西班牙藝術類的最高學府,學費也十分昂貴。家族裡的每一個成員都十分看好畢加索,認為他一定會獲得成功、光宗耀祖。每個成員每月省出一個銀幣來供養他。
然而叛逆的青年畢加索並未對此感到感激,而是將這種「施捨」當作負擔。他瞧不起這些支援:「哼,杯水車薪」、「就這麼幾個錢,剛好餓不死而已」。
畢加索在皇家學院也沒好好學習,他依然認為學院的老師「講的都是老一套」、「都是些狗屁畫家」……很快,他不去上學了,每天睡到日上三竿,然後去公園裡畫速寫,也很少正兒八經畫油畫。
當他這種昏天黑地的生活方式傳到了老家,家裡的人立刻終止了對他的接濟。親戚們認為,只有德才兼備的青年才配得起他們這樣辛苦去供養。當然不包括他那個一直看好他、無條件支持他的父親。
很快,畢加索病倒了,等病稍微好點,他非常不體面地離開了馬德里。換句話說,他輟學了。
開始賺錢畢加索沒有理會父親的苦苦哀求,堅決不肯回到學院深造,而是任性地開始自謀生路。
離家出走之後,畢加索沒什麼錢,甚至有時沒有足夠的顏料來完成腦海中栩栩如生的油畫。因此,他將自己第一個畫室落腳在一所骯髒不堪的妓院。畢加索將自己的生活記錄下來:「這就是你自己喜歡的!不走尋常路!」
賣不出畫的畢加索一直穿一身舊衣服,被同伴們嘲笑了。他去裁縫店看了看新衣服,的確很貴,他買不起。突然幸運降臨了,裁縫認出了他,說喜歡他的畫,願意送他一套衣服,代價是讓畢加索為他全家畫個肖像。畢加索為這次的交易非常得意。
畢加索19歲了,在巴黎、巴塞羅那與馬德里之間遊盪,漸漸地吸引了一些人的關注,藝術經紀人皮爾.曼雅克願意按照每月150法郎購買他的畫作。畢加索終於可以依靠自己生活了。
很快,畢加索遇到了他的第一個狂熱吹捧者,作家及詩人約姆.薩巴特。此人視畢加索為神祗。隨後,畢加索交上一個來自名門望族的有錢的畫家朋友卡薩吉瑪斯,卡薩吉瑪斯出錢給畢加索創辦了新的畫室。
畢加索的才華開始被越來越多的人承認,他成了蒙帕納斯的藝術領軍人物,開始穿英式的休閑裝,帶格子帽,不再是一副要靠著波希米亞的老套裝扮來獲得靈感的潦倒形象。
里奧.斯坦因兄妹在畢加索生活中出現了,這是加速畢加索走向富裕的關鍵人物。初次見面,兄妹倆買下了畢加索800法郎的作品,讓畢加索感覺到了自己作品的價值。
卡恩威勒也是畢加索的大力提攜者,他讓畢加索和他的作品聲名遠揚,除了法國,光1913年就在慕尼黑、柏林、科隆、布拉格和紐約舉辦了畫展。1914年3月2日,畢加索成功地在德路沃飯店舉辦了拍賣會。媒體則熱炒這次堪稱當代藝術晴雨表的拍賣會。
拍賣會的第一個高潮是:馬蒂斯的一幅靜物畫拍出5000法郎,這個出價甚至比高更和梵高的最高歷史出價還超出了1000法郎。接著就掀起了狂熱的氣氛,畢加索的《江湖藝人》賣出了11500法郎的天價,買家是從慕尼黑前來的海恩里希·湯恩豪瑟。《江湖藝人》這幅作品曾在1908年被人以1000法郎買走過。而當時的11500法郎對於一幅現代作品來說不啻天價。
畢加索的才華終於換成了金錢。
富豪養成在畢加索短暫的貧窮時期,他下定決心不再讓自己買不起顏料,事實證明,他自此以後再也沒有窮過。貧困的早年生活為他以後的精明小氣奠定了基礎格調。
事實上,上帝把畢加索造的成功至極。就連1929年華爾街的金融危機引起的大蕭條,都絲毫沒有殃及畢加索。
美國的收藏家們都在舔舐傷口,法國的收藏家們都在囤積金銀,巴黎的畫家紛紛拋售手中的藏畫……畢加索卻仍然只出售為數不多的畫作,來換取日漸增長的價錢來供養僕人、保姆、穿制服的司機、依帕諾蘇扎牌小汽車,以及他已經習慣了的雷打不動的奢華生活。
出版社找他給詹姆斯·喬伊斯畫幅肖像,作為當年出版的《舍姆和肖恩故事集》的封頁,畢加索拒絕了。他聲稱自己從不應約畫稿。
1930年,畢加索49歲。他獲得了不計其數的獎盃和榮譽。畢加索向畫商皮埃爾·羅布說起法國政府派人來採購他的畫作。「他們四個進了門。只見他們穿著條紋褲,豎著高領子,看起來都怯懦又難以接近。我想起了艱難困苦的年輕時代。我想,那時候這幫人要是給我個幾百法郎,比現在給我幾萬法郎還要實用得多……我們大致約了個時間下次見面,可我知道我是不會去赴約的。」
榮譽,以及數不清的財富,都不能抹去畢加索早年的苦澀記憶,當年四處碰壁、遭人白眼的時光他終生都不會忘記。
《格爾尼卡》
西班牙政府一直想請畢加索畫一幅畫參加巴黎世博會,但是畢加索不喜歡接任務,直到1937年,西班牙巴斯克王朝的古鎮格爾尼卡遭到轟炸,鎮上的7000居民中有1600人死於德軍飛機轟炸,70%的格爾尼卡古城毀於一旦。此事終於激起了畢加索狂熱的創作欲,他花了一個月的時間,創作完成了這幅寬25尺高11尺的傑作。
畢加索開始登上了生命中的政治舞台。象徵物的影響遠遠大於本來的實物,《格爾尼卡》的能量是巨大的。小說家克勞德·羅伊當時還只是個法律系的學生,他在巴黎世博會上見了《格爾尼卡》,將其形容為「來自外星球的信息。這畫中的暴力讓我瞠目結舌,讓我感到前所未有的煩躁」。
米歇爾·雷里斯把《格爾尼卡》帶來的絕望感歸結為:「就在那些瀰漫著古老悲劇的黑白格子塊里,畢加索將我們的悼詞寫了出來:我們所愛的一切都會死去。」
赫伯特·里德說得更進一步,他覺得畢加索的意思是,我們所愛的一切都已經死了,「藝術界很長時間都沒有里程碑了。像米開朗基羅或是魯本斯那樣具有里程碑意義,一個時代必須有一種榮耀感……畢加索的壁畫巨作就是一幅毀滅的紀念碑,是他極高天賦創作出來的憤怒和恐懼的吶喊。」
精明富豪畢加索精於操縱自己的生意事務。即便在二戰期間,他也不忘操持那些重要的畫展,比如紐約舉辦的40周年創作回顧展,對自己進行大力宣傳,在他如日中天的聲望上再添華彩。
在支持和平事業方面,畢加索還是比較大方的,比如他得知西班牙共和國政府缺錢,他就捐出30萬法郎,還用另外20萬法郎在巴塞羅那和馬德里資助開辦了兩個兒童救濟中心。他喜歡過豪華的生活,但是對他身邊人卻是斤斤計較。
他在金錢方面極其隱秘,不論是把錢塞在床單下面,還是到瑞士銀行去取款,畢加索都小心謹慎,不讓別人知道。
1937年11月27日,畢加索出發前往瑞士。這次並不是去存錢取錢,而是不得不去處理「一樁突如其來的事件」:他16歲的兒子保羅·畢加索搶劫了一家珠寶行,唯一拯救兒子免於坐牢的辦法就是申訴保羅是精神病患者。因此畢加索帶著他兒子住進了一家豪華醫院,以逃避法律的懲罰。
保羅的教母去看望他時,告訴保羅與其冒著坐牢的危險去搶劫和販賣毒品(保羅很自豪地供認不諱),還不如「去偷他父親的油畫出來賣,這可掙錢多得多」。
事實上畢加索對自己的畫作看得很緊。畢加索最親近的朋友抱怨說,畢加索給他畫了一幅肖像,本來答應到了巴塞羅那就送給他,結果畫完了之後畢加索立刻賣給了別人,過一段時間他後悔了,自己花錢將畫買了回來。當朋友小心翼翼問是否要按照承諾送給他時,畢加索怒氣沖沖矢口否認,說這畫是屬於他自己的。
畢加索的小氣在生活中處處體現。有一次他找不到一隻小手電筒了,就在家中大發脾氣,說一定是有人拿走了,「不能容忍我的東西不明不白地不見了!」鬧了個夠之後,很快他就在自己的浴室里找到了,他自己若無其事的樣子,讓所有被冤枉的人非常無語。
小事小氣,大事更不得了。與他生活了10年、為他生了兩個孩子的情人弗朗索瓦絲最後下定決心離開他,嫁給了別人。度蜜月期間,畢加索怒火中燒,派人去她家,搬走了她所有的畫、私人物品、書和信件,並把小孩扣押在手裡。畢加索打電話跟她說:「你跟我在一起的時候,每樣東西都是你的。你不跟我在一起了,每樣東西都不屬於你了。就這麼回事。」
經歷戰爭二戰爆發,德國人以「閃電戰」攻佔了比利時、入侵了法國,巴黎變得非常危險。
畢加索一家離開了巴黎,住在洛揚。但他聽德蘭佈雷的花匠打電話告訴他,德蘭佈雷的宅子已經被德國人佔領了,他十分擔心家裡那些油畫和雕塑的下落。他與花匠保持著熱線聯繫,一旦花匠打電話來說德國兵都出去參加軍事演習了,畢加索馬上趕到德蘭佈雷。他們發現大件的傢具全被搬到了院子里,整個院子成了德國士兵的食堂。床單、絲綢的衣裙、襯衫和嬰兒衣物都成了他們的抹布。不過,這些都無關緊要。畢加索只是想要搶救出油畫和雕塑。
從那以後,每次德國兵出去軍事演習,畢加索他們就會火速趕來從這些德國佬手裡「偷」回一些東西。畢加索的大女兒瑪雅記得,父母曾經談論起當年德國兵愚蠢的破壞,畢加索尤其痛心疾首的是一尊中世紀的基督蠟像,居然被德國人當成普通蠟燭給燒掉了。
6月,德國軍隊進駐洛揚,畢加索畫出了他生平所繪的最野蠻、最有報復心理的女性形象——《長發裹身的裸女》,畫中人的形象是他的情人之一朵拉。
戰爭繼續改變著畢加索的生活。8月的洛揚,羅蘭小姐親眼看著畢加索的油畫被打成捆,裝上小汽車。羅蘭小姐後來回憶道:「畢加索向瓦利耶別墅悲傷地看了最後一眼,之後就再也看不到這座別墅了。在1945年1月5日的那場轟炸中,瓦利耶別墅被炸成了一片廢墟。」
這年秋天,德國佔領軍決定詳細清點所有的銀行保險柜。在國家工商銀行,畢加索的保險箱里裝滿了塞尚、雷諾阿、馬蒂斯以及大量他自己的作品,他帶著德國兵轉著圈看那些五顏六色的畫,直到把他們搞暈。德國人問他這些畫值多錢,他輕描淡寫地說8000法郎,他們居然信了。又問:「你為什麼要畫成這個樣子?」畢加索回答說他自己也不知道,他畫畫純粹是自娛自樂。為首的軍官恍然大悟似地說:「啊!這是幻想畫!」他很高興自己搞明白了,把那些「幻想畫」塞回原來的地方,鎖上了保險箱。
後來有德國軍官到畢加索的住處來做調查,他們一眼就看見了桌子上放著《格爾尼卡》的照片。一個軍官問道:「這是你的傑作嗎?」畢加索答道:「不,是你們的傑作。」這個對話很快成為畢加索頗為得意的一個段子,段子的主角甚至變成了德國大使奧托·阿貝茨本人。
晚年的友誼?前段時間流傳一個關於畢加索晚年的故事,說是他晚年孤獨寂寞,與家人關係都不好,以至於與來家幹活的電工相談甚歡,結下了深厚的友誼,一點點電工的活,畢加索足足拖了兩年。兩年後電工不得不離開時,畢加索先後贈送了他幾百張畫作,作為友誼的饋贈。
故事雖然美好,事實上年老的電工在40年後拿出那些畫作請求鑒定時,立即被法國警方起訴為「持有贓物」。經過幾年的調查,幾大疑點浮出水面。比如,畢加索贈畫給別人都要鄭重其事簽名,每次都像第一次簽名那樣認真,而這批畫都沒有簽名。而當時有兩名電工,另一名電工並沒有得到一幅贈畫,這名電工是突然提出離職的,離職後先後換了好幾個住處,而他對此並沒有合理的解釋等等。法國南部小鎮格拉斯法庭最終宣布:擁有271件畢加索作品的退休電工必須將其珍藏歸還。媒體報道估計,這批畫作價值應該高達1.2億歐元,摺合人民幣約達8億元。
依照畢加索一直以來的小氣而精明的作派,贈送這麼大一筆財產給別人,可能性的確不大。
【註:文章主要來源:《畢加索的成敗》約翰.伯格(英)連德誠譯;《畢加索:創造者和毀滅者》阿蓮娜(美)陳子慕譯;《世界名人傳記-畢加索傳》鄭清榮著】推薦閱讀:
※美國富豪為什麼裸捐?
※誕生億萬富豪最多的10個行業
※劉德華都娶不到的她, 4嫁百億富豪, 今單身無人敢娶
※揭秘億萬富豪的共同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