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太素65】在線收聽

平按:《靈樞》「甚」下有「者」字。《甲乙》注云:「惡言,一作忘言。」 微急為肥氣,在脅下若覆杯。 肝脈微急是肝受寒氣,積在左脅之下,狀若覆杯,名曰肥氣。 緩甚為喜歐, 緩甚者,肝熱氣沖咽,故喜歐也。 平按:「喜歐」《靈樞》、《甲乙》作「善嘔」。 微緩為水、瘕、痹也。 陽氣微熱,肝氣壅塞,飲溢為水,或結為瘕,或聚為痹。 大甚為內癰,善歐衄; 大甚氣盛,熱氣結為內癰也。肝氣上逆,故喜歐喜衄。 微大為肝痹陰縮,咳引少腹。 微大,少陽微盛擊肝,乃為陰病肝痹者也。陰寒故筋縮,又發肝咳,循厥陰下引少腹痛。 平按:「陰縮」,「陰」字原鈔脫,謹據《靈樞》、《甲乙》補入,袁刻作「筋縮」,據注應作「筋縮」。 小甚為多飲, 肝脈小甚,是為氣血皆少,故渴而多飲也。 微小為消癉。 微小氣血俱少,有寒氣沖肝氣,遂發熱為癉,消肌肉。 滑甚為頹疝, 滑甚,少陽氣盛也。少陽氣盛則肝虛不足,發為頹疝,丈夫小腹中為塊,下沖陰痛。 平按:「頹」《靈樞》作「」,《甲乙》作「」。 微滑為遺溺。 陽氣微盛,陰虛不禁,故為遺寒也。 平按:注「寒」,依經文應作「溺」。 澀甚為溢飲, 肝脈澀者,肝氣血多寒也。肝血多而寒,不得泄,溢入腸胃皮膚之外,故為溢飲也。 微澀為瘛攣筋。 微澀,血多而寒,即厥陰筋寒,故瘛急而攣也。 平按:《靈樞》「筋」下有「痹」字。《甲乙》「瘛」作「瘈瘲」。 脾脈急甚為瘛瘲; 診得代脈急甚,多寒為病,手足引牽來去,故曰瘛瘲也。 平按:《甲乙》「瘛」作「瘈」。 微急為鬲中,食飲入而還出,後沃沫。 微急者,微寒也。脾氣微寒,即脾胃中冷,故食入還歐出,大便沃冷沫也。鬲中當咽,冷不受食也。 平按:「鬲」《靈樞》作「膈」。注「即」,袁刻作「則」。 緩甚為痿厥; 緩甚者,脾中虛熱也。脾中主營四肢,脾氣熱不營,故曰四肢痿弱。厥,逆冷也。 微緩為風痿,四支不用,心慧然若無病。 微緩,脾中微熱也。脾中有熱受風,營其四肢,令其痿弱不用。風不入心,故心慧然明了,安若無病。 平按:「支」《靈樞》、《甲乙》作「肢」。 大甚為擊仆; 脾脈大甚,是脾氣盛血里,當是被擊,或是倒仆有傷,故發此候。 微大為疝氣,腹裹大膿血,在腸胃之外。 脾氣微大,即知陰氣內盛為疝,大腹里膿血,在腸胃之外也。 小甚為寒熱, 脾脈小甚,氣血皆少,是病諸寒熱病也。 微小為消癉。 微小氣血俱少,故多內熱,熱消肌肉也。 滑甚為頹, 滑甚者,陽氣盛熱也。陰氣虛弱,發為頹。,淋也,音隆。 平按:「頹」《靈樞》、《甲乙》作「癃」。 微滑為蟲毒蛕蠍腹熱。 微滑,陽氣微盛有熱也。蛕,胡灰反,腹中長蟲也。蠍,胡竭反,謂腹中蟲如桑蠹也。陽盛有熱,腹內生此二蟲,為病絞作腹中。 平按:注「桑蠹」,袁刻作「長蠹」。 澀甚為腸頹; 頹,徒回反。脈澀,氣少血多而寒,故冷氣衝下,廣腸脫出,名曰腸頹,亦婦人帶下病也。 平按:「頹」《靈樞》作「潰」,《甲乙》作「」,注云:「一作潰。」 微澀為內潰,多下膿血。 微澀,是血多聚於腹中,潰壞而下膿血也。 腎脈急甚為骨癲疾; 診得石脈急甚者,是謂寒氣乘腎陽氣走骨而上,上實下虛,故骨癲也。 平按:《甲乙》「骨」下有「痿」字。 微急為沉厥,足不收,不得前後。 微急者,腎冷發沉厥之病,足腳沉重逆冷不收,膠胱大腸壅閉,大小便亦不通。 平按:《靈樞》「沉厥」下有「奔豚」二字,《甲乙》「奔豚」二字在「沉厥」上。 緩甚為折脊; 陽氣盛熱,陰氣虛弱,腎受寒氣,致令腰脊痛如折。 微緩為洞,洞者食不化,下嗌還出。 腎脈從腎而上,貫肝膈,循喉嚨,故腎有熱氣,則下津液不通,上沖喉嗌,通洞不禁,其食入腹還出。 平按:二「洞」字下,《甲乙》均有「泄」字。 大甚為陰痿; 大甚多氣少血,太陽氣盛,少陰血少,精血少故陰痿不起也。 平按:注「精」字,袁刻作「積」;「起」下脫「也」字。 微大為石水,起臍以下,至小腹垂垂然,上至胃管,死不治。 太陽氣盛,血少,津液不得下通,結而為水,在少腹之中。垂垂,少腹垂也。其水若至胃脘,盛極故死也。 平按:《靈樞》「少腹」作「小腸」;「垂垂」作「腄腄」;「管」作「脘①」。《甲乙》「少腹」作「小腹」。 ①「脘」,蕭本誤作「腕」。今據《靈樞》改。 小甚為洞泄, 腎氣小甚,是血氣皆少也。腎之血氣皆少,則上下俱冷,故食入口還出,故曰洞泄。 滑甚為癃頹; 滑其,太陽熱甚,少陽虛而受寒,故為頹也。 平按:《靈樞》「頹」作「」,《甲乙》作「癰。 微滑為骨痿,坐不能起,起目毋所見。 微滑,太陽微盛,熱入骨髓,發為骨痿骨弱,坐不能起也。太陽自目內眥而起,上沖於目,故目無見也。 平按:《靈樞》、《甲乙》「目」上有「則」字。《甲乙》「所見」下有「視黑丸」三字。 澀甚為大癰; 澀甚多血少氣不宣,故聚為大癰。 微澀為不月,沉痔。 微澀者,血微盛也。血多氣少不通,故女月經不得以時下也。又其氣少血聚,復為廣腸內痔也。沉,內也。 黃帝曰:病之六變者,刺之奈何? 問前五脈各有六變補瀉之道。 平按:《甲乙》「曰」上無「黃帝」二字;「病之六變」作「病亦有甚變」。 岐伯曰:諸急者多寒, 脈之弦急,由於多寒,有甚有微,即五臟急合有十種,故曰諸急。自余諸變,皆仿此也。 緩者多熱。 由其當臟多熱,致脈遲緩。 大者多氣少血, 由其當臟氣多血少,至令脈有洪大。 小者血氣皆少。 由其當臟血氣皆少,故令脈衰小也。 滑者陽氣盛,微有熱; 由其當臟陽盛熱微,故令脈有滑疾也。 澀者,多血少氣,微有寒。 由其當臟血多氣少,微寒,故令脈澀。 是故刺急者,深內而久留之。 寒則氣深來遲,故深內而久留也。 刺緩者,淺內而疾髮針,以其熱。 熱退氣淺行疾,故淺內疾發。 平按:「以其熱」《靈樞》、《甲乙》作「以去其熱」。 刺大者,微瀉其氣,毋出其血。 大者氣多,故須微瀉;以其少血,故不出血。 刺滑者,疾髮針而淺內之,以寫其陽氣而去其熱。 以其氣盛而微熱,故淺內針仍疾發之。 平按:《甲乙》「寫」作「瀉」。 刺澀者,必中其脈,隨其逆順而久留之,必先捫而循之,已髮針,疾按其痏,毋令其血出,以和其脈。 脈澀,即多血也。以其多血,故先須以手捫循,然後刺之中其脈血。隨其逆冷者,久而留針。以其氣少,恐其泄氣,故髮針已,疾按其痏。痏,於軌反,謂瘡瘢之也。 平按:「捫」《靈樞》、《甲乙》作「按」;「以髮針」,「以」作「已」。《甲乙》「其血出」作「出血」;「脈」上有「諸」字。注「逆冷」,依經文應作「逆順」。 諸小者,陰陽形氣俱不足,勿取以針,調以甘葯。 諸脈小者,五臟之陰,六腑之陽,及骨肉形,並其氣海之氣,四者皆悉虛少。若引陰補陽,是則陰竭;引陽補陰,即使陽盡。陰陽既竭,形氣又微,用針必死,宜以甘味之葯調其脾氣,脾胃氣和,即四臟可生也。 平按:「小」上,《甲乙》無「諸」字。「調其甘葯」《靈樞》作「而調以甘葯也」,《甲乙》作「而調之以甘葯」。 肝滿、腎滿、肺滿,皆實,皆為腫: 此三臟之滿實,皆主癰腫。 平按:「皆為腫」《素問》、《甲乙》作「即為腫」。 肺之壅,喘,兩脅滿; 肺以主氣,故肺生癰有喘也。肺脈上膈近脅,故肺癰脅滿也。 平按:《素問》「癰」作「壅」;「脅」作「胠」,《甲乙》作「脛」,注云:「《素問》作胠。」 肝壅,兩胠滿,卧則驚,不得小便; 兩胠,謂在側箱兩肋下空處。肝腑足少陽脈行在脅下,故肝癰兩胠滿也。足少陽別脈上肝貫心,故熱盛為癰,因即心驚也。肝脈環陰,故肝病熱甚,不得小便。有本作「小和」,字誤。 平按:「癰」《素問》作「雍」。《甲乙》「胠」作「脅下」二字。 腎癰,胠下至少腹滿,脛有大小,髀胻大跛,易,偏枯。 督脈上至十四椎,屬於帶脈,行兩胠,故從兩胠至少腹滿。以少陰脈虛,受病行於兩腳,故脛大小,脾胻大跛。左右二腳更病,故為易也。又為偏枯病也。胻稱膝胻、股胻、髀胻,謂胻通膝上下也。 平按:「癰」《素問》作「雍」;「胠」作「腳」。《甲乙》「胻」作「脛」,無「大」字。 心脈滿大,癇瘛筋攣。 心脈滿實仍大,是則多氣熱盛,故發小兒癇病。以其少血陰氣不足,故寒而筋攣也。 平按:《甲乙》「瘛」作「痓」,下同。 肝脈小急,癇瘛筋攣。 小則陰陽二氣不足,急即為寒,是為虛寒熱乘為癇,及寒為筋攣。 肝脈驚暴,有所驚駭,脈不至若瘖,不治自已。 肝至有驚氣者,是因驚魂,失瘖不言或脈不至,皆不療自已也。 平按:「驚暴」《素問》作「騖暴」,《甲乙》作「瞀暴」。 腎脈小急,肝脈小急,心脈不鼓,皆為瘕。 腎肝二脈小急及心脈不鼓,皆內虛寒氣,故為瘕也。 平按:《素問》、《甲乙》「不鼓」上有「小急」二字。 腎脈大急沉,肝脈大急沉,皆為疝。 腎、肝二脈大,為多氣少血,急沉皆寒,是為寒氣內盛,故為疝病也。
推薦閱讀:

【高注金匱要略35】少白中醫在線收聽
【素問懸解43】在線收聽
【醫經原旨7】在線收聽
【素問識47】在線收聽
【類經38】在線收聽

TAG:黃帝 | 黃帝內經 | 內經 | 在線收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