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歷史細節中的梅貽琦和吳晗

歷史細節中的梅貽琦和吳晗 馮遠理歷史是需要細節的。只有細節,才能使那些已經走進歷史的人物重新復活;只有細節,歷史人物才能不被宏大敘事所遮蔽。宏大敘事可能被拔高、扭曲甚至歪曲,但細節卻能體現一個人的真性情。著名學者何兆武先生在他的口述暢銷書《上學記》中給我們提供了許多鮮活的細節,眾多的歷史文化名人在他的口中又栩栩如生的出現在我們面前。大才子楊振寧、黃昆,狂傲不羈的殷海光,他的好友、世界著名邏輯學家王浩,一個個個性鮮明的人物,讓人忍俊不禁。但我印象最深的不是這些人,而是梅貽琦和吳晗。兩人在聯大的不同表現體現了他們的修養和風度。梅貽琦當時是西南聯大的常務委員。由於另外兩個常務委員蔣夢麟和張伯苓常年不在昆明,因而他是西南聯大實際上的校長。吳晗當時是歷史系教授,教中國通史。大凡在危機的時候,最能體現一個人的人格。「飛虎隊」來昆明之前,日軍飛機幾乎天天來轟炸。飛機一來,聯大師生就要跑警報。當時梅貽琦已經50多歲,他的衣履總是整潔,永遠拿著一把張伯倫式的雨傘,走起路來不慌不忙、不緊不慢。即使跑警報的時候,周圍亂鬨哄,「他還是不失儀容,安步當車慢慢地走,同時疏導學生。可是吳晗不是這樣,有一次緊急警報,我看見他連滾帶爬地在山坡上跑,一副驚慌失措的樣子,面色都變了,大失一個學者的風度。」抗戰期間,聯大的條件及其艱苦,學生們住的是茅草屋,吃得是「八寶飯」(含有霉、苦、酸等八種滋味的米飯)。老師們也好不到哪裡去,許多教授生活都很困難,梅貽琦家也不例外。梅夫人只好和一另外一些大學教授的夫人在外邊做點零活補貼家用。梅貽琦的兩個孩子也在聯大上學,按照規定,聯大學生都可以領取救濟,但梅貽琦沒有讓孩子領取。政府考慮到聯大領導的困難,決定給梅貽琦和五位院長一點補貼,但被梅貽琦和院長們謝絕了,他們要和師生共患難。當政府需要學生兵來掌握先進武器對日作戰時,梅貽琦又讓自己的兒子參軍。梅貽琦不可能不知道這樣做的危險。聯大的另一位常務、南開大學校長張伯苓的小兒子就是在「淞滬會戰」中,駕機轟炸日機而被擊落身亡的。吳晗在聯大的時候,因經濟不寬裕,當起了二房東。所謂「二房東」,就是先租一所比較大的房子,然後分租給各家。按說這也沒有什麼,只不過是吃差價,至少不違法。但「吳晗經常趕人搬家,說是有親戚要來住,要把房子收回去。不知道他是不是真有親戚要來,不過在舊時代,二房東要漲房租的時候總是這樣趕你走。吳晗轟過我們幾次,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果沒有這些細節,我心目中的吳晗和梅貽琦就不是這個樣子。梅先生以其高風亮節、光風霽月的高貴品質,給清華、聯大的學生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海內外校友至今都稱這位「寡言君子」為清華「永遠的校長」。但吳晗卻給他的學生留下了另一種印象。我在想:教師的一言一行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學生。何兆武就深受梅先生的影響。2001年,清華大學準備為何先生舉辦一個80壽誕慶祝會,邀請許多人參加。但是何先生一直不同意,認為自己不是什麼大人物,不配。開慶祝會的時候,他的學生去接他,何先生早已鎖上門,飄然離去。我估計這在中國學界目前情況下,不是絕無僅有,也是鳳毛麟角的吧。
推薦閱讀:

衣櫃內部尺寸大全 細節處理別忽視
台灣細節(一)
[新年特輯] 做最有教養的自己,從這36個細節做起
戀愛中哪些細節可以提升對方對你的好感?
新房裝修有奧秘 五大風水細節需考慮

TAG:歷史 | 原創 | 細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