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而不死是為賊」, 人到老了不死就是賊么?這句話該怎麼理解?

中華文化思想的集大成者,儒家學說的創始人孔子是個溫文爾雅,不會去訓罵你的一個人。他所注重的便是「仁義」「禮樂」」以德教化」他的思想也影響及滲透在了每一個中國人的生活理念中。他曾說過一句話被廣為流傳 「老而不死是為賊」,這句話怎麼理解呢,這要從孔子當時的生活背景出發了,孔子一直奉行著「尊來愛幼」的觀念,他覺得不去孝敬父母的人,就一定要受到斥責。

孔子有一位從小和他一起玩大的發小叫原壤,道家人物,父母去世後,孔子去弔唁,但當孔子去了原壤家才發現原壤叉著雙腿,很不雅的坐在那裡看著孔子,孔子當然覺得這並不是一個孝子的表現,所以很是生氣,嘴裡一邊訓斥著,一邊拿起手裡的拐杖朝著原壤的小腿敲打了上去,說道:你這個不孝子,小時候不去孝敬自己的父母,長大了便是一事無成,年齡這麼大了還不死去,真是禍害世界,傷害自己。當然,賊在這兒,是一個動詞,是禍害的意思。

孔子所講的這句話,就與道家思想有了很大的不同,儒家覺得在父母離開後,就應該什麼都不去做,守孝三年,這樣才稱得上是一個孝子。但是道家則並沒有那麼多的虛文縟節,一切呢應該遵循自然法則,人離世了就是重歸大自然,沒必要在乎這些形式,孔子想必然是不認同的,因此,也便有了這句「老而不死是為賊」

在現實主義中,大多人會認為:年齡這麼大了還不離世,沒有了生活自理能力,沒有了自己賺錢的能力,需要別人的照顧與看護。那這樣,跟賊也就並沒有太大的不同。

其實呢,很多時候,很多事情的真相,並不一定是你自己認為的那樣,不可以去望文生義,去憑藉自己的想像去理解,孔子想要表達的老而不死,說的是這個人毛病事情多,不去講仁情道德,長大後也並沒什麼大的作為,老了還沒什麼德行,那就是在禍害這個社會么?並不是我們所理解的那樣。

當然,不能否認,這個時間上可能存在一部分壞老人,但那也只是壞人變老了,並不是老人變壞了,讓我們始終相信以及堅信,「仁義」永遠在我們心中,孔子的儒家思想也永遠使我們銘記心中。

推薦閱讀:

神經官能症應該怎麼確診?
清理肺部的瑜伽動作,日常生活中怎麼清理肺部
日本強硬派上台,中國怎麼辦?
孕期怎麼做對順產有幫助
免疫力低下怎麼辦 吃這些常用食材能幫你

TAG:理解 | 怎麼 | 這句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