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引用)三槐堂:中國教育之「九問」!
一問--誰在加大功課的難度?
現行教材難度肯定比以前容易了,以初中語文為例,新世紀前語文有語法內容,僅多重複句就足以讓孩子們頭暈目眩,甚至老師們也經常為「第一重」在哪兒劃分爭論不休,還有句子成分、詞性、古漢語語法等無不錯綜複雜。然而這一些早已淡出了教材,現行的初中語文教材,重在培養學生的語感和語文素養,選文可謂文質兼美。
但是,孩子們的負擔輕了嗎?題目容易了嗎?沒有。先是作業種類:日記、鋼筆字帖、詞語抄寫本、「每課一練」、「單元練習」、作文本、課堂筆記、錯題本;再看看主打作業:每課一練,每課分成「基礎題」、「提高題」「拓展題」,名目繁多,題目刁鑽古怪;再看看他們教材外的「教材」:優秀作文選、「課外美文」、名著、「古詩文誦讀」、「本土語文」;還有家教等著語文成績「不好」的孩子。
數學呢?還有哪家不在補充了另一本教材--奧數?
英語呢?已經下放到了幼兒園了,據說是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我要問:是誰加大了功課的難度?
國家?國家不是一直在提倡「素質教育」、教材也變得容易了嗎?
教育部?高考作為選拔性考試,自然有難度,但不論怎樣難,都靠了「考綱」的譜呀。
學校?對,是學校,為了創「品牌」,保「名氣」,制定了各種辦法,確保中高考的勝利。但學校能承受如此之重嗎?又是哪只黑手操縱著懂「教育」的人違背教育規律辦事?
家長?有幾位家長能像鄭淵傑一樣為逃避瘋狂的應試而讓自己的兒子從小就自學,聽到最多的一句就是:看著孩子就心疼,但是,沒辦法,大家都這樣。
教師?教材是國家的、教輔是配套的、資料是正式出版社的,任務是學校下達的,關教師什麼事?學生學業負擔重的背後是教師的「教業」負擔重;學生題目難,教師就難不倒?現在的「奧數」題,教師自己就很多不會做,不是教師無能,是題目太狡猾,可憐了我們的孩子!
國家、教育部、學校、家長、教師都不是。
誰是兇手?站出來!
二問--是誰在「妖魔化」教師?
我用「百度」搜索了一下「禽獸教師」這個關鍵詞,共找到相關網頁約94,200篇;我輸入「有償家教」搜索找到相關網頁約93,600篇。網路輿論正熱衷於此類信息的發布與炒作,網友們甚至把前者當做黃色小說在閱讀;把後者當做嫉恨教師的理由。而當我輸入「體罰」二字的時候,更是出現約1,320,000篇相關網頁,大多數網頁上,網民借題發揮,以偏概全,貶低所有教師的人格,辱罵所有教師,甚至要求取消教師節,一時間,昔日光鮮的教師被嚴重「妖魔化」。
我相信教師群體中確實有一些敗類,他們的禽獸行為永遠不會得到人們的原諒,他們的靈魂也永遠不會得到超度;但我也相信,在世風日下的今天有更多「禽獸大款」、「禽獸明星」、「禽獸官員」,甚至禽獸不如。再退一步看,某教師犯了罪,人們憤怒之下將他個人稱為「禽獸」,一吐心中憤懣,可以理解,但把這種惡名置於一個社會職業之前,謂之「禽獸教師」,泛化為一個群體,給所有教師無一倖免地背上了黑鍋,這未免太以偏概全了,「公僕」中幾個不包二奶、但我們卻不去稱他為「禽獸公僕」。人民教師全國有1200多萬,禽獸畢竟是少數。我所在的學校有300多名教師,他們無不恪守著職操、奉行著名譽校長(原)冰心老人的題詞「有了愛,便有一切」的教導,深得社會之信任。
我相信教師群體中有不少人在經營著「有償家教」,甚至違反規定在地下運作;但我更相信,教師,作為技術性工種,他們的賬面收入大大低於同類人收入,更別提與「公務員」相提並論,《教師法》中所云「教師月收入不低於當地公務員」永遠是「神話」,你看看公務員們所抽的,所喝的,所住的,還有他們雄氣的態度中就知道是什麼給了他們「膽氣」;我也相信最廣大的農村教師面對更為貧窮的農民,他們拿著以「元」計算的補課費。
我相信有教師在體罰著孩子,但我也相信有學生在挑釁著教師,挑釁著課堂;我更相信有很多教師被家長辱罵、毆打,甚至毆打致死!我還相信有更多的教師在用全身心的愛呵護著孩子們,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不論怎樣,教師依然是這個社會大的人群中文化素質最高、品德修養最好、收入最不合理、為公民要求最高的人群;但我們無悔!
肖川博士曾建議媒體對教師中的類似於「禽獸教師」的現象要少報道或不去報道,否則會降低教育的力量。我以為然。武打小說和打擊犯罪的報道無不在宣揚懲惡揚善,但有很多人看後去做了「惡」,殺了「善」;太多的報道會讓我們的公民輕視了教師這個稱號,一旦孩子們也加入了這個輕視的行列,請問:我們的教育還有力量嗎?尤其是今天,污濁的社會風氣已經緊逼到學校的牆下,學校,這最後的諾亞方舟將承載一個民族走向清明,我們再超它去潑盡污水,最後受害的恐怕不是幾個人了。
我們愛著這個教育,社會的文明全憑它才得以薪火相傳,家庭的美好未來也依仗教育去實現;我們又恨著這個教育,它幾乎榨取了我們收入的一半。於是我們也學會了用商人的眼光去打量我們的教師,不僅表現在價值的交換上,也體現於對產品質量的本然懷的疑上。我的一位同時是河南人,他們那裡依然保持著2000多年前的尊師重教的淳樸民風,過年的時候,總要送上一點臘肉什麼的,半夜裡掛在老師房檐下,然後悄然離開……如此世風,受益的恐怕不僅僅是教師本人吧。
古人云:「國將興,必貴師而重傅;國將衰,必輕師而賤傅。」凡是文明的國家都有尊重知識,尊重教師的傳統。我從來沒有看到哪一個國家和社會像我們今天中國這樣作賤教師的,從來沒有看到有什麼群體像這些人一樣缺乏最起碼的分析能力與認識能力,沒有,從來沒有。
如網友所問:「五四」後,我們把孔子打倒了,收穫了什麼?文革間,我們把「臭老九」批倒了,又收穫了什麼?今天,我們要把教師批臭,又想收穫什麼?
三問--誰動了課外活動這塊乳酪?
學生的課外活動被老師或作業「霸佔」已經不是新聞,隨著年段的增長這種「霸佔」現象趨嚴重化,至於初三、高三畢業年級,擁有一節課外活動已經是一種奢望了。有的學校,有課外活動,但卻是一種變味的課外活動,搞什麼集體「研究性學習」,有的則強迫學習學習「鋼琴」「繪畫」等藝體項目,名曰:素質教育,這是另一種變相「霸佔」。
班華老師主編的《中學教育學》(人民教育出版社)對課外活動的意義作了四點闡述:
(一)可以豐富學生的課餘生活,通過自覺自愿的健康的實踐活動,有效地培養學生優良的思想道德品質。(二)能夠促成學生在全面發展的基礎上充分發揮各自的特長,適應學生多種需要和個性差異,培養、發現和選拔各種專門人才。(三)能夠使學生多渠道地獲得即時信息,擴大知識面,開闊視野。(四)可以使學生手腦並用,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創造性。
這很權威了。似乎可以用這樣四個詞去概括:品質、特長、視野、創造性,這應該是作為人才的重要原素,但恰恰被我們無情的拋棄了,我們只在收穫一個詞--「應試」,現在大學生出現的種種問題(如品質問題、社會交往能力問題、動手能力問題、想像能力問題),是否可以簡單的追溯到中小學課外活動的被「霸佔」呢,當然不能簡單歸結於某個時段的取消,但中小學是簡單的取消了這個時段嗎,取消的恐怕是一種理念、一種素養、一種文化。
就拿「創造性」來說吧,你說現在的孩子幸福嗎?物質上確實是幸福的,但很多情況下這種「幸福」的孩子們並不「領情」,你在餐桌上說「兒子,你吃得多好呀,爸爸當年……」,你的孩子一定會說「我的兒子今後比我這時候還要好」的話,並且現在孩子好像並不在意自己的吃穿。精神上呢,還幸福嗎?首先他們不會「玩」了,一切都是現成的,玩具廠商已經包辦了一切的思考和創造,孩子們只要動動指頭就能實現聲光電的炫目耀眼,我不知道不能享受勞動的快樂是否還叫快樂,我也不知道不能享受自己勞動成果的快樂也是否能稱作快樂!
在1992年頒布的《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小學、初級中學課程計劃(試行)》中,一種新的課程類型--活動課程首次被列入課程計劃,這一重要舉措對於我國改革傳統課程體系、推動課程現代化具有重大的意義,應該說這是一次難得的進步。
它將原來那些屬於課外的活動--這些活動常常處於可有可無的從屬地位,變成正規課程的一部分,表明我國在課程設置上第一次出現超越傳統的學科劃分範圍的活動性課程,開始重視活動學習在課程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這與當今國際上中小學課程改革中,重視以體驗、活動為基礎的綜合學習的發展趨勢相一致。它不僅有利於課程類型的多樣化,而且可以說是我國學校課程觀的一次認識上的飛躍。縱觀全國,十五年來,仍停留在紙上談兵的水平,「活動課程」也好,「課外活動」也吧,面對應試,安能有你的立足之地?
相對於學科課程,活動課程(課外活動)是一塊芬芳的乳酪,不要動它了,豈止是孩子們需要,更是未來社會發展與進步之需要。
四問--「德育」安在?
世風不淳,德育焉附?
現在有人懷念毛--澤東時代,不是懷念那個時候的物質匱乏,而是世風,還有堅定的信仰;現在的世風,可以用「江河日下」來形容。我有一個英國朋友,他很詫異中國為什麼有那麼多「防盜窗」、「防盜門」,我實在不好意思告訴他「那是防不住」的,別以為我是說小偷本領大,我是在說「防盜窗」、「防盜門」是假冒偽劣呢!而最讓國民痛心的是官員腐敗,我們來看一組近20年省部級以上腐敗官員總匯的資料:
(資料附後)
這些腐敗的背後是什麼,這不是貪污、挪用了幾個錢的問題,關鍵這些腐敗的背後是--魚肉鄉民、草菅人命和由此而形成的老百姓對政府的不滿和世風的墮落!這才是最可怕的。
世風是孩子們健康成長的土壤,是社會進步的基礎,是文化傳承的標誌。有人指出學生德育的「5+2≤0」的現象,是說學生5天在學校里接受的教育效果,遇上2天的休息日接觸社會,使得教育的作用消失殆盡甚至還有負作用。學校德育在固守著校園這片土地而孤芳自賞,我們不要指望有一個真空環境從而對不良現象閉目塞聽,國民整體道德水準下降和國風不淳讓我們的德育如同風浪里的孤舟,隨時都有可能葬身於無形。
還有那個網吧,現在青少年犯罪80%是受網路影響。根除不了引誘人犯罪的網路內容和遊戲軟體,還根除不了大庭廣眾之下的網吧?我對吸煙有害健康但國家卻在認可煙草業十分不理解,有人告訴我這牽涉國家稅收和國際慣例。那麼網吧呢,這裡面的稅收可能少得可憐吧。現在很多准門戶網甚至就是門戶網都有「敏感」內容和「敏感」廣告,要知道,瀏覽網站的還有未成年人呢!
唉,世風不淳,德育焉附?
應試不改,德育安存?
學校真的還在固守著一片純潔的「孤島」嗎?未必。在應試的壓力下,教育已經窄化成學科教學,進而繼續窄化成做題,甚至做題也「八股化」了。
看看德育教材,從小學到高中,整體缺少核心理念和價值觀,又過於抽象。德育許多內容常以理論的形式呈現在人們面前,很多時候忽略了人的認知規律,先感性後理性,先具體後抽象。談及愛國,就是「我要努力學習,將來為國家……」。什麼是中國,卻不能很明確具體地讓學生感受到:中國就是黃河、黃山、長江、長城;就是秦時明月漢時關;是秦皇漢武;是楚辭漢賦,唐詩宋詞,明清小說;是春節的鞭炮,端午的粽子,中秋的月餅……。客觀上,單列的思想品德課也為道德教育的窮途末路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或許正是目前人們的道德水準大大缺失,所以才特設以強調。其實思想品德是在日常生活中,在各門功課的學習中自然生成的,而不是你隨意附會在上面的,因此有專家指責「滲透說」,應該是不無道理。
這僅有的教材還在使用嗎?回答是否定的,很多學校就開設統考科目--語、數、英等,正規一些的學校課表上排上了,只有在檢查的時候才匆匆上上幾節,並且教學生撒謊,說「我們一直在上」(可憐的德育!),檢查團一走,一切照舊。
教材是死的東西,活的人是如何德育的呢?去年我招了一個高二新生,那天我領他去見班主任,班主任是一臉的冷酷,問學生道:你知道我們的規矩嗎?你看你的頭髮,我們這裡不準打赭喱水的,還有你的耳環要摘下來,你有手機嗎,讓家長帶回去!孩子唯唯諾諾的答應著,過了一會兒,班主任又說,你上課聽不懂是要回爐的。
我站在一邊十分尷尬,這個孩子是一所重點學校的「好生」,家庭殷實,穿戴自然要好一些,這且不說,你憑什麼判斷別人「聽不懂」,你又憑什麼「一臉嚴肅」?後來我與這位班主任交流,他笑笑(老天,他居然會笑!)說:給他一個下馬威嗎,要不以後不好辦,影響班風,沒有好的班風如何應對高考。
又是高考!
把學生首先當著「敵人」去德育,或許又是一項「中國特色」吧,我有一個朋友,他寫了一本書--《班主任兵法》,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一版再版。他給我也寄了一本,實事求是的說,我沒看,不是我「孤傲」,而是這本書的名字我不喜歡,「兵法」,學生是敵人?在「教育在線」上我們就他的書名爭論的很兇,他還是沒有改名。或許你要問了,不是很暢銷嗎?我只能說,「中國特色」,再問我,我又會說:感冒也很流行。所以,「政治工作要靠說服,不能壓服,壓而不服。」(毛--澤東)
之所以如此急功近利,誰之過?
嗚乎,應試不改,德育安存!
五問--教育,是誰「qiang奸」了你?
今日瀏覽「教育在線」,有網友貼出這樣一則消息:
某縣教育局長新官上任大喊分數
「只有分數,只要分數,考試成績出不來,一切都是屁話!」
「以前我們總是說,重結果,更重過程,現在,我要說,一切只看重你的分數,你說你做得在好,成績出不來,你是在做無用功,我只看你的分數!」
「以前我們走了很多彎路,現在我們還是要回到這條路來,這是務實的態度!」
「今年,職稱評定只看分數。」
「我給兩年時間教研室,如果還不能把分數搞上去,你們統統下崗!」
「我們要教會學生應試,有時分數這東西是很容易得來的,根據我多年的經驗,現在考試的選擇題,答案多是B。」
讀罷,十分震驚,甚至懷疑事情的真實性,但環顧一下中國教育的現實,又不能不信。
這位新上任的教育局長這段講話的層次還是非常清楚的:一開始先聲奪人的用了「只有」、「只要」強調了「考試成績」是「一切」的充分、必要條件,為突出其重要,不惜暴露自己語言修養的粗俗,用了「屁話」這個髒詞,足見其「自我犧牲」的精神;第二層進行了深刻的反思,過去「重了過程」、「走了彎路」,我理解,新上任的幹部總要對前任的政策作一些「反思」,以提醒屬下,現在我是局長了,我有我的思路,這是官場潛規則,況且「我只看你的分數」還有「白貓、黑貓論」的理論依據;第三層是提出配套措施:「職稱評定只看分數」、「不能把分數搞上去,你們統統下崗」,「職稱」、「下崗」,這位局長大人正好抓住了教師的「軟肋」,可謂「切中要害」,不簡單;最後一層的「現身說法」:「現在考試的選擇題,答案多是B」,問題是,現在考試「選擇題」越來越少了,至於答案「多是B」我這裡就叫他「B局長」吧,原諒我也用了一個髒字,其實,局長能用,我也能用。
「B局長」的「宏論」使我想起了「注水牛肉」和「圈養牲畜」,商人為追求利潤最大化,無條件的選擇了「圈養牲畜」去投放市場,甚至以身試法對牛肉進行注水。他的「惟分數論」何嘗不是「圈養牲畜」甚至就是「注水牛肉」。但現在很多商人都在講「品牌服務」,講「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從這個意義上看,「B局長」就有點「奸商」的味道了。
高考的取向是「分數」,從人才的終極意義上來說,「分數」不高,不等於素質不高,現在有很多學者在關注「十名左右現象」,也有很多公司打出「只要中等成績的畢業生」的用人口號;從高考的命意上來看,它有著目前無法替代的價值,但這並不能掩蓋高考的不合理因素,高考改革的呼聲正是源生於此;從分數的取得來看,它應有幾條底線,學生的健康是第一條底線,第二條底線是學生的可持續發展,還有第三條,就是學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如此道理,「B局長」應該懂得,「應該懂得」卻還如此叫囂,唯一的理由是「昧著良心」、「不懷好意」,當然,他也有難處,不這樣「矯枉過正」,難顯其「魄力」,更不能在未來取得「政績」,沒有「政績」,何以報答「組織」信任?又何以為今後升遷撈下「資本」。只是這「資本」比國庫里少一些社保資金更具有危險性。
「B局長」的這種思維我們並不陌生,某些地區為單純追求GDP,破壞環境、浪費資源,影響了城市(或地區)的可持續發展。一般而言,環境可以治理,資源亦可再生,唯獨人才難以重鑄。明知不能為卻為之,是民族未來的屠夫。
前一階段,我的一個同事告訴我,他們原來工作的縣裡新任的教育局長是某鄉鄉長,這位局長一上任就召開中小學校長會議,宣布:高考各項指標(重點線、全市排名等)分配到各高中;嚴令,不能達到,校長易人。校長們又將指標分割到班級,班級再分給給各科任老師,科任老師在落實於每一位學生。這位局長很得意自己的這一套,自稱是「企業產量承包制在我縣教育領域的一次成功嘗試」。噢,我差點忘了,他的鄉長出生。
「政客」插手教育,是喜,是憂?難道又是「中國特色」?
無獨有偶,在同一個帖子下,又有網友提供了一則新消息:
某縣政府組織召開全縣完中高三年級教師及高一,二年級組長會上,縣委宣傳部長的發言:⒈分數第一,育人次之。⒉我們是老子,你們是兒子。⒊素質教育是騙人的。⒋學校領導管不到教師就是無能,老師不聽領導的話就是無德。⒌農村中學老師幹得好,調到一中來;一中的老師干不好,就把你給送到**學校。
我已經有點喘不過氣來了。
不過,我讀了他的話以後,倒明白了許多問題的原委。明白了國家教委為什麼要三令五申的提出加強中小學生思想道德素質教育;明白了現在考公務員那麼熱門;明白了指鹿為馬的痛快;明白了極端主義的思維;明白了教育不均衡發生的「人禍」。
血淋淋的五條,jiang奸著中國教育,「宣傳部長」們在中國未來命運的痛苦的叫喊聲里獲得著淋漓的快感。
該結束了。
六問--「規則」因誰而定?
張元根據王朔同名小說改編的電影《看上去很美》是一部發人深思的作品,聽我的同事介紹劇情後我一直以為是美國電影(請原諒我的孤陋寡聞和「月亮是外國圓」的習慣思維),裡面有這樣幾個鏡頭:
1、一聲哨響,小朋友一個個撅著小屁股來了,班主任李老師給他們擦一下(算是洗了屁股了?);
2、早上集體上廁所,誰拉出了屎就獎勵一朵小紅花;
3、孩子們洗了手後一個個舉起雙手(多麼熟悉的鏡頭,僅僅是熟悉嗎?),老師替他們一一擦手;
4、孩子們學習「小褂子,穿穿好,扣子扣眼要對齊……」的童謠,並由正反兩個典型現場表演穿衣服。
所有的一切都在提醒幼兒園的小朋友--規則,要按規則行事,專家們說這是養成教育。誰不按規則行事,就得不到象徵榮譽的「小紅花」,誰「出軌」,誰就會遭遇「孤立」,影片中主人公是「叛逆」的方槍槍,屢次違「規」,策劃「暴亂」,最後被關禁閉,黑暗的屋子裡,他想起了救命恩人,他呼喊著:孔院長(這個老太太,如何姓「孔」?服了流氓王朔了)!正是這個孔院長對方槍槍一番「苦口婆心」後,召集她的屬下,用低沉的音調斬釘截鐵的說:「告訴所有老師和小朋友,孤立他……」
何止是幼兒園有太多的規矩?孩子們在成長的一生中都被「規矩」所囿:中小學生守則、實施細則、校規、班規等等等等,我無意於指責「規矩」,只是想問一句:這些規矩為誰而定?為孩子?還是為成人世界?以孩子為本,還是以管理者為本了?
電影里出現過無數次哨聲,每一次都在敲擊我的心靈,管理者把對生命(雖然弱小)的呼喊和關愛簡單化為「哨聲」,這使我想起了對於羊群、馬群的飼養,不也是用哨聲在下達著各種命令。我們到底是把這群孩子當做人在教育,還是當做牲口在餵養?我明白老師們的辛苦,面對那些幼兒,用嗓量是何其大?但一聲急促的哨聲和一聲深情的名字呼喊對於一個幼小的心靈是如何不同的感受啊。我真當心,今後這些小朋友走在大街上聽到哨聲會不會神經質般的脫下短褲、撅起屁股?
「哨聲管理」在軍營里常見、在監獄裡也有、在室外體育課上也不少,對於幼兒,包括中小學生日常管理我還是喜歡人的聲音,具有溫情的人的聲音。聞雞起舞,提醒的是韶華難再;聞哨而動,運用的則是動物的條件反射。
「小紅花」在影片中具有線索意義,也是「看上去很美」之「美」之表面所指。孩子們真有好的表現用「小紅花」予以鼓勵的卻無可厚非,關鍵是老師怎麼看待「好的表現」中「好」。幫助同學了是「好」;飯前便後主動洗手了也是「好」,這些「規則」還是要提倡的。但「誰拉出了屎」就「好」,就要「獎勵一朵小紅花」我是無論如何也想不通的!這統一,那統一,「拉屎」也能統一?或者說通過一段時間的強力「養成」能促使統一?
請你們檢查一下自己所定的「規則」,有沒有這樣的「拉屎規則」,如有,請從牆上摘除。
再看看第三個鏡頭:是老師為孩子們擦手,因為孩子們洗手了,手上有水,這似乎無可指摘。問題是,為什麼不讓孩子們自己用毛巾去擦手,不是養成教育嗎?我們可以代替孩子勞動,卻無法代替孩子成長,更不能剝得孩子們成長的權力,何況這種「擦手」是以「關愛」的名義!如果問題僅僅是替代,我們還可以說一句:用心畢竟是好的,就像我們無法去埋怨爺爺、奶奶們的溺愛一樣。請大家注意了:孩子是舉著雙手過去的,常識告訴我們,水完全可以順著孩子們的嫩滑的手臂鑽進任何一個可以到達的地方,冬天,假如是冬天,僅僅為了老師能正好夠得著、順手。你說:規則為誰而定?
那首「穿衣服」的童謠我們並不陌生,更不反對用童謠讓孩子們學會自己穿衣服,我們反對的是一定讓每一個孩子都學會穿,否則就要「示眾」,方槍槍努力的自己脫著毛衫,用盡了吃奶的力氣,旁邊的李老師冷冷的說:你就耗吧,沒人幫你。一旁的生活老師看不過去了,要幫他,李老師說:不行,這孩子,不能慣他。方槍槍在眾人的「哈哈哈」的笑聲中終於尿了褲。因為「規則」,方槍槍付出的也忒慘重了,「閑看的人們」「酒醉似的喝彩」莫非是「養成」的另一種代價?抑或的國民劣根性的復甦?
我就不相信,方槍槍今天不會穿,明天還不會,為了規則,為了顯示自己教育「成果」,抹殺差異,無視區別,不知道這樣「規則」和「潛規則」還有多少?這樣的養成方式還有怎樣的觸目驚心。
李老師們制定著那個幼兒園的「規則」,是以「狼外婆」為本,那麼教育主管部門的「規則(守則)」,是以誰為本,該不是以「群狼外婆」為本吧?
如果不是,我怎麼滿世界聽見「救救孩子」的呼喊!
七問--誰在導演「免費教育」下的亂相?
新《義務教育法》去年9月1日開始實施,其中第一章第二條規定:「實施義務教育,不收學費、雜費。」同時,第八章第六十一條規定:「對接受義務教育的適齡兒童、少年不收雜費的實施步驟,由國務院規定。」
這應該是一項前所未有的動作,全國人民無不欣喜,然而事情並沒有那麼簡單,我所看到的情況著實令人擔憂。
我調查了一所鄉辦完小,原來學生人均可收180元(不含書本費),現在縣財政劃撥辦公費用是每生80元,活生生的少了100元,這所小學共1000學生,每學期少收十萬元人民幣。校長擔心:學校正常運作和教學積極性如何體現?老師埋怨:日子怎麼過?辦公經費一下子少了55.56%。原來用以刺激老師工作積極性的獎金沒了;代課費也沒了;小的教學設施、設備改造經費沒了;房屋維修費沒了;當然,請客吃飯的來源也斷了。應該說前幾項還是合理的,甚至需要加大的,尤其在老師待遇不高的情況下,適當的「開源」是可以理解的,況且,是一種獎金形式。或許您要說,縣財政還可以多劃撥一點,那簡直是異想天開,與虎謀皮。
所以,我常常跟我的同事們說「九年義務教育免費制」是不配套的「好制度」。辦學條件的改造、教師待遇的跟進,應該與《義務教育法》同步進行,以法律形式促進地方政府作為。可惜,地方政府你掏老百姓的錢他睜一眼閉一眼,要不然就不會有那麼多的亂收費,甚至坐地分贓,讓他自己掏錢給教育,尤其是給農村薄弱學校,就如同割他的肉了。有時,我看到種種亂相,甚至懷疑「九年義務教育免費制」是政府在「作秀」。
你看,學校沒錢了,於是到處在挖空心思,4月12日央視《午間新聞》報道杭州某些學校雙休日補課現象「猖獗」,還美其名曰「素質教育」,開設「記者班」、「創新思維班」、「口語交際班」,其實就是惡補語、數、英文化課,為了讓所有學生都參加,班主任、課任老師一開學就打電話等做家長工作,好讓他們「自願」,為了使自己的補課行為「合法」化,所有補課活動都由一所民辦教育機構(行知民辦學校)承辦,其實那些搞「素質教育」的均是孩子們的課任老師,而這所民辦教育機構的董事長就是該區教育局局長。央視記者評論說,之所以如此「猖獗」是因為利益的驅動。我很為我的同事抱不平,我還是要追問一句:誰在逼良為娼?
更為過分的是安徽某縣,總人口不過區區五十幾萬,在狹小的縣城就擠有大小十幾所民辦小學,這些小學的學生都採用寄宿制,每學期都要繳納2000~5000元不等的各項費用,各鄉鎮有相當大比例的家長都把孩子送到私立小學讀書,可憐了鄉鎮小學,合併的合併,剩下的是苟延殘喘,師資力量薄弱,教學設備陳舊;更可憐了我們的家長,沒有享受「免費」的一點益處,倒是將自己純收入的幾乎全部都「寄宿」了;孩子們呢,打小就遠離父母,似乎「獨立」了,然而他們在自己成長的過程中缺少了家庭教育的及時補位,可憐見的!(今天,是星期天,很多學校接送車到鄉鎮接小朋友,那些接送車,很破舊,一看就是二手車,車裡擠滿了小朋友,我當心,總有一天,這些車要出點問題)。我又要問:又是誰在操縱這些咄咄怪相?教師有這麼大法力么?你要知道,這十幾所私立小學沒有一所投資人是教師身份,當然,「拿乾股」的教育局官員們除外,他們好歹也是教師出身。
教育,沒有「一攬子」解決方案,光靠「免費」,「亂相」還會不斷滋生。
八問--留守兒童豈能一寄了之?
留守兒童,已經扯動了中華民族的神經,我們與其反思「80後」現象,到不如勇敢面對「90後」的現實,予以考量解決。
早上,聽央視「朝聞天下」說我國留守兒童已達2200萬,這個數字還在不斷上升,我國有1.5億外出打工的農民工,每年還在以500萬速度遞增,各地出台了很多辦法解決留守兒童問題,其中有:辦全寄宿學校、代理家長、安裝可視電話、網路視頻對話。其中「辦寄宿制學校」據說孩子們受惠最大,果真?
國務院農民工工作聯席會議辦公室、全國婦聯等12個部門共同組成的農村留守兒童專題工作組組長、全國婦聯書記處書記張世平說,留守兒童主要面臨五大問題:生活問題、心理問題、教育問題、道德問題、安全問題。
全寄宿制只是部分解決了這五個問題,並且還因此產生了新的問題。
「生活問題」應該說得到了有效的解決,很多寄宿制學校無論是營養配餐,還是生活管理,都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辦法,尤其是按時接受各種預防性疫苗得到有效保障。但我們必須注意到,很多寄宿制都屬於民營,利潤是他們的唯一追求,勢必對外出打工的家長們產生一筆不小的開銷,還有的學校,零食未禁,孩子們更是爭相購買,甚至攀比,「回家總是要錢」成了家裡大人的苦惱。
關於「心理問題」,張世平說:由於得到的親情、情感和心理關懷的缺少,許多孩子缺少傾訴和尋求幫助的對象,又很少與外界接觸。在調查中我們發現,這些孩子其實特別想和家人在一起,這是他們最大的心愿。由於不能和父母一起生活,久而久之,有的孩子就與家人產生了隔膜和陌生感,內心的封閉、情感的冷漠、甚至行為的孤僻等也不同程度地存在,容易出現性格上的缺陷和心理上的障礙。
寄宿制解決了這些問題了嗎?客觀上的寄宿制學校之間的競爭,大家都忽略了孩子的心理輔導,應試的壓力讓老師們無暇顧及孩子們的心理,即使顧及了,試問:血濃於水的親情豈可替代?孩子們需要家長抱一抱、親一親、聽他訴說訴說,老師能做到嗎?況且,寄宿制學校的老師本身工作等壓力就很大,不客氣的說,自己就有心理問題,程度不同而已,何以疏導別人?何暇疏導別人?
「教育問題」好像能全部解決,至少解決了輟學率高的問題、學習時間的保證的問題、基本學習任務完成的問題。但這是教育的全部嗎?教育是社會、學校、家長三方的事情,是一個完整的有機組成,尤其是15歲以下兒童,家庭教育具有不可替代性,筆者曾經呼籲「家庭教育緊急召回」,指出家庭教育的「三缺」:一是教育「缺位」,管養不管教;教育「缺損」,教而不得法;教育「缺德」,重智輕德。並指出要:重拾家庭教育的條律,與學校、社會聯手,共築孩子成長的「防火牆」。
學校教育畢竟是以集體教育為主,而孩子所遇到的問題是個性化的,家長的閱歷和「權威」對孩子的影響是無形的,現在很多孩子遇到問題的處理辦法比如與同學產生矛盾了,都是從遊戲和影視作品中取得,後果很可怕!
至於「道德問題」,全寄宿學校更是無能為力,一方面中國的道德教育要麼取消、要麼文本化,缺少言傳身教和濡染,盧梭曾經指出:「人生當中最危險的一段時間是從出生到12歲。在這段時間中還不採取摧毀種種錯誤和惡習的手段的話,它們就會發芽滋長,及至以後採取手段去改的話,它們已經紮下了深根,以至永遠也把它們拔不掉了。」孩子們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的形成是通過一點一滴的小事的隨時糾偏而最終形成的。
最後是「安全問題」,應該沒問題了吧?我提一個字,你會心驚肉跳:校車安全!很多寄宿制學校的校車為減少運營成本,是「病車」,有的沒病,但超載嚴重。5月31日傍晚,在海南省儋州市白馬井鎮街道上,一輛簡易的三輪機動車載著14名幼兒園小朋友回家。還有寄宿制孩子因為不能每天與家長溝通,校園傷害、體罰、女童侵害並不是個例了。
必須承認:全寄宿制的確部分解決了留守兒童的「放養」問題,但出現的新問題絕對不止以上所述,安徽某縣,總人口不過區區五十幾萬,在狹小的縣城就擠有大小十幾所民辦小學,這些小學的學生都採用寄宿制,每學期都要繳納2000~5000元不等的各項費用,各鄉鎮有相當大比例的家長都把孩子送到私立小學讀書,可憐了鄉鎮小學,合併的合併,剩下的是苟延殘喘,師資力量薄弱,教學設備陳舊;更可憐了我們的家長,沒有享受「免費義務教育」的一點益處。
寄宿制在鄉鎮的興起恐怕不僅僅為了留守兒童吧,我們的作為,一旦出發點出了問題,別指望有好的結果,但願我是杞人憂天。
張世平分析說:產生留守兒童這一問題從宏觀上說,是我國經濟轉軌、社會轉型過程中不可避免並將長期存在的社會現象。……又是國家工業化城市化發展進程中的一個必然趨勢。應當說,這個問題並非中國獨有。這一現象也反映了我國長期形成的城鄉二元結構帶來的新情況、新矛盾和新問題。
現在出台的辦法,如全寄宿,都沒有從源頭去解決,政府應儘快確立一個長效機制,原則是15歲以下兒童必須跟父母在一起,衝破城鄉壁壘,從解決留守兒童進城與父母在一起做起,儘快立法。
當務之急,當務之急呀!
九問--應試教育下教師還用讀書嗎?
關於老師不讀書的指責屢見媒端,作為文化的重要傳承者--教師,不去讀書,的確有點匪夷所思。三槐堂混充教師隊伍二十又三年,親見大部分教師不讀教參、教輔、快餐文字以外的教育類或教育邊緣類的文章(或書籍)。如果是個別的化是可以理解的,但卻成為主流現象,何哉?
老師的素質低,理解不了讀書的意義?非也。教師的素質在各種職業應該是最高的群體,「官老爺」在讀人生的無字書、老闆們在讀人情的書,唯有教師方需讀有字的經典,如此,方能堪當傳承之重任。
然,在當前的應試教育下,教師可以不讀書而照樣變得很「優秀」。現在老百姓歡迎的是能抓成績的老師,他們是學校的「脊樑」,而他們只要學會應試的「三樣本領」便能成就一切:控制課堂讓學生怕;剪貼試卷能抓住考點、勤勉批卷講卷。這些本領無需通過讀書即能練就,再去花時間讀書豈不多此一舉。君不見那些「典型」學校,「三流師資」照樣能給您「揪」出個全市「第一」來便是明證。
您要問了,那些「名師」呢,不是在讀書嗎?應試再厲害也成不了全國名師呀。您就不懂了,這叫「兩面性」,宣傳的「素質教育」是轟轟烈烈,推出的名師們一個個代表著最先進的教育生產力;同時,「應試」在各地扎紮實實、如火如荼的開展。兩件傢伙,各有用處。才明白呀:「名師」是遮羞布,「應試」才是男根。
再者以知識為全部教學內容的課程體系讓老師們應付自如,讀書「充電」,成為可有可無。那點知識讓那些科班出身的教師遊刃有餘,稍微有點難度的知識,反正有「教材」這根拐杖。學生不能有疑問,「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就是真理;課程不用設計,一切都有人打點好了,認識字就行了。教師書讀多了,容易「胡說八道」,凈扯一些書上沒有、考試不考的東西,什麼「正確的答案不知一個」,胡扯嘛!高考的答案只有一個。您看,這書讀多了不誤人子弟才怪呢!
再說了,現在的教育已經嚴重「緊身」了,由「教育」變成「教學」,由「教學」再窄化成「做題」,考什麼,講什麼,這叫實在。您的那些「經典」,什麼《論語》,什麼《大教學論》的,都是些人文的東西,我們要的的科學,人文不能當飯吃,只有科學才能救國。讓教師去讀書,一個個都成了陶行知、胡適、葉聖陶那還得了,高考怎麼辦?總不能像陶行知一樣去種莊稼。
第四,讓老師讀書,您給時間那?白天校長、主任盯得厲害,晚上又要搞點「有償家教」,別說教師沒師德哦,他們那點工資還不夠他家二丫頭買複習資料呢?在全民抓應試的今天,教師的壓力全所未有,獎金的多寡、待崗的威脅,讓每一個教師無不透支著他們的體力,你同情學生,教師更同情,每天都面對兩難選擇,再說了,誰來同情教師,你以為教師「亞健康」是他們自作的,整個的在逼呢?「閑暇出智慧」,教育還需要智慧嗎?我們僅僅去做好生產線上的操作工就阿彌陀佛了。
朱永新老師的「新教育實驗」學校有四百所,大部分是小學,為什麼?新教育實驗的第一大行動是「閱讀」,中學階段只能望之興嘆。
不讀也罷!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