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迫症 你不可不知的疾病

2014-11-12 00:00:00 來源: 營口日報 有0人參與在互聯網的一些論壇上,有網友把強迫癥狀比喻為「精神癌症」,這個觀點一時間獲得了諸多網友的認可。在心理疾病領域,強迫症可以視為一種「大師級別」的癥狀,那麼強迫症到底是什麼樣子呢?怎樣預防呢?就此,記者採訪了營口蘭格心理諮詢機構的精神分析師曹辰。

在精神分析概念裡面有個詞叫「衝動」,衝動這個詞象徵著一些我們無法抑制的東西,而無法抑制的焦慮、痛苦恰恰是強迫症的特徵之一,就像我們都有無法抑制內在滾動的慾望或者面對死亡有強迫式的恐懼。由於人類人格系統裡面有著一些意志無法左右的衝動,甚至精神分析理論中的強迫性重複理論也與「無法抑制」相關,但這些都不叫強迫癥狀,真正地強迫症是在強迫與反強迫兩者對立癥狀之間爆發的,主要分思維強迫和行為強迫兩種形式,強迫症患者內在情感、慾望、感受功能等充滿人性化的精神需求被深深地壓抑與隔離,最後,儀式化為思維上和行為功能上,這是一個人內在心理功能表象產生了問題,並是一個正心理功能下的衝動無法抑制的問題。

強迫症發作原因有很多種可能。從環境因素考慮導致大部分青少年強迫的是有一個糟糕的內在親密關係,比如,充滿施虐與受虐的家庭關係,或者母子、母女間界限不清的關係。在教育中,孩子遇見偏執的父母,不能被接納,被教育成為一個追求完美主義的人,一個從小沒有被完全接納過的人,長大後如何去接納自己的缺陷呢。森田療法認為順其自然的態度可以化解強迫症,為患者提供了一個重新接納自己道路,精神分析的自由聯想也是讓患者嘗試去公正地面對自己每一個一閃而過的念頭達到接納。在創傷心理學上認為,孩子的癥狀是隔代繼承了父母的創傷放大後產生的,還有一些是非家庭創傷代繼導致的創傷應激反應沒有獲得及時處理產生的。

曹辰建議輕度強迫癥狀的患者,如果經濟條件允許最好找心理諮詢師,通過心理成長擺脫癥狀,收穫的不僅僅是健康,更多內在智慧,情商都會獲得更大的提升。如果是嚴重的狀態,並且持續超過9年以上的強迫症患者則需要吃藥和心理治療兼顧才會取得最好的效果。

在生活上,患有強迫症的患者首先要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特別是輕度和中度的患者擁有最高的情緒體驗,在體驗層面可能是最痛苦的,然而,患者要重視一旦問題轉向軀體化後會更加難以治療。很多孩子出現了問題又不敢和父母說,認為父母不理解,認為父母會嫌棄自己,或者一些孩子與父母說了,正好遇見了偏執,對社會、對醫學缺乏信任的父母,他們強烈反對孩子是有病的,對孩子的痛苦視而不見,從而給孩子造成更嚴重的精神打擊,加劇癥狀。每個強迫症患者應該學會如何自信,如何敢做自己,而不是活在他人的眼睛裡,最好能做到這些時候可以擁有一段親密、安全、信任的親密關係。

那麼如何預防強迫症呢?曹辰說,首先是家庭教育問題,父母不要總是以對與錯的思考方式教育孩子,因為一旦進入對與錯的偏執爭辯中,父母基本上是認為自己代表正確,孩子代表錯誤,孩子的自尊心被嚴重打擊。特別母親不要總是纏著孩子,給孩子獨立發展自己的空間,學會信任孩子,學會支持孩子,父母的教育態度要保持在與孩子共同學習的基礎上,更不要操控,駕馭孩子。如果教育出現了問題,建議父母自己先來做心理諮詢,因為心理學上認為兒童和青少年的問題根本還是父母的問題,是家庭關係出現了問題,他們的癥狀都是父母夫妻關係,是家庭關係潛在問題的延伸,很多父母都認為是孩子出現了問題,不去反省,無法面對自己多年教育上的失敗。其實一個最重要的預防,就是學會愛、懂得愛,任何癥狀都會隨之消失。

本報記者 朱艷傑

netease 本文來源:營口日報


推薦閱讀:

性格反思:不要強迫一條魚去爬樹
最後的那一張圖,能把強迫症患者逼瘋!

TAG:疾病 | 強迫症 | 強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