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村單身「媽媽」們的欣慰與尷尬 錢江晚報
本報記者 陳偉斌 文/圖 發自福建莆田
4號家庭的「媽媽」李莉。 |
即便是莆田當地,知曉莆田SOS兒童村的人也不多。這個掩映在高樓住宅區里的「綠島」,是先後兩百多個孤兒的家。 「每個來到這裡的孩子都遭受過失去父母的心理創傷,送到這裡來,是為了盡量平復創傷,學一技之長,未來生活得更好。」村長曾素瓊已在這個特殊的村子中任職八年多了,「村長」,一直是她最喜歡聽到的稱謂。 與曾素瓊並肩努力的還有二十多位「媽媽」、工作人員。為了實現目標,她們將自己所有的母愛,乃至家人的關愛,都傾盡於此。特別是這些單身「媽媽」中,很多可能此生都再無機會擁有和常人一樣的家庭。
可同時,兒童村又不得不面臨著諸多限制其發展的現實問題。
單身「媽媽」:
最希望孩子長大能自食其力
分編在4號家庭的「媽媽」李莉,老家在山東寧陽,今年49歲,她是莆田SOS兒童村堅持到現在的兩位首批「媽媽」之一。
陽光透過窗紗,回憶起當初決意來這裡工作的情景,坐在窗戶下的李莉顯得很淡然。她記得當時最早獲得招聘消息,是在1999年的一份報紙上,「當時我在福州的阿姨家生活。就那麼一個豆腐塊兒的招聘信息,我阿姨看見了說這份工作可能適合我。」
國內自上世紀80年代在天津和煙台相繼設立了SOS兒童村後,後期又有8所兒童村在莆田、拉薩、齊齊哈爾等地建成,並有相關題材的電影電視劇上映。李莉正好看過其中一部由沈丹萍主演的電視劇《只要你過得比我好》,直到現在她都覺得,當初決定來兒童村當「媽媽」很大因素上就受到了這部電影的影響。
看到招聘信息後不久,李莉和阿姨一起到莆田玩,就順便也到正在興建的兒童村看看,「那時兒童村位置很偏,周邊都是荒地。」她決定留下一周先試試。
一周之後,決心已定。
按照國際SOS兒童村組織的要求,當「媽媽」的女性必須終生不婚。李莉坦言有時心裡曾閃過一瞬間對於家庭和伴侶的期待,但想想身邊這些孩子們,她覺得現在這樣也挺好,「現在我又當奶奶又當外婆,兒媳婦女婿都對我很好,所以我真挺滿足的。」
「一開始接手8個孩子,太難了。」李莉想起自己剛當「媽媽」的景象,她說由於孩子們都經歷過失去雙親的創傷,所以她儘可能壓抑情緒,哪怕再委屈也把自己最母性的一面展現給孩子們,實在忍不住了就拿自己出氣,「有時氣得我自己偷偷哭,也還曾摔碗撒氣。」
客廳電視機上擺著她第一批8個孩子出遊合影,「孩子們過年過節都來我這兒,每個孩子都能自食其力。」這是所有「媽媽」們最為自豪的一句話。
離開村的孩子:
每年都會回來住幾天
沈浩在兒童村生活了十年,初中畢業後,他被親戚接回台州。因為兒童村的經歷讓他明白,自己應該更努力生活,離村後他不僅參加自考,還謀得了一份不錯的工作。在此前撫養她的「媽媽」看來,孩子能在工作一年後買起小車,這是很大的成就。
「兒童村那些年對我人生的影響很大。」沈浩坦言,如果當初還是在家裡長大,或許自己能享受到親友的溺愛與特別關懷,但也可能讓自己走向人生的另一個方向。
幾乎每年,沈浩都會專門抽空回莆田的兒童村住幾天,找「媽媽」聊聊天,在他看來,這就是自己的家。
和沈浩的感受相同,吳晨離開兒童村後就在莆田工作,成家後時常都會帶著妻子回兒童村看望「媽媽」。這些年來,他和妻子已經闖出了一番小天地,經常還會開著車帶著孩子、接上「媽媽」去周邊遊玩,有時還會組織其他兒童村的兄弟姐妹,一起回村給「媽媽」驚喜。這對於一個來此之前連飯都可能吃不飽的孩子而言,原本是不能想像的。
這樣的例子在離開兒童村的孩子們當中並不鮮見。據莆田SOS兒童村的統計,截至目前共接收孤兒276人,考上研究生2人、考上本科26人、考上大專41人、中專職校有一技之長的71人。
無論是陳孝坤還是程欣然,都親眼目睹著這一切。很多哥哥姐姐也會經常給他們講講理兒。所以在陳孝坤腦海里,他希望自己在未來能考上福州大學,努努力再考個研究生,這樣會有更大的發展空間,「未來有能力了,還要回來給兒童村作貢獻。」
兒童村的尷尬:
條件很好卻從未滿員過
「兒童村這麼好,但有的孩子親屬覺得送到這裡,會被說閑話。」李莉告訴記者,一些已經來到兒童村生活後不久又被監護人中途帶回的也不是沒有。
如今,被送來的孤兒越來越少。作為可以容納165個孩子的兒童村,卻又面對著招收遇冷。實際上,自2000年開村以來就從未滿員過。曾素瓊表示,接收孩子數量的減少和經費也有關。
此外,18年來,李莉身邊很多「媽媽」都因各種原因走了,也有很多新「媽媽」充實進來,但即便如此,可以擔任「媽媽」的單身女性,也越來越難招。曾素瓊發現「要求終身不婚」很難長期維持。從2000年以來,有的家庭已經換過兩三位「媽媽」。於是他們只能將招收要求擴展到「單身」。曾素瓊覺得,如果全社會能對SOS兒童村有更多了解和支持,兒童村就能更好地發揮作用。
但對於李莉而言,她希望能有更多願意從事兒童村「媽媽」這個職業的女性參與進來,「給這些孤兒更多溫暖。」
(因保護隱私,文中沈浩、吳晨皆為化名)
評分
浙江日報報業集團主辦 | ? 浙江日報報業集團版權所有 版權聲明 | 關於浙報集團 | 聯繫方式 | 廣告服務 [ 幫助 ]
推薦閱讀:
※盲媽媽,給20多名棄嬰一個家 錢江晚報
※阿爾法狗打算挑戰乳腺癌 錢江晚報
※阿里巴巴「30大盜」 錢江晚報
※寄生蟲繁殖期,別忘了給寵物驅個蟲 錢江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