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笙簫默》背後浮現互聯網IP大戰

最近很多電影人都在發聲反抗IP霸權,認為IP是忽悠概念,是投機取巧,長此以往會遏制創新,並會擠佔優秀原創電影的空間。

而這次五一檔幾部青春片也都是小說版權的改編。例如《萬物生長》、《左耳》、《何以笙蕭默》三部青春片,票房也都不低。

一方面是一線的編劇和導演在抗拒IP,另一方面是一線大公司IP改編的電影在悶聲發財。關於IP是好是壞,我們究竟該聽誰的?電影行業會被全盤IP化嗎?大家都在熱炒IP,那麼以網路小說為代表的互聯網IP的價格是不是虛高了?

渠道為王還是內容為王?其實是IP為王!

其實傳統導演和編劇大多是「作品思維」,在這個思維框架下,當然故事才是電影的關鍵。但是在好萊塢,以及在互聯網時代的「用戶思維」模式下,IP才是一部電影成功的關鍵:

以IP為中心,打通電影、遊戲、小說、漫畫等衍生產品的全產業鏈模式才是最佳的商業模式。單獨投一部電影已經是不是一門好生意了,它性價比低而且風險很大。

IP尤其是受到了渠道為王的互聯網公司的青睞,它們不了解影視內容創作,這裡的水很深,也不可複製,所以它們找到了IP這個武器來打通內容環節。

同樣,內容為王的影視公司也可以用IP來打通渠道。兩者是相互相通的,誰有強勢的IP,誰就能打通「內容+渠道」全產業鏈。有一個問題大家爭論了很多年,那就是:渠道為王還是內容為王?其實兩者都不是,最終是IP為王!

IP其實是內容反抗渠道霸權最有力的武器

長期以來都是渠道為王,因為渠道有穩定的流量,是可持續性的強勢。而內容是不穩定的,所以有時候強勢,有時候弱勢。例如姜文的《讓子彈飛》強勢了一把,但是《一步之遙》又強勢不起來了。而IP解決了內容可持續性強勢的問題,就好像給「內容為王」加了一個「時間」的維度。

如果你擁有007、漫威超級英雄的IP,那麼你在強勢渠道面前也可以持續強勢下去。做內容就好比做產品,而IP就是產品的品牌!產品做的再好也不可持續的,必須把產品做成品牌,例如可口可樂最核心額不是生產產品,而是品牌營銷。

IP不僅對內容有巨大作用,對互聯網巨頭有著巨大意義

互聯網巨頭在渠道和流量的競爭大格局已經確定的格局下,所以延伸到內容布局的競爭是必然現象。尤其是移動互聯網時代信息的去中心化,讓那些能留住用戶注意力的內容平台變得愈發珍貴。PC互聯網時代的格局已定,顛覆BAT已無可能。但是移動互聯網是一個去中心化的時代,這對巨頭是一個可怕的顛覆。

很多新的商業模式根本不從BAT體系冒出來,這隨時會撼動BAT地位。例如手游,突然出來一個《刀塔傳奇》月流水幾千萬。由於巨頭無法做到絕對壟斷,所以最穩妥的辦法就是拚命收購一切可能挑戰自己地位的潛在業務。而 「IP化」這是巨頭們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對抗「去中心化」的法寶。

去中心化讓巨頭們的各個業務變得散落,無法像PC互聯網時代可以相對聚合在一起。所以IP可以起到讓各個業務串聯在一起的作用,這相當於迪斯尼帝國的「米老鼠」,把電影、電視、網路、遊戲、衍生產品、主題公園等業務都串聯起來。

IP就是十年前的房地產行業,漲價才剛剛開始!

現在電影主流觀眾已經變成了平均年齡為21.4歲的「網生代」觀眾,而對於BAT巨頭來說,移動互聯網時代的主流商業模式,也從PC互聯網時代的「流量」經濟變成了「粉絲」經濟。而所謂粉絲,正是他們對IP、對品牌的熱愛要超過產品本身。市場需要IP類型,年輕觀眾也需要IP。所以無論從戰術上,還是戰略上,IP都對互聯網巨頭有著巨大的意義。

所以,明白了IP不僅對影視內容有重要意義,它也肩負BAT這些互聯網巨頭競爭格局的戰略作用。你就會明白,IP的價值就像十多年前的房地產,是剛需!不但沒有泡沫,而且漲價只是剛剛開始,以後還會越來越高。

這個回答可能令很多人失望,但是事實。

對於影視公司來說,你現在開始就要拋棄成見,去順應大趨勢。如果你囤有一批強勢IP,在「影視公司最後都會為BAT打工」的預言陰影籠罩下,你就能獨善其身,或者也可以賣個高價。如果你沒有IP,還是作坊式的產品思維,你的沒落是註定的。

影視行業的競爭分多個層面。最開始是抓明星,抓名導,抓項目;後來演變成抓發行,抓渠道,抓票房;現在戰火已經燒到了最上游,就是拼IP的壟斷。就相當於房地產囤地一樣,IP就是你公司最重要的資產!比擁有明星和名導的經紀合約還管用。

IP相當於一線明星的號召力,並對降低明星片酬有幫助作用

以前電影票房要靠明星,但是要想打動有票房號召力的一線明星加盟,必須靠好劇本。明星會先看劇本,如果劇本非常吸引人,才會跟你談檔期和片酬。劇本不好則面談,有錢也請不到。所以,那些經過市場驗證的一線編劇們的劇本價格就直線上升。

而小說IP的流行,讓電影公司有了另外可以撬動明星和投資的辦法。並且,IP不僅可以確保影視投資風險的降低,同時也有利於降低明星片酬。

例如黃曉明如果接一部商業片,片酬會在1000萬以上還得看檔期。但是有了《何以笙簫默》這個已經火了的小說IP,並且同名電視劇也驗證了市場成功,所以這部電影是必賺的好項目。因此黃曉明才會以「主演加投資人」的身份全程深度參與。這個要比一個一線編劇的劇本要更有說服力!

所以,所謂IP之爭,其實是不同工種的創作者之間話語權之爭!明白了這個道理,你就明白為什麼一流編劇愛吐槽IP,因為那些小說IP是他們的替代品,稀釋了他們的話語權,也讓他們的議價權直接下降。

以IP為中心的製作模式將成為電影產業的主流模式

對於影視公司經營者來說,商業電影的本質不是故事,而是形象(IP)。例如這幾年好萊塢已經成為漫威超級英雄系列的天下,這些形象(IP)才是電影工業的核心競爭力。

長期以來,由於影視行業都是「作品思維」主導的生產模式,但主流年輕觀眾的需求和傳統編導的供應已經嚴重不同。並且電影的發展趨勢,是越來越「去藝術化」,淪為「快消品」,越來越「去精英化」,成為「大眾消費」 。

而IP普及,加速了這個變化!中國也註定會和好萊塢看齊,以IP為中心的製作模式將成為電影產業的主流模式。

不可否認,這個社會需要一批有責任感的大師去引領觀眾。但這個世界能成為大師的只有極少數人,並不具備可複製性。更糟糕的是很多註定成不了大師的人卻只想拍大師電影,這就是造成國產大片類型單一化,並且低水平惡性競爭的原因。

而IP化運營的前提是承認「大師是少數人,並且不可複製」的這個事實,所以用可複製的IP模式來做內容。並且這個社會也只有少數觀眾會喜歡高雅的藝術創造,而更多數量的觀眾其實只需要麥當勞式的的快餐就可以了。

以IP形象為核心的電影公司,就意味著標準化生產,只有標準化才能做乘法模式。所謂乘法模式就是把一個產品做到極致,然後批量複製。好萊塢就是主流的IP模式,已經成了超級英雄、007等IP形象為主的系列大片的天下。並且IP會應用在遊戲、主題公園、衍生產品等全產業鏈上。

值得高興的是,我們已經看到中國大部分的主流影視公司也已經開始IP化的模式。

(作者系互聯網+電影觀察人士,微信公眾號:一起拍電影)


推薦閱讀:

藏在海底的互聯網電纜
互聯網會否摧毀愛情?
項目經理不懂跟進,工作等於白做!
BAT謀局影視,電影將傍互聯網而生
互聯網路金融---「P2P」金融模式的法律風險

TAG:互聯網 | 何以笙簫默 | 背後 | 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