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時節說清明(一)
本期話題
清明是人們悼念逝者、寄託哀思、緬懷先輩的傳統時節,近日,關於清明節的話題也多了起來:「清明掃墓先掃除心中塵埃」「還清明以清明」「清明勿忘感恩」「清明踏青,放飛心靈」……清明節又至,你怎樣度過你的清明節?說說你對清明節的感想與感悟吧!
清明是一次感恩提醒
疏澤民(安 徽)
又是一年青草綠,又到一年清明時。這一天,人們紛紛來到逝者墓前,或栽一棵小樹,或獻一束鮮花,或折幾隻紙鶴,寄託對逝者的哀思。
命是人生最寶貴的財富,它無法從頭再來,無法像小草那樣「春風吹又生」。我們幸福地活在這個世界上,這是革命先烈用鮮血和生命為我們換來的福祉。每逢清明節,我們都應該瞻仰和緬懷先烈,追思他們的業績,感恩和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我們還應該感恩逝去的前輩和親人,追憶他們的功德,繼承他們的遺願,將他們生前最優秀的品格發揚光大,讓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代代相傳。
我們更應該感恩健在的父母。厚養薄葬是時代風尚,老人在世時,要多回家看看,多孝敬老人,不要留下「子欲養而親不在」的遺憾。因為,再豪華的墓地,再豐厚的紙錢,都無法替代生前那一聲輕輕的問候。
趁著清明「小長假」,快回家看看吧。
清明,放飛夢想的季節
李 煒(鄭 州)
清明時節,春風送暖,萬物復甦,無論是破土而出的小草,還是含苞待放的花朵,都在慢慢舒展,悄無聲息的,一點點地在成長,一切都那麼富有生機。這一派春光明媚,不由得讓人的心情也隨之燦爛起來。
周末,我帶著兒子到廣場玩耍。坐在草地上曬著太陽,感覺暖洋洋的,小傢伙在周圍撒花地跑著,摔倒啦,也不疼,笑著爬起來,接著跑。有很多人在這裡放風箏,看著高高地飄著的風箏,滿天飄舞,兒子特別開心,拍著小手,有節奏地踢著腿,他也在跳舞。過了一會兒,他跑到我跟前,拉著我的手,徑直走到賣風箏的攤前。我知道,他也想放風箏,我看了看,都是大風箏,告訴他:「祺祺還小,這個你放不起來,等你再大些,爸爸買給你,好吧?」正說著,賣風箏的拿出一個小風箏,只有手絹那麼大,上面印的還是「喜羊羊」,「這個專門為小小孩設計的,一塊錢一個。」我和兒子都笑了,想得可真周到。
我開始教兒子放風箏。第一次,我讓他扯著線跑,我在後面舉著風箏,兒子跑了兩步,停住了,風箏沒飛起來,我叫他繼續,小傢伙接著跑,手裡的線卻撒開了。第二次,我來扯線,讓兒子在後面拿著風箏,可跑了兩步,感覺不對勁,回頭一看,兒子拿著風箏跟著我,手卻不松。我呵呵直笑,我們在放飛風箏中尋找著樂趣。其實,放風箏是一種很有趣的戶外活動,最受小孩子的追捧。清代詩人高鼎在《村居》一詩中就寫道:「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詩中生動地描繪了在春光明媚、楊柳飄飛的時節,放學歸來的兒童舒臂牽線,喜放風箏的場景。清代孔尚任也有一首描寫兒童放風箏的詩:「結伴兒童褲褶紅,手提線索罵天公。人人誇你春來早,欠我風箏五丈風。」風箏放不上天,純真的兒童急得嗔怪老天,童趣盎然。
在這草長鶯飛、風和日麗的時節里,讓我們去親近自然,放飛風箏,放飛心情,放飛夢想吧!
還清明以清明
楊會安(民 權)
父親離開我們已經十多年了,這期間,尤其是父親三周年之後,因離家千里之遙,孩子又尚小,我給父親上墳的次數真是屈指可數。但每逢清明節,我都會對著父親的照片發獃,都會用飽含淚水的文字為他祈福。儘管我的內心深處,無時無刻不在想念著父親,而作為兒子,不能回去祭奠他,總歸會感到不安的。
對我的愧疚,母親總不以為然。她總說真正的孝道不是表現在嘴上,也不是表現在哪個節日里。記得多年前的清明節,我回老家,原打算像別人那樣風風光光地祭奠一下老父親。結果母親咋也不同意,只讓帶一棵松樹和她備好的一些平時父親愛吃的菜肴、水果去祭拜父親。硬是不讓燃放鞭炮,不讓買什麼虛幻的紙錢、車馬、樓宇等,說這些都是做給活人看的,沒有任何意義……看到別人家上墳的祭品諸如什麼手提電腦、液晶電視、自動洗衣機等應有盡有,而自己卻如此寒酸,豈不讓人笑話?見我的臉立刻沉了下來,母親舒緩了一口氣,語重心長地對我說:「兒啊,媽懂你的心,但祭奠不是炫富,不是作秀,孝與不孝也不在於供奉多麼奢華的祭品,而在於你心中有沒有孝,有沒有感恩。你爸一輩子最喜歡的就是勤儉節約和清清明明,那些祭品除了造成不必要的浪費,就是搞得我們周圍一片烏煙瘴氣,若地下有知,你爸肯定不高興。」這下,我無語了。縱然不讓我亂花錢是母親的本意,但實際上,誠如母親所言,孝心的確不在形式,只在於你有一顆感恩的心。
自此,我對清明節有了更深的認識,那就是清明時節不僅要勿忘感恩,感恩父母,感恩生命,而且還要還清明以清明,只有這樣,我們生活的世界才會變得潔凈而美好!
青春做伴過清明
朱永剛(市 直)
歲歲清明,今又清明,萬株楊柳屬流鶯。千百年來,清明不僅見證了華夏民族的根脈情深,傳承了千年古國的文化基因,在漫長的時間中更積蓄了沉甸甸的民俗、文化內涵,已綿延成為中華兒女緬懷先祖、寄託思念的一場幾近虔誠與近乎唯美的文化儀式。時至清明,梨花風起,柳浪聞鶯;春和景明,郁郁青青。那醉人的明凈與晴朗,讓人忍不住想掬她入口,想挹她以為眼,想張開雙臂抱住她。這美景如畫的韶華,讓人甘心情願沉湎於中,身心俱醉眷顧於她。
清明時節,除卻掃墓祭祀,以及植樹、放風箏、踏青、盪鞦韆、插柳,我的心中陡增了一種熱切又恐慌的感覺。「春雨驚春清谷天」,清明的壓軸出場,讓我應接不暇地感受著鋪天蓋地的春,同時也難免想起一絲絲春去春來的愁苦。在這樣的時光里,芳草鮮美、落英繽紛,小雨如酥、春水泱泱,豈不正是讀書用功的時候!莫等閑,誤了這一世清明。在這樣的時光里,我已經過了「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的年華,已經過了「書生意氣,揮斥方遒,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的歲月,行走在青春有限的旅程里。驀地,我分外留戀這即將逝去的青春,很想抓住青春的尾巴,不去妄想永永遠遠在一起,只嚮往與她多待上一會兒,在春草青青、楊柳依依的氤氳氣息里,讓心飛揚,讓夢芬芳;在富有遐想、鉚足心勁的燦然時節里,多讀點書,日日調整、鞏固、充實、提高,不至於枉費了這大好春色!
「惜春長怕花開早,何況落紅無數」,春天迎來了花如海綠如潮的空前盛況,不久就要降下帷幕。自然的青春,多麼短暫!人生的青春,又何其有限,不要在猶豫和觀望中度過啊!青春相伴的日子裡,我們不能渾渾噩噩地以為她一文不值,任時間悄無聲息地將她從我們身邊帶走,而後煢煢孑立,踽踽獨行,失魂落寞。請珍惜我們最想留住的青春吧!
清明,一次精神的洗禮
張海洋(柘 城)
清明,對於之前的我來說,只是一首飄著如絲春雨的意境優美的古詩,或者是可以和朋友們騎上單車去踏青賞春的一個小長假;清明,對於剛邁進而立之年的我來說,僅此而已。直到有一天,已經略顯蒼老的父親把裝滿紙燭的竹籃遞到我的手上,輕聲說:「跟我一起去上墳掃墓吧!」這時我才感覺到自己第一次真正地走進了清明。
田間小路上,到處是清明上墳掃墓的人們,父親一路上不停地與人打著招呼。田野里,麥苗青翠,已經開始拔節了;整片的油菜花開放的潑潑洒洒,好像撒上了點點碎金。我饒有興緻地欣賞著這盎然春意,想與父親聊上兩句,分享一下內心的感受。這時父親卻開口了:「孩兒,你可知道咱家的墳地在哪邊?」我望著一望無際的麥田一時有些茫然。父親從路邊折下幾枝柳條,嘆了聲氣,然後朝遠處一指,「在那兒啊!」
跟著父親沿著縱橫交錯的生產路,終於來到了家族的墓地里。父親放下柳枝,開始拔除墳頭上的雜草,又用手分別添上幾捧新土。我站在旁邊看著忙碌的父親不知道自己能做些什麼,這時父親開口說道:「你來插柳條吧!」我來到北邊最大的墳頭旁,父親說:「這是你高祖爺爺的墳頭!他可是個能人,靠唱小戲掙了十幾頃地,最後因為染上毒癮,全都敗光了!人不走正路不行啊!」父親又指著稍南邊略小的墳頭說:「這是你曾祖爺爺的墳頭!一輩子本本分分的庄稼人,也是個遠近聞名的泥水匠!」
父親領著我最後來到西南邊的那個墳頭旁,又用手添了幾捧黃土,沉默良久,父親喟然嘆道:「這就是你爺爺的墳了,這麼多孫子里你最應該來給你爺爺上墳掃墓,他最疼的就是你了!」我插好柳枝,一邊把籃里的紙燭放在墳前,一邊望著這堆黃土,很難將它與爺爺畫上等號。生命就是如此的不可捉摸,在我懵懂無知的時候無法感知那些愛,而在我長大成人可以同他交流時,爺爺卻躺進了黃土裡。
回去的路上,望著田野里三三兩兩掃墓的人們,我忽然明白了父親帶我上墳掃墓的用意。清明,不僅僅是追根溯源,不僅僅是祭祀懷念,更多的是一次追尋自己感恩之心、敬畏之心的心路歷程,在溫習祖輩們一生經歷過程中,去思考自己的人生之路應該怎樣走得更好,去懂得如何珍惜眼前的美好生活。清明,對我們來說,更應是一次精神的洗禮。
低碳才是清明的本意
馮 燮(陝 西)
按照傳統習俗,中國人會在清明節前後為親人上墳祭掃,並通過放鞭炮、燒紙錢等表達懷念之情,但這一方式雜訊擾民、污染環境,還帶來火災隱患,越來越與講求環保、文明的時代精神不合拍。
按說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早該對這些傳統習俗重新認識,但在國人的意識里,但凡是傳統,就意味著不可改變,於是愈演愈烈,添鹽加醋,把一個嚴肅的祭祀活動搞得「硝煙四起」,實在有違清明之本意。
何謂清明?「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凈。」清,清潔;明,明凈。在這個時節祭祀,是追遠,是緬懷先人,也是生者與死者的對話,通過懷念先人、表達哀思來找尋內心的平靜。因此,即使傳統的燒紙、焚香、放鞭炮,也與清明之本意相悖,更不要說時下有些人崇尚迷信,講究排場。肆意燃放鞭炮,燒紙焚香,既浪費資源,又污染環境,還會留下火患,全國每年因清明燒紙引發的山林火災不勝枚舉。
其實一束菊花、一個鞠躬、幾許默哀、良久靜思,過程簡潔卻不簡單,儀式肅穆而不敷衍,情感飽滿而不輕慢,同樣能夠表達生者對逝者的追憶與祭奠。既節約資金、時間和精力,又能達到祭奠之目的,符合古人對清明節「清潔而明凈」解釋,其中更蘊含著文明與環保的理念。
期待文明祭祀成時尚
周明欣(夏 邑)
清明節是人們追思、緬懷、祭祀先人的傳統節日,但傳統的祭祀方式卻存在不科學、不環保、不文明、不安全的問題。清明祭祀,除了添墳掃墓外,很多人還要燃放煙花爆竹、焚化香燭冥幣,甚至紙紮的樓房家電、金條元寶、紙人紙馬等。這種做法,只會污染環境,帶來安全隱患,所以,這種陋習必須予以革除。
要革新祭祀習俗,首先要做好科普宣傳,要通過科普宣傳,使群眾認識到人去世後靈魂仍然存在的說法是不靠譜的無稽之談,沒有任何科學依據,從而引導人們傳統習俗自覺取捨,保留傳統祭祀中追悼、緬懷的有益做法,以獻花等環保的方式取代傳統祭祀中的陋習。其次要倡樹厚養薄葬之風,使喪事簡辦成為事主的自覺行為,減少喪事中的鋪張浪費行為,並以此影響到清明等節日的祭祀行為。再次要創新平台,要通過創建祭拜網、緬懷網等網路平台,大力提倡網上祭祀,使一些創新的祭祀方式成為主流,從而杜絕不文明、不安全的祭祀方式,倡導社會新風,減少各類事故隱患。
推薦閱讀:
※易百科:四大"鬼節"之清明節|20140405|網頁版
※清明了,我很想念你們
※清明前,一定要多誦《地藏經》多供燈
※清明節與生命文化
TAG:清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