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回顧】杜大愷:新世紀水墨畫「不變不能」

每個藝術家都是具體的個人,倘若不是刻意模仿,所有藝術家都會是獨特的,不可替代的。人的性情、學養、閱歷、興趣都有不可複製性。父子之間、兄弟之間如此,沒有血緣關係的人們更是如此,這是客觀事實,因此可以說獨特是自然存在,是與生俱來的。

塔山此時葉已黃 紙本設色 251×118cm

相似性,不是指同一文化類型之間或同一歷史時期不可避免的現象,而是針對作為個體的藝術家,則大體都是以模仿為目的的結果。

我的水墨畫之所以被人認為還有特點,我覺得並沒有特別多的原因,只是我對模仿時時存有警惕,一直以來都堅守一個信念,那就是「三不」,不重複古人,不重複他人,不重複自己。

一徑青山綠樹情 紙本設色 103×201cm 2014

「獨特」不僅不是藝術的最高標準,也不能因為藝術實現了「獨特」而予以特別推崇。因為「獨特」本身是有是非、高低、優劣之分的。「獨特」被賦予社會性,成為時代意志的印記。這遠遠超出了藝術家作為自然人的存在狀態,使得藝術成為嚴肅的對社會負有責任的行為,其背後是藝術與生活的關係問題。

今天的中國藝術在對待傳統的態度上,逐漸呈現出兩種傾向,他們是對傳統的不適當的強調,或者輕蔑。強調傳統的時候不要忘記在時間的維度上傳統無論怎樣都屬於過去式。所以稱作傳統是與其共時態的生活已經過去,生活本身所發生的變化決定了傳統的命運。傳統之於今天已經成為有限的存在。不足以覆蓋我們的全部生活,這也是水墨不變不能的原因之一。在另一方面,傳統的存在依然是我們今天價值選擇的參照,某些部分已經成為我們價值取捨時所不能捨棄的。

中國社會正處於一個轉型期,傳統的意義在於它對促成轉型期各種變化的參與,卻不能成為推動中國社會轉型的主導,雖然如今統一化的現象很普遍,但是不意味著差異的消失,差異在絕對的意義上會永遠存在。水墨本身就是差異的存在,水墨無論怎樣創新都不能改變作為有差異的存在的事實,水墨的所謂「新」只針對於水墨的歷史,僅此而已。

20世紀以來人類社會的變化是歷史上從未有過的,人類正處於重新認識世界、重新認識自己的新時期,這些看起來相對遙遠、相對宏闊的變化似乎與水墨畫沒有關係,但卻正是水墨畫不變不能的根本。

六盤山下黑龍潭 紙本設色 149×76cm 2008

整體來看,水墨畫十分局促地應對著這些變化。對於巨大變化所衍生的種種問題,人們無論在認識上,還是在應對的策略上都處於懵懂的狀態,還有很多困惑,水墨畫大致處於同樣的狀態。對於水墨畫的未來我心裡並沒有清楚的答案,但有一點可以肯定,那就是我一直在強調的「不變不能」。

心祭家園 紙本設色 182×142cm 2012

潭深影亦深 紙本設色 199×103cm 2012

屋陋影竟奇 紙本設色 201×103cm 2013

不丹十一1 紙本設色 93×64cm 2013

雙牛圖 紙本設色 145×360cm 2014

徽州 紙本設色 63×93cm 2014

英德2 紙本設色 63×93cm 2013

西遞待我夢裡尋 紙本設色 118×249cm 2013

器物肖像 紙本設色 28×34cm 2015

器物肖像1 紙本設色 28×34cm 2015


推薦閱讀:

細數那些糖尿病急性併發症丨總結回顧
【學海無涯】一例犬肝硬化腹水病例的臨床回顧性分析
精華回顧| 1小時打造讓人怦然心動的衣櫥整理法

TAG:經典 | 世紀 | 水墨畫 | 新世紀 | 回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