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霾面積已超一個法國!我媽問我都這樣了也沒人管管?

今夜凌晨,人民幣順利加入SDR,舉國歡慶!同時伴隨這好消息的,還有華北、黃淮地區的超強霧霾。中央氣象台12月1日6時發布霧霾橙色預警:預計1日8時至2日凌晨,北京大部、天津大部、河北中南部、河南北部、山東西北部的部分地區有重度霾。面對霧霾,我們從震驚到習以為常,心態也從最初的擔憂到現在的「苦中作樂」。今天,小編想先為大家推送幾則有關霧霾的趣聞軼事。

六連霾後,只有等風來!

北京市環境保護監測中心官網數據顯示,京西南區域點在11月30日18時左右,PM2.5達到當日濃度最大值,接近1000微克/立方米。截至12月1日8時,該區域點過去24小時PM2.5均值為745微克/立方米。

人們不禁感嘆,北京已經成為了鬼城。

人民日報的報道介紹,這次的霧霾其實在26日夜就悄然進京了。27日,這一區域70個地級及以上城市中,有9個城市出現重度及以上污染,其中石家莊市空氣質量為嚴重污染。

  

之後,霧霾範圍不斷擴大,程度繼續加重,更多城市接連「淪陷」。28日,灰霾面積擴大到53萬平方公里,面積相當於法國國土,重度及以上污染城市數量增加到23個;到29日上午,已有10個城市空氣質量為嚴重污染, 21個城市空氣質量為重度污染。

  

30日,污染物濃度持續上升,北京城區多個站點PM2.5濃度突破600微克/立方米,遠郊平時空氣優良的延慶、密雲站點也突破300。打開中國環境監測總站全國城市空氣質量實時發布平台,地圖上密密麻麻的都是紫色(嚴重污染)和大紅(重度污染)。

11月,東北三省多城市出現瀰漫半月之久的嚴重霧霾。據新華社,瀋陽市PM2.5均值當時一度達到1155微克/立方米,局地一度突破1400微克/立方米。

  

專家稱,當PM2.5超過1000微克/立方米時,就空氣顆粒物濃度而言,已基本相當於著名的1952年倫敦煙霧事件的污染濃度,當年有12000人喪生在黑暗的迷霧中。

  

除了減少戶外活動,出門戴口罩等力所能及的防護外,老百姓能做的或許只有苦中作樂編段子了。

霧霾趣聞 廣場舞午夜幽魂 酷似生化危機現場

昨晚霧霾中的廣場舞大媽們,終於跳出了午夜幽魂的感覺……,網友表示,「本來說遛遛公園,看到此場景望而止步了,要不是有「小蘋果」背景音樂,我還以為是尼瑪生化危機現場呢!」

小伙用100天收集北京霧霾灰塵製成板磚

  

一位來自深圳自稱「堅果兄弟」的小伙,花了100天時間使用工業吸塵器在北京吸霧霾。30日,他攜帶收集的灰塵趕赴唐山一家制磚廠,將其做成一塊板磚。他計劃將這塊板磚用於北京建築工地材料。他想以此行動隱喻塵埃對人類生存境況的影響。

北京吸霾第84天,堅果兄弟在國家大劇院作業。當日,中國環境保護部監測顯示,京津冀、東北地區出現大範圍重霾,25個地級及以上城市空氣質量為重度污染。

北京吸霾86天,堅果兄弟在央視「大褲衩」作業。

北京吸霾第87天,堅果兄弟鳥巢奧克匹克公園一帶作業,據北京市環保局監測,北京持續超過60小時的空氣重污染,當晚達到最大值。

圖為他將用這100天內收集到的灰塵做一塊板磚。

在《塵埃計劃》的說明裡,「堅果兄弟」這樣寫道:「我們的城市,成了汽車堵城,成了化工圍城,成了大地工。我們追求得越多,對資源索求得越多,我們製造的塵埃也就越多。等地球所有資源有一天耗盡時,我們也都會成為真正的塵埃。」

那些「被發射」的北京地標

(圖片來源:網路)

  

 

 

  

美國網友這麼評價中國霧霾

當北京上一次遭遇這麼嚴重的霧霾時,《赫芬頓郵報》刊載過一組圖片,震驚了許多美國人。那篇文章有超過1000則留言。和中國門戶網站新聞的留言不同,美國新聞網站上的留言幾乎沒有任何罵人或者口水帖,每一條留言都是在認真地探討問題,所以能夠達到幾百甚至上千條留言的新聞並不多見。

@dsouthard: 難以置信。幾年前我去過北京,當時並沒有這麼糟,但太陽總是籠罩著薄霧。我回家後整整用了一個星期才把鼻子里的硫化物排乾淨。

@Openeyes: 這可能要比計劃生育減少的人口還要多。

@zquad: 一個有趣的事實:實際上的污染要比圖片更加嚴重。為了拍這些照片,攝影師們不得不吹進乾淨的空氣,使用高功率攝影燈,還PS了其中幾張照片。

@throwcautiontothewind: 我們剛剛接待了一個中國來的交換學生,我女兒之前在她家住了一段時間。這個中國學生看到美國人在河裡和湖裡游泳感到很震驚,因為污染,在中國這是不可能的。

@WesterlyWind: 但是現在中國有機會過上了和西方一樣的生活!

@Gus DiZerega: 看,至少從這個角度來說,這是一個自由主義者的天堂。不用怕煩人的法律規定增加經營費用。

@akasidney: 這些圖要勝過那些認為「美國政府是問題所在」的人的無數謊言。這些圖也形象地說明了,共和黨所謂的「現任政府殺死了工商業」之類的廢話到底意味著什麼。難道這就是他們希望美國城市變成的樣子嗎?

@xswqazxsw: 美國也曾經是這個樣子的,直到工廠都搬到了中國。沒有這些圖這麼嚴重,但真的非常嚴重。

@obinna000: 每年8%-9%的GDP增長。真值得嗎?

@BeasleysMom: 發言的各位,你們是不是知道中國面臨如此巨大的環境污染問題,原因是他們沒有相應的政府法規?污染者們想做什麼就做什麼。那些想要一個小到一個浴缸就可以裝下的小政府的人,你們是不是希望美國和美國的下一代也面臨這樣的問題?

@Seppowatcher: 我想一個間接的問題是沒有財產權,而不是缺乏法規。再加上用商業自由去彌補政治自由的缺失。中國有足夠的法規,但問題是他們可以隨心所欲地更改。

@KOisGod: 僅僅看著這些圖,我都感到眼睛灼傷開始咳嗽了。這是放任無節制的工業化的代價。只要有利潤,誰需要乾淨的空氣呢?

@gaydood: 我們給中國送去了67000家工廠1000萬個工作崗位,但是沒有把控制污染的工具送過去!!!67000家工廠7天24小時不停地生產東西,他們只給工人每個月29美元!

@brotherskeeper: 公司企業不需要空氣就能生存,他們只要你的錢。不幸的是,霧霾造成的每年幾百萬人的死亡,是中國願意付出的代價。中國的顧客們(想想美國的公司)是中國人低劣生活質量的受益人。

@opendiscourse: 根據之前的一篇報道,恐怕這只是冰山的一角。中國目前沒有能替代煤的能源——國內石油產量有限,進口天然氣的成本要遠高於煤。

在霧霾面前,我們能做的好像就只剩下來兩個「霧霾段子」,整幾個「霧霾趣聞」了。而當我們正經嚴肅的面對霧霾,它形成的真正原因是什麼?對我們生活身體的危害到底有多大?它又將如何治理呢?這些問題,卻一直沒有得到權威的解答。在此,小編想在這裡推送一篇波波夫的文章,一起來感悟一下他對霧霾的思考。

霧霾面前,主流經濟學家為何集體失聲

文/波波夫

最愛做預測的經濟學家們,在霧霾問題上集體失聲了。雖然經濟學家們的預測歷來靠不住,但起碼聊勝於無。

遺憾的是,主流經濟學們既沒有人預測到中國成為第二大經濟體後,霧霾作為中國經濟最大變數的出現,同樣也沒有給出最擅長的事後諸葛亮式的分析——PM2.5、PM10里的那些小顆粒究竟來自何方:河北農民集體燒秸稈?小汽車尾氣排放?鋼鐵化工排放?很遺憾,至今沒能檢索到一篇稍微系統點的有關霧霾的經濟學分析報告。

經濟學家們津津樂道的還是人口結構、發展模式轉型、互聯網+,對了,還有當下最熱門的供應側改革,但卻少有人對我們呼吸的空氣——這個最為重要的公共產品所出現的供給問題給予科學上的關注。古典經濟學的基礎是建立在理性人假設之上,但如果這個理性人成了病人,基於之上的各種分析其實都沒有意義。

2015年是最近十年中國經濟的低谷。今天早上,日照鋼鐵董事長杜雙華髮布那份致全體員工公開信,語調低沉、用情節制,不僅坦白了鋼鐵行業病入膏肓,同時泄露了當前整個中國傳統行業的大底。很快,日照鋼鐵在官網發布了一條聲明,稱上述公開信發佈於2008年,而非當下。但是重化工業的衰敗卻已成定局:從宏觀指標看,今年前十個月產電、用電量持續回落,全國鋼鐵減產2300萬噸,相當於少了一個寶鋼,水泥行業減產一億噸,比美國全年的用量都多。

按理說,昔日污染大戶減產,排污減少,但霧霾依舊嚴重。

幸運的是主流經濟學家之外仍有良知。由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以及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聯合研究比較了中國中部的淮河南北的居民的壽命後發現,在淮河以北,政府免費發放煤炭用於冬季取暖,造成這些地區與南方相比空氣污染程度較高,導致淮河北岸比南岸居民的人均壽命少了5年半。《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PNAS)在今天刊登了這一研究成果。但是這一研究是否可以推而廣之到整個中國北方地區,其實仍有商榷餘地,特別是考慮到集中供暖的歷史遠遠長於霧霾的歷史。同時,這項研究對於中國南方的霧霾缺乏解釋性。

相比之下還是理工男似乎更靠譜。氣象學家聲稱找了元兇——厄爾尼諾現象。中國氣象學會理事長王會軍在其主筆的《我國霾污染及氣候變化的影響》的報告中稱,東亞冬季風減弱、副熱帶西太平洋海溫負異常、北極秋季海冰減少等在一定程度上加劇2015年華北地區或東部地區的霾發生頻數和嚴重程度。但是,這一解釋無法讓人滿意。最近三十年,厄爾尼諾現象基本上每三到五年就會發生一次,但並非每一次都引發了霧霾。

更早前,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嘗試發布了他們對於關霧霾成因的量化分析報告——在北京2013年1月霾天期間,烹飪油煙對PM2.5的「貢獻率」高達13%,相當於「北京地面揚塵」+「工業排放」佔比的總和。這份報告出來之後被罵慘了。在失去了呼吸新鮮空氣的機會後,如果還要剝奪品嘗美食的味蕾的權利那就太殘忍了。然後,然後作為生活在霧霾中的普羅大眾,就再也沒有看到一篇像樣的量化分析報告。

本文綜合整理自 新浪財經 財經網 周遊


推薦閱讀:

老外因霧霾決定逃離北京:我們咳嗽 兒女也總睡不好覺
後期小技巧 | 如何拯救霧霾天的櫻花照片
誰是「職場霧霾」的推手?
霧霾之中,仰望星空

TAG:霧霾 | 法國 | 面積 | 這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