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朱鋒:中俄軍演傳遞什麼信息?

朱鋒:中俄軍演傳遞什麼信息?

朱鋒

2013年07月08日

2013年7月5日至12日,中國和俄羅斯海軍在俄羅斯遠東重鎮海參崴附近的日本海海域,舉行代號為「海上聯合-2013」軍事演習。由於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今年4月首次出訪就選擇俄羅斯,現在兩國海軍又在舉行有史以來兩國最大規模的聯合軍演,地點又選擇在非常敏感的日本海,此次軍演意在何處、劍指何方,確實引起了全球媒體的關注。

7月3日雲集了中國海軍最先進戰艦的7艦編隊高揚五星紅旗,駛過對馬海峽。俄方出動了包括俄羅斯太平洋艦隊旗艦「瓦良格號」巡洋艦在內的12艘主力戰艦,和中方會合進行聯合海上軍演。

藉助此次軍演,北京和莫斯科想要傳遞的信息十分明確,在遼闊的亞太地區,除了美國和日本的海上力量之外,還有另外一對實力雄厚的力量組合。未來亞太權力競爭中,中俄這對組合沒有理由受到忽視。

此次解放軍參演艦艇編隊中來自北海艦隊、南海艦隊的2艘051C型「中華俄式神盾」驅逐艦、1艘052C型「中華神盾」驅逐艦和2艘剛剛服役才一年多的中國海軍新型的054A型護衛艦。整個中國艦隊共配備有144個遠程防空導彈垂直發射單元,和64個中近程防空導彈垂直發射單元。在艦載相控陣雷達的配合下,這支艦隊的強大對空火力,可以抗衡一艘航母上的艦載機群。而參演的俄太平洋艦隊旗艦「光榮」級巡洋艦、「現代」級驅逐艦,則擁有對航母發動導彈攻擊的強大火力。中俄海軍王牌艦艇「強強聯手」,並選擇在靠近日本列島的日本海實施軍演,展示了希望抗衡美日東亞海上霸權的意願和決心。

美國影響東亞事務最重要的槓桿之一,是美國組織和營建的遍布整個亞太地區的軍事同盟、防務夥伴和戰略合作者網路。憑藉這一網路關係以及美國龐大的西太平洋前沿駐軍,美國太平洋司令部在區域內頻繁舉行的雙邊和多邊軍事演習,不僅是美國顯示戰略與外交影響力的有力手段,也是美國就各種區域整治與安全衝突議題「發聲」、突顯美國控制力的關鍵籌碼。就這一個月內,6月10日至12日美國和日本在加州聖地亞哥舉行的兩棲登陸作戰演習、6月27日美國與菲律賓在黃岩島附近舉行的南海軍演,以及7月8日至10日美國和日本將同樣在日本海舉行的空中支援演習,就代表了美國利用其強大的海上軍事力量,影響和努力掌控南中國海與東海軍事的戰略意圖。中俄的此次軍演,顯然是對美國動作頻繁的「軍演外交」的一種「嗆聲」,也是一種通過展示中俄軍事「肌肉」,旨在平衡美國針對中國的軍演壓力。

增強中俄之間的戰略協作與協調,是習近平新政府上任後中國外交的突出重點。儘管從1990年代末以來,以往歷屆中國領導人都注重發展中俄戰略協作夥伴關係,胡錦濤甚至公開對莫斯科強調發展對俄關係是中國外交的「優先事項」。但由於各種因素的影響,特別是2008年8月中國在普京發動的喬治亞戰爭問題上的曖昧態度,以及俄羅斯擔心一個崛起的中國將實實在在地威脅俄羅斯地廣人稀的西伯利亞地區,中俄戰略協作關係並非那麼充實,相反卻有著諸多的內在困境。2007年中俄在中國的膠東半島曾聯合舉行了聲勢浩大的「和平2007」綜合軍事演習,俄羅斯甚至出動了圖22戰略轟炸機參與演習,讓人聯想到台灣危機時有可能形成中俄聯手應對美國在台灣海峽實施軍事干預的微妙願景。但自2007年以來,雙方的聯合軍演都局限在中國和中亞地區,規模也漸趨萎縮。上海合作組織(SCO)儘管還是中俄與中亞五國重要的政治紐帶和次區域合作架構,但由於上海合作組織在中俄各自的對外關係中佔據完全不同的優先秩序,上合組織框架並沒有發展成為具有區域,或者跨區域戰略意義的中俄戰略協作的強大支柱。

習近平新政府在對外關係上,將目光重新聚焦在中俄戰略協作關係的提升和發展上,代表了中國對於奧巴馬政府宣布「亞太再平衡戰略」所抱有的持續戰略憂慮。美國的「亞太再平衡戰略」明顯擴大了美國應對中國領土和海洋權利爭議問題時的外交接入和戰略干預範圍,扮演起了公開制衡中國崛起的亞太保護者的角色。中美兩國的戰略競爭,已經從傳統的雙邊議題、顯著地擴展為了各自在亞太地區戰略影響力的競爭。傳統困擾中美關係的戰略議題集中在台灣問題、人權,以及雙邊的經濟商業議題。

但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之後,美國擔心中國利用美國實力的相對收縮,乘機擴大在亞太地區,特別是在亞太海洋區域內的地緣戰略影響,並在解決和周邊國家的領土爭議問題時變得越來越「咄咄逼人」。美國的亞太再平衡戰略,說到底是在利用東亞國家對中國崛起的安全擔心,重新鞏固美國在亞太地區無人能及的戰略優勢,以防止未來的中國對美國地區戰略利益的侵蝕與排擠。結果是,美國對中國的「戰略擠壓」,必定遭遇中國採取的「戰略據止」。進一步發展中俄戰略合作,儘可能地保留和拓展中俄力量組合的戰略選擇,已經成為習近平政府對外戰略的重要方向之一。此次日本海中俄海上聯合軍演,是北京持續拉近中俄戰略協作的步驟之一。

拉攏俄國是對美的「後手」

普京政府儘管對中國有安全擔心,在其政策上也有對華濃郁的戰略防範的一面,但中俄在當代國際體系中都面臨著來自美國強大的戰略擠壓。莫斯科和北京「抱團取暖」,共同向美國顯示必要時中俄戰略聯手的可能性,同樣也是莫斯科可以在對外戰略上給美國打出的一張重要的「中國牌」。習近平作為中國最高領導人訪問莫斯科時,俄羅斯向習開放俄聯邦武裝力量指揮中心,批准向中國出售Su35最先進的戰鬥機,則是普京發出的重要信號——美國和西方國家如果無視俄羅斯的戰略利益,莫斯科可以有能力和有決心重回1950年代的中蘇同盟。

然而,無論是中俄、還是美日,事實上誰都不願意走向東亞地緣政治新的分裂,誰都不願意看到東亞再度降臨兩大軍事集團的對抗。中俄聯合軍演是在世界政治中展示力量組合的新形勢,但並不會危險地滑向地緣戰略的新對抗。中、美、俄三國關係已經成為全球戰略穩定和經濟繁榮的重要基礎。在一個全球化的時代,三國之間儘管都會從事「力量組合」的新遊戲,但三國同樣有難以分離的利益上高度相互依賴的新局勢。習近平的「新型大國關係」的提法,就是要進一步將發展和深化與美國的合作共贏關係,定型為未來中美互動的新模式。中俄戰略協作,是中國應對美國戰略擠壓的「後手」;在周邊外交和全球參與進程中,促進中美合作是習近平外交的真正「先手」。6月7日至8日中美兩國領導人在美國加州安娜伯格莊園的首腦峰會,是習近平力主中美共同建設「新型大國關係」的重要舉動。對中國來說,對外政策不存在著需要「遠美親俄」的戰略壓力;相反,「親美親俄」將仍然是北京今後外交的主導趨勢。

對於莫斯科來說,俄羅斯更是不想讓自己被綁在中國崛起的「戰車」上。冷戰結束22年來,俄羅斯已經不再願意擔當制衡美國的「領頭羊」。即便要制衡美國,俄羅斯也更願意中國走在前面,讓俄羅斯有選擇地跟在後面。況且,發展和美國的合作關係,對俄羅斯來說,依然比俄中戰略協作來得更實在和更有需求。除非未來美國和歐洲加速「北約東擴」等實質性地排擠俄羅斯戰略利益的舉措,海參崴軍港7月4日對中國艦隊開放,並非意味著莫斯科下定決心「蓬門今始為君開」。俄羅斯原來只想要派出4艘戰艦參與和中國的聯合海上軍演,後來在中國的堅持下增加了參演的軍艦數量。這是一個非常生動的例子。

有意思的事,中國媒體對中俄海上軍演表現得空前「亢奮」。在美國的戰略擠壓面前,中國輿論在急於為自己煞有介事地找回感覺。事實是,俄羅斯媒體的冷談和莫斯科巧妙的外交平衡手法,和中國國內反應的「自以為是」形成了鮮明對比。俄羅斯在與中國合作軍演之前,海參崴舉行了有300多位代表參加的亞太區域安全會議,雲集了各國的諸多政策精英討論區域安全事務,展示俄羅斯更願意推動亞太安全合作,而不是簡單地在中、美之間選邊的戰略姿態。這兩個同時在海參崴採取的動作「一抑一揚」,莫斯科今天真的已經變得老謀深算。

作者是北京大學國際戰略研究中心副主任

推薦閱讀:

盲派論父母吉凶信息
【答疑】12月四六級考試信息大集合!快進來看吧
信息6
建築業10項新技術(2017版)之信息化技術

TAG:信息 | 中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