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植好國民科學素質的土壤
08-07
剛剛過去的2017年全國科技活動周是我國第17個科技活動周,據報道累計有2.3億人次參加了此次科技周相關活動,展現了人們對現代科技及其進展強大的熱情。現代社會,科技早已不再是象牙塔里的智力遊戲,它與我們的日常生活越來越息息相關,它不僅代表了人類認識自然、挑戰自然、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成就,也不斷影響和改變著人們的價值觀和對許多問題的看法。 國民科技熱情的增長、公民科學素質的提高,一方面是科技知識溢出效應的體現;另一方面,科技的快速發展也有賴於全民科學素質的提高。正如2012年9月15日習近平同志在參加全國科普日活動時所指出的:科技創新和科學普及是實現科技騰飛、創新發展的兩翼,要把科學普及放在與科技創新同等重要的位置。不斷提高我國公民科學素質,能夠為實現到我們黨成立100周年時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到新中國成立100周年時建成科技強國的宏偉目標,奠定更為堅實的群眾基礎、社會基礎。 公民科學素質的構成及其重要作用 公民科學素質是伴隨著現代科學的發展和普及而逐漸形成的一個概念。目前,綜合國際上普遍的認識,科學素質大致有三個組成部分:對於科學知識達到基本的了解程度;對科學的研究過程和方法達到基本的了解程度;對於科學技術對社會和個人所產生的影響達到基本的了解程度。以上三個構成要素形成了公民科學素質內涵的層級遞進關係:前兩個方面科學知識、科學方法是「工具性」的要素,第三層面對科學影響的了解是「價值性」要素。科學知識和科學方法是不可或缺的基礎,沒有對科學知識和方法的全面了解,對科學的認知就是盲目的,極容易走向「科學萬能論」或「科技有害論」兩個極端;而僅僅具備了科學知識和科學方法,沒有第三層面的科學文化、科學精神方面的「價值性」要素,就會將科技簡單看成是改造自然的工具,這種缺乏「價值性」的認識極容易導致科技的「異化」,混淆發展科技的目的是為了「人」還是為了「科技本身」,使科技走向錯誤的發展方向。 近代中國,新文化運動使人們認識世界有了新角度,改造世界有了新方法,使人們逐漸擺脫了封建迷信知識的思想束縛,為中國的現代化奠定了思想基礎、群眾基礎。與此同時,無數追求國家富強、民族復興的青年一代負笈海外、求索新知,他們回國後帶來的不僅僅是現代科學知識,還有科學思想、科學理念和科學組織模式。他們還深度參與到了國家現代化進程,如中國科學社,建立之初就將科普和科學教育作為其重要的工作內容,許多中國科學社成員成為中國現代科學學科的奠基人、國家現代化的實踐者。可以說近代中國科學家這種重視科普和科學教育的工作,種下了全民科學素養培育的種子,為新中國成立後的國家現代化建設準備了一定的科學基礎、組織基礎和社會基礎。 當前,我國正邁向創新型國家行列,更加需要全民科學素質的提高作為前提和基礎。這是因為,一方面,全民整體科學素質的提高能夠為創新型國家建設提供強大的輿論環境,進而為科技創新活動提供良好的氛圍和動力;另一方面,創新型國家建設需要打通創新鏈和產業鏈,科技成果的轉化和應用需要大量高素質的科技人才,這都需要以全民科學素養的提高為前提和基礎。 科普工作仍任重道遠 根據中國科協第九次中國公民科學素質抽樣調查顯示,2015年我國具備科學素質的公民比例達到了6.20%,比2010年的3.27%提高了近90%,而這個數字在2007年是2.25%,在2003年是1.98%。雖然近年來我國公民科學素質提升較快,但與發達國家相比,中國的公民科學素質水平仍有較大差距。即使到2020年我國成功實現公民具備科學素質的比例超過10%的目標,也只是剛剛跨過創新型國家的最低門檻,與世界主要發達國家20%甚至30%的水平仍存在很大差距。與公民科學素質整體水平相對較低的現狀同時存在的是,我國東西部地區之間、城鄉之間的公民科學素質差距越來越大。 上述數字折射出在提高全民科學素質方面,科普工作仍任重道遠,更應引起注意的是科學素質的量化評估方法和科普工作目前的著力點問題。2016年4月發布的《中國公民科學素質基準》,共有26條基準、132個基準點,包含了公民需要具有的科學精神、掌握或了解的知識、具備的能力。但從132個基準點的比重來看,知識點佔了絕大多數,而對於科學精神、科學文化的基準點一方面其比重偏低,另一方面其可測度也不強。第一,眾所周知,科技總是在不斷進步和發展,科技知識的更新和迭代在現代社會尤其快,這些知識點可能過不了幾年就會被新的科技前沿知識所刷新,以大量的科技知識點作為科學素質評估的基準點,其基準值意義可能會打折扣,而基準點的不穩定性將造成不同年份的科學素質之間失去比較的共同基礎。科學素質的構成要素雖包含基本的科學知識,並且這些知識是公民建立科學素養的知識基礎,但科學素質的評估是否可以按照應試教育的量化標準,以一套知識點試卷作為評判標準是值得商榷的。從目的來看,提高全民科學素質是為了構建創新型國家建設的群眾基礎、社會基礎,為了營造科技創新的良好氛圍環境,為了「創新鏈」和「產業鏈」的連通,僅僅提高全民的科技知識掌握量似不能達到上述目的。 提高公民科學素質,僅僅普及科學知識是遠遠不夠的,了解科學知識點只是「知其然」,掌握科學過程和方法才是「知其所以然」,而後「深以為然」才是科學素質達到一定水平的標誌。也只有達到「深以為然」的階段,科學素質才能轉化為個人價值觀,才能指導個人行為進而夯實建設創新型國家的群眾基礎和社會基礎。反觀當前科普工作,「十二五」時期,科普經費大幅增長,科技館、科技博物館、科普大篷車數量都大幅增加,這無疑為未來科普工作打下了良好的物質基礎。但這些物質環境和科普基礎設施如何提高使用效率、如何在提高全民科學素質方面發揮更大效益,需要科普工作者和全社會共同思考。 提高全民科學素質的方向路徑 2016年5月3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科技創新大會、兩院院士大會、中國科協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講話指出:沒有全民科學素質普遍提高,就難以建立起宏大的高素質創新大軍,難以實現科技成果快速轉化。希望廣大科技工作者以提高全民科學素質為己任,把普及科學知識、弘揚科學精神、傳播科學思想、倡導科學方法作為義不容辭的責任,在全社會推動形成講科學、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良好氛圍,使蘊藏在億萬人民中間的創新智慧充分釋放、創新力量充分涌流。 筆者理解,全民科學素質應該包括四個方面:科學知識、科學精神、科學思想和科學方法。全民科學素質的提高,也不能按圖索驥,照搬國外科學素養標準和手冊,而應以目的和效用為導向,即:在全社會營造科學的氛圍,為經濟發展提供高素質的創新人才隊伍,為建設創新型國家和世界科技強國提供創新源泉。只有明確上述目的和意義,才能使未來科普工作走在正確的道路上。因此,提高公民科學素質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第一,用知識的力量武裝人:夯實公民科技知識尤其是前沿知識的基礎,讓人們了解科技的最新成就;第二,用科學的精神感召人:通過人物、事例等宣傳科學家求真務實的科學態度、追求卓越的挑戰精神和不怕失敗的頑強作風;第三,用科學的思想升華人: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是人們思想的總開關,而科學的思想是把好人生總開關的關鍵要素之一;第四,推動科學的方法應用於人們的行動:科學的方法是經過實踐、驗檢驗過的經驗總結,是將科學應用於實踐的路徑和途徑,要倡導各類行為實踐有科學方法可循。 建設創新型國家進而建成世界科技強國事關「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實現,在此過程中,只有培育好我國國民科學素質的土壤,使科學固化為一種永久的國民科技意識,使創新成為民族的基因,才能為建設創新型國家和世界科技強國提供源源不斷的營養和動力。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