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特殊類型的低血糖及其預防策略

文:王建華 主任醫師 山東省濟南醫院糖尿病診療中心

本文為作者授權醫脈通發布,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提起「低血糖」大家都不陌生,它常常發生於糖尿病的治療過程當中,往往是因為進食太少或延遲、運動量過大或是降糖葯(包括胰島素)使用過量所誘發。不過,臨床上也有少數糖尿病人,儘管進餐、運動及用藥都很規律,但還是時常發生低血糖。原來,低血糖除了前面提到的三大誘因之外,還有一些鮮為人知的其他誘因。下面,我們就來談談這些特殊類型的低血糖及其預防策略。

1.糖尿病早期

在2型糖尿病早期,由於患者胰島β細胞功能失調,進餐後的胰島素分泌高峰明顯滯後於餐後血糖高峰,致使患者常常在餐後4~5小時(相當於下一餐的餐前)出現低血糖。

應對措施:少吃多餐或口服α-糖苷酶抑製劑。

2.糖尿病「蜜月期」

初發的糖尿病(包括1型和2型)患者,經過短期的強化降糖治療,患者胰島功能往往會得到明顯的改善,此後一段時間內病人可能只需用很少的藥量甚至不用藥血糖也能維持正常,這段時期我們稱之為「蜜月期」。如果進入「蜜月期」 的患者仍繼續維持原來的藥量不變,往往會發生低血糖。

應對措施:加強血糖監測,在「蜜月期」酌情下調或暫停降糖藥物。

3.妊娠期糖尿病

有些糖媽媽在孕早期由於妊娠嘔吐比較明顯,再加上進食不足,容易出現低血糖。此外,分娩後,隨著雌激素、孕激素等拮抗胰島素的激素水平明顯下降,產婦血糖也隨之降低,此時若不及時將胰島素減量,同樣也容易發生低血糖。

應對措施:妊娠期孕婦的飲食控制不宜過嚴,注意加餐;分娩後,應及時下調胰島素用量。

4.糖尿病性「胃輕癱」

糖尿病性「胃輕癱」,是指由於糖尿病人胃腸自主神經病變導致的胃腸道動力減低及蠕動下降,是一種常見的糖尿病神經併發症。據統計,在病程較長的糖尿病患者中,大約有1/3存在不同程度的「胃輕癱」。

合併「胃輕癱」的糖尿病人由於胃排空延遲,食物長時間滯留在胃中而無法進入腸道,食物吸收的時間不確定(往往是延後),致使降糖藥物(如胰島素)的作用高峰與餐後血糖高峰不同步,因而容易導致餐後低血糖或是高血糖。

應對措施:(1)改變飲食結構,採取低膳食纖維、半流飲食。(2)調整給葯時間,將餐時胰島素注射時間後延。

5.肝腎功能不全

腎功能不全一方面會導致降糖藥物(包括胰島素)的清除能力下降,導致胰島素或降糖葯在血液中蓄積;另一方面會使腎臟生成葡萄糖(即「糖異生」)的能力受損,從而導致低血糖發生。肝功能不全的糖尿病患者,由於患者肝糖原儲備不足,很容易出現空腹低血糖。

應對措施:針對病因治療,改善肝腎功能;加強血糖監測,酌情調整胰島素用量。

6.過量或空腹飲酒

飲酒所致的低血糖又稱「酒精性低血糖」,既可發生於餐後,又可發生於空腹。「餐後酒精性低血糖」常發生於飲酒後約3~4小時,多因酒精刺激胰島素分泌所致;「空腹酒精性低血糖」常發生於飲酒後約8~12小時,其原因有二:(1)酒精可以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異生。(2)光顧喝酒沒吃主食,肝糖原儲備不足,進而導致肝糖輸出減少。

應對措施:飲酒量不宜多,喝酒一定要吃飯,尤其不要晚上空腹飲酒,肝功能不良的糖尿病患者需要忌酒。

7.合併甲減、腎上腺及垂體功能減退

甲減會導致機體代謝減慢,藥物在體內存留時間便會延長,糖尿病合併甲減將使低血糖風險增加。有些糖友同時合併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由於腎上腺素等升糖激素缺乏,很容易發生低血糖。而合併垂體前葉功能減退的糖尿病人,由於升糖激素分泌不足,也容易出現低血糖。

應對措施:根據缺啥補啥的原則,給予激素替代治療。

8.注射部位脂肪增生

長期反覆在同一部位注射會導致皮下脂肪增生形成硬結,這會延緩對胰島素的吸收,造成餐後血糖先高後低。

應對措施:注意經常輪換注射部位,避免出現皮下脂肪增生。另外,要經常檢查注射部位的皮膚,一旦發現注射部位出現疼痛、凹陷或硬結,應改在其他部位注射。

9.胰島素瘤

主要表現為反覆發作空腹低血糖,患者神經缺糖癥狀(即「精神癥狀」)比較突出,常常表現為肢體抽搐、驚厥甚至意識喪失。患者胰島素釋放指數增高(>0.3),飢餓試驗陽性。

應對措施:手術切除腫瘤。

10.非降糖藥物所致的低血糖

降糖藥物引起的低血糖無須贅述,需要警惕的是某些非降糖藥物引起的低血糖。近年來,臨床報道比較多的是喹諾酮類藥物(加替沙星、氧氟沙星等)、抗甲亢藥物(如他巴唑)引起的低血糖。

應對措施:換用其他抗甲亢藥物或採取其他治療方法(如放射性碘131治療或手術治療)。

(本網站所有內容,凡註明來源為「醫脈通」,版權均歸醫脈通所有,未經授權,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授權轉載時須註明「來源:醫脈通」。本網註明來源為其他媒體的內容為轉載,轉載僅作觀點分享,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及時聯繫我們。)


推薦閱讀:

先天性高胰島素血症有治癒的希望嗎?
除了進食少、運動過量、藥物使用不當 低血糖還有哪些原因?
糖尿病拒絕高血糖,但也要嚴防低血糖,解開低糖之迷
七個方面看清2型糖尿病低血糖
警惕低血糖的「蛛絲馬跡」

TAG:策略 | 總結 | 低血糖 | 血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