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學者張豈之登上國學大典講壇 開講文化自信

著名思想史家、教育家張豈之先生主講嶽麓書院講壇

嶽麓書院院長肖永明教授主持講座

10月28日上午,年屆九旬的著名思想史家、教育家張豈之先生登上嶽麓書院講壇,主講《文化自信的歷史紀實與時代意義》,「致敬國學:第二屆全球華人國學大典」頒獎盛典系列活動迎來了第二場重磅活動,冒著初冬細雨而來的數百名觀眾,現場直擊了這場思想盛會。

湖南大學嶽麓書院院長肖永明教授擔任講座學術主持,肖永明教授在致辭中表示,歷史和傳統是一個民族的精神命脈,我們只有回到歷史,才能找到真正的文化自信,而「回到歷史,研究國學、振興國學,引領社會風尚」,正是此次湖南大學嶽麓書院、鳳凰網、鳳凰衛視及敦和基金會聯袂舉辦第二屆國學大典的目的所在。

「文化自信建立在我國有博大精深的文化傳統的基礎上」,張豈之先生在講座伊始,就將文化自信作為連接古今的紐帶,上溯中國博大精深的文化傳統,提出「文化自信今天已經成為我們強大的理想、信念」。

在張豈之看來,中國「之所以應該有,也必須要有文化自信,這是對中國文明史加以研究的結果,它不僅僅是對中國科學社會主義理論和實踐研究的結果,而且也是對中國文明史加以審視的結果。」

張豈之為現場觀眾描述了中國古代文化共同體的構建過程:從秦始皇推行郡縣制、取消封建制,徹底改變了先秦時期以血緣為中心的國家制度體系,同時推行書同文,為中華文明的傳播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漢武帝以「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為國策,至此,以漢王朝為主體的多民族國家的文化共同體才真正形成。

這個共同體的形成也反映了中國在當時的文化自信,這一文化共同體以儒學為主導,也包含春秋戰國時期的百家之學,在中國自古以來,既有國家文化的共同體,又帶有文化地域特色的支脈,二者相融、相合,體現了中華傳統文化的豐富多彩。

進入唐宋時期,佛教的本土化與道教的盛行,逼迫當時逐漸僵化的儒家學說從箋注之學走向義理之學,正是因為汲取了釋道兩家的營養,才有了宋代新儒家的出現,儒學由此建立了自己的本體論。

張豈之引證宋儒朱熹在嶽麓書院期間萌生的思想理念,表示宋儒「尋找活水源頭」的思維範式,對於我們今天的思想文化建設是極具啟發性的,他說,用文化自信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就是要不斷「尋找活水源頭」。

「一帶一路」戰略和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是當下中國面臨的重大理論課題,張豈之引述古代絲綢之路史實與《禮記·大同篇》,指出「儒學是最關注現實問題的,我們不能老停留在歷史上的儒學,我們談國學都是過去的事情,我們不但要考慮現實,還要考慮到未來」。在他看來,「儒學有一條根本的原則,就是經世致用,學者還要了解今天的世界以及未來的世界,來推動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的發展,這是我們的責任,也是我們專門研究儒學學者的責任。」

講座最後,張豈之特別闡述了他對宋代大儒張載「橫渠四句教」的理解,「為生民立命,為天地立心,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他指出,張載的這幾句話,集中體現了儒家的民本思想和對現實的深切關照,有著很強的現實意義。只有對今天的現實世界認識得越深,那麼對古代就越能夠加以理解,「因為我們站得高了,看得遠了,我們從現實出發,去研究古代,這樣我們才能認識中華、古代文明的真正價值所在。」他寄寓嶽麓書院與國學大典「在人才培養上,在傳統文化的交流上,以及全球華人對祖國的優秀傳統文化的認知上,繼續多做貢獻」。

2016「致敬國學:全球華人國學大典」頒獎盛典系列活動仍在持續進行中,鳳凰網將以現場直播方式,全景展現這一國學盛宴,與全球數百萬網友一同「親近國學、重建斯文」。


推薦閱讀:

陳先達:文化自信中的政治與學術
論文化自信的底氣
文化自信的內涵
獨家|文化自信的三大源泉

TAG:文化 | 國學 | 自信 | 學者 | 文化自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