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扎哈哈迪維特拉消防站20周年 zaha hadid celebrates 20 year ...

扎哈哈迪德維特拉消防站20周年 zaha hadid celebrates 20 year anniversary of vitra fire station

2013年是zaha hadid設計的「維特拉消防站」(vitra fire station)建成20周年,這也是zaha首個重要的建築項目也是她早起代表作品之一。「維特拉消防站」(vitra fire station)位於德國weil am rhein的vitra campus。為了慶祝這一紀念性的時間點,受swarovski(施華洛世奇)的委託,zaha hadid設計一個裝置,「prima」,這個大型裝置反應了維特拉消防站獨特的尖角形式。zaha的草圖已經很好的表達了她的設計,藉助這一媒介,建築師能夠自由的研究形式,發展實踐自己的建築語言。最初,hadid研究了kazimir malevich的藝術作品,和俄羅斯先鋒藝術家作品中的翹曲和反重力空間,將破碎和抽象的概念轉化成建築空間。藉助現代建模技術,我們可以把hadid草稿上的二維線條和平面渲染出來,做成3D模型。「prima」就是這一過程的直接體現;如果將2D草圖發展成一個可行的空間。它由五個高度拋光的部件組成,由複合材料製作,外皮塗了一層金屬飾面。每個尖角平面重達300到500 kg,可以自由移動,組成不同的配置。反光表面上海設計了參觀者座椅,被LED燈照亮。裝置尺寸為11 x 8米。

這周,這座著名的消防站剛滿20歲生日,那些由傾斜穿插的線條勾勒出的混凝土體塊彷彿並沒有受到歲月的衝擊與殘食,依舊保持著激情與力量,仍然是當代建築的重要話題之一。

當1981年維特拉公司遭遇了那場大火後,幾乎多一半的生產設施遭到嚴重毀壞。然而這正好成為一種契機,去重新建設一個充滿動感與表現力的校園,讓不同風格的建築在這裡百花齊放。當然,由於火災的慘痛經歷,維特拉公司決定修建自己的消防站,但當時委託zaha hadid設計的方案仍然遭到許多懷疑,那些誇張的造型與不合邏輯的複雜結構顯然不「像」一個消防站「應該」的樣子。事實證明,20年後的今天維特拉消防站卻成為了經典和永恆~

關於維特拉公司的故事:

1980年代初,當時27歲接掌企業的總裁Rolf Fehlbaum開始收藏該公司中具當代意義的傢俱,隨著收藏的日漸豐富,興起了蓋私人收藏館的想法,再輾轉的討論中,這樣的初衷在1986年轉化為一個對外開放的展館。委由法蘭克.蓋瑞(Frank O. Gehry) 設計的博物館在1989年11月正式對外開放;館內展出主要以椅子及其他室內設計品項為主,館藏包括從十九世紀初到當代著名的設計,並把觸角延伸到出版、研習營、專題圖書館等面向,更與當代設計博物館串聯,透過巡展讓設計走入每個世界的角落。 約莫30年前,一場大火帶來了毀滅與重生,現在博物館身後的建築物,是在祝融後重生的廠房,Rolf Fehlbaum找來了英國建築師尼可拉斯.葛林蕭(Nicholas Grimshaw),他以擅於的高科技刻劃當代感,用鋁為質材,水平的線條包裹整個廠房,外觀方正穩重,質材帶有工業感。那時不只請他重建廠房,還規劃廠區,第二棟建築物在1986年落成於旁,是一棟風格相似的廠房。最終,在他預設的藍圖裡只有這二棟建築被實踐,除了時空的變化之外,還因在1984年適逢公司創辦人Willi Fehlbaum七十大壽,Rolf Fehlbaum贈與父親瑞典美籍現代藝術家Claes Oldenburg 大尺寸的雕塑作品「Balancing Tools」,定調了整個Vitra廠區不只是一個生產的所在,非集體同質性的思考,轉將Vitra園區的運用擴及文化的層面,在參觀Claes Oldenburg工作室時,Rolf Fehlbaum遇到年輕建築師法蘭克.蓋瑞師(Frank Gehry),最初的合作是談椅子設計,最後談出了一間廠房、警衛室及博物館。

白色的長方形及方形,順著流動的弧線,讓陽光由天窗落入室內,線條佐著光線的明暗,在綠色的草地上舞動著,從遠方看過去有一種歡愉的感,像是孩子用積木重新組合、再拆開、再放置所產生曼妙的結果,或你要套上「解構主義」這個文本語彙,都不會讓你停止去感受這棟建築的美感。作為他在非美國境內的第一個作品,初生之犢無限制的狂想,以一種符合功能期望卻超出想像的外形,輔以電腦繪製模型的科技,演譯出他在世界建築舞台上發聲的練習曲。時間往後推數年,他因西班牙畢爾包美術館落成而大紅大紫,你不得不佩服Rolf Fehlbaum慧眼視英雄的眼光。

另一例精準眼光的建築故事,也落在近年為人熟知的伊拉克女性建築師身上,在屢屢競圖獲得好評,卻無實際操作經驗的zaha hadid身上,她第一個跳脫理論的實踐機會就在Vitra,以俐落的板塊拼組而成,外型前衛鋒利,所有的線條都與周邊的景物串成一線,室內的場合沒有我們認知的水平及垂直,劃破了傳統的感知,進入室內有一種空間扭曲感覺,對於水平與垂直喪失的不安感,帶來一絲新奇的樂趣,空間穿透性極佳,唯一的一扇門在女性消防員的要求下,立於更衣室前;一切起因於1981年的那場大火,而今作為消防站的功能已消失,目前轉作為會議中心或展覽空間。

在動態活潑的博物館左邊,有一棟清水混凝土建築物,沿著草地上所鋪設的走道,每個九十度的轉角都提供給你一種新的心情轉折,像是東方哲學冥想的儀式,讓你從工廠的脫離煩憂,走向會議中心,這正是安藤忠雄(Ando Tadao)第一次把他富有日式哲思的建築帶到歐洲,有異於法蘭克.蓋瑞(Frank O. Gehry)外露的高調,這棟建築說的是寧靜,巧妙的避開其他園區里的建築物,讓整棟建築物半埋入地底,把空間視線讓給草地上的櫻花,讓材質、形狀及光線純粹表述,除了作為會議空間,還作為員工訓練、閱讀、冥想的場所。

在走到消房站前,在我們右手邊是另一棟廠房,則是即將在彰化有新作品的葡萄牙建築師阿爾瓦羅?西賽(álvaro Siza),在繼安藤忠雄(Ando Tadao)及zaha hadid之後整個園區已經十分熱鬧,所以磚紅色的這棟建築物就被付與了低調的性格,一棟似十九世紀最傳統保守的建築安份的駐立在其中,與各自綻放光芒的建築物大異其趣,建築物上還有一座與尼可拉斯.葛林蕭(Nicholas Grimshaw)所設計的廠房連接遮雨棚,感應式的設計讓它在雨天降下,晴天時又不至於會遮住由消房站看出去的鄉野景緻。

導覽在博物館前結束,我與住在附近的老先生攀談,他說從博物館開館,加上一棟棟奇特的建築物在落成於此,多了許多國外的觀光客。Vitra從50年代在瑞士巴塞爾(Basel)開店到80年代劫後重生,在這個邊境小鎮營造了設計與建築的光熱,打造出當今在國際上十分受到屬目的設計博物館。

如果你有機會來到Weil am Rhein,更別忘了在這個號稱「椅子之城」的地方到處走走,因為在Vitra推動與附近社區的共識之下,大尺度的經典椅子已經化為街景。除此之外往法國走造訪廊香教堂,或到瑞士Basel探尋其他當代建築群像。 (文字來自網路)

轉載須註明: 內容轉載自:靈感日報

推薦閱讀:

TAG:維特拉 | 消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