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境和靈魂
當人已經能活下去,或者說,尚且不需要為如何活下去而擔憂的時候,其實,是可以多用一點精力,來關照一下自己的心靈——心境和靈魂。如果總在生理層面去討論靈魂與肉體的屬性以及主次,附帶著斷定靈魂只是附屬甚至可以忽略不談,那麼,人活著,又與豬狗何異?我以為,人的慾望產生於兩個層面——物質和精神。因其出發點不同,也就分為不同的形式與層次。產生於物質的,包括物慾和肉慾,這也是讓人感覺世界如此誘惑的原因。
這二者滿足比較容易,也就比較容易膨脹,因為慾望本身就是慾望的催化劑。慾望得以滿足就會產生一種類似幸福的感覺,而人嚮往幸福的本能會讓人向已經得到的滿足途徑走得更遠。但問題也隨之而來——物質畢竟是有限的,那麼物慾和肉慾的滿足也一定會有極限。當慾望超越了臨界點,以後就只能剩下不滿足,幸福也就越來越遠。這時候,人就會進入慾望帶來的痛苦——尋找不到滿足帶來的空虛感與無力感。
這時候,我們需要另外的慾望,來自精神的慾望——情慾。沒有人會否定情感對人的強大驅動力。情感可以有許多分類,籠統地說,所有對情感的需要都可以歸納到情慾之列。情感帶來的滿足會因情感和人自身的存在而自我催化,這與物慾和肉慾完全不同。物慾與肉慾的滿足必須外界的參與,必須藉助客觀存在物,不可能在人本身內部得以實現。情慾卻可以在自我的內心世界裡完成。物慾和肉慾首先表現的是索取和利己,而情慾首先表現的是奉獻和利他。
情慾的滿足是以利他的成就得以滿足,如果情慾不能給慾望的對象以幸福感,人是不可能感覺到幸福的。反之,人的情慾對象若感覺到幸福,情慾者自然也會因此感覺到相對安穩和長久的幸福感。即使情慾的對象不復存在,人也可以藉助回憶這一思維體系,重新建構起滿足情慾的通道——這樣一來,曾經的幸福體驗可以重溫,而幸福感並不會因為情慾客體的不存在而降低。
人的生活內容再怎樣繁複,歸納起來,也無非這幾個方面——生存活動、社交活動、自我行為。生存活動是生命體的生存本能,而社交活動里,除了為生存活動而進行的利益交換行為,其他,無不體現出對情感的需求與情感的付出,沒有人會毫無情感地進行社交。在純粹進行情感交流的社會活動中,沒有利害交往的朋友關係是最有代表性的一種微妙的情慾。這種社會關係僅次於親人,甚至在某些時候,朋友會比親人之間更多情感交換和訴求。這種關係因為其純粹而更能保持穩定,這樣的情慾滿足能長期保持下去的原因,僅僅是因為在交往過程中雙方都能感受到自我對他人的有益,從而滿足自我的道德感,實現自我完善和自我肯定。
與此類似的還有親情關係,在此就不做詳述了。而所有情慾里,比較特別的是異性之間的情慾,一般把它叫做「愛情」。這種情慾很容易與肉慾及物慾結合在一起。因此,這種情慾有時會表現出肉慾和物慾所特有的難以滿足,無限膨脹。但若仔細剔除愛情中的物質成分,剔除肉慾,僅僅就情感滿足這個角度來看,愛情又是人類情慾中最高尚的——愛的指向非常明確,就是幸福的人生,而且是以雙方的完全滿足為標準的。
愛情的訴求太近乎情慾的完美,所以,愛情才成為了人類亘古不變的禮讚對象。愛情首先是自我道德感的完善,在愛情中的人會感覺到高尚、忘我、勇敢、堅定……愛情又是利他,懂得愛情的人首先會希望自己的愛能使愛人感覺愉悅,並因為愛人的不幸而痛苦;愛情同時又是心靈回歸平靜的途徑,真正付出愛情的人不會再因為得到而感覺到空虛,而得到本身就帶來長久穩定的情感滿足,這一收益很可能是終生的。
但,這樣的愛情,往往很難得,因為人很難脫離物慾和肉慾。現在,已經解剖出人之慾望的三個層次——物慾、肉慾、情慾。這三個層次關係是逐級上升的。人做為生命體本身消滅慾望的可能性幾乎為零,而慾望是否能夠得到滿足、得到滿足後能持續多久、如何能在自我狀態下得到滿足,這才是在解決慾望問題時要著重思考的問題。三種層次的慾望,其滿足感的程度逐層加強,每得到滿足後的持續時間也逐層延長。這其中,僅有情慾可以自我實現。作為普通人都知道,外界的力量和潮流不會因個體的人而徹底改變,能終生陪伴人的,只有人自己的心靈。
人無法主觀地選擇富有或貧窮、美麗或醜陋,但人可以主觀地選擇是否可以放棄什麼、執著什麼、關心什麼、憐憫什麼、嚮往什麼、熱愛什麼……人可以決定自己的悲傷或喜悅、從容或激動,人可以決定,當物質不那麼豐富、肉慾不能實現的時候,要不要懷有一顆慈悲的心,去看待生命與生命、歷程與歷程。人可以決定做一個怎樣的人——焦慮或淡定、痴迷或洒脫、狡黠或忠厚……人可以很篤定地認定自己的心,在情慾世界裡,人永遠不會得不到回應——因為這個世界,是純靈的世界——只要敢於面對自己的心靈。如果,我是說如果,有一天自己會真的一無所有,我希望還有一顆善感的心,讓我可以保持純靈的生活。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