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運河申遺重要節點——濟寧東大寺

濟寧東大寺,為大運河申報世界文化遺產重要節點之一,位於濟寧市中區古運河西岸,是規模宏大的伊斯蘭教寺院,古城濟寧的主要建築標誌。始建於明代洪武年間,相傳朱元璋為表彰有功回族將領胡大海而敕建。明天順三年(1459年)進行重修,清代康熙、乾隆年間進行擴建,形成一處中國宮殿式伊斯蘭教建築群,「其氣魄位列全國清真寺木構建築之冠」,在全國清真寺建築中也是罕見的,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寺院坐西向東,面對漕運暢通的古運河,因此,又稱順河東大寺。通衢後繞是商賈雲集的竹竿巷和紙坊街,交通極為方便,水上舟艦梭駛,陸上車水馬龍,商閭店鋪鱗次櫛比,呈一片繁榮景象。最引人注目的是後殿兩根高4米的石柱上,刻有一副乾隆手書對聯:「渡岸前臨即觀水以觀瀾,心竅洞開窺正始;通衢後繞非可南而可北,腳跟持定覓真詮。」對運河環境、寺廟的宗旨作了全面概括。濟寧東大寺具有濃厚的民族氣息和地方風貌,是目前研究明清時期濟寧運河文化與伊斯蘭教文化概貌的實物載體。 主要建築由東西軸線排列,依次為序寺、大殿、望月樓三部分組成,建築面積共4518平方米。序寺包括大柵門、石坊、大門、邦克樓和南北講堂。木柵門緊鄰運河,八字粉牆分列兩側。入內為四柱三楹日月石坊,門額鐫刻「清真寺」三字。由坊向里便是大門三間,門為朱漆嵌金,前有石雕蟠龍抱柱,頂覆琉璃瓦。門內兩側軸對稱南北二講堂各6間,皆為硬山式建築。院中設重檐圓頂二層,「邦克樓」是「齋月」期間專為宣讀《古蘭經》及召喚穆斯林「禮拜」之用。 大殿,阿語稱「麥思直代」,是寺院的主體建築,由卷棚、正殿、後殿(亦稱後窯殿)組成。卷棚居前,面闊5間,進深2間,前有平列檐柱,三面敞開,勾連搭於正殿前檐。正殿為單檐歇山式建築,前置木隔門12扇,欞花木隔,由金絲雕嵌成阿文圖案,門上正中懸有乾隆御筆紅塗金字匾額。內置24根朱紅通天木柱,承托著42間廣廈的上部結構,後檐連接著闊3間、深2間的三層後殿,殿正中設有象徵性的「聖籠」,上部為六角攢尖式窯頂。窯頂峰折陡峭,起伏錯落,檐下斗拱羅列,翼角飛翹,頂覆黃綠色琉璃瓦,脊飾16條滾龍,中御兩顆巨大圓珠,垂脊飾雲龍、走獸、鴟尾等。六角樓頂上高豎銅質鎏金寶瓶,流光溢彩,俊逸輝煌,外觀似有「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之勢。殿內裝飾精緻,油漆彩繪,樸素典雅。整潔寬敞的空間可容納兩千餘眾進行「禮拜」活動。 大殿後約6米的空間便是「望月樓」,是穆斯林「齋月」期間登高望月的地方。樓為雙層,磚木結構,斗拱挑檐,頂覆綠色琉璃瓦,正脊垂脊裝飾講究,以龍鳳、花卉尤精,整樓以精巧玲瓏獨具一格的風采久負盛名。樓北設有沐浴室,南側原為教長居室,樓下緊接後門。後門亦為牌坊式建築,上懸「古禮拜寺」匾額,兩根石雕坊柱雕鑿精湛,對舞的鳳鳥有展翅欲飛之感,高浮雕的花卉圖案可見匠心之良苦。與前大門的雕龍抱柱相映成趣,寓「龍翔鳳翥」的祥瑞意境。 清真寺的後面,卻緊靠人煙稠密的鬧市區。為了與周圍環境相協調,保障清真寺的美觀,建築學家們採用牌樓作後門的格局。後門樓深、闊各三間,中間設門。後門兩旁八字牆外展,門前有柵欄花牆遮擋,將中央單間單樓式牌樓加以烘托。有如此富麗堂皇后門建築的清真寺,也是僅有的。這樣,在與南北運河幾乎垂直的東西上百米的中軸線上,從石坊、大門、南北講堂直到大殿,建築高度步步升高,過渡到30米高的後窯殿才是最高處。然後逐步舒緩回落到後門牌樓,高低疏密恰到好處。布局合理,排列有序,主體突出,錯落有致,渾然天成。其寺的全部建築可說是高大巍峨,姿態動人,無論是從寺的正面即運河之東向西眺望,還是從寺的背面向東望去,都給人一種令人嘆服、心曠神怡的感受。已故著名古建築專家梁思成先生認為,濟寧東大寺布局嚴謹,設計精巧,營造高超,集伊斯蘭和我國建築藝術為一體,給予很高的評價。


推薦閱讀:

中東大角斗,沙特伊朗到底有什麼恩怨情仇?
高祖貴:中東大變局艱難演進
巴菲特股東大會傳真經:生產才是硬道理_
土敘戰爭或引發中東大動亂

TAG:運河 | 濟寧 | 節點 | 重要 | 東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