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迪·艾倫的電影哲學

2016-05-17 15:00 | 豆瓣:深焦

作者 | Shawn(倫敦)

編 | 輕微 (北京)

《咖啡公社》2016

2016年戛納電影節開幕影片《咖啡公社》出自已經年屆八十一的老爺子——伍迪·艾倫之手。

這部作品以20世紀30年代的好萊塢為背景,講述了一個青年來到好萊塢追尋自己的電影夢,隨即墜入愛河並沉迷於那個時代著名的「咖啡公社」的故事。整部電影具有濃郁的伍迪色彩,充滿了好萊塢黃金時代的復古情懷。

說起伍迪,也許無人不知。現今的他似乎已經成為一種特定文化的代表,成為文藝電影界不可或缺的一位領軍人物。

聊伍迪的人太多,街邊各式各樣的電影雜誌,電影網或長或短的評論文,眼花繚亂的文章不斷敘述這個戴著一副鏡框,一臉苦相,神經兮兮又絮絮叨叨,但是幽默中又不乏深刻的文藝怪老頭。世界上的文藝青年把伍迪艾倫當做標杆式人物,人人說伍迪的電影是文藝青年的聖地。因為他的電影不乏文學,藝術,哲學,各式各樣的政治理論見解。他在電影中總是樂此不疲的借人物之口,表達自身對人性,生活,現實的嘲諷。

伍迪的作品總是那樣好看的煞有介事,因為他的電影風格始終保持多變。

1935年12月1日伍迪生於紐約布魯克林一個貧窮的猶太家庭。中學畢業後,他加入了「錫德·西則電視劇團」,以自己的搞笑天才為電視節目編寫腳本。將近十年的磨練,也經歷了學業不成和婚姻不幸的痛苦,1961年,伍迪辭去了「加里·摩爾劇團」撰稿的職務,正式成了一個喜劇演員,在格林威治村的小酒館、夜總會和小劇場里演出。

也正是這段歲月所經歷的磨練,讓伍迪在喜劇的腳本撰寫上具有更多的優勢和才能。

漫談伍迪艾倫的電影類型

伍迪的電影,總體來說,可以大致分為幾個類型:

從近年來的作品開始,伍迪的電影總是貫穿著對人物自身「虛榮」,「強烈的自卑心理」,以及「聲名渴望」的特色。這一時期的作品散發著浪漫主義色彩,主打人生經歷和人物性格理想等感性層面。

生活並不模仿藝術,它模仿糟糕的電視。

關於文學

從近年來的作品開始,伍迪的電影總是貫穿著對人物自身「虛榮」,「強烈的自卑心理」,以及「聲名渴望」的特色。

這一時期的作品散發著浪漫主義色彩,主打人生經歷和人物性格理想等感性層面。

先說《午夜巴黎》一作,片中男主對自我在好萊塢當編劇的日子並不滿意,隨著未婚妻——一個典型的小資本階級的人來到巴黎,在午夜12點之後經歷奇幻的事情,見到了以海明威和菲茨傑拉德,斯坦因為代表的一系列知名人物,從而由一開始對巴黎浮華的無奈,到後期羨慕別人生活好過自己生活的狀態。

很顯然,伍迪對於這種人生態度的嘲諷犀利但又不乏溫和,因為最後給了主角一個警醒的轉變。並且重新開始一段戀情。但是與主角不同的是,男主角曾經愛慕的時代虛構人物「一個活躍于海明威,畢加索之間的女人」她再次穿越之後選擇留在那個自我認可的黃金時代。義無反顧沉迷於自己內心幻想的美好世界當中。通過對二者潛在的對比,暴露了一種羨慕別人,從不活在當下的虛榮心,這種生活上的幻覺,導致了現示中的矛盾和不安,把人物的生活狀態搞得一團糟。

人說《午夜巴黎》是伍迪寫給巴黎的一封情書,他在這部電影里,更深層地探討了法國和美國的關聯、歷史、藝術、生活、興奮點以及人們在生活選擇上的差異。伍迪的電影,就是善於抓住個體人物的故事線,從而在各個方面一邊敘述,一邊吐槽,再一邊展現人物的悲歡。電影大環境是整個明黃色,歡快的氛圍,但是故事的喜劇色彩下,又掩蓋著人性最為可笑的部分。同樣的情節也出現在其他電影當中。比如就如2012年6月22日上映的《愛在羅馬》,寫的是幾段互不打擾的故事。四個人的主線,圍繞他們分支的生活,其中同樣不乏冗長的對白,令人捧腹的橋段,還有伍迪親自飾演的退休歌劇導演毫不倦怠的闡述著各式人生哲理,以及一貫影射的犀利吐槽。

關於愛情

「慣性導致了三分之二的婚姻。而愛情造成了餘下三分之一的婚姻。」

與《午夜巴黎》這個充滿懷舊情緒、現代主義、存在主義這些複雜的哲學論道不同,《愛在羅馬》更像是一篇散文。電影不像小說一樣總是在敘述故事發展的開端發展高潮結局,反倒是一種輕鬆自在,有趣的伍迪式情書。

《午夜巴黎》

其間滿滿的古希臘文化,也作為伍迪電影中不斷復現的輔助。

伍迪親自上陣飾演的歌劇導演傑瑞,一個對退休生活不滿的歌劇導演,總想在東山再起的慾望,和《魔力月光》里西蒙·麥克伯尼飾演的過氣魔術師一般,通過欺騙來報復自己不能名揚舞台的不滿和嫉妒心理簡直如出一轍。而《愛在羅馬》中另外一個典型角色,羅馬的普通市民,循規蹈矩,安分乏味的皮薩內羅(羅伯特·貝尼尼飾),某一個的早晨發現自己成了名人。無孔不入的狗仔隊,紛至沓來的誘惑,都極大地改變了這個人的生活。影片的最後,皮薩內羅失去了關注,重獲生活的平靜,但是他卻突然心情焦慮,失落不安的在大街上尋找認識自己的人。

曾經給皮薩內羅做司機的人給出了這樣一番話「生活有時非常殘酷,人們往往對生活不滿,這無關乎他是個富有的名人,還是個默默無聞的窮人,但是這兩者間,還是成為富有的名人要好得多。」

借司機之口,伍迪闡明了自己對於名聲的真實思考。諷刺那些名不副實的名人之外,其實也是說明成名是虛幻的東西,它一瞬間把人捧到聚光燈的中心,一下子讓人墜入谷底。就如同皮薩內羅一樣,人們愛慕這種名聲,被它弄得頭暈目眩,然後跌入底端,無人問津之後也就意志消沉,只能靠回憶過去那些名聲遠揚的日子來安慰自己。伍迪想表示的,是自己對於聲名的淡然,也是拷問人性骨子裡的本質究竟能經得起多少成名的誘惑。

「我從來不是一個知識分子,但我的長相就是這樣。」

關於喜劇

早在1964年,將近30歲的伍迪為電視台編寫並主演了《貓咪最近怎麼樣了》劇集,因而獲得成功。因此也奠定了伍迪正式走向電影的商業基礎。到了1969年,隨著伍迪電影經驗的日趨成熟,舞台劇的成功也側面刺激了伍迪的電影興趣,於是伍迪自導自演了一部《傻瓜入獄記》,正式開始了電影之路。

在這部伍迪導演的處女作里,延續了伍迪前兩年的成功路數,仍然是以顛覆類型片為己任。開創出其富有個人特色的喜劇角色類型。這次對類型片的利用,由於伍迪自己的全面控制,就不僅僅局限在諷刺性模仿的單純顛覆上,而是開始創造伍迪自己的電影角色和電影世界。

「當奧斯卡評委會打電話給我,我慌張極了。我以為他們想要回他們頒給我的奧斯卡獎,而典當行歇業已經有一陣子了。」

對於一個導演而言,最重要的就是能夠在獲得大眾口碑的同時,也能得到獎項的青睞。

《安妮·霍爾》

1977年的《安妮·霍爾》成為了伍迪電影生涯當中的一個里程碑式的成功。不僅因為這部電影收穫了好評如潮,而且它也一改伍迪之前喜劇為主的電影風格,開創了一種全新的電影模式。影片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編劇、最佳女主角4項金像獎,以及美國影評人協會、紐約影評人協會、金球獎、英國影視藝術學院等多項獎勵,可謂風光無限。

這種模式可謂伍迪在最初的喜劇基礎上更進一步的標杆。電影當中沒有好萊塢式的大場面或是伍迪一貫滑稽的搞笑,人物也不多,但片中散布著瑣碎的生活片斷、個人回憶、偶發感觸、閑散戲謔。

這樣一部散漫的影片,最突出的是其中濃郁的生活味道,既有佯裝通透的人生感悟,又同時還充斥著布爾喬亞不可避免的傷感情調。在這部影片中,我們能看到伯格曼對人生和人際關係的思考和費里尼夢想與現實交織的痕迹。自此之後的《星塵往事》,《漢娜姐妹》,也繼續延續這種風格。以小人物的生活經歷,描述大環境的悲歡。然而與所不同的是,《漢娜姐妹》以幾個平行的,實際上互不關聯的故事,組成了影片,描述了漢娜姐妹三個複雜多變的家庭史、愛情史、心理史。這是一部家庭生活片、倫理片,但是以喜劇形式,而不是伯格曼式的悲劇形式,伍迪真正脫離了模仿階段,踏入自己操縱自如的個人電影世界。三個故事的影片已經沒有固定的主角了,或者說出現的幾個人物都可以說是影片的主角,雖然說影片的片名叫《漢娜姐妹》。伍迪在這部影片中展現了描摹現實的出色技巧和觀察力,把悲劇和喜劇融為一體,在寫實手法中猱入超現實效果,其完美結合堪稱經典。

但是,伍迪並沒有「善罷甘休」。

在不斷的電影經驗累積之下,伍迪的電影開始走向一個更為你完整的方向。整個趨勢囊括了最早喜劇的無厘頭風格,再加之後期的浪漫主義元素,達到了一個更為成熟的狀態。

關於哲學

「我參加了一次存在主義的考試。我一個答案都沒寫,結果得了100分。」

《無理之人》

包括《無理之人》,一改多人敘述並進的方式,集中描述男主——一個職場失意的哲學老師,和一個女學生兩個人的故事。男主故作深沉,矯情的說話方式,以及深陷哲學論道的思考吸引了女學生(艾瑪·斯通飾)的愛慕。每一次兩人相處時討論的哲學話題,都不得不讚歎伍迪老頭深諳影片對白之道。而男主對存在主義的追尋被一場謀殺策劃計劃弄得激動顫抖。男主角自始至終的都在尋找人生的意義,他渴望改變現實,渴望參與到政治或者社會改造中,實現自己的價值。

薩特認為:人生之所以有意義,是因為你選擇給予它意義。在薩特看來,人的本質是在他存在的過程中被他自己定義和造就的。男主自己選擇做一個理想化的政治使者,伍迪看來,這無非是及其無理的行為。男主自以為給空虛無聊的人生帶來意義,不過就是將自己腦子裡的哲學理論將自己的犯罪行為包裝成一種合乎理性的正義行為。

伍迪善於以出乎意料的結尾給觀眾帶來意想不到的視覺,思想感悟。他的眼中哲學是不可迷信的產物,人給生活賦予的意義只是事後的一種自我態度而已。人生給人生觀開了一個玩笑,伍迪則用男主的戲劇式結尾開了觀眾一個玩笑。

除卻影片明快的JAZZ的舞曲,伍迪在《無理之人》和《魔力月光》等一系列影片中都運用了明黃色的色調去表現電影場景,這種加了濾鏡似的拍攝手法,和全片穿插其中的古典樂曲,無疑給影片加了更多輔助的調味劑。也只有伍迪才能表現出如此不符合常理的藝術形式。在令人深感電影戲劇化的同時,深刻體驗到伍迪強烈的個人風格。這個神經質的導演,高傲,戀舊,話嘮。每次都不禁讓觀者感嘆,也只有他才能如此鮮明的展現自己。那種看不看由你的洒脫自信。也是伍迪個人風格的一部分。

關於人生

「我為人們想要了解宇宙而感到吃驚,你在唐人街迷了路都難辦得很。」

在交出「歐洲三部曲」之後,2013年伍迪推出一部驚訝影壇的作品——《藍色茉莉》。

它不僅成功在吸引了眾人眼光,也獲得好評,同時,也有市場票房的積累。

這部由影后凱特·布蘭切特主演的電影,以凱特飾演的角色為主—— 一個經歷破產,丈夫自殺,繼子出走之後,搬到已然生疏的妹妹的舊金山家中重新開始生活的人。

《藍色茉莉》 Blue Jasmine

然而這個被謊言和自負包裹的茉莉花,在失去過去奢侈的生活之後,一心思還是想拚命躋身上流。她不斷自言自語,述說過去的幸福生活和現狀的不幸。不斷的回憶過去,不斷的用謊言來編製自己的富貴夢。這種自負,虛榮的心裡在伍迪的電影中被嚴重抨擊。她落難之後對妹妹延加指責,急於去區分他之間的距離。這無非是伍迪設下的一個個連環套。在影片溫暖色調的襯托下,充滿戲謔的意味。

而《藍色茉莉》無疑是伍迪近期最為成功的一部作品,因為它相較於之前所涉及的三種風格,在喜劇,浪漫,愛情的元素多重包圍下,更為熟練的運用這些核心元素之外,也是最具悲劇性元素的一部電影,讓觀眾不禁產生嚴肅,傷感的氣氛。

這些吸收了無聲喜劇片優點的劇作,充滿了伍迪式的機智對白,代表了來源於紐約知識分子的濃厚地方色彩。而在影片中多次重申的存在主義危機,伍迪卻反覆認為這反倒是悲劇的一種魅力。他說「能成為一個可悲的人說明你非常幸運。」所以伍迪對自已締造出的人物絕大部分沒有給出意外的結局。不像好萊塢英雄電影那般波瀾壯闊,伍迪似乎更傾向於平淡。因為這些人物的過程,就足夠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了。就如同《遭遇陌生人》最後那個相信靈媒近乎偏執的海倫娜最後也還是看似找到另一半,儘管劇中所有人物都無一例外的在遇到問題時藉由白日夢和不可能實行的計劃逃避現實,但是無法否認他們做出的所謂「努力」,只會把他們帶進充滿哀嘆,不合乎情理,甚至於危險的境地中。這些不可或缺的元素,也證明了『人生如戲,戲如人生』這一主題。但是這些本應該以悲傷賺足觀眾眼淚的論道,卻總是被他賦予一種自然,行雲流水般的活力和生命力,故事本身,反倒是處處浸透著陽光普照般的光彩,讓人莫名看的著迷,又被帶出去狠狠耍弄了一番。

但歸根到底,人人都愛這個永遠都在驚艷拄著拐杖都在追隨者他的觀眾的知識分子。

2016年,他又再次攜傑西·艾森伯格及克里斯丁·斯圖爾特,布蕾克·萊弗利,寇瑞·斯托爾攜手獻上一部滿溢好萊塢復古情懷的作品,這一次,伍迪又能帶給觀眾怎樣的期待呢?讓我們拭目以待。

查看原文?版權屬於作者商業轉載聯繫作者

推薦閱讀:

TAG:電影 | 哲學 | 電影哲學 | 艾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