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眼睛 拒絕假藥
08-07
藥品是用來治病救人的特殊商品,但近年來,制售假藥的犯罪活動一直未停息,假藥對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造成了嚴重的威脅。國務院2月13日發布的《國家藥品安全「十二五」規劃》指出:「目前藥品安全風險仍然較大,制售假藥現象頻出,利用互聯網、郵寄等方式售假日益增多,有些假藥甚至進入了正規流通渠道。」 假藥離我們並不遙遠,那麼,在購買、服用藥品時,要注意哪些事項。本報記者進行了相關調查。 莫輕信根治慢病的「神葯」 2011年,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共發出8次「關於查處XX假藥的通知」,涉及33種假藥。盤點假藥名單,可以發現,這些假藥以「治療」慢病為主,除了慢病患者眾多外,此類藥品見效慢,老百姓即便服用了假藥也不易覺察,所以深得制假者的「青睞」。 在各種慢病中,制假者也是有所側重的,最愛「治療」的是糖尿病、關節炎、呼吸道疾病、高血壓等。在8份查處假藥通知涉及的33種假藥中,標稱治療糖尿病的佔了3成,共10種,如「益腎糖靈膠囊」、「胰復清片」、「宜康活力膠囊」「拜耳·胰康王」、「生津胰康肽膠囊」等;標稱治療關節炎的假藥有6種;還有5種標稱治療呼吸道疾病;4種標稱治療高血壓。 在宣傳上,假藥都喜歡虛張聲勢,最常見的手法是編造一個貌似權威的虛假機構,作為假藥的出處。如「胰復清片」,標稱研製單位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後中醫科學研究院」,可只要上網檢索,就會發現該機構並不存在。此外,還有「中國(國際)中醫藥糖尿病研究總院」、「中科院腦病研究中心」等子虛烏有的機構。 也有膽子大的,直接盜用正規廠家的國葯准字型大小,甚至連廠名都盜用。比如「同仁清肺膠囊」是未經批准註冊的假藥,可它盒上印的「國家葯准字Z20025240」卻能在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網站上查到,但仔細檢索就會發現,這個號對應的實際上是貴州某葯業公司生產的「肺力咳膠囊」。如果消費者看見有國葯准字,就放鬆了警惕,難免會上當受騙。 有些制假者已經不滿足於假造個國內機構,他們把目光投向了世界製藥巨頭。於是,出現了「拜耳·愈壓寧」、「輝瑞健腦回春丹」等奇怪的名稱。 這些假藥的包裝和宣傳材料上往往偽造衛生部、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世界衛生組織、某醫學中心或醫學會等政府部門或組織機構的名稱,指定、推薦該「藥品」為治療疾病、康復保健的唯一或者最佳產品;聲稱可以治癒某些慢性疾病、疑難雜症,如糖尿病、高血壓、牛皮癬、紅斑狼瘡、乙肝、痛風、風濕等;同時以「政府官員」、「權威專家」、「患者」的名義,使用絕對化、承諾性的語言,對「藥品」療效進行虛假宣傳,如使用「根治、根除、不反彈、藥到病除、無效退款、無毒副作用、免費試用、保險公司保險」等用語。 得病了,肯定很著急,可如果遇到所謂藥到病除的「神葯」,一定要多長個心眼,最好先向正規醫院、葯監部門等專業機構諮詢,切莫輕信廣告,以免上當受騙,延誤病情。 基本藥物可查監管碼 藥品監管最難防的就是「串貨」。某些藥品代理商通過「串貨」的形式,將本應該在特定區域銷售的藥品通過種種渠道銷往其他區域,在「串貨」的過程中,藥品很可能被「掉包」換成假藥。一旦出現這種情況,除非病人或者專業人士投訴舉報,否則很難發現。 國家正在推行的電子監管碼制度,有望解決這一難題,將假藥「打回原形」。 3月3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信息辦主任孫咸澤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介紹說,藥品電子監管相當於藥品的「電子身份證」,有點像條形碼,但與條形碼不同的是,即便是同一品牌的藥品,每盒葯的號碼都不同。通過這個號碼,消費者可以查詢到藥品的名稱、藥品的批准文號、批准文號的有效期、藥品的劑型、規格、藥品的生產企業,更重要的是,可以查詢到最後銷售的終端是哪一家零售商。如果你在北京某藥店買到一瓶藥物,查詢電子監管碼信息應該顯示這瓶藥物流向終端就是這個藥店,如果顯示流向終端是別的藥店或其他醫療機構,那這瓶葯就很可能是假冒的。 本報記者從衛生部中日友好醫院買回一盒糖尿病用藥二甲雙胍片,嘗試著將藥盒上的電子監管碼81015230005137404708輸入中國藥品電子監管網(http://www.drugad-min.com)後,網站立即顯示出「藥品當前狀態信息:該藥品已流向中日友好醫院」。 截至今年2月底,全部307種國家基本藥物,5.6萬個品種,已經全部納入電子監管,到2015年,電子監管將覆蓋到我國所有藥品品種,這將對防範假藥產生巨大作用。 孫咸澤告訴記者,目前,查詢藥品電子監管碼有四種途徑。第一種,登錄中國藥品電子監管網網站,輸入電子監管碼進行查詢;第二種,打電話到95001111,將監管碼告訴接聽電話的工作人員,請工作人員協助查詢;第三種,通過簡訊,把監管碼發到106695001111,幾秒鐘後就可以收到藥品信息回復;此外,還可以利用專門的手機軟體,把監管碼抓拍下來,幾秒鐘後即可得到藥品信息回復。 細看包裝辨別假藥 再嚴格的監管,也無法帶來100%的安全。對於個人而言,有一些「功課」只能靠自己去完成。辨別假藥最簡單的方法是看藥盒,假藥的藥盒上,往往會露出很多「馬腳」,例如: 1.藥名有暗示。「抗癌膠囊」、「皮癬一掃光」、「抗風濕藥酒」,這些藥名暗示能根治某些疾病,正規藥品名稱不會含有這樣的內容。 2.文號不規範。「葯衛監字000000號」、「葯消准字000000號」,這樣的批准文號不規範。目前藥品批准文號格式為「國葯准字-字母-八位數字」,字母包括H(化學藥品)、Z(中藥)、S(生物製品)、F(藥用輔料)等。 3.沒有有效期。正規藥廠批號規範,有效期標註準確。 4.說明書混亂。藥盒上會有簡要的說明書,表述疾病治療範圍時,中(成)葯只能說「功能主治」,化學藥品製劑為「適應症」,生物製品是「作用與用途」或「接種對象」。 5.標記不明確。正規藥品標註藥品分類,如處方葯、非處方葯(OTC)、特殊藥品(外用藥品、精神藥品等),而且標註清晰、色彩規範。假藥或者沒有標註,或者標註文字圖案線條模糊、色彩運用不規範。比如,按規定「外用藥品」標註應為紅色,有些假藥卻是褐色或黃色。 6.包裝喊口號。藥品包裝上是不允許隨意標註其他內容的。如標註廣告性質的口號、標題,超出說明書內容以外的宣傳資料等,很可能是假藥。 如果您手上的藥品露出了上述「馬腳」,請儘快報告給當地藥品監管部門,以便執法人員採證、檢驗,做出最後判定。 網購藥品要辨明網站資質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網購成為了一種主流的購物渠道,但是,制假者也發現了這條門路,大肆在網路上銷售假藥。 2011年,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先後5次公布了59家違法發布虛假藥品信息、銷售藥品的網站。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稽查局副局長邢勇將利用互聯網發布虛假信息、銷售假藥的違法行為歸納為三種類型:第一,假冒各類醫療機構、醫學研究機構,比如中國人民解放軍某某疑難雜症研究中心、世界衛生組織駐中國某病研究中心等,介紹一種「神丹妙藥」,聲稱服用後就能藥到病除;第二,仿冒一些國外的高端藥品,比如抗腫瘤的葯,對比網站和正規渠道之間的差價,證明價格「很便宜」,誘使消費者購買;第三,胡亂做出一些葯來,在網上吹噓,說這是能治百病的藥物。 網購藥品時應注意查看商家資質,可以向個人消費者銷售藥品的網站必須是依法設立的藥品連鎖零售企業,經過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審批,取得《互聯網藥品交易服務資格證書》,並在網站的顯著位置標示出其證書編號。公眾可登錄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網站(www.sfda.gov.cn)查詢合法售葯網站名單。 如果消費者遇到售賣假藥的網站,或者已經被售賣假藥網站騙了,怎麼辦?邢勇建議,如果消費者在網上發現非法網站,可以在網上給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局長信箱發一封電子郵件,該郵件會通過內部途徑轉到工作人員手裡,工作人員會嚴格調查,認真處理;如果消費者已經上當,要及時保存好證據,如快遞的清單、藥品的包裝、收據等,然後向各級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投訴,相關工作人員接到投訴後會依法處理。●相關鏈接 什麼是藥品、假藥和劣葯 《藥品管理法》規定:藥品,指用於預防、治療、診斷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調節人的生理機能並規定有適應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質,包括中藥材、中藥飲片、中成藥、化學原料葯及其製劑、抗生素、生化藥品、放射性藥品、血清、疫苗、血液製品和診斷藥品等。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為假藥:(一)藥品所含成分與國家藥品標準規定的成分不符的;(二)以非藥品冒充藥品或者以他種藥品冒充此種藥品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藥品,按假藥論處:(一)國務院藥品監督管理部門規定禁止使用的;(二)依照《藥品管理法》必須批准而未經批准生產、進口,或者依照《藥品管理法》必須檢驗而未經檢驗即銷售的;(三)變質的;(四)被污染的;(五)使用依照《藥品管理法》必須取得批准文號而未取得批准文號的原料葯生產的;(六)所標明的適應症或者功能主治超出規定範圍的。 藥品成分的含量不符合國家藥品標準的,為劣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藥品,按劣葯論處:(一)未標明有效期或者更改有效期的;(二)不註明或者更改生產批號的;(三)超過有效期的;(四)直接接觸藥品的包裝材料和容器未經批准的;(五)擅自添加著色劑、防腐劑、香料、矯味劑及輔料的;(六)其他不符合藥品標準規定的。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1986年,北大拒絕司徒雷登歸葬燕園
※伊斯蘭教為什麼能在全球拒絕同化、不斷擴張?
※女孩要求400萬買婚房,男方拒絕:其實婚姻里,還是女人最現實。
※發問:對方拒絕接受歸正神學,怎麼辦呢?
※婆婆拒絕尿不濕每天給孩子把尿兩小時, 結果送進醫院媽媽當場翻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