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新形勢下群眾工作的認識與思考

做好新形勢下群眾工作的認識與思考

群眾路線是我們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是我們黨在新形勢下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重大決策,是順應群眾期盼、加強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馬克思主義執政黨建設的重大部署,是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大舉措,對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鞏固黨的執政基礎和執政地位,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當前,第二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正在深入開展,有序推進。各級黨員幹部要以開展此次教育實踐活動為契機,進一步樹牢群眾觀點,走正群眾路線,著力解決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不斷提高做好新形勢下群眾工作的能力。

本文從新形勢下群眾工作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新形勢下領導機關、領導幹部對待群眾工作的一些問題以及新形勢下群眾工作亟待提高的具體能力等三個方面,談個人一些粗淺的認識與體會。

一、新形勢下群眾工作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

當前,我國社會生活發生了深刻巨大的變化,可以概括為「八化」,即:經濟成份多樣化、分配方式多樣化、就業方式多樣化、社會組織多樣化、社會階層多樣化、社會利益多樣化、思想觀念複雜化、行為方式多樣化。新形勢下的群眾工作,就處在這樣複雜的環境中,使得當前的群眾工作中出現很多新情況、新問題,可以概括為以下五個主要方面。

(一)群眾分化。現在的「群眾」已經分化為不同群體、不同階層,甚至不同區域,群眾概念已經從「大群眾」概念,演變為不同的「小群眾」概念,表現為三個方面:一是利益分化,不同群體、不同階層、不同區域的群眾,具有不同的利益,有時還會出現群眾利益之間不協調甚至利益衝突的情況。二是利益多樣化,人們不僅追求經濟利益,而且越來越重視政治、文化、法律、人權、環境等方面的利益,不同的利益追求組合,也會使群眾分化為不同的群體。三是利益具體化,即使在整體利益、長遠利益一致的前提下,群眾的具體利益也會出現很大差異,特別是在當今社會生活中,人們對局部利益、眼前利益、個人利益更為重視和關切。

(二)群眾主體意識強化。與過去相比,現在群眾的主體意識明顯強化,表現為像有的幹部說的「群眾不聽話」、「群眾不服從」。這要一分為二地來看,有些不聽話、不服從,是不講道理的;但是,也有些不聽話、不服從,是有道理的。出現理性的「不聽話」、「不服從」現象,一定意義上可以說是一種社會進步,說明群眾的主體意識、理性意識強化了,這有利於推動整個社會的發展進步。「群眾是真正的英雄」,「尊重群眾歷史主體地位」,既然是「英雄」,是「歷史主體」,當然就要有自己的思考、自己的判斷、自己的見解、自己的主張,從而才會產生積極主動的創造行為。

(三)社會問題多樣化複雜化。在現在的社會環境中,人們需求多樣、思想複雜、行為多樣,相互之間的關係也很複雜,社會問題包羅萬象、紛繁複雜。隨著社會發展,人們不僅追求經濟利益,而且越來越重視政治、文化、法律、人權、生態各方面的利益,利益多樣化複雜化,必然使社會問題多樣化複雜化。各種社會問題也不是孤立的,往往相互交織在一起,產生疊加效應,使問題更加複雜。做群眾工作,過去是「一個號召、一個文件、一個會議,問題就解決了」,現在就沒這樣簡單了,有時候是多少號召、多少文件、多少會議,也解決不了問題。社會問題變得多樣化複雜化,以往那些簡單的方式不適應了。

(四)社會矛盾尖銳化。從總體上看,現在的社會矛盾主要是人民內部矛盾。「人民的根本利益」,現在總體上也是一致的。但是,由於改革發展中出現的一些新問題,利益分化,利益關係不協調,政策體制不完善,分配不公,以及少數公職人員失職瀆職,甚至貪污腐敗等問題導致社會矛盾尖銳化,這也是客觀事實。在解決問題、處理矛盾時,由於方法措施不合理,處置不當,小問題變成大問題,小矛盾變成大矛盾,也容易引發「對抗性」事件。在某些範圍、某些時候,一些人民內部矛盾出現了「對抗性」的特點。新形勢下的群眾工作,如何處理好一些具有「對抗性」的人民內部矛盾,是一個嚴峻的考驗。

(五)社會問題擴散化。當前,信息化、網路化日益加快並影響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交通便捷,社會流動性大,信息傳播擴散速度快,信息影響範圍廣泛,一個地方發生的事情,一個地方出現的問題,其他地方很快就會知道,而且廣大信息受眾會作出各種反應,參與其中,使問題嚴重化成為可能。這就可能使各種社會問題之間產生「連鎖效應」,本來是個別問題、個別事件,信息一傳播、一擴散,廣大信息受眾之間相互刺激、相互影響、相互推動,一些別有用心的人甚至可能編造謠言,乘機搗亂,煸動社會情緒,使得小事件演變成大事件,小範圍問題擴散為大範圍問題。

二、新形勢下領導機關、領導幹部對待群眾工作的一些問題

群眾工作的實質是黨群關係、政群關係、幹群關係,以上從社會環境、群眾自身的變化對新形勢下的群眾工作作了分析。現在轉換一下視角,從領導機關、領導幹部這個角度來看,在群眾工作上也存在著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

(一)群眾觀念淡化。是否牢固樹立群眾觀念,決定著群眾工作是否能做好。在革命、建設、改革開放時期,我們黨始終堅持密切聯繫群眾,從整體上說,這個最大優勢沒有失去。在新的社會條件下,由於生活工作環境的變化,也由於一些黨員幹部放鬆了對自己的學習教育,在少數幹部身上出現了群眾觀念淡化的現象。在實際工作中,不為群眾著想,不依靠群眾,不尊重群眾。有些幹部口頭上、理論上會講「群眾觀念」、「群眾路線」,但在實際工作中並沒有真正樹立好群眾觀念、沒有真正堅持好群眾路線。極少數幹部甚至以權謀私,損害群眾利益,產生消極腐敗現象。這些現象,是群眾工作中出現問題的重要原因。

(二)某些方面的體制改革、政策調整跟不上。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社會生活發生了巨大變化,群眾工作中出現很多新情況、新問題。但某些方面、某些領域中的政策調整、體制改革滯後,跟不上新的形勢與任務,出現了「舊體制、老政策」與「新情況、新問題」不相適甚至衝突的問題。一些幹部特別是基層幹部做群眾工作,很認真很努力,真心想解決問題,但被一些「體制政策」掣肘著,想解決問題也沒辦法。特別是涉及到滿足群眾利益新要求、協調群眾利益新關係、解決群眾利益新矛盾時,一些具體的政策措施只能發揮暫時性作用。從根本上說,還是涉及到「體制政策」問題。當前,緊緊抓住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戰略機遇,積極穩妥推進事關群眾切身利益的重大政策、體制、機制方面的改革,是做好群眾工作的重要途徑。

(三)某些方面的決策不科學、不合理。重大決策勢必要涉及到協調處理利益關係,包括整體利益與局部利益、長遠利益與當前利益、集體利益與個人利益、不同群體之間的利益關係,都要協調處理好。在實際工作中,由於受地方保護主義、部門利益固化、行業壟斷壁壘、片面追求政績等頑症的影響,個別地方、個別部門、個別單位的一些決策不遵循「科學、民主、依法」的原則,決策不正確,實施過程中辦法、手段不合理,導致利益關係不協調、不順暢、不公平,有些決策甚至損害了群眾利益,引起一些嚴重後果。群眾工作最核心的問題是群眾利益問題,這個問題解決好了,群眾滿意,工作就好做;這個問題解決不好,不管做什麼、怎樣做,群眾都不會滿意。這些年群眾工作中出現的一些突出問題,主要原因就是涉及群眾利益的問題沒有妥善解決好。

(四)問題積壓,矛盾激化。工作中出現問題、產生矛盾,是難免的,也是正常的。問題出現,及時解決,就不會產生嚴重後果;矛盾產生,及時化解,就不會使矛盾激化。如果出現問題不及時解決使之積壓,矛盾產生不及時化解使之激化,就會出現問題越來越多、矛盾越來越尖銳的局面,最後難以解決。從這幾年群眾工作中的一些典型案例來看,這個問題較為突出。導致問題積壓、矛盾激化,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不深入群眾,不相信群眾,不了解實際情況,缺乏敏銳性,不能及時發現問題與矛盾;二是即使發現了問題與矛盾,由於主觀和客觀方面的因素,有意無意掩蓋問題、迴避矛盾,不願去解決,不會去解決,或者不敢去解決。

(五)觀念陳舊,方法簡單。群眾工作面臨的形勢變了,出現了很多新的情況與問題,亟待在觀念、方法、措施上調整適應。從實際情況看,群眾工作中一些已經不適應的觀念、方法、措施依然存在,如「衙門」習氣、「特權」思想、「專制」作風,採取的方法簡單,措施不當,手段偏極。為什麼說現在的群眾工作難做,歸根到底是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發生了變化,出現了很多的新情況與問題,黨員幹部過去長期習慣了的觀念、方法、措施已難於適應,甚至行不通了,而新的觀念、方法與措施還沒有系統形成和應用。

三、新形勢下群眾工作亟待提高的具體能力

做好新形勢下的群眾工作,既要了解群眾工作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以及領導機關、領導幹部對待群眾工作的一些問題,更要不斷提高黨員幹部做好群眾工作的具體能力。

(一)提高了解群眾的能力。黨員幹部要能夠及時、全面、準確地把握群眾的政治態度、思想動向、生活狀況以及對改進黨和政府工作的建議、對改善工作條件和生活待遇的需求願望。只有深入群眾、了解群眾,才能有針對性地做好群眾工作。這就要求廣大黨員幹部走出機關、走出大院,深入到田間地頭、生產一線,深入到群眾中去。黨員領導幹部只有帶著深厚的感情,緊緊圍繞黨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和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自覺深入到群眾中,深入到第一線開展調查研究,在調查中發現問題、研究問題並且及時解決好問題,才能在群眾中立得住腳,也才能有效組織群眾、依靠群眾、領導並服務群眾。

(二)提高發動群眾的能力。黨員幹部要能夠激發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有效地把群眾組織起來,整合凝聚群眾力量,發揮不同群體的優勢,引導和發動群眾投身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偉大事業,攻堅克難,團結奮鬥,努力實現各個階段、各項工作的宏偉目標。黨員領導幹部要學會用群眾熟悉的鄉音,善於用群眾身邊的事例,用樸實的語言與群眾溝通交流,設身處地察民情、解民難、排民憂,用心、用情、用力解決好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才能真正贏得群眾的理解、支持和擁護,也才能有效發動群眾,解決問題。

(三)提高教育群眾的能力。黨員幹部要能夠用黨的科學理論武裝群眾,用黨的理想信念凝聚群眾,提高群眾的思想政治覺悟,讓廣大群眾明辨是非,自覺抵制各種錯誤思想的干擾,自覺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自覺擁護黨的領導。對一些覺悟不高、認識較慢的群眾,應該耐心幫助、細心開導,把政策講明、道理講清。對一些有過分要求的群眾,則應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明之以法。尤其要教育引導群眾用發展的觀點來看待前進中的問題,用發展的眼光來思考利益得失問題,讓群眾明白只有加快發展才是解決當前社會問題的「總鑰匙」,進而引導群眾正確認識和客觀對待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與矛盾。

(四)提高服務群眾的能力。黨員幹部要能夠為群眾辦實事、解難事、做好事,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幫助群眾解決生產生活上的困難,實現增收致富,成為人民群眾的貼心人。要按照為民、務實、清廉的要求,把各項富民惠民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實好、兌現好。要堅持以人為本、儘力而為、量力而行的原則,著力解決好群眾看病難、出行難、住房難、上學難、就業難以及征地拆遷、社會保障、食藥品及飲水安全、安全生產、社會治安、執法司法等事關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要積極創造條件,加快縣(市、區)、鄉鎮(街道)和村(社區)為民服務體系建設,推進城市社區網格化管理,構建三級服務平台,形成服務網路,把服務群眾工作做得更細更實。

(五)提高協調關係和化解矛盾的能力。黨員幹部要能夠有效解決群眾工作中出現的各種問題,要善於化解群眾的不滿情緒。要能夠及時、有效化解群眾內部的各種矛盾,密切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繫,增進人民群眾之間的團結。協調關係和化解矛盾中要依法辦事、嚴格程序、嚴謹細緻、把握時機、尊重群眾、以理服人,適時展示人格魅力,贏得群眾的支持與信任。同時,要注重深入基層,了解民情;注重發揚民主,尊重民意;注重群眾工作的方式方法,用先進思想文化佔領基層思想文化陣地。

(六)提高防範和處置群體性事件和突發事件的能力。黨員幹部要能夠及時發現各種傾向性、苗頭性問題,及時消除各種可能導致群體性事件和突發事件的隱患。萬一發生群體性事件或突發事件,能夠及時、有效、果斷地加以處置,確保社會和諧穩定。要做好事前預防,完善預警機制;要率先垂範,敢於靠前處置;要當機立斷,迅速控制事態;要張弛有度,平穩化解危機;要善於引導,形成良好輿論氛圍;要標本兼治,及時有效做好群體性事件和突發事件善後工作。


推薦閱讀:

由蒙古國建國「八百周年」引發的爭論與思考
帕斯卡爾說:人是一根會思考的蘆葦(黑白先生)
思考點滴-43
思考的力量
一道「算術題」引發500萬人的思考

TAG:工作 | 思考 | 群眾 | 認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