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匯局盤點上半年國際收支 外資撤離跡象不明顯20120913
今年上半年,我國國際收支依然呈現「雙順差」格局,但漲幅下降較快;國際儲備資產繼續增長,但增幅有所放緩。
外匯局在12日公布的《2012年上半年中國國際收支報告》中表示,隨著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不斷完善,以及央行外匯干預大幅減少,我國經常項目順差、資本項目逆差的國際收支平衡格局將成為常態,有利於推進藏匯於民。
值得注意的是,針對今年第二季度出現的資本和金融項目逆差,外匯局表示,目前資本項目逆差主要是外匯資產持有從央行轉向境內機構和個人,外資主動撤離的跡象尚不明顯。
跨境資本流動呈雙向變化能承受衝擊
外匯局昨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國涉外經濟活動保持平穩增長,國際收支交易總規模同比增長10%。
國際收支趨向平衡,經常項目順差772億美元,資本和金融項目順差149億美元,同比分別下降12%和92%;國際收支口徑的外匯儲備增加636億美元(剔除匯率和資產價格變動的估值影響),較去年同期少增2174億美元。
同日公布的今年第二季度和上半年國際收支平衡表顯示,第一季度資本和金融項目由去年第四季度的逆差290億美元轉為順差561億美元,而第二季度再現凈流出412億美元。
報告稱,逆差、順差、逆差的交替出現,顯示出跨境資本流動正在呈現雙向變化。
外匯局同時指出,在世界經濟緩慢復甦、國際金融動蕩加劇的背景下,我國作為開放程度越來越高的經濟體,跨境資本流動受到影響在所難免。
但與此同時,「我國經濟增長相對較快、貨物貿易持續順差、外匯儲備規模雄厚,且外資主要是穩定性較高的直接投資而非波動性較大的證券投資,能夠承受跨境資本流動的衝擊。」外匯局稱。
證券投資凈流入
未見外資大規模集中撤離
二季度出現資本和金融項目逆差,引發市場有關外資撤離的擔憂。對此,外匯局在報告中明確指出,出現逆差不等於外資大規模集中撤離。
「目前,資本項目逆差主要是外匯資產持有從央行轉向境內機構和個人,藏匯於民的過程,外資主動撤離的跡象尚不明顯。」
外匯局進一步解釋稱,從直接投資來看,雖然二季度直接投資順差411億美元,同比下降14%,但這並不是外商撤資造成的。「直接投資順差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我國企業趁海外資產走低,積極」走出去「,同期我國對外直接投資增長17%,達到195億美元。」
從證券投資來看,二季度證券投資仍為順差111億美元,較上季增長20%。
「這一方面因歐債危機反覆,我國對外證券投資出現凈迴流25億美元;同時,對境外人民幣持有者開放銀行間貨幣市場後,非居民人民幣債券投資流入30多億美元;此外,境內企業海外籌資及QFII項下資金凈流入合計35億美元。」
從其他投資來看,二季度逆差較大,主要是境內銀行對外貸款和存款凈流出較多,達890億美元,占其他投資資產項下凈流出額的73%。同期,其他投資的負債項下仍表現為資金凈流入,達270億美元,說明我境內機構在海外市場仍具有一定的融資能力。
外匯存款大增超千億美元 並非「賭人民幣貶值」
在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歐債危機繼續發酵等境內外市場因素影響下,我國企業持匯意願持續增強。截至今年8月末,銀行外匯存款累計增加已達到1400億美元 ,同比多增超過1000億美元。這也導致了銀行外匯存款增加並形成銀行的對外存放款大幅增長,並直接影響了國際收支平衡表,使得資本與金融項目逆差加大。外匯局在12日發布的《2012年上半年中國國際收支報告》解釋說,這並非代表著資本外流。
報告分析指出,人民幣升值預期減弱後,企業調整財務運作是外匯存款大幅增長的主因。而單純積累外匯資產、看空人民幣的現象並不明顯。
外匯局稱,外匯存款增長是企業財務運作調整的結果。過去幾年受人民幣升值預期的影響,企業的資產本幣化、負債外幣化傾向明顯,積累美元空頭是一種合意的經濟行為。但隨著國際收支、人民幣匯率趨向合理均衡水平,特別是在當前本外幣利差和匯差條件下,企業開始削減前期積累的美元空頭、由過度看空美元回歸中性操作。以外匯掉期交易的方式買入外匯作為保證金 ,獲得境外銀行的人民幣代付;或者直接以留存外匯作為外匯保證金,獲得境外銀行的美元代付,都成為近期操作較多的方式。
據透露,當前外匯存款增長也主要集中在企業,今年上半年個人外匯存款僅增加21億美元。
另據不完全調查,上半年企業通過境外銀行代付、境內銀行開立遠期信用證和提供對外擔保等方式,累計新增跨境貿易融資近500億美元,同期外匯保證金存款增加583億美元。外匯保證金存款增量超出跨境貿易融資增量,說明企業逐漸用外匯保證金替代原來的人民幣保證金,回補前期未套保的跨境融資美元空頭。
外匯局認為,這種變化是企業適應新環境的正常和積極表現,並非脫離實體經濟需要而單純建立美元多頭賭人民幣貶值。
與外匯存款增長較快相比,國內外匯貸款增加額遠低於外匯存款增長。報告認為,這意味著銀行體系只能將吸收的大部分外匯存款轉向對外貸款、投資和拆借,反映為銀行境外資產增加,在國際收支平衡表中記錄為資本和金融項目的流出。由於企業增加的外匯存款並沒有離開國內金融體系,只是資金在公司部門與銀行部門之間的轉移,相當於「藏匯於民」,並不代表資本外流。
人民幣升值預期減弱後,企業調整財務運作是外匯存款大幅增長的主因。
這種變化是企業適應新環境的正常和積極表現,並非脫離實體經濟需要而單純建立美元多頭賭人民幣貶值。(上海證券報)
外匯局稱國際收支平衡將成常態
國家外匯管理局 12日發布第二季度及上半年我國國際收支平衡表正式數據以及《2012年上半年中國國際收支報告》。不同於長期以來的國際收支「雙順差」格局,二季度經常項目順差為537億美元 ,資本和金融項目則逆差412億美元。
外匯局明確表態,隨著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不斷完善,以及央行外匯干預大幅減少,我國經常項目順差、資本項目逆差的國際收支平衡格局將成為常態。
釋疑
資本項目逆差不等於資金集中撤離
根據12日國家外匯管理局公布的第二季度及上半年我國國際收支平衡表正式數據,2012年第二季度,我國經常項目順差537億美元,其中,按照國際收支統計口徑計算,貨物貿易順差909億美元,服務貿易逆差222億美元,收益逆差156億美元,經常轉移順差6億美元。而資本和金融項目則呈現逆差412億美元,其中,直接投資凈流入411億美元,證券投資凈流入111億美元,其他投資凈流出944億美元。
這也是繼去年四季度之後,我國國際收支資本和金融項目再現逆差。不過,這份由國家外匯管理局國際收支分析小組編製的《2012年上半年中國國際收支報告》指出,這主要是受國內外因素的共同影響,但這不等於外資大規模集中撤離。
該《報告》分析稱,從理論上講,經常項目順差大於外匯儲備增加額,意味著我國境內機構和個人資本呈現凈輸出、對外凈資產增多。尤其是2012年4月份進一步擴大人民幣匯率浮動區間,大幅減少央行外匯干預以後,更加強化了這種經常項目順差、資本項目逆差的國際收支自主平衡格局。從國際收支統計細項數據看,也印證了資本項目逆差主要是外匯資產持有從央行轉向境內機構和個人,藏匯於民的過程。「外資主動撤離的跡象尚不明顯。」外匯局強調。
而從構成金融和資本項目的各個分類項來看,外資並未主動撤離的論點也得到了印證。比如,《報告》指出,從「直接投資」項目來看,雖然二季度直接投資順差411億美元,同比下降14%,但這並不是外商撤資造成的,二季度,外國來華直接投資撤資75億美元,同比增長6%,低於同期資本和金融項目流出的平均增速,也低於2001年以來外商直接投資撤資的季度平均增速。直接投資順差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我國企業趁海外資產走低,積極「 走出去 」,對外直接投資增長17%,達到195億美元。
中國建設銀行高級研究員趙慶明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時也表示,仔細分析二季度我國國際收支平衡表的數據,就能看出,資本和金融項目逆差主要來自於「其他投資」這一項,表現為境外資產的增加。實際上,從今年上半年來看,國內外匯貸款的增加量遠低於外匯存款的增加,這意味著銀行必然會將多吸收的外匯存款轉化為對外貸款等境外資產,這在國際收支上表現為「資本外流」,但這並不是通常理解的熱錢流出,而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這正是「藏匯於民」的過程。
市場
人民幣單邊升值趨勢改變
而在這種跨境資本流動呈現雙向變化趨勢的背後,除了國際金融持續動蕩的原因之外,人民幣單邊升值的走勢和預期出現明顯變化,人民幣匯率逐步趨近市場認可的合理均衡水平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實際上,人民幣在最近一年內出現了兩次階段性貶值:第一次發生在去年10月以後,一直持續到去年年底;最近的一次從今年4月開始,持續到現在。而今年以來,人民幣兌美元已累計下跌近1%。
根據《報告》的統計,今年上半年,人民幣對美元匯率雙向波動增強,銀行間外匯市場人民幣對美元即期交易價相對中間價的日間最大波幅日均為0.34%,高於2011年全年的0 .18%。4月16日擴大人民幣匯率波幅後進一步擴大至0 .53%,最高接近1%的浮動區間上限。
《報告》也指出,上半年,境內外遠期市場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時升時貶、有強有弱,6月末境內銀行間遠期市場、境外無本金交割遠期市場和香港可交割遠期市場1年期價格隱含的人民幣貶值幅度分別為1 .2%、1 .4%、1 .9%,遠低於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時7%的高點,符合當前人民幣緊、美元松的本外幣利差水平,而非單純的匯率預期。「這表明,當前人民幣匯率處於市場認可的合理水平,不存在大規模看空人民幣。」外匯局指出。
不過,趙慶明對以上觀點並不認同,他指出,香港離岸人民幣雖然身處境外,但不可能脫離境內外匯市場獨立存在,也就是說香港市場人民幣匯率走勢不會和境內市場出現太大偏離。而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今年以來,國內外匯存款大量增加正說明了市場上有比較強烈的人民幣貶值預期。
不過,趙慶明也表示,最近人民幣自身的貶值預期正有所緩解,甚至未來有重新轉向升值的可能。根據外匯局日前公布的數據,2012年7月,銀行代客結售匯為順差5億美元,這是繼6個月代客結售匯呈現逆差後的逆轉。安邦諮詢研究員分析認為,7月銀行代客結售匯順差反映了近期人民幣貶值預期在減弱,這與美聯儲推出Q E 3預期顯著增強導致美元弱勢不無關係。
「一方面,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是參考一籃子貨幣,美元指數最近跌破80,處於下行通道是市場的共識,因此人民幣對美元重新走強很有可能;另一方面,我國外匯市場缺乏深度和廣度,容易一邊倒。伴隨著貿易順差的擴大,國內外匯市場的供給也將增加,一旦市場預期轉向,人民幣則很有可能再次一邊倒的步入單邊升值通道。」趙慶明說。
判斷
我國經濟能承受跨境資本流動衝擊
《報告》在結尾處指出,2012年下半年我國國際收支有望保持基本平衡。《報告》分析稱,外部環境繼續存在許多不穩定、不確定的因素,但一些有利於我國國際收支平衡的積極因素也正在逐步積累:一是國家把穩增長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近期出台的一系列預調微調政策將有助於提振市場信心、保持經濟平穩增長。二是鑒於世界經濟低迷,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回落壓低國內進口成本,下半年我國有可能繼續保持較大的貨物貿易順差。三是各主要經濟體將更加註重增長,相關國家和地區也仍有一定資源和決心防止債務危機走向最壞情形。「總體看,只要國內外不發生重大突發事件,全年我國國際收支仍有望實現基本平衡。」外匯局指出。
《報告》還明確指出,當前,國際收支順差減少、外匯儲備增長放緩,符合國家宏觀調控方向,有利於促進對外經濟平衡。隨著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不斷完善,以及央行外匯干預大幅減少 , 我國經常項目順差、資本項目逆差的國際收支平衡格局將成為常態,有利於推進藏匯於民。
中信銀行總行國際金融市場專家劉維明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說,從長期來看,資本項目逆差是大的趨勢,尤其是在目前國內處於利率調降的周期,外圍經濟仍然疲弱的背景下。與此同時,國內資金走出去的規模也比較大。不過,他同時表示,不論是經常項目還是資本和金融項目,都會受到季節性因素的影響。「二季度出現的資本項目逆差,很大程度上由於前期外圍對中國經濟硬著陸的擔憂,但是目前來看,中國經濟在三季度將有所恢復和企穩,因此再次恢復順差的可能性很大。」劉維明強調,在資本項目逆差的大趨勢中,將可能出現多次的波動和反覆,但大的趨勢應該不會變。
而趙慶明則對記者表示,一旦人民幣再次步入單邊升值通道,重回「雙順差」可能性非常大,現在做出「經常項目順差、資本項目逆差的國際收支平衡格局將成為常態」的判斷可能為時過早。
《報告》還強調,我國經濟增長相對較快、貨物貿易持續順差、外匯儲備規模雄厚,且外資主要是穩定性較高的直接投資而非波動性較大的證券投資,能夠承受跨境資本流動的衝擊。《報告》分析指出,外國直接投資是「金磚國家」最主要的資本流入渠道,我國尤為明顯。在流量方面,2005年至2011年,外國直接投資累計凈流入1 .15萬億美元,占同期我國資本凈流入的120%,超過印度、俄羅斯 、巴西流入總和;外國證券投資累計凈流入1696億美元,僅占我國同期資本凈流入的18%,印度、巴西分別為31%、47%。在存量方面,2011年末外國直接投資占我國全部對外負債的61%,明顯高於印度、俄羅斯、巴西,而證券投資的比重僅為8%,遠低於上述三國。跨境資金流入以穩定性高的外國直接投資為主,意味著即使外部環境惡化,對風險最敏感、波動性大的證券投資撤離我國的影響也低於其他新興市場。(經濟參考報)
推薦閱讀:
※「海歸」兩難:是否保持自己的國際「可流動性」?
※全球軍費進入新一輪上漲期(國際視野)
※2009國際園林攝影大賽
※國際權威:良渚遺址是中國五千年文明重要物證(圖)
※國際教育新理念之四: 情商說對智力本質的追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