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飛揚 2010-08-15 15:41 從俄羅斯軍事學說新特點看其軍事戰略新趨勢
08-07
雲飛揚http://www.fyjs.cn/bbs/simple/index.php?t270238.html | 2010-08-15 15:41 |
從俄羅斯軍事學說新特點看其軍事戰略新趨勢——解讀俄羅斯新版軍事學說發表在《戰略政策研究》2010年第3期摘要:2010年2月5日,俄羅斯總統梅德韋傑夫批准了《俄羅斯聯邦軍事學說》,這是俄羅斯第三部軍事學說。新學說在延續了1993年和2000年版本基礎上做了進一步的修改和完善,對俄軍事發展的一些重大問題做了重要說明。本文對新學說產生的背景、內容上的新特點進行全面解析,旨在揭示俄羅斯軍事戰略發展的新動向及未來發展趨勢。關鍵詞:俄羅斯 安全學說 軍事戰略 發展趨勢Abstract: On 5th February 2010 Russian president Dmitry Medvedev officially confirmed the country』s new military doctrine, which is a further modification of the previous two versions issued in 1993 and 2000 respectively. The new military doctrine makes a detailed regulation of some important issues in Russian military development. Aiming to reveal the new developmental trend in Russian military strategic development, this research will make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ew doctrine in terms of its background and content.Key Words: Russia, military doctrine, military strategy, development trend在俄聯邦國家安全戰略中,軍事安全問題佔有重要地位。軍事學說是解決軍事安全的基本指導思想和綱領,同時也為軍事戰略指出基本方向和原則。軍事學說通常回答:國家是否將戰爭作為實現自己政策的可取手段;威脅來自何方以及誰是直接或間接盟友;未來戰爭的性質和目的;為保障軍事安全,需要一支什麼樣的武裝力量;武裝力量的任務;國家和武裝力量對戰爭的準備以及進行戰爭最可能採取的方法等。在醞釀了多年之後,2010年2月5日,《俄羅斯聯邦軍事學說》(以下簡稱新學說)終於經俄總統梅德韋傑夫簽署後出台生效。在繼承了1993年和2000年版軍事學說的一些條款基礎上,新學說針對近年來俄羅斯面臨地緣政治環境和軍事政治形勢新變化,提出了一些新觀點、新思路。新學說公布後,引來一片嘩然,特別是北約第一時間反應,指責其不符合現實①。那麼到底新軍事學說有怎樣的出台背景?新學說同以往軍事學說相比又有哪些新變化、新特點?新學說預示著俄軍事戰略有怎樣的發展趨勢呢?一、新軍事學說出台的背景分析俄2000年頒布的軍事學說是在北約東擴和科索戰爭的背景下出台的,因此具有鮮明的時代特性。隨著國際、國內形勢的發展和俄對外政策的變化,它勢必要進行相應的調整,以做到與時俱進,務實適用。1、安全環境惡化是俄推出新學說的外在動因俄羅斯歷史上總是把安全利益置於國家利益的首要位置,因此,對安全環境的判斷必然影響到其內外政策特別是軍事安全政策的制定。近年來,國際形勢複雜多變,俄國內外安全環境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主要體現在:首先是北約連續兩輪東擴,其觸角已經抵近俄羅斯「家門口」。據悉,目前北約正在醞釀向獨聯體國家擴展,這直接觸及了俄羅斯的政治安全利益和「紅色底線」。其西北方向的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三國成了北約的成員國;俄羅斯的飛地加里寧格勒被北約從波蘭和立陶宛兩個方向雙面夾擊;南部,羅馬尼亞和保加利亞的加入,加上土耳其,北約從黑海方向對俄羅斯構成包抄,俄羅斯的戰略迴旋空間大大縮減。其次是美國全球範圍內防範遏制俄羅斯。美國推行「大中亞計劃」,在中亞建立軍事基地、策劃「顏色革命」,企圖奪取俄羅斯的傳統勢力範圍。在東歐部署反導系統,企圖削弱俄羅斯賴以與美國抗衡的主要支柱——戰略核威懾能力,更是令俄羅斯如鯁在喉。最後是獨聯體、中亞國家離心傾向加劇。2003-2005年獨聯體國家接連發生「顏色革命」,紛紛成立親西方政府,以喬治亞、烏克蘭等獨聯體國家組成的「古阿姆」集團唱衰獨聯體,積極謀求加入北約。烏茲別克、吉爾吉斯斯坦等在美俄之間左右逢源,搞平衡外交。特別是俄格衝突以後,俄對格的「打擊和教訓」使一些對俄有離心傾向的獨聯體國家感受到了現實威脅,擔心有朝一日會重蹈格的覆轍。此外,中東歐的一些國家也感受到了來自俄羅斯方面的威脅,加緊了與美國和北約的安全合作,提升軍事合作層次。此外,俄國內高加索地區長期動蕩,車臣地區恐怖主義活動仍時有發生等。2、「強軍」改革之路是俄推出新學說的內在動因在俄羅斯人的戰略思維中,「強大的俄羅斯」必須以「強大的軍隊」做支撐,「強國」必須「強軍」。面對複雜嚴峻的地緣戰略安全形勢,「俄羅斯沒有理由不成為軍事大國、軍事強國」。然而目前的俄羅斯軍隊存在許多弊端,指揮作戰效率低下、裝備老化信息化程度不高,難以勝任信息化條件下的作戰需求。特別是「俄格五日衝突」之後,俄軍上上下下痛徹肌膚地意識到改革的必要性。在有濃重「強軍」情結的普京和梅德韋傑夫的領導下,俄羅斯開展了轟轟烈烈的軍事改革。國防部長謝爾久科夫於2008年10月推出了「近150年罕有的計劃激進、措施極端、堪比米留金改革程度」②的改革。有分析指出,俄軍將以提高國防效益為重點,配套地對軍隊規模結構、領導指揮體制、部隊編製、院校體制、幹部制度、社會保障等各個領域進行全面改革,計划到2012年徹底改變軍隊的面貌,逐步「建立一支創新型軍隊」。然而軍事改革是一項龐大的系統工程,為了改革取得正面效果,必須有充分的理論支撐和周密的總體設計,更需要在國家及軍隊層面上做好頂層設計,做到宏觀籌劃、分步實施,並通過實踐檢驗其正確性,根據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及時補充、調整、完善,逐步地、分階段地把改革引向深入。通覽俄羅斯改革進程和計劃,我們感覺俄軍事改革尚缺乏理論上的周密論證和組織上的宏觀籌劃。主要問題:一是在戰略形勢上判斷不清晰。此次軍事改革是在新的國家安全戰略和軍事學說尚未出台的背景下提出並實施的,沒有解答諸如俄近期和未來的主要威脅來自哪裡,俄軍隊需要準備什麼樣的戰爭、軍事改革與國家經濟力量的關係等重大問題。這直接涉及到俄羅斯軍隊如何建、建多大規模、優先發展方向是什麼等關鍵因素。二是戰略優先方向不明確,觀點模糊。如關於核力量和常規力量的關係問題,究竟是優先保障核力量還是優先保障常規作戰力量,是首先應對潛在威脅還是立即對付現實威脅,這些都成為擺在俄軍政當局面前迫切需要解決的重大現實問題。因此急需一部新軍事學說予以清晰的回答和闡述。二、新學說同以前版本相比具有的新特點新軍事學說除總綱外主要包括軍事危險與軍事威脅、俄聯邦軍事方針和軍事經濟保障三個部分。新軍事學說對世界軍事政治形勢做出了嶄新的評價和預測,對俄羅斯軍事安全面臨的內外軍事危險和軍事威脅進行了深入分析。俄重申保留核武器權力,嚴格明確了動用核武器的原則,強調核力量仍是遏制對俄使用核武器和常規武器發動大規模入侵的主要手段,是保障俄國家安全和大國地位的重要依託。另外學說還對戰爭和武裝衝突進行了分類和分析,進一步明確了武裝力量的主要任務及動用原則,反映了俄羅斯對使用武裝力量、對武裝衝突和戰爭、對軍事安全來源和軍事衝突原因的基本態度;闡述了俄羅斯對現代條件下軍事衝突的認識和使用武裝力量的程序,是制定武裝力量建設構想的基礎。新學說的新特點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1、明確威脅來源,指出防患重點新軍事學說在列舉俄面臨的主要外部軍事威脅時首先指出,賦予北約新的全球性職能,通過北約組織的擴大,將北約成員國的軍事機器向俄羅斯邊界推進,是俄羅斯面臨的主要外部威脅之一[1]。1993年制定第一部軍事學說時,俄當時樂觀地認為俄外部沒有假想敵,認為北約不僅不是俄羅斯的敵人,而且還是俄羅斯的夥伴,並積極謀求加入北約。1994年6月22日,俄時任總統葉利欽還親自到俄軍總參謀部指揮中心按下按鈕,取消了原瞄準美國目標的洲際導彈的戰鬥值班任務。隨後的北約首輪東擴,通過了自行決定實施防區外先發制人打擊的「新戰略概念」,並發動了科索沃戰爭,使俄羅斯的反西方情緒急劇高漲,重提將北約列為想定中的作戰對手。1999年秋,針對車臣恐怖主義活動的升級,俄發起了第二次車臣戰爭。在這種形勢下,俄於1999年10月2日通過了第二部軍事學說,並於2000年4月,俄總統批准了經過修改後的軍事學說。該學說對內外威脅做出了更加明確具體的判斷,矛頭直指以美國為首的北約,但畢竟當時北約東擴還是比較節制的,出於並不想與北約徹底分裂鬧翻的原因,因此2000年版軍事學說並未對任何潛在的對手指名道姓,公開揭示。此次新軍事學說還指出,建立和部署戰略導彈防禦系統,將破壞全球穩定及導彈與核武器領域現有力量對比的平衡,同時還會引發太空軍事化和高精確制導武器系統的部署,也是俄羅斯面臨的主要外部軍事威脅。新軍事學說列舉的其他外部軍事威脅還有:外國和國家集團在俄羅斯鄰國、俄羅斯的盟國或鄰近俄羅斯的水域部署軍隊和擴大駐軍數量;對俄羅斯及其盟國提出領土要求;干涉俄羅斯內政;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導彈技術的擴散以及擁有核武器國家的數量增加;某些國家違反國際協議、不遵守以前達成限制或削減武器的國際條約;違反《聯合國憲章》和其他國際法準則在俄羅斯鄰近國家領土上使用武力等等。在明確誰是主要外部威脅和對手的同時,其新軍事學說中也明確指出白俄羅斯是其主要盟友(2000年學說未提及),要優先發展雙邊政治、軍事合作。緊隨其後的是集體安全條約組織成員國,獨聯體其他成員國以及上合組織成員國。2、保留核反擊權力,提高核門檻台階關於如何運用核打擊力量應對威脅一直是人們關心的焦點,也曾引起各界的爭議。在新軍事學說制定過程中,俄安全會議秘書帕特魯舍夫曾多次表示,發動先發制人核打擊的權力將被載入新學說。2009年12月底,總統簽署該文件時,俄總參謀長馬卡羅夫大將也宣布,在遭遇威脅時動用核武器還擊的內容會出現在新學說里。然而,在公布的新軍事學說中該思想卻難覓蹤影,取而代之的則是「在自身和(或)盟友遭遇核武器和其他大規模殺傷性武器進攻時,在遭遇常規武器侵略、國家處於危亡關頭時,俄聯邦保留使用核武器還擊的權力」。[1]此舉表明俄在核武器使用的原則上,儘管保留了首先發起核打擊和多種條件下進行核還擊的權力,但其門檻被提高了。這主要是俄認為雖然戰略核力量是國家安全的支柱,是遏制和反擊侵略的王牌和殺手鐧,但在武裝衝突、局部戰爭等現實性程度較高的軍事行動中,實際使用戰略核力量的可能性很小,主要還是依靠常規力量維護國家安全。有西方軍事人士認為不排除另外一種可能,即提高核門檻僅僅是奪取戰略主動權的一種表態。近年來世界核裁軍的呼聲越來越高,奧巴馬上台後重啟無核化進程,先於俄羅斯佔得國際輿論主導權和道義制高點,俄羅斯此種表態純屬無奈之舉。梅德韋傑夫簽署的《2020年俄羅斯國家核政策綱要》作為秘密文件具體內容並未公布,是否意味著其核使用政策另有說法,尚在觀察之中。3、注重維護境外利益,特別是獨聯體勢力範圍內的利益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國力衰退,影響力大減,不斷受到西方排擠和打壓。在美國和北約的凌厲「攻勢」下,原有的東歐和前蘇聯勢力範圍逐漸失守。近年來,烏克蘭和喬治亞等「小兄弟」也開始公然叫板,並試圖通過激化與俄矛盾增加入盟北約的政治籌碼。為此,俄在2009年通過了《國防法》修正案,大大降低了俄出兵境外的門檻[2]。1996年頒布的《國防法》規定,出兵境外僅限於3種情況:反擊侵略行為;捍衛領土完整和主權不可侵犯;執行國際義務(如維和和反恐)。而修正案新增的出兵事由包括:俄部署境外的武裝力量遭遇攻擊;反擊或制止針對別國的侵略行為;保護境外俄公民;打擊海盜、保障本國船舶航行安全等。此次在新學說的軍事政策中的第26條明確規定,為了維護俄聯邦及其公民的利益,保持國際和平與安全,可按公認的國際法原則和規定、俄聯邦簽署的國際條約和俄聯邦法律,機動靈活地在國外使用俄聯邦武裝力量。筆者認為,此條款加入軍事學說將大大擴展俄軍行動的地理範圍,俄羅斯今後可以向全球任何地區派兵。從理論上講,遠在南美的委內瑞拉和哥倫比亞若發生武裝衝突,俄軍也可介入。另外,「保護境外俄聯邦公民」一條也顯得頗具隱含性。要知道,遍布世界各地的俄羅斯遊客也屬於俄公民,但是我們知道憑藉俄軍目前的實力,顯然無法達到美軍「全球到達、全球作戰」的水準。規定顯然具有極強的針對性,更多的是為了捍衛俄在獨聯體地區的戰略利益。目前,俄境外駐軍集中在獨聯體地區,在烏克蘭、亞美尼亞、中亞、第聶伯河沿岸以及北高加索擁有數量眾多的軍事基地。其中,一些境外駐軍的確面臨「現實威脅」。譬如,烏克蘭曾不止一次對駐塞瓦斯托波爾港的俄黑海艦隊下「逐客令」,並威脅奪回相關軍事設施。駐阿布哈茲和南奧塞梯的部隊也處於衝突前沿,聲稱對上述地區擁有主權的喬治亞正重整軍備,並未打消「武力收復失地」的念頭。另外,境外俄聯邦公民也主要定居於獨聯體地區。譬如,烏克蘭和喬治亞的不少公民持有俄羅斯護照。俄羅斯認為,在上述兩國當局脫俄親美傾向愈發加重的今天,俄公民的人身安全尤其需要保障。同時,學說還規定,如違反國際法準則的行為對俄僑民的權益造成傷害,俄有權插手周邊地區的邊境衝突。這為俄武力維護境外利益確定了法理基礎。4、防止軍事衝突是俄最重要最優先的任務新版軍事學說將軍事衝突劃分為核軍事衝突和常規殺傷性武器軍事衝突(大規模戰爭、地區性戰爭和局部戰爭以及國家間和國內武裝衝突。學說規定,俄羅斯將預防和遏制任何軍事衝突的爆發作為自己的最重要任務。它還確立了完成上述任務的主要方式,並強調指出,俄羅斯認為動用武裝力量反擊針對自己及盟友的侵略、遵照聯合國安理會及其他國際安全組織的決定採取維和行動的做法是正當的,並以此修正了未來俄軍的建設方向。首先,提出了合理足夠、協調適用的建軍思想。學說規定:「武裝力量建設的任務是使部隊結構、組成及人數與可能發生的軍事威脅相適應,與俄羅斯政治環境、經濟能力相適應,與人口數量和軍事技術水平相適應。」其次,確定了符合現代戰爭要求的軍事建設方向。針對新軍事學說,俄安全會議秘書帕特魯舍夫表示:對世界軍事戰略局勢的分析和對2020年的前景預測顯示,軍事鬥爭的重點正在由大規模軍事衝突向局部戰爭轉變,為此,俄軍事建設方向也應隨之改變。俄總統梅德韋傑夫也強調,2020年前俄武裝力量要努力贏得空中優勢地位,要贏得對地面和海上目標精確打擊及緊急調動部隊方面的優勢地位。根據俄軍事改革計劃,俄武裝力量到2020年前將全部轉變為常規戰備部隊。武裝力量將配備最現代化的武器裝備,包括高新技術裝備,並有保障地解決核遏制問題。三、從俄羅斯新軍事學說看未來軍事戰略發展趨勢隨著新軍事學說的簽署生效,加上之前批准的新版《俄羅斯聯邦外交政策構想》(2008年7月梅德韋傑夫總統批准的新版《俄羅斯聯邦對外政策構想》、《2020年前俄羅斯聯邦國家安全戰略》),俄羅斯的軍事戰略新走向已經清晰明朗,我們從中可以看出俄未來軍事戰略的發展趨勢。1、採取非對稱原則,避免軍備競賽「鐵棒橫掃,無所阻擋,若要爭鋒,棍棒加粗」。俄羅斯的這句名諺多少反映了俄羅斯的民族性格和特徵。冷戰時期,蘇聯在與美對抗中歷來採取「對稱」原則,即不惜任何代價也要同潛在的敵人保持數量上的平衡,進行勢均力敵的正面對抗和交鋒。為此蘇聯被拖入軍備競賽的泥潭,最終解體。今天的俄羅斯無論是經濟實力還是軍事實力都難以與美國全面對抗,「梅普」從改革的探索實踐中找到了一條適合俄羅斯國情的軍隊建設道路---以均衡發展為方針,突出發展重點;以自主、適度發展為目標,不與強國軍隊搞「對稱式」競爭;以循序漸進、有計劃發展為基調,以改革促發展。歸納起來就是走「非對稱回應」道路。梅德韋傑夫表示「俄羅斯將以最省錢的方式來採取措施對付美國的反導系統和全球打擊系統等,而不會參與新的軍備競賽。」「非對稱回應」思想的實質就是放棄軍備競賽和對戰略均勢的追求,找准對手弱點,發揮自己在各個領域的局部優長,從方式、手段、時間、領域等方面對威脅和挑戰做出非對稱回應;在美國強勢領域避其鋒芒,在美國沒有防範和薄弱的領域主動出擊,特別是要以最廉價、最可靠的手段遏制或擊敗對手,以達到「四兩撥千斤」「事半功倍」的效果。目前俄國防部在按任務分類建設軍隊,包括戰略核力量、空天防禦部隊和一般任務部隊三大功能性軍隊集團。其中,戰略核力量將壓縮到最低限度,空天防禦部隊將保持中等水平,一般任務部隊將保持最大限度。鑒於空天防禦的極端重要性,俄軍計劃未來將空天防禦力量建設成與戰略核力量並列的戰略遏制手段。在武器裝備發展上,優先發展「殺手鐧」武器。根據2006年俄軍出台的《2010年前武裝力量建設計劃》和《2007~2015年國家武器綱要》以及2008年出台的《2009-2011年國家武器綱要》,未來將按照武裝力量所擔負任務的輕重緩急逐步研製和裝備新式武器:發展具有突防能力的戰略核力量,以保持可靠的戰略核威懾潛力;發展網路攻防、導航定位干擾、通信與雷達干擾、電磁偵察與壓制等電子戰裝備,提升網路破襲能力;發展防空反導和反衛星裝備,為俄及盟國提供可靠的空天掩護;發展高精度常規打擊兵器,抵消對手的常規力量優勢。同時在作戰理論上,針對美國提出的「網路中心戰」理論提出了具有科學性和可操作性的「網路破襲戰」。主張重點發展節點破壞、電磁壓制、導航干擾、網路攻防等技術和手段,以較低的技術手段和較小的代價破解美軍的網路優勢。此外,針對美國加快發展導彈防禦系統和天基武器系統的現實威脅,俄軍近年來還提出了抗擊敵空天襲擊的「空天防禦」理論,認為現代對空防禦,應包括防空、反導和太空防禦。為了發展和完善「空天防禦」理論,俄國防部官方網站和《紅星報》、《紐帶》網的軍事專題還設立了空天防禦專題論壇,為「空天防禦」理論搭建探討平台。在實際操作上,已開始分階段建立「集防空、反導和太空防禦為一體」的「國家空天防禦系統」。2、核常兼備,提高遏制能力依靠強大的軍事實力來防止和遏制對俄羅斯的各種威脅是俄軍最重要的任務。俄羅斯政治與軍事分析研究所副所長亞歷山大?赫拉姆契欣認為,「梅普組合」將對軍事力量建設將堅持「均衡發展」的方針,強調以核力量為基礎,把常規力量作為實戰的手段,實現「威懾」與「實戰」相結合,確保俄羅斯有足夠的力量應對各種安全威脅。一方面俄軍強調,國家利益要求俄軍必須時刻保持高度戰備,確保對任何潛在敵人能成功進行戰略遏制,尤其要以戰略核遏制來應對可能遭到的入侵。俄軍高層認為,未來戰爭雖以高精尖武器為主實施,但始終處於使用核武器的威脅之下,特別是如果俄羅斯各個戰略方向上的態勢處於明顯不利時,核武器就成為最重要、最可靠的戰略遏制手段。因此,俄羅斯必須堅持大力發展核武器,以保持強大的遏制力量。所以,針對美國在歐洲部署導彈防禦系統,俄軍一再強調有可能採取積極的對應行動。因此在可預見的未來,俄羅斯仍將繼續加強包括新型隱身戰略轟炸機、新型海基戰略導彈核潛艇和洲際彈道導彈的「三位一體」核力量建設。另一方面,在新時期的軍事戰略中,俄軍希望能夠以常備力量勝任反恐、武裝衝突甚至是局部戰爭,而在形勢變得更為嚴峻時,以常備力量配合戰略遏制力量等其他力量保障國家安全。眾所周知,冷戰結束後,俄常規力量的實力已經嚴重下滑。近年來,俄羅斯開始重視常規力量的建設,並逐漸加大了投入力度,力爭使常規力量與戰略核力量以及各軍兵種能夠協調發展,儘管如此,仍無法完全發揮常規力量在保障國家安全中的應有作用。2008年8月,俄羅斯有效反擊了喬治亞的軍事行動,達到了戰略目標。同時,俄高層也發現,俄武裝力量中只有不到20%的部隊可以遂行作戰任務,其餘為有軍官沒士兵的簡編部隊或空架子部隊,與遂行更大規模的作戰行動要求相去甚遠[3]。另外《2020年前俄羅斯國家安全戰略》指出,地緣競爭、資源爭奪、危險材料、核擴散、大規模殺傷武器擴散等因素都增加了軍事衝突發生的可能性。為了應對這些軍事衝突,俄羅斯軍隊必須整合力量結構,增加反應能力。3、加快研發新型武器裝備,提高軍人素質和待遇新軍事學說推出之後,梅德韋傑夫總統認為應該進一步加強新的武器裝備建設,以便推出更有威懾力和實戰力的武器裝備,包括戰略核武器、戰略核潛艇、大型戰略運輸機和戰略轟炸機等,此外,在指揮通訊電子信息系統方面,需要提升俄羅斯打贏現代信息化條件下綜合性的、一體化的聯合作戰指揮系統,使俄羅斯武器裝備保持先進水平。同時,俄羅斯也認為在打贏現代戰爭當中,還要不斷提高官兵的素質,人的素質被置於前所未有的首要位置。因此,俄注重了官兵素質的提高、改善軍人的待遇並提高其社會地位,還制定了軍人的工資法、以改善軍官的住房標準,同時對軍事院校進行精簡整編、合併,加大了官兵素質和戰鬥力的培訓力度,使俄羅斯的武器力量能夠完成俄羅斯聯邦國家所賦予它的應對多種威脅、打贏戰爭的任務。同時與政治、經濟、科學技術等各方面力量來共同維護國家安全、實現俄羅斯重新崛起的戰略目標的實現。4、加強雙邊、多邊軍事合作,推進獨聯體軍事一體化進程獨聯體是俄羅斯穩定周邊、抗衡北約的前沿地帶,是俄羅斯立足歐亞大陸、重振大國地位的戰略要地。阻止北約東擴,關鍵還是遏制住獨聯體國家的內部的離俄傾向。除在經濟上對其進行援助,俄還非常重視同獨聯體國家的軍事合作。俄軍方領導多次指出,俄必須「與鄰國和其它國家建立、維持和鞏固友好的睦鄰夥伴關係」、「加強同盟友的合作」等,推進獨聯體軍事一體化進程是一直是俄力保最後勢力範圍的重要戰略舉措。近年來西方的分化、利誘,獨聯體國家對俄羅斯的大國沙文主義的警惕態度使得獨聯體的「聯」和「獨」並存。當前,俄高層認為:「在不遠的將來把獨聯體變成真正的一體化組織是不可能的」,對獨聯體應「採取更加務實和清醒的方針」③。所以,它現在雖然沒有放棄獨聯體範圍內的合作和一體化,但更側重於發展雙邊和多邊框架內的軍事合作來保障俄羅斯的利益。2009年6月14日,俄羅斯、哈薩克、亞美尼亞、吉爾吉斯斯坦和塔吉克5個獨聯體集體安全條約組織成員國首腦在莫斯科簽署了成立集體快速反應部隊的協議。根據該協議,集體快速反應部隊由獨聯體集體安全條約組織成員國的機動部隊,以及護法機構、安全機構和應對緊急情況機構的人員組成。和平時期,集體快速反應部隊在各自的常駐地點駐紮,一旦出現特殊情況,將根據集體安全理事會的決定進行部署。10月白俄羅斯正式加入該組織。同時以俄白聯盟為核心構建獨聯體聯合防空體系。特別是隨著基輔政壇的變化,親俄的亞努克維奇上台執政,俄烏關係迅速升溫,雙邊已就黑海艦隊基地問題和天然氣問題達成協議,甚至尋求更深層次合作,表明俄羅斯在扼守周邊勢力範圍上扳回一局,將來俄、白、烏的三角聯盟和軍事一體化必將加大提高抗衡北約的資本。通過分析俄新軍事學說和軍事戰略未來發展趨勢,可以得出結論:俄羅斯開始回歸現實主義,對自己所處的境況有了一個理性和務實的認識。雖然該學說為俄軍未來發展指明了方向,但國際形勢瞬息萬變,特別是由於全球經濟危機的影響,必將對俄軍的改革和建設進程造成嚴重束縛和制約,俄羅斯實現全面的軍事復興,仍然任重道遠。注釋:①北約秘書長拉斯穆森6日在德國慕尼黑說,俄羅斯新軍事學說將北約東擴作為對俄的威脅並不符合現實。②俄羅斯《共青團真理報》12月2日刊登該報軍事觀察家維克托巴拉涅茨的一篇文章,題為《軍事改革後的俄軍》。③謝爾蓋?伊萬諾夫在第37屆國際安全會議上的發言,俄塔社慕尼黑2001年2月4日電。謝?伊萬諾夫現任俄羅斯副總理,時任俄羅斯安全會議秘書。參考文獻:[1] Военная доктрина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 Утверждена Указом Президента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 5 февраля 2010года № 146. http://www.rg.ru/2010/02/10/doktrina-dok.html[2]馬建光,俄羅斯擬擴大海外用兵許可權[N].解放軍報2009-8-10.(4版)[3]馬建光,盤點俄羅斯2009年軍事改革[N].解放軍報2009-12-1.(4版)作者簡介:馬建光,男,山西長治人,1964年12月,國防科學技術大學人文與社科學院教授 410073張明,男,吉林四平人,1982年7月,國防科學技術大學軍事基礎教育系講師410073 |
推薦閱讀:
※美國國防科技創新戰略規劃體系研究
※中國為什麼要從俄羅斯購買蘇-35?有何戰略意義?
※日本侵佔釣魚群島的戰略意義
※中評社 國民黨戰略清晰 逼民進黨現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