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魯曉夫時期蘇聯為何願意援助中國發展核武器?|赫魯曉夫|中國
呂寧思:1953年3月5日晚,俄國歷史上最有權力的領導人斯大林離奇死亡,震動了東西方兩大敵對陣營的各成員國,生前,他精明的外交策略,以及他的極權統治,包括他的冷酷無情和政治手腕都無人能比,誰會是他的繼任者呢?蘇聯電台和《真理報》推遲六小時發布消息稱,斯大林因患腦溢血搶救無效在莫斯科逝世,享年73歲,斯大林的遺體在克里姆林宮要停放幾天,然後安葬在列寧墓。
55年後,俄羅斯的《共青團真理報》從一批秘密文件中找到斯大林中毒身亡的證據,斯大林真正的死因才浮出水面。
解說:斯大林突然逝世,群龍無首的蘇共領導集體各個蠢蠢欲動目前,希望在接下來的權力重新分配中,能夠分得一杯羹,赫魯曉夫也不例外,兩個月以後,紅場閱兵如期舉行,這次閱兵中,登上檢閱台的有蘇聯部長會議主席馬林科夫,內務部部長貝利亞,外交部部長莫洛托夫,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伏羅希洛夫,跟在他們後面的就是赫魯曉夫,當時的赫魯曉夫職務是蘇共中央書記處書記,沒有實權,真正掌握實權的貝利亞,於是一場針對貝利亞的密謀,開始醞釀起來,赫魯曉夫正是這場密謀的主要策劃者,他決定動用軍隊的力量,先搞掉克格勃的頭子貝利亞,此時,他想到了朱可夫。
沈志華:朱可夫這人比較驕傲,他不大看得起別人,再加上二戰這麼大功績,功高蓋主,斯大林把他給免了,一降一降再降,赫魯曉夫上台以後呢,就把他提起來了,因為他知道他在軍中的影響特別大,你要是能夠收攏軍人,收到自己的麾下,那得找這麼一個比較有影響的代表人物,就選了朱可夫。
解說:在朱可夫對的幫助下,1953年6月貝利亞遭到逮捕,幾個月以後便被秘密處決,而赫魯曉夫順利地登上了蘇聯最高權力寶座,上任之初赫魯曉夫還算知恩圖報,任命朱可夫為國防部長,並且讓他進入政治局,此後,紅場閱兵的檢閱台上又出現了朱可夫的身影,赫魯曉夫相當依賴這位掌握軍權的大元帥,因為當時自己的地位還不是很穩固,老資格的馬林科夫,莫洛托夫等人,畢竟都還留在蘇共中央主席團中,用赫魯曉夫自己的話說,當時他還只能用一條腿站著,隨時都有可能被人推倒,果然1957年6月,馬林科夫、莫洛托夫等一批蘇共元老,突然向赫魯曉夫發難,他們模仿赫魯曉夫推翻貝利亞的方式,召集蘇共中央主席團會議,對赫魯曉夫的工作作風和過左的經濟政策,進行了激烈品評,並且主張解除赫魯曉夫的第一書記職務,但是處於下風的赫魯曉夫,卻通過了一招拖延戰術,成功扭轉了整個局勢。
沈志華:赫魯曉夫就採取了一個緩兵之計,就是沒完沒了的檢討,檢討沒完說第二天接著檢討,晚上他就給朱可夫掛了個電話,說這兒出了事了,你趕快把連夜把所有的中央委員都調來,召開中央全會。
華強:在這個全會上,三百多個中央委員,大部分人站在赫魯曉夫這一邊,結果呢,赫魯曉夫把馬林科夫這些人搞下了台。
解說:事後,在赫魯曉夫論功行賞的名單中,朱可夫自然排在首位,他獲得了一生中最後的一次升遷,從候補主席團委員晉陞為主席團正式委員,從而進入了蘇共中央最高決策圈,此時的朱可夫,登上了他政治生涯的巔峰,然而,僅僅過了一百多天就跌到了谷底。
1957年11月7日,蘇聯十月革命勝利四十周年,莫斯科紅場上,舉行了有時一例,規模最大的一次閱兵式,可就是唯獨不見蘇聯國防部長朱可夫的身影,取而代之的卻是馬利諾夫斯基元帥,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原來就在紅場閱兵的十天前,也就是1957年10月26日,朱可夫元帥突然被免去了蘇聯國防部部長職務,還被取消了蘇共中央主席團成員和中央委員的資格。
馳騁沙場數十年,在二戰中立下赫赫戰功的國防部長,蘇聯元帥朱可夫,一夜之間被貶為庶民,成為領取養老金的退休者,這確實令人費解,因為從表面上看,朱可夫與闔閭小幅之間不僅沒有什麼矛盾,而且朱可夫一向對赫魯曉夫忠心耿耿,如果沒有朱可夫,赫魯曉夫今天根本不可能站在這檢閱台上,那麼赫魯曉夫為何急於把自己的忠臣拉下馬呢?
1957年,雖然馬林科夫反黨集團已經被順利地清除,但是這一切清除不了赫魯曉夫內心的焦慮和不安。
沈志華:沒有我的命令,誰也不能調動這個蘇聯一兵一卒。
華強:這個話是犯忌的,赫魯曉夫呢,對朱可夫就產生了猜忌,認為朱可夫這個人威望太高,對他是個嚴重的威脅。
推薦閱讀:
※特別文:中國與世界各大經濟體的指標對比
※張維為:改革開放與中國發展的模式
※中國制度是中國發展的根本保障(治理之道)
※吉登斯社會理論與中國發展①( 下)
※中國發展的有多健康?只要看看這兩個重要數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