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交易平台被取締概率較大 但監管層忽略了這些|比特幣|央行|交易所

熱點欄目 資金流向 千股千評 個股診斷 最新評級 模擬交易 客戶端

十佳銀行理財師大賽複賽即將打響 200名選手名單公示!

  比特幣交易平台被取締的概率較大,但監管層忽略了一些事情

  來源:肖磊看市公眾號kanshi1314文/肖磊

  我在連續準確預測了一系列監管動向之後,本來打算對於虛擬數字貨幣市場的分析,暫時告一段落,但周末幾個主流媒體連續爆出,中國監管層可能有意完全取締包括比特幣在內的虛擬數字貨幣交易所,其中包括目前全球非常具有影響力的比特幣中國、火幣和OKcion。

  消息來源比較可靠,一個是中國證券報,一個是財新網。

  中國證券報隸屬於新華通訊社,其宗旨最重要的一條就是,宣傳黨和國家有關經濟、金融、證券的方針政策。

財新作為消息最靈通的市場媒體之一,也備受監管層重視,其消息的準確性也比較高。

  對此,我詳細給大家分析一下。  

  中國證券報和財新網所採訪的,所謂接近監管層的人士,實際上可能就是參與此次監管討論的人士。那麼這個監管層到底是哪個單位呢?準確的講,是去年剛剛成立的,「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以下簡稱「領導小組」)。這也就是為什麼此前接受了央行「進駐檢查」的火幣網、比特幣中國、OKcion等並沒有得到具體消息的原因。因為不是央行。

  「領導小組」隸屬於國務院,是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鼓勵和保護真正有價值的互聯網金融創新,整治違法違規行為,切實防範風險,建立監管長效機制,促進互聯網金融規範有序發展。

  更重要的是,「領導小組」採用的是「穿透式」監管。什麼是「穿透式」監管呢?很簡單,就是透過現象看本質。那麼關於比特幣交易,「領導小組」看到了什麼樣的本質呢?具體報道中已經寫的很明顯了,只是很多投資者獲取信息的能力有限,甚至只願意看標題黨,或者是只能被動的看被加工過的消息。

  我來簡單的總結一下「領導小組」是怎麼思考的。首先,「領導小組」認為,整個比特幣市場的火熱是所有的瘋狂的「幣」的市場以及違法活動亂象的根源之一,ICO的瘋狂也源自比特幣的瘋狂。這句話是非常要命的,因為這就意味著,要從根本上整治ICO亂象,就要從根源入手,從比特幣入手。

  其次,「領導小組」認為,比特幣交易,由於可以拆分買賣,本質上就是對「幣」的權益做了拆分,也就意味著構成了類證券,而拆分其實就是方便炒作,本質上屬於違法證券活動。

  第三,「領導小組」明確指出,比特幣不能和區塊鏈劃等號,比特幣交易所和區塊鏈技術也沒有半點關係,要劃清區塊鏈、比特幣和比特幣交易所三個概念。

  基於以上三點,實際上這就為直接「取締」比特幣交易所,做了一個完整的解釋和說明,讓市場做一個提前消化,也試探一下市場的反應。

  我們進一步來看:

  「領導小組」認為,虛擬貨幣交易所並沒有對技術發展有任何益處,其存在還有利於不法分子利用虛擬貨幣開展非法金融活動,而且比特幣交易所的存在對實體經濟似乎沒有什麼好處,因此監管部門決定將其關閉。

  至於市場正在努力爭取的,包括一些地方政府,也在支持的「沙盒監管」,「領導小組」的意思應該也是非常明確的,不能「開正門」。再比如設置投資者門檻問題,「領導小組」認為,這可能會減少市場風險,但無法避免金融風險和社會風險,如果一旦認可虛擬貨幣交易平台,就不可避免的為之背書。

  請注意,這就否定了所有關於「交易所」存在的前提條件,也就是說,在「領導小組」眼裡,無論是提高投資者門檻,還是「沙盒監管」,又或者是選擇性認可一些交易所,都不在其選項之列。

  關於下一步監管層面執行的問題,我需要給大家稍微做一個普及。

  中國央行對於很多跟金融貨幣相關的業務,是有直接的定性權的,但對於牽扯部門較多的金融領域,央行的職責在於提示風險,以及給具體監管機構提供建議。9月4日人民銀行等七部委針對代幣發行風險發布的聯合公告,實際上就是給具體「領導小組」提供依據。

  但「領導小組」此次對比特幣交易所的監管,雖然有統一部署,但具體落地執行是下放到了地方一級。也就說,國內幾大比特幣交易所是否會被直接取締,還得看地方執行的情況。由於前幾大交易所基本都集中在北京,分析北京地方政策,對理解此次監管有很大的幫助。

  上圖是之前央行公告發布之後,北京市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發出的具體落實監管方案,這個方案甚至要比央行的公告更加明細嚴格。

  其中兩條:其一是,各平台要立即全面停止法定貨幣與代幣、「虛擬貨幣」相互之間的兌換業務。其二是, 各平台不得為「代幣」或「虛擬貨幣」提供定價、信息中介服務。這就意味著,如果嚴格按照這個標準,所有比特幣交易平台都可以被取締,因為其業務就是法定貨幣與代幣、虛擬貨幣相互之間兌換,以及「信息中介」業務。

  如果這個文件,僅僅是規範ICO,那麼只要ICO平台下架所有「代幣」即可。問題在於,如果僅僅是下架「代幣」,允許比特幣交易,那麼這些平台依然可以大張旗鼓的轉型做「比特幣交易所」。更大的問題在於,如果你允許火幣網、比特幣中國、OKcion做,那麼將會有更多的交易所出現,因為這個業務並不受牌照所限,憑什麼別人能做,我不能做?因此,這個監管文件,本身不僅僅是為了監管ICO,而是給更多監管虛擬貨幣交易提供了依據。應該說,是有意藉助此次ICO問題,來取締比特幣交易所。

  作為地方政府來說,只要把監管責任壓到自己頭上,那麼加大監管力度的可能性更大,而不是更小。

  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對於幾大交易所來說,由於在賬戶管理,反洗錢等領域,都做了不少工作,而且跟監管層,尤其是央行層面的互動還是比較多的,屬於比較規範的交易所。再者,這幾個交易所加起來,每天有超過千億的交易額,要一下子暫停交易,可能會帶來很大的社會風險。更多的可能是,從限制新用戶註冊開戶、以及限制人民幣(6.5328, -0.0025, -0.04%)充值等開始,逐步收縮交易量,最終達到取締的目的,不會一下子就取締或暫停交易。這個過程可能是漫長的,兩三年以內完成就算不錯了。

  我個人對「取締」比特幣交易所持何種態度?  

  站在全球區塊鏈市場發展來看,我個人並不贊同直接取締比特幣交易所的做法。

  我對「領導小組」很多說法並不認可,比如其中談到的,比特幣交易所,以及比特幣本身,跟區塊鏈技術沒有半點關係,這個說法有很大漏洞。如果不很好的研究比特幣走勢,就很難監測區塊鏈技術到底是一個可靠的,具有顛覆性的,可以重構互聯網價值的未來技術,還是一個自身就會爆掉的技術泡沫。

  比特幣的火熱程度(或者說價格走勢),實際上就可以看作是區塊鏈技術發展的可靠性指數。假設有一天,比特幣被外部攻破,我相信其價格也會瞬間歸零,此類分散式記賬的區塊鏈技術也可能不攻自破。如果外部難以攻破,比特幣價格可能還會持續走高,從而繼續帶動全球區塊鏈技術向前發展。這就像我們要研究美國經濟,要研究美元走勢道理一致,比特幣價格走勢實際上就是研究全球區塊鏈冷熱的一個主要標誌。

  至於比特幣交易是否跟實體經濟有關,這一點需要深入思考。其實很多金融交易標的的意義,並不是直接的服務實體經濟,比如股指期貨、指數基金、指數期貨、外匯期貨,甚至像恐慌性指數期貨等等,都是一種提供市場特殊流動性的交易產品,這類交易產品,其意義在於,風險對沖和產業定價,甚至可以做到價格發現的功能。

  前不久,加密貨幣平台運營商LedgerX已獲得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的批准,成為美國第一家聯邦監管的交易所和以數字貨幣結算衍生品合約的清算機構,並將提供完全抵押、實物結算的比特幣期權。美國人聰明吧,這叫直擊要害,比特幣期權對比特幣價格來說,有直接的價格發現和定價功能。

  實際上只要比特幣交易資金能夠留在國內,交易所本身能夠做到公平高效(通過劃定紅線和同行競爭可以解決),人民幣多一個計價資產,又未嘗不可?我們現在遇到的人民幣國際化等問題,恰恰是缺少人民幣計價的國際交易品種所致。與此同時,中國正在忙著推動以人民幣計價的黃金和原油的國際板交易。

  至於投資者教育問題,很多投資者已經很明白,持有比特幣的風險,是巨大的,投機者也時常會付出巨大的代價。退一萬步講,當更多的人持有比特幣的時候,才會有更多的人去了解什麼是區塊鏈,這就像買了股票的人,才會去關心這家企業一樣,如果僅僅是靠官方去推動區塊鏈產業的宣傳和發展,效果可能很一般,比特幣本身就是對區塊鏈一詞的傳播,比特幣市場的發展,對官方發展區塊鏈和數字貨幣都有很大的幫助,說比特幣交易完全脫離實體經濟我並不同意。

  比特幣目前的市值超過600億美元,中國前十大創業板公司的市值全加起來,還不到比特幣市值的三分之二,要說到價格操縱的難度,恐怕遠遠要高於中國股市,況且比特幣已經是一個全球性的市場,未來比特幣的產出裡面,有三分之二在中國,價格越高,中國賺的越多,怕什麼?

  如果說比特幣火熱是ICO亂象的根源,那麼中國股票市場的黑庄、造假、老鼠倉、腐敗等等,也是源於股票這個東西,是不是也可以取締股票交易?

  市場是一個大熔爐,市場也有自己運行的邏輯,每一個環節都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你無法取締比特幣本身,就很難取締比特幣交易所這種形式。中國很多行業的創新之所以並沒有取得突破,就是因為沒有類似交易場所等去把成果變現,創新者得不到應有的回報,因此才有了龐大的盜版和地下灰色經濟。

  當然,ICO亂象問題,確實是需要監管的,但為什麼監管,很多人沒有搞清楚。如果從終極理論的角度說,首次發行「代幣」,被認為是奧地利學派提到的,私人發行貨幣自由。但我要告訴大家,就算私人可以發行貨幣,也必須要有一定的規則,如果發行貨幣的人,本身就是獲益最大者,就算不監管,這種貨幣最後也會被淘汰。中國央行創造了一百多萬億的貨幣(M2),但央行的員工似乎比很多金融機構的員工要窮得多。

  世界上沒有一個中央銀行,把印出來的鈔票,首先一半歸自己,另一半發出去,但ICO就是,其邏輯本身就是荒謬的。比特幣的獲取方式是挖礦,人民幣的獲取方式是你要創造產品賣出去、你要工作拿薪水等等,如果大部分一次性發放代幣的ICO定義為貨幣創造,註定是失敗的,因為分配沒有公平性;如果定義為一種證券(股份或分紅權、或債權等等),那麼必須要納入監管,這是最基本的邏輯。

  縱然如此,我認為也沒必要取締比特幣交易所。已故美國克萊蒙特研究生大學教授,現代管理學之父彼得·德魯克說過,「一家企業的崛起,遠比一個國家的崛起值得我們誇耀。」

  很多比特幣交易所,實際上是一些很好的,具有企業家情懷的青年創業者創立,幾年來穿越比特幣價格牛熊,持續虧錢的時候還在堅持,確實不易。尤其是在中國這片土地上,真正能持續經營的企業確實不多,給這些創業者機會,實際上就是給中國經濟機會。

  中國目前在主流金融市場,基本上沒有民營交易所,而且所有國家級別的交易所,基本上都是非盈利組織,這在未來應對國際金融競爭的時候,可能要吃虧(國際市場很多交易所本身都是上市公司)。不妨讓比特幣市場做一些嘗試,能夠做出國際更有影響力的交易所,比如將其放到上海自貿區等,但這個規則怎麼制定,確實是個問題,值得繼續思考。

  對於交易所本身來說,未來如果僅僅是盯著交易這條線,拚命去做盈利最大化的事情,恐怕也很難走得太遠。如何幫助扶持中國的區塊鏈產業,如何更好的規避散戶投資的風險,等等都是需要考慮的。當然,前提是政府不要取締交易所。

  此次中國監管給市場帶來的衝擊,尤其是對比特幣、以太幣等價格帶來的影響,會在「肖磊看市私投社」做詳細分析,歡迎關注。

進入【新浪財經股吧】討論

推薦閱讀:

千萬級到10億 的瘋漲,搜狗商業平台服務化體系實踐之路
【接上條】標配銀行存管成「背鍋俠」?考察平台還該回歸本源!
亞洲領先二元期權平台SM OPTION在澳門宣布進軍全球市場
治慢性鼻炎常按「鼻通穴」-----大眾衛生報數字報刊平台
網路直播平台怎麼賺錢,運營模式是怎麼樣的?

TAG:交易 | 概率 | 交易所 | 交易平台 | 監管 | 比特幣 | 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