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永不庸俗、墮落的人生

論永不庸俗、墮落的人生

曹久強

下班了,幸好沒有加班多久,比起以往每天至少加班兩個小時來說,這天是輕鬆的,儘管還是加班了一個多點小時。之所以感覺輕鬆些,還在於股市沒有開盤,公司繼續放假,我只是一個人值一下班而已。很少能找到這樣加班少點,而且沒有太大壓力的時候。長期來緊張的神經得到了一下放鬆。

要知道,自從畢業,為了生活,一直成為他人賺錢的工具已經很久了。有時候,我一直在想,我這樣工作到底值不值。我曾經一再告訴自己,不值。儘管我拿著還算可以的工資,但是,卻用去了我寶貴的時間。我想,我要是不是因為生活所迫去掙這點工資的話,我能多學習我喜歡的、更多的知識,能寫更多的東西。但是,生活的壓力在此,不得不進入一家公司每天干著單調的工作,承受著公司考核的壓力,以及永無休止的加班。

有時候,甚至做夢還夢見在緊張地工作著,從這裡我深刻體驗到了卓別林電影中的感受---不停地擰螺絲釘。有時候我輸入QQ密碼都輸入成了公司網站後台的密碼,每當我想到這裡就無限感嘆。

在交大上學的時候,我們學校同學自拍了一部學校小電影,名字叫《我們的黃金時代》。雖然比起現在的那些正規電影來說,製作是粗糙的。但是,從內容來說卻是最符合我們大學生的,也最符合我們生活的。給我最深刻的一句話就是男主角看著女主角離開他出國的時候,在一系列普通的生活後說出了一句話:「生活不可避免的會走向庸俗」。

或許這句話來自哪本書,但是,不管怎麼樣,這是對於生活一個深刻的總結,至少對於大多數人就是如此。

是的,當一個個大學生走出象牙塔的時候,他們已經不是毛澤東時代的天之驕子。國家不包分配,自由擇業。這對於社會來說,或許是一大進步。對於有一些大學生來說,也歡迎這個進步。不過,當大多數大學生步出學校走向社會的時候,大多數一時無法適應,感覺到有時候是那麼的無助,甚至有時候是絕望。在一個沒有什麼社會保障的國家,一切都要靠自己。

好吧,自由擇業了,沒有了分配,也沒有了鐵飯碗。這個已經是事實了,不管歡迎好,還是不歡迎也好。社會的意志取決於大多數人,社會就是大多數人合力下的運動。

既然如此,大多數人雖然不適應,但是,也要硬著頭皮去適應。生活的壓力就很深刻的來到了身邊。或許剛出學校還能依靠父母救濟,但是,畢竟這不是長久之計。對於社會的啃老族來說,肯定是少數,一般的家庭恐怕很難承受長時間的啃老吧。否則,看著父母那樣失望的眼神,我們不一定受得了。

於是,生活不可避免的走向庸俗就在大多數人身上實現了。為了生活,一切為了生活。也許有些人還有著大學中一些美好的理想,估計很多會被殘酷的現實打碎。

這種打碎是心靈上的,未必是現實中的,因為理想並未完全進行,只是走了一點路程。生活的壓力以及挫折,以至於對於理想的失望、絕望,最後決心放棄,這就是很多人的現實。當然,對於從上大學開始就沒有什麼理想的人來說是不存在這點的。他們估計是最能適應社會的,因為他們一開始就把自己的生活定義為生存,更好的生存。

所以,現實中我們常常有這些人批評那些還有著理想的人,說他們書生氣、理想化。他們的哲學就是能夠掙錢就代表一切,其他都是白說、廢話。一個人要是沒有堅強的意志,在經歷一系列的壓力、挫折之後恐怕很快就會被他們「教育」明白了。於是,就註定了,生活必須放棄理想的悲劇。

是的。現在是商品社會,甚至有人不止一次說的很明白,是金錢社會。任何人要在錢上與這些人爭辯就會感到現實力量很強大。你想想,當他們說,你沒有錢,你能有什麼?生活用品要錢,娶妻生子也要錢。錢即使不是萬能的,沒有錢也是萬萬不能的。

確實,他們說的很對。我們生活需要錢,因為我們沒有解決自己的生存問題。沒有解決自己的生存問題就去不顧一切追求自己更高的發展問題,顯然,對於大多數人來說,似乎超越了我們的時代。無數的例子都證明了,在生存問題沒有解決之前,不顧一切去追求自身的發展,只能自找苦吃,除非他有著富有的家庭,依靠父母的積蓄都能衣食無憂。

是的,他們明白,我何嘗不曾明白呢?每當我讀著名人的傳記時候,看到法國啟蒙思想家盧梭在貧困交加而死的時候,看到一代音樂天才貝多芬孑然一身在貧困與痛苦中離開人世的時候,看到天才畫家梵高在不能適應生活,在生活中絕望自殺的時候,我何曾不眼淚汪汪。這樣的例子太多了,中國的曹雪芹,外國的馬克思等等,太多了。即使讓我舉例子,我都能舉出很多,何況他們不需要去歷史中尋找,現實中足夠例子來論證他們的觀點。

也正是因為如此,我曾暗暗的為笛卡爾、孟德斯鳩、伏爾泰等人慶幸,因為他們都有這比較好的家庭,他們不僅生活優越,而且在生前就是名揚社會,死後榮光一直到今。

我更為那些出身並不好很好,家庭並不富裕的牛頓、康德等人感到激動,他們雖然家庭出身並不富裕,但是,他們成就了他們的事業,而且生前有著讓人羨慕的名氣,還有了讓人羨慕的財富。他們的一生從出身來講,並不好,而一生來說,卻是喜劇。

是的,有的人不顧生活的壓力,追求自己的發展,不在生活中沉淪,有的是承受了常人不能承受的痛苦,但是,也有人先苦後甜,甚至從頭到尾都是喜劇。有的是出身幸運,有的不是。不過,總的來說,喜劇的結局都是幸運,幸運那個時代不僅讓他們的自我追求獲得了榮譽,而且獲得了看到見,一般人都羨慕的財富。

不過,即使那些一生從物質上來講是悲劇的名人來說,他們的一生從精神上來講卻是幸福的。他們的幸福在塵世沒有體現出來,在精神世界上他們卻留有一席之地。即使對於他們生前來說,他們的時間並不是沒有意義,而是有價值的。世界上物質財富生產者不計其數,很多物質產品已經消費了,沒有給後人留下什麼,消失在歷史茫茫的進程中,而他們的精神財富卻萬古流傳,一代代人可以從中受益。或許我這個局外人以物質角度來看待他們的痛苦,他們本身未必為單純物質生活的清貧而痛苦,據我所知,盧梭的晚年最大痛苦來源於社會對他的污衊。曹雪芹的最大痛苦,從他文章感覺也不是物質上的痛苦,而是感覺自己的作為沒有得到當時社會承認。

我想,對於那些有著豐富知識與思想的人來說,物質清貧上的痛苦可能對於他們來說,未必是最大的痛苦。清貧樂道,憂道不憂貧,一般來說,哲學家就是如此。哲學家一般精神滿足掩蓋了物質清貧,即使對於悲觀哲學的尼采等人來說,可能也是如此。

總之,在這些悲劇中也好,喜劇中也好,生前也好,生後也好,都不是純粹的悲劇,至少還有著精神上的喜劇。

對於那些被生活死死卡住脖子,向生活低頭的人來說,註定了人生不可避免走向庸俗這句話的普遍意義。向生活低了頭,理想已經不再。每天的生活就是掙錢、娶妻、生子。這個人生的三部曲伴隨著人生的始終。

如果每個人在這個三部曲中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解決了自己的生存問題,娶了個年輕漂亮的老婆,然後兒孫滿堂還好。至少精神上的空白被生活上的美滿填滿了。在精神世界失去了東西,在物質世界能夠獲得滿意的補償也不錯。

問題是,對於大多數人來說,一生忙碌於這個三部曲,誰獲得真正的滿意呢?通過社會拼搏,獲得滿意的畢竟是少數。有的人從一個窮小子成了大富翁,就好比放牛娃朱元璋做了皇帝一樣,人生實現了大多數人夢想的華麗轉換。但是,封建時代能容下幾個朱元璋?中國最混亂時代,皇帝最多的時候也沒有一下子超過二十個。物質世界有他自然的規律,人類社會財富發展也是如此。一個社會以中國十三億人口來說,每年多增加幾萬個千萬富翁,幾十萬個百萬富翁是正常的,但是,超過這個數就不會發生。因為,現在的財富分配運作模式以及生產力決定了這一點。

即使中國社會每年產生幾十萬個百萬富翁吧。但是,這又佔全部勞動人口的比例是多少呢?我估計這個概率不會比在現實中買彩票中大獎的概率多多少。絕大多數人還是一生忙碌解決不了自己的生存問題。生存的緊迫感會伴隨著始終,而且會傳給兒女。

是啊。沒有人說我們中國人是不勤勞的,但是,中國從個人財富來說卻是比較窮的。如果在私有制下再繼續發展下去,最好的結果也是成了第二個美國。看看現在的美國,美國窮人比起中國窮人來說當然好點,但是,生活離沒有什麼壓力的生活還是離得很遠。他們發達的生產力下,大多數的生存問題也沒有解決。

現在的生產模式是製造少數富翁的模式,每個人再努力也是少數人掙錢的工具,無非是寄希望於少數人多掙錢點的情況下,給自己多點。大多數人就好比在一個餐桌吃飯,撿的就是少數人的殘餘。

可見,財富與個人努力有關係,但是,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這個關係並不大。在生存問題下的競爭,不是使自己成為少數人中的一員就必然淪為大多數人的一員。這一點,每個人都不會否認。

當看到一個社會,利潤源源不斷流入到少數人手中,當看到竊鉤者誅竊國者侯的時候,再聯想到自己的困境,難免有些人會心理失衡。有些人在這些以及一系列挫折下乃至失去了生存的勇氣,選擇了自殺。有的人會看到這樣的現象與自身的困境,心理極度失衡,以至於產生了極端行為的心理。漢朝的主父偃就是這樣例子。他就是從首都長安回來,沒有帶來名氣與財富,父母、妻子都對他極度冷淡,以至於他下決心「大丈夫不五鼎食就要五鼎烹」。結果他得到漢武帝重用的時候就不顧一切的貪污,五鼎食他終於做到了,結果最後也被滿門處斬了。

現實中因為對於現實以及自己對比失衡的例子就很多,比如,馬加爵就是如此。一個人要是沒有一定的思想修養恐怕很難在社會不合理的狀態下保持平常的心態。

即使沒有心理失衡,面對著不滿的生活也是無可奈何。理想已經失去,時間也已經失去了,再重拾理想已經不再可能了,一輩子就在生活壓力下註定了人生的結局。

「法院的頭銜可以買到,詩人的桂冠卻買不到」。這就是很年輕的伏爾泰對於父親要自己去做法官的回答。是的,物質產品很多都可以用錢買到,甚至還有人說能買到愛情。但是,詩人的桂冠是買不到的,而且沒有人能出得起價格。英國首相丘吉爾說:我寧肯失去印度,不能失去莎士比亞。可見,那些偉大的詩人、思想家、科學家是不能用錢來衡量的,也不能用錢來買到的。

「錢啊,你這殺人不眨眼的刀」這是來自於進入過鐵窗歌手的聲音。生活啊,不可能避免的走向庸俗,這是來自於電影的總結。兩者有著很大的關聯。

關聯體現在,當人在錢以及生活下低下了頭,有的人會墮落,即使不墮落也會庸俗。

墮落的人在生活中可能會吃喝嫖賭,五毒俱全,整天醉生夢死。這樣的人除了消費就是消費,不管物質上還是精神上都沒有一點產出。比起庸俗的人來說,更是對於人生的浪費,可惜了高級動物的軀體。

當然,有人到此會誤解我說的是精神生產高於物質生產。其實這是錯的。我是再說,一個人不應當成為他人掙錢的工具,不會因為生活失去了希望、理想。我也是說,一個人不應該因為生活所迫完全使自己隸屬於一個人,成為他人的奴僕而失去了自我的生活、事業。對於那些是出自自己內心深處的理想,出自於自己自由而非生活所迫從事著物質生產的人同樣是值得尊敬的,也是值得讚歎的。

社會生活是豐富的,一個筷子與一個勺子從使用價值來說,各有不同,不能說誰的使用價值大。使用價值領域是平等的,各有各的作用。關鍵在於人在其中付出的勞動誰多。社會的價值體現在付出的勞動程度。而且價值的崇高更體現在出自於內心深處完全自由、非被人為驅使的勞動。

一個人能夠獲得自由生活、生產才是幸福的,一個人從事自己出自內心而不會被金錢驅使、生活壓力驅使下的生產、生活才是幸福的。只有這樣的人生才是永遠不庸俗、不墮落的人生。


推薦閱讀:

?《多念一聲佛》苦海浮沉不墮落,美哭了!
現在的你,真的沒資格墮落!
七種即使有大福報, 也會墮落惡道的不凈布施
你要墮落,神仙也救不了;你要成長,絕處也能逢生!句句在理

TAG:人生 | 墮落 | 庸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