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晨楓:TPP與中國

折騰了5年的TPP談判終於結束了,接下來是各國議會批准實施,估計少不了一番折騰。到現在為止,TPP的談判在秘密中進行,各國的談判立場、最後文本在今天之前都是保密的。比如說,加拿大公眾到現在還不清楚TPP對加拿大的具體影響是什麼,還在等加拿大政府的通報。其他國家估計也是一樣。TPP全稱泛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這是一個自由貿易協議,但是政治挂帥的自由貿易協議。TPP號稱「價值觀念相同的國家之間的自由貿易協議」,以高質量和高標準為標榜,所有部門均需納入,範圍超越WTO,超過NAFTA(北美自由貿易協議),包括市場准入、農業、紡織品和成衣、服務業、金融、電信、政府採購、藥品及醫療器材、原產地規定、海關管理及便捷化、食品安全及動植物防疫檢疫、技術貿易、投資、勞動保護、知識產權等多方面。TPP最早由紐西蘭、新加坡、智利、汶萊倡導,後被美國「劫持」,現成員有美國、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智利、秘魯、汶萊、馬來西亞、越南、墨西哥、新加坡,哥倫比亞、菲律賓、泰國、台灣和韓國有意參加。中國被排除在TPP的談判之外,表面上的理由是中國不符合貨幣自由兌換以及環境保護、勞工權益、知識產權等TPP標準。實際上是TPP按照「經濟北約」的思路打造,本來目的就是把中國排除在外的。在理論上,中國可以在以後申請加入,但只有在中國「全面符合TPP標準」後才有可能。越南是如何比中國更符合貨幣自由兌換和環保、勞保、知識產權標準的,這就是另外的問題了。TPP談判已經多次宣稱達成協議的最後期限,但最後一次又一次被更後所衝破,充分顯示了協議的艱難。按照TPP規定,日本必須開放農產品市場,最終日本同意每年增加7萬噸美國大米免稅進口,換取美國廢除近半汽車零部件進口關稅、徵收日本汽車2.5%關稅、30年完全免關稅。另外,日本每年免稅進口澳大利亞8400噸大米。加拿大的奶製品市場在NAFTA時代是對美國關閉的,現在必須開放,另外加拿大在5年內對日本汽車免稅。加拿大汽車零件對美國市場的「獨佔」也被打破,但牛肉、木材出口將受益。現在對TPP的條款和時間表還不清楚,但看來這似乎不是一個徹底開放的「經典」自由貿易協議,而是有很多具體規定針對不同結對成員國,否則就不大好解釋美國-日本、日本-澳大利亞、加拿大-日本之間的雙邊安排。也有可能這些只是過渡期間的安排,最終將達到全面放開。這就有了第二個問題:過渡期多長?如果要30年才能全面徹底生效,這可能有夜長夢多的問題。不算之前的關貿總協定,WTO從成立到現在才20年。TPP要30年才完全貫徹,時間未免長了點。美國試圖「永遠」把持世界貿易規則的話語權,靠TPP有點難。難點之一在於:TPP和北約不一樣,TPP不是排他的,也就是說,TPP的成員國可以自由與其他國家締結自由貿易協議,這個「其他國家」主要就是指世界第二大經濟:中國。事實上,澳大利亞、紐西蘭、東盟等都已經與中國締結了自由貿易協議,自由程度、涵蓋範圍可能不及TPP,但約束也不及TPP,更何況這些協議都是可以增補的。只要對當事國有利雙贏,不能排除有更多的成員國與中國簽訂自由貿易協議。事實上,有了TPP作為後盾,可能更多的國家沒有後顧之憂,而放手與中國簽訂有限自由貿易協議,實際上侵蝕TPP把中國排斥在世界貿易體系之外的政治意圖。另外一方面,如果成員國與中國貿易沒有雙贏的層面(這樣的事例只能說少之又少),沒有貿易往來,自然不存在與中國的自由貿易協議問題,也談不上TPP把中國排斥在外的問題。難點之二在於美國。自由貿易是雙邊的,有買有賣。但TPP成員的經濟發達水平和比較經濟優勢高度不平衡,美國是進口國,其他大部分國家基本上都是以增加出口為目標加入TPP的。TPP當然促進成員國之間的互相進出口,但毋庸置疑,美國依然是最終吸收各國出口的大頭。美國的政治意圖是用TPP扶植其他來源,取代來自中國的進口。在經濟上抑制中國的崛起。問題是,中國出口結構早已開始轉型,傳統的服裝、玩具等比重已經下降,中等科技產品開始佔主流,而這是TPP成員無法取代的。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亞的產業結構高於中等科技,新加坡太小,越南、墨西哥、馬來西亞吃不下中等科技。中等科技不同於勞動密集型產業,已經需要一點高科技引領和工業技術基本建設的體系支援了。不要小看中國製造,能大批製造裝配式傢具而由不熟練人員組裝都不會出現七翹八裂,這不簡單。僅僅40年前,中國製造了幾千架的殲-6據說都沒有兩架完全相同的,零部件不能直接互換。美國、日本當然可以把相關技術轉移到這些國家,但墨西哥在NAFTA里已經20年了,蘋果沒有在墨西哥製造,而是千里迢迢到中國製造,這不是偶然的。貿易的要點在於互補。美國製造業全面空洞化,拿什麼互補?只有那憑空印刷的美元。但美元能永遠印下去嗎?已經有太多的文章論述此事,這裡就不重複了。簡單的回答是:不能,美元與實體經濟的脫節不能永遠下去。難點之三在於中國。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有望在不遠的將來趕超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不管中國是否加入TPP,TPP成員國與中國的貿易只會在總體上增加,而不是相反。想用TPP把世界貿易的中心從中國吸引走,這是難以做到的。這依然回到TPP的非排他性。只要對成員國有利,成員國沒有理由因為TPP而減少對中國的貿易;如果對成員國不利,與中國的貿易本來就推不動,談不上排斥。美國曾經是世界經濟的重心所在,現在依然佔據很大的一頭,但比重已經大大下降。如果TPP在20年前啟動,對中國的抑制肯定是巨大的,這也是當年朱鎔基忍氣吞聲都要加入WTO的主要原因。但是現在,有點晚了,更何況TPP的全面生效還要很長時間。難點之四在於即使阻止了中國的直接出口,也擋不住中國的投資出口。低技術產業中國本來就在向外轉移(向內地和邊遠轉移已經被證明為事實上不可行,這是另外一個話題),技術、資金、設備甚至營銷安排都是現成的,不在廣東生產成衣和玩具,投資到越南(以後還有泰國、柬埔寨、印尼甚至菲律賓)製造,來得正好,還有TPP優惠。那時候中國投資者還坐享現在Nike之流的現成,甚至成為Nike之流的中間商,畢竟Nike要直接管理生產線、物流什麼的還嫌麻煩呢。到時候,美國要大罵「中國特洛伊木馬」了。美國最大的問題在於我在《維多利亞主義的終結》里提到的:美國鼓勵貿易,但反對競爭;追求的是維持對自己有利的經濟秩序,但在做法上是」我的美元,你的問題「。TPP談判中,澳大利亞、紐西蘭和公共衛生組織強烈反對美國要求對藥品擁有12年專有權力的條款,最後下降到5年,就是一個例子。這還是美國退讓的結果。但美國退讓得多了,如何在被利益集團把持的國會那裡過關?TPP即使批准了,在實施中的扯皮也會不斷,NAFTA中木材、牛肉問題就是先例。更大的問題在於TPP本身。如果這包括歐盟或者歐元區,這將是強大得多的經濟體;如果這包括印度、印尼、巴西,這將極大地增加消費群體。就現在,除了美國和日本,TPP里沒有多少重量級成員,而且發展前景迷霧重重,拉一幫小兄弟自己玩,結果會比經互會好多少,存疑。但TPP要是擴大到歐盟、印度、巴西、印尼,這和WTO的多哈會談又有多少差別呢?美國冷戰勝利的經驗不是打造封閉體系,而是把蘇聯圍堵進封閉體系,而自己佔據開放體系的制高點。現在這倒過來玩,這是腦子進水了嗎?是,也不是,因為美國已經不主導世界經濟了,尤其不主導以製造業為主體的實體經濟。但這麼玩,要不了多久,就要慨嘆:「人生的路啊,怎麼越走越窄?」當然,TPP對中國肯定是有巨大影響的,但衝擊可能不在眼前,而在長遠。如果TPP誘使大批外資從中國向TPP成員國轉移,尤其是其中勞動力成本低的國家,這對中國肯定是有影響的。這就要看TPP的發展速度、外資轉移速度和中國發展的速度了。如果中國成為更有利可圖的市場,外資只會加速進入中國,就地製造、就地消費永遠比異地進口要更合理,這也是日本汽車在美國製造而不是到墨西哥製造再出口美國的道理。中國怎麼辦?還是鄧小平那句老話:紮緊籬笆,沉著應對。這裡的紮緊籬笆不是閉關鎖國,而是堵上政策和機會上的漏洞,對世界更加開放。
推薦閱讀:

中國道家養生之性命雙修全訣全法簡介(共計十六部)
中國經濟持續性衰退才剛剛開始
太平天國:馬克思評太平軍,隻有在中國才有這類魔鬼
細數中國歷代狀元之最

TAG: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