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隔代教育下的四大弊端
圖:網路 文:若熙_媽咪 現代社會隔代教育普遍存在,曾經寫過一篇文章《隔代教育是愛還是害?》,不可否認的是老人確實在孩子的照顧方面有時候比我們年輕人還細心有耐心,可是老一輩兒的育兒觀念還是有所不同,過分的溺愛孩子,順從孩子,遷就孩子,什麼事都替孩子做了,這樣就導致孩子出現任性、依賴性強和生活自理能力低下等問題。弟弟和弟媳結婚後就去了上海工作,生完小侄女後因為弟媳沒奶,就把僅僅2個月大的侄女送到了鄉下的爺爺奶奶撫養,一直到現在三歲,每年只有在春節的時候才回來看下孩子。今年初五來我家玩,弟媳進屋就給我說要把孩子接到上海上學,一問才知道,他們這次回來後發現孩子身上有很多壞毛病,如任性、自私、脾氣暴躁,動不動就摔東西,而且跟父母很生分,不太主動與父母講話。他們也意識到這都是隔代教育帶來的弊端,拋開那些有利的因素外,隔代教育確實帶來了不少弊端。一:處處遷就,導致孩子生活自理能力低下。 那天來我家玩,正好我給若熙洗澡,因為農村洗澡不方便,以至於侄女有一個多月沒有洗了,弟媳要求給她洗,一聽要洗澡,立馬就哭起來,怎麼說也聽不進去,最後無奈只好放棄。聽弟媳說在家時早晨一說洗臉就哭,爺爺奶奶就一致要求不洗了,久而久之就養成了不愛洗臉、洗手和洗澡的不良習慣。 這個我深有感受,不管要求孩子做什麼,只要不願意,爺爺奶奶就會說:「不願意就算了。」就這樣一句「不願意就算了」讓孩子有了很大的依賴性,導致孩子的生活能力低下,在同齡孩子之間就有很大明顯的差距。二:過分保護,事事代辦,阻礙了孩子的獨立能力的發展。中午吃飯時,給若熙和侄女各一個小碗吃飯,可是侄女卻在那裡坐著玩不吃飯,一問才知道這是在等著大人喂呢。弟媳說:「在家時爺爺奶奶每次都是端著哄著喂。」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吃飯必須大人喂才張口吃。三歲的孩子動手能力如此之差,這也是隔代教育帶來的一大弊端。 過分保護,事事代辦在父輩身上表現的淋漓盡致,比如:孩子玩玩具弄了一地,老人總是不厭其煩的一遍一遍整理好;孩子吃飯時,總是擔心孩子吃不上,拿著小勺一口一口的喂,更有甚者是追著趕著喂;等等....父輩的這種做法,恰恰阻礙了孩子動手能力,束縛了孩子的手腳,導致孩子動手緩慢,獨立能力差,遇到困難只會喊人來幫忙,缺乏自己嘗試鍛煉的機會。 三:過分溺愛和放縱,使孩子形成自私、任性的不良性格。 這個弊端在我小侄女身上表現的非常明顯,和若熙一起玩玩具,如果是她喜歡的,一定要搶到手,否則就動手打人,弟媳在一旁一個勁的教育:「你是姐姐,你要讓著妹妹。」不聽,還是照著自己的意願來,弟媳急了吵了侄女一句,小侄女竟然說:「我告訴爺爺奶奶去,讓他們打你!」這就是教育方式的不同。 老一輩人總是順從、遷就和滿足孩子不合理的要求,就是犯了錯誤也不及時糾正,時間長了孩子不合理的慾望就會得到無條件的滿足,即使父母想及時改正,可是孩子認為有了爺爺奶奶這個保護傘,一點也不害怕,稍微不如意就會大哭大鬧,任性自如,甚至躺在地上打滾,非達到自己的目的不可。 四:隔代教育引發家庭矛盾,導致親子隔閡。 我們就這樣聊著聊著,弟弟突然說和二叔吵起來,細問下才知道還是因為小侄女的緣故。爸媽成年的不在家,回到家孩子當然看到爸媽親咯,可是玩的正高興時,小侄女突然朝她爸爸臉上吐口水,弟弟立馬制止,不停繼續,就打了一下屁股。小侄女當然哭起來了,這時老人看不慣了,一個勁兒的嘮叨:「回來就把孩子弄哭.....」說得多了,兩個人就你一句我一句的吵了起來。這樣的情況相信每個家庭都有出現過,孩子從小跟著爺爺奶奶過,老一輩人疼愛孩子,不捨得讓孩子哭,孩子也習慣了接受他們的袒護和遷就,也養成了一些父母看不慣的行為習慣,當父母接管孩子的時候就會扭轉孩子所謂的那些不良習慣,而父輩就會為了站出來袒護孩子,因此就會激發矛盾,使孩子和父母之間會出現對立情緒,從而遠離父母。 隔代教育不只有弊端,換個角度來看還有很多有利因素,比如老人有豐富的生活經驗,足夠的耐心教育孩子......解決隔代教育最好的方法就是溝通,只有兩代人統一認識、明確目標、步調一致,孩子的教育才會通向成功,孩子也會從幸福的家庭中走向五彩繽紛的大千世界。同時也希望年輕的父母不管工作多忙,離得多遠,都要多抽出時間和孩子在一起,即使從老一輩人手裡完全接過孩子撫養,也不要急功近利,要想把孩子的那些不良習慣糾正過來,需要時間慢慢來引導,相信聰明的孩子也會慢慢理解父母的。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