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讀《日瓦戈醫生》 (依仁山人)

讀《日瓦戈醫生》

帕斯特爾納克的長篇小說《日瓦戈醫生》獲一九五八年諾貝爾文學獎。可我們是時隔三十年後才讀到的。

閱讀西方現當代文學作品,由於地域、文化、傳統的差異,總有點距離感。可是閱讀蘇聯現當代文學作品時,這種距離感頓時消失或縮短了。蘇聯文學是我們與西方文學之間的過渡地帶。由於地域的接近,中蘇兩國有許多類似之處,我們從蘇聯文學中可以找到許多共鳴,從而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西方的文學。

小說描寫了一個在文學、哲學、自然科學上頗有造詣的知識分子日瓦戈醫生的一生。小說從日瓦戈童年喪母開始,寫了一九零五年的革命、二月革命、十月革命、新經濟政策時期、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展現了廣闊的時代背景。

小說以日瓦戈醫生的經歷為主線展開。

作品分兩部,第一部七章,寫童年、青年時代到十月革命爆發。以日瓦戈為追求安寧的生活從莫斯科攜家登上去烏拉爾農村的旅途結束。

第二部十章,著重寫日瓦戈一家在瓦雷金諾的一段田園詩般的安逸生活。日瓦戈與情人拉莉薩重逢、被強征去游擊隊當軍醫、逃離游擊隊後與情人拉薩莉重返瓦雷金諾、最後回到莫斯科去世。最後兩章一是尾聲,寫日瓦戈去世後之事,是全書的結局和注釋。一是日瓦戈的二十五首詩。

帕斯特爾納克筆下的日瓦戈醫生真實豐滿的形象可以歸納如下:

一,寫出了日瓦戈醫生對革命的真實思想和矛盾態度

日瓦戈出身於中產階級家庭,八歲喪母,長期隨舅舅(還俗教士)生活。童年生活、舅舅的思想、福音書的教義、個人自由思想、犧牲精神、道德凈化、創造精神,無不在日瓦戈頭腦烙下印記。而這些影響主宰了日瓦戈的人生。

他「忠誠和讚美」二月革命,「信服」革命勝利。十月革命爆發,他由衷地讚美「多麼了不起的手術!巧妙的一刀,一下子就把多少年發臭的爛瘡切除了!」

但當面對混亂的秩序、匱乏的物質生活,又毅然離開革命的中心莫斯科,去遙遠的烏拉爾農村尋找平靜自足的生活。他高唱「只有偉大的事業才這樣不講求方式和時間」。可是被強征入游擊隊後,由於得不到安寧、得不到尊重就對隊長列維里嚷:「我不管你們那一套,這跟我沒關係,我不喜歡你們,你們都見鬼去吧!」對盲目自信嘮叨吸嗎啡的隊長,日瓦戈多次暗下決心要「幹掉他」。可是偶爾聽到姦細要綁架隊長時,又急於要用適當的方式轉告他。後來又逃離游擊隊。小說深刻揭示了日瓦戈醫生充滿矛盾的內心世界。他深深地為革命理想與現實之間的差距而痛苦。而回到莫斯科後,又湧起強烈的讚美之情,又投身工作中去了。

這一切無不深刻細膩地再現了知識分子在革命進程中真實而複雜的矛盾心理。同時也形象地表達了作者對十月革命的認識和評價。

二,充分展現了處於革命進程中知識分子的性格特徵

日瓦戈醫生是生活在現實世界中的一個大活人,他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愛、自己的追求。小說就是把日瓦戈醫生放在革命進程和日常生活中來展示他的性格特徵的。

第一次遇到拉莉薩時,他抑止不住內心的激情,說了那麼多對自由的讚美、對拉莉薩關切的話。在給妻子的信里也情不自禁地大談拉莉薩。在人生的道路上他與拉莉薩有太多的相似、太多的相通、太多的理解。然而,這不是唯一的,凈化道德的觀念左右著日瓦戈。於是在夢幻中出現的美妙女子,他總儘力把她想像成自己的妻子。

尤梁津重逢拉莉薩時,雖然熱情如火又深受良心譴責,在家人面前流著淚自責,可又不能自已。逃離游擊隊後與拉莉薩同居,渴望這樣的日子持續久長,能讓他安安心心地翻譯、創作。而意識到這樣生活的危險時,為了拉莉薩的安全,不惜失去「唯一的愛人」,讓科馬羅夫斯基(當年引誘、霸佔拉莉薩的惡魔)帶走了拉莉薩。用拉莉薩的話說,日瓦戈為了讓她去尋找一個並不存在的幸福,而永遠地失去了她們最幸福的日子。

這一切無不充分展現了知識分子內心矛盾、理想與現實的衝突的性格特徵。

對日瓦戈愛情生活的描寫,寫盡了一個知識分子的愛欲。對愛的追求、初識的矜持、現實的壓抑、責任、道德的凈化、自我犧牲的精神……

除了愛情,日瓦戈熱愛勞動,搬木頭、砍柴、劈柴、鏟雪、種收土豆。

對知識的渴求,不惜騎馬踏雪三四小時去尤梁津圖書館。酷愛寫作,翻譯、寫詩、寫散文、寫科學論文。

厭惡暴力流血,堅持人道立場,不惜對著樹根射擊,治癒柯爾察克士兵並放他逃走。

對革命的直率批評,肯定理性階段而否定批判階段。

對說假話的痛恨,對僵化原則僵化人性的嘲諷。

表達了作者對藝術的見解。

「要從事藝術,創造美」。

「藝術從來只有兩項任務。一是堅持不懈地探討死的問題,二是通過探討死的問題以求生。真正偉大的藝術就是那種叫做聖約翰啟示的東西和表達這種東西的東西。」

「藝術總是為美服務的,而美是一種具有形式的幸福,形式是存在的有機源泉。一切有生命的東西要生存,都必須具有形式,所以藝術,包括悲劇在內,都是表現生存的幸福的。」

日瓦戈是一個有激情的、善良的、有同情心、有創造性的、富於自我犧牲精神的、醫術高超的知識分子。日瓦戈醫生的形象是豐滿的、真實的、充滿個性的。

此外,小說塑造了日瓦戈醫生的情人拉莉薩,拉莉薩的丈夫革命領袖斯特列爾巴科夫,農村少年瓦夏等一系列人物,構成了革命年代的一組群像。

小說挖掘人物的內心世界,對人性進行探究。真實的刻畫和展現了十月革命前後不同階層的心態,對十月革命歷史地進行反思和再認識。

小說《日瓦戈醫生》以日瓦戈的視角展開,全書結構清晰完整。尾聲和日瓦戈的詩又成了全書的結局和注釋,把讀者的思考引向縱深。二十五首詩也是作者的人生感慨和藝術追求。

全書的表述形式以俄羅斯文學的傳統敘述藝術為主,把日瓦戈的論文、日記、詩作、散文融入小說;使文體更活潑生動,把小說的內涵進一步擴展。

瓦雷金諾兩段充滿詩意的生活描寫表達了作者熱愛安定和平生活、反對流血殺人的和平人道的思想。敘述中穿插的議論增強了小說的哲理性。簡潔的白描式敘述,深醞著作者深沉含蓄的思想。

諸如日瓦戈與拉莉薩的深情,著筆不多,僅以日瓦戈創作欲的萌動就深刻地表現了他們之間深深的理解。對斯特列爾巴科夫在與日瓦戈暢談後自殺的描述,融入了對革命者深入的剖析和同情。尾聲中對拉莉薩女兒卡秋莎的交待,側面形象地解剖了科馬羅夫斯基的卑劣人格。

寫拉莉薩在日瓦戈靈前的傾訴和悄然離去不知所終,深孕著作者對人性,對革命及以後一段歷史的反思……

多樣的形式無不浸透著作者對人生、人性、社會、歷史的反思。

縱觀小說《日瓦戈醫生》,人物集中,對人物內心挖掘深刻,對人性深入探究,對人生對歷史的坦直反思,把對現實和歷史的開掘推到高度。小說闡發了作者對哲學、藝術的獨特見解,表達了作者對美的追求,要維護人的尊嚴,發揮自己的才智,充分享受生存的樂趣和幸福。

二零零七年三月十五日打字

附記:

這是一九九三年前後為寶山業餘大學油印的校刊寫的。這是當初的手稿,還未完全定稿,可惜印出的正式稿已經沒有了。現打字存檔,稍作校正。

時光流逝,又是十多年,我也退休了。現在幾乎不看小說了,留此以資紀念,看看當初是怎樣讀書和思考的。

推薦閱讀:

英醫生髮現應對乳腺癌速效葯 2周癌細胞消失
中醫道:秋天一碗湯,不用醫生幫!
老醫生小常識1
李利: 歡樂頌之完美趙醫生也有過不去的「坎」?!
我,一個男醫生,第一次進行婦科檢查,然後......

TAG:醫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