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都是為你好」,真的好嗎?

「我都是為你好」,真的好嗎?

來自專欄孩子都是天才,教育陪伴天才的成長

在新東方成長中心幫助父母們解答孩子成長問題的過程中,我發現,很多父母問的啊,還真的都不是天大的難題,而是小到我們原本沒當做問題的小事情。然而,細細體會,越是小事情越棘手。

就比如,一位家長問到的:

我每天做完飯,決定叫孩子用餐的時候,孩子總是在忙自己的事情,叫一遍兩遍也不來。

平時呢,我也經常會閱讀一些家庭教育類文章,但也正因為看了太多的專家警示,反而更不知道該怎麼做才好了。

想生氣發火吧,又怕造成孩子的心理創傷;

想強行中斷孩子手頭事情吧,又怕損害孩子的專註力;

想隨孩子意願吧,又擔心孩子日後沒規矩。

本來看似挺簡單的小事,在她腦子裡分析這麼一圈,發現問題似乎變得更複雜了!那我就要談談今天的主題了:

當父母需要為孩子做出一個決定的時候,究竟該怎麼做呢?

「決定」分為兩種:

1、父母必須為孩子做的決定

那些真正會影響孩子健康的,比如接種疫苗、齲齒防患、膳食營養、安全保障等。

2、父母應該引導孩子做的決定

那些可以通過引導,教會孩子自己做出正確選擇的決定。就比如上文這個例子,這位母親之所以陷入糾結兩難,就是因為她覺得這個決定是她該做的。這才是問題所在。

那麼如何引導孩子學會正確做決定,鍛煉自我決策能力呢?我們首先要弱化家長身份,化身以下角色,且看分解:

過程引導者

關注過程,而不是關注結果

教育孩子與教育成人有極大的區別,對成人而言,往往是效率和目標取向。而對孩子的教育正好相反。

以吃飯的案例來說,讓孩子意識到「吃飯能填飽肚子」的這一結果,就不如讓孩子感受到「和家人一起吃飯會帶來快樂」的過程更重要。所以,在平日里,父母應該多年讓孩子去感受做一件事情的過程,傳達給孩子:往往好的過程會帶來好的結果。

旁觀者

讓孩子承擔他做錯誤決定的後果

仍然以吃飯的情境為例,孩子不按時吃飯,家長警告的時候,需要明確地表示出:「如果再不來吃飯,那我們就吃完了,飯就收拾起來了」。如果孩子依然做出「不來吃飯」的決定,那就需要他自己來承擔後果,比如「餓肚子」。

輔助者

父母要明確自己的身份

父母一定要明確,對於一件事兒來說,到底誰才是最終決策者。舉個例子,我們替孩子做決定,讓他不許接觸電子產品。但事實上,這麼做真的管用嗎?離開了父母的監督,孩子總是能接觸到電子產品的。父母只需要清楚地了解孩子「有能力做什麼?沒有能力做什麼?」就夠了。強行限制孩子的決定是治標不治本的,因為,孩子才是決策者。

情報者

為孩子提供不同人的看法

在孩子下結論之前,幫助孩子收集一些事實和證據。

比如孩子學習不差,但因為聽聞「某某名人沒上大學,卻一樣成功了」的故事,就也決定不上大學,這時候就需要明智的家長從客觀角度,提供給孩子一些充分的事實依據,比如利用「倖存者偏差」的故事,告訴孩子讀大學和不讀大學的成功率分別是多少,就會對孩子考慮是否修正決策有很大幫助。

家長有責任適時地扶正孩子偏激的想法,輔助或引導孩子做出一個相對適當的決定。沒有最好的決定,只要孩子的選擇有意義,就足夠了。

安撫者

避免孩子做出衝動的決定

當孩子壓力較大、平時較累時,盡量不要讓孩子急於做出決定。任何人有情緒或不理智的時候,都會容易因為衝動而放棄思考什麼才是正確的。適當的冷靜和思考緩衝是必要的。家長需要幫助孩子去穩定情緒,理智思考。

聆聽者

有時需要靜靜地做一個傾聽者

有些時候,孩子來向家長求助,僅僅是希望你能夠安慰並理解他。所以,這個時候我們要積極地問問題,幫助孩子明確他們的感受並解決問題。

有時,最好的建議,就是靜靜的聆聽。我們的孩子遲早都會在沒有我們指導和支持的情況下自主做決定。而控制欲過強的父母則會妨礙孩子在真實世界中獨立自主。

支持者

支持孩子的自主決定

很有可能,孩子做出的決定跟父母想得並不一樣。如果父母已經做了該付出的以上努力之後,孩子也獨立做出了自己的決定,那這時,家長請務必要繼續支持自己的孩子。

如果孩子做出了晚點吃飯的決定,並且明確表示能接受吃涼飯的後果,那父母就沒必要糾結孩子的決定到底正不正確了,畢竟孩子已經做好了承擔後果的心理準備。

小 結

作為父母,很多時候我們都相信自己做的決定是為了孩子好。然而,「我們都是為你好」這句話,孩子卻並不領情!在孩子們看來,彼此就像是隔著千山萬水,誰也不了解誰!能主導孩子行為的,只有他自己。

可以設想一下,當孩子長大,如果還所有的事情都需要詢問父母時,我們怎麼辦?這種自主決策能力的缺失,決不是父母希望看到的吧?

推薦閱讀:

我讀過的有關家庭教育的書
法規應監管「幼兒教育貴族化」
聚焦民辦教育:熱捧之下 誰為高收費「鬆綁」?
教TESOL還是教中文?教育學和美國教師證你需要知道的一切!

TAG:教育 | 兒童教育 |